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靠時薪堆疊,成就不了財務厚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Pixabay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看到基本工資調漲的新聞,我最近忽然冒出個疑問…為什麼時薪調了快一倍,月薪好像沒什麼漲?
現在看到最新的2021年即將調漲數字則是時薪160元、月薪24000;先不論這樣算調多還是調少,用我的模糊印象來比對,好像二十多年前,時薪差不多是落在70、80元,剛出社會的底薪實領也差不多23000、24000,雖然沒有仔細研究過這些年的經濟政策發生什麼事,不過好像可以合理化愈來愈多人乾脆做時薪工作的現況,畢竟算起來領時薪的單位價值比較高,又能換到多一點的時間自由。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裡,領月薪的工作,保障應該比較多!會有勞健保、有勞退提撥、有三節年終獎金、有機會加薪晉升…不過隨著雇主的成本愈來愈重,很多這些我們覺得正職月薪該有的福利,看得到不見得吃得到,也愈來愈多的企業主為了避免麻煩,直接用約聘派遣外包等模式,來取代正職員工的隱含成本。不論是勞資雙方,都各有各的難處和苦衷,總之,我們現在走到的就是一個時薪高於月薪的時代。

有很多專業都有很高的時薪收入,從打掃清潔到律師執業,非常多領域都是以時薪計價,優於一般上班族非常多!但如果你所追求的時薪收入還不成氣候,沒辦法成為穩定的收入來源、沒辦法累積專業、尤其必須讓你一直不斷付出勞力的話,那一定要提醒自己這並非長久之計,因為這樣的收入,也許可以堆疊出你短時間的金錢高度,但卻隨時都有可能說倒就倒,無法累積你的財務厚度。

財務厚度,建立在你對工作的敬業態度之上,建立在你專注於同個領域的精進之上,當然也建立在你對於機會的掌握之上;這個厚度,是你在職場上各方各面的人事時地物累積而來,也決定了我們以後在銀行眼中站在什麼樣的位置。

先有厚度再用自己的能力去追求更高價值的時薪,和沒想太多只是要過日子賺生活費是不一樣的兩回事。當然,什麼都沒有,必須從零開始打底的時候,時薪工作還是度時機的好方法,但務必要更有企圖心脫離領時薪的這種賺錢模式。

當然,一定有人覺得自己一直安份守己乖乖領月薪,但還是感覺不到什麼財務厚度…
其實,我們一定跟三年前、五年前的自己不一樣,至少長了年紀、多了負擔、少了體力,但這些改變並不是老板必須加薪給我們的條件,反觀那些薪水愈領愈多的人,他們一定做了什麼你我不願意的改變,而這些當初的不願意,經過時間,累積成了別人財務的厚度,演變成了你現實的壓力。

