更新於 2020/08/1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比探索死亡意義更重要的課題是 — 今天晚餐吃什麼?

這篇的標題下的尤其俏皮,如果您因此被吸引進來,代表您和我一樣非常看重「吃飯」這回事(咦?!不是),其實,我想表達的僅是與其用緊繃嚴肅的態度去談「死亡」課題,不如改用輕鬆愉快一點的氣氛,說不定我們還會聊出死亡課題的新創意。不誇張地說:「我問過自己:『死亡是什麼?』肯定超過一百次」,除了因為探究「死亡」是一個很好的心靈寫作題材外,我好奇地想知道「死」是什麼,當然並非因為我活得不耐煩,相反地,是因為我想讓自己更加好好地「活」,所以才會說:「比探索死亡意義更重要的課題是研究今天晚餐吃什麼?」,這是因為相較於不能掌控的未知未來,我更加看重屬於當下能把握住的「今天」。
「 死並不是生對極存在。死是本來就已經包含在我這個存在之中了,這個事實是不管我多麼努力都無法忘掉的。」— 村上春樹《挪威森林》
從我長大有了更清楚的意識之後,我開始對於死亡這件事有了探索之心,即便我不是經常頻繁地想到,亦並非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但我仍明白那將是我成為人必定會感受到的真實,我大方地承認自己對死亡有探知的欲求,我想正視它,而非用未知的態度去感受。以前我聽說過一個說法:「人自出生以後,就是一直走向死亡的過程」,聽起來或許會因為覺得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感到很悲觀,但活著到死亡的過程其實與終點無關,我們可以快樂積極地活著,這並不違和。我覺得不論死亡是一個開始,還是結束,過程的種種體悟與經驗,才是成就我們之所以能成為如此獨一無二個體的真諦。人生的來去,可能以哲學的角度來看很虛無,不過,反觀另一個切入點,有些珍貴的人事物確實存在人間,甚至有部分是即便肉身已離去,意義也不一定會消逝。
我想只要生而為人(甚至是任何生物),「死亡」均是無可避免的,這個過程就如同我們所有未來可能會遇見的未知,然而,那些未知並不一定意味著痛苦或者哀慟,因為我們對它並非全然有知,因此,相對特別地渺小,僅能憑藉著多方臆測去試想。心理學家─雷蒙德穆迪曾經研究「瀕死體驗者」(醫學臨床上死亡,而後復生的人)在經歷死亡的種種體驗,並於研究後歸納出 14 種瀕死體驗者出現的感受。那些感受概述如下:
  1. .聽到自己的死訊。
  2. 從未體驗過得舒服。
  3. 聽到奇怪的聲音(亦有可能是美妙的旋律)。
  4. 被拉入黑暗的空間。
  5. 看見自己的身體。
  6. 說話別人卻聽不到。
  7. 不停出入自己的軀體。
  8. 感官變得十分敏銳。
  9. 孤獨感。
  10. 感受到周圍存在其他和你一樣的「人」(可能其實是「靈魂」)。
  11. 出現亮光。
  12. 對此生的全程回顧(可能包含著生前經歷那些事件的各種感受)。
  13. 被一種界線或邊界阻隔。
  14. 生命回歸(據說人一開始經歷死亡時,會很想回歸到自己的身體裡,但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它們可能會排斥回到本來的身體中)。
即便有了「瀕死體驗者」對於死亡之後的世界描述,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也還是和我一樣對於未知的死亡仍然感到陌生吧。死亡究竟是什麼?很多人都問過,也好奇過這個問題,不過,至今似乎沒人能給我們所謂的正確解答(我猜想如果有正解您也不一定會認同,因為人就是如此倔降的生物)。死亡意味著「離去」嗎?離開一個我們賴以為生並熟悉的世界?我不明白,亦不想妄下定論,不過,人對於未知事物所產生的恐懼,憤怒或幻想卻真實存在。諸多宗教都有對於「死亡後世界」的論述,部分學者認為那是因為人類對於未知的死亡渴望得到一種心靈安撫,不過,我依然不否認信仰的確帶給某些人存在的力量。相較於死後世界的存在,心靈消逝主義者 ─ 貝林曾提出另一種觀點:「心靈只是腦的一種作用,當腦死了,心靈也就沒了!不去除『人的永恆』這個幻覺,將阻礙人們理解死亡的真相。」談到此處,我避免去辯論人類的靈魂存在與否,只不過我認為不論是「死亡」還是「靈魂」,都如同我們活著的時候一樣,是很具個人化意義的存在,只有活著的人會想追根究柢去討論「死」是什麼(我猜死掉的人,也許不會吧,畢竟我也沒死過)。活著的人需要一股信念去相信「活」和「死」的分別,因此,我認為對於死亡的信仰,不一定是宗教的產物,那些想法或許僅是源自於我們的自我意識,就像我們一出生之後,便會不斷探索自己是誰的課題一樣。
靈魂存在與否始終就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議題,從一開敘述瀕死體驗者所見所聞,到後來認為靈魂僅是人類的腦中想法,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論調,都闡述了各種死亡後的可能,坦白說,如果您現在再問我一遍:「死亡是什麼?」我依然一無所知,即便看了幾本書,查了幾篇文獻資料,我仍對於人死後會怎麼樣毫無頭緒。不過,為了讓我的心不再如此不安,因此,我必須找一方說法來說服自己,故我深刻認同卡根教授在耶魯大學「死亡(Death)哲學課」裡的論點,他於其中說道:「我想談的主題不只是死亡,而是藉由死亡來省視我們活著的日子。」我想好好地「活」,所以才好奇「死」是什麼?如此簡單的初衷不該被弄丟,我並不想因為探究死亡,而把自己活著的日子過得很焦慮,我想人類對於死亡的討論大概會一直無邊無際地持續下去,但認真去想,當我們開始去談論這個議題的本意時,或許根本就不是為了爭得一個絕對答案,故因此引發論戰(抑或是更激進的爭執)根本沒有必要。
我相信人類對於死亡的求知,有很大一部分會展現在生前的日子裡,因為既然死亡不可完全得知,故顯得活著的感受更加真實。
蘇格拉底曾說:「在死亡的門前,我們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它的重要性」。活著這件事,讓我們足以有機會展現生命的各種可能和姿態,在這些活著的日子裡,我告訴自己:「去感受什麼才是你認為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於我而言,這就是對「死亡」最好的詮釋。把握分秒,或任由時光流逝,愛人,抑或被愛,為求夢想浪跡天涯,或願捨其一生守住一份安定,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死亡的定義也該是如此,因此請不要害怕,擁抱死亡成為生的一部分,把握當下,就沒有了對未來的恐懼與空虛。
生命的有所限度,放寬心去思想並非一種「限制」,人生的不可回溯,讓活著的人有了機會去學習自省,正因為人生在世的時間不是我們能任意控制的,所以,我們才更該去思忖今天要如何度過。
如果錢財(或資源)能夠永遠取之不竭,那麼,我們便不會去審視自己真正的需要,如果生命毫無長度的限制,身體亦不會隨著老化衰敗,那麼,今天和明天又將會有何不同?引用道格.哈瑪紹所言:「別尋找死亡,它自會來找你,尋找一條離開時已充分實現自我的道路。」好好活著!才是活著的意義所在。因此,感謝您讀到這裡,現在開始,您可以好好認真地想:「今天晚餐究竟要吃什麼呢?」(笑~不妨留言和我分享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