短暫的堆高與長遠的加厚,是非常值得你我思索的重要課題,但至少,不能一直原地踏步!一定要有所前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沒唸研究所,也要懂持家! 在這裡,談錢也談前, 防債防獨都是想傳達的理念, 願我們經歷的那些柴米油鹽, 都能厚積人生的酸甜苦辣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論你是不是也正經歷什麼,想開一點,很多不幸和別人比起來其實都算大幸。
低潮之際跟朋友訴苦之後,最終還是要回來問問自己, 此時此刻,你有在為自己想辦法嗎?
最近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好奇… 新聞的主要內容是說,十年來月薪5萬的買房人口減少很多,一般上班族愈來愈負擔不起高房價…
前陣子看到新聞報導,公視開拍了一部關於青年負債問題的新戲「大債時代」,後來經過熱心友人的介紹,才知道多年前就有叫大債時代的一本書,內容是以總體經濟為出發,標題是聳動的「恐怖!你帳戶裡有存款,卻領不到錢!」 我的FB在今天跑出了一則5年前的回顧,原本我讓當時還低年級的姐姐,在中午放學後參加學校課輔到
很多朋友,最近都紛紛動了跟銀行借錢的想法,你呢? 也心動了嗎?其實我很心動,但我忍下來了。理由很簡單,這筆錢,是要還的。
貪不好,會變貧。好好守住你的錢,就能離貧遠一點!
不論你是不是也正經歷什麼,想開一點,很多不幸和別人比起來其實都算大幸。
低潮之際跟朋友訴苦之後,最終還是要回來問問自己, 此時此刻,你有在為自己想辦法嗎?
最近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好奇… 新聞的主要內容是說,十年來月薪5萬的買房人口減少很多,一般上班族愈來愈負擔不起高房價…
前陣子看到新聞報導,公視開拍了一部關於青年負債問題的新戲「大債時代」,後來經過熱心友人的介紹,才知道多年前就有叫大債時代的一本書,內容是以總體經濟為出發,標題是聳動的「恐怖!你帳戶裡有存款,卻領不到錢!」 我的FB在今天跑出了一則5年前的回顧,原本我讓當時還低年級的姐姐,在中午放學後參加學校課輔到
很多朋友,最近都紛紛動了跟銀行借錢的想法,你呢? 也心動了嗎?其實我很心動,但我忍下來了。理由很簡單,這筆錢,是要還的。
貪不好,會變貧。好好守住你的錢,就能離貧遠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最近看到新聞,說是政府明年打算再調整最低薪資。 老實說,真的是越看越火大。 我不太能理解調整最低薪資到底能改變什麼。 我只知道薪資還沒有到手,要繳的勞健保支出越來越多。 很多老一輩常說,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 一個個不是晚婚,就是不婚,這樣老的時候,就會孤苦無依。 但看看近十多年的現狀,
Thumbnail
1. 年薪、年收、年存的定義和區別: 年薪:雇主給付的一年薪資總額 年收:年薪加上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兼職等) 年存:一年內實際存下的金額或比例 2. "高薪窮"現象的解釋和原因: 高收入但存不到錢 原因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消費主義陷阱、社交壓力、缺乏理財知識、忽視被動收入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2022年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的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5.2萬元,平均每月約4.6萬元。這個數字讓我們了解了當前上班族的薪資狀況。然而,如果目標是靠年薪及存股達到千萬等級的流動資產,這其中的挑戰顯而易見。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Thumbnail
報稅是盤點收入的季節。每月薪資差不多、生活型態也沒有太大變化,卻總是存不到錢?怎麼回事?
Thumbnail
公職打工仔為何要投資? 公職調薪速度慢,完全大輸通膨 現在的公職打工仔已經不如早期的打工仔 如果把未來會升遷加薪考慮進去 以平均年薪100萬計算40年你也頂多賺4000萬 但是雙北2房大約就要2000萬了 事實上你有可能月薪一半都拿來存下來嗎? 不要公職做一輩子 結果退休在北車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本文主要建議;有關當局在工資調整的議題上面,把月薪(Salary)和時薪(Wages)的調整分開處理。希望在時薪上面;盡快做更大幅度的調高。 工作的收入是國民所得的最主要來源。為了提高國民收入,改善生活水準,歷屆政府無不絞盡腦汁;設法每年都可以調整幾個百分比。可是事實證明,好幾百萬國民的薪水或是工
Thumbnail
在我退休之前,我的年薪約在台幣 240 萬左右,這代表我平均每月約有 20 萬左右的錢可以花用,看起來很不錯,但其實這樣的薪資表現在科技業中不算高,而且當你多了解這高薪的背後得付出的代價,也許你會覺得這每月 20 萬薪水好像也沒那麼值……. 首先,在一個責任制又不用打卡的公司工作的上班族,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最近看到新聞,說是政府明年打算再調整最低薪資。 老實說,真的是越看越火大。 我不太能理解調整最低薪資到底能改變什麼。 我只知道薪資還沒有到手,要繳的勞健保支出越來越多。 很多老一輩常說,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什麼? 一個個不是晚婚,就是不婚,這樣老的時候,就會孤苦無依。 但看看近十多年的現狀,
Thumbnail
1. 年薪、年收、年存的定義和區別: 年薪:雇主給付的一年薪資總額 年收:年薪加上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兼職等) 年存:一年內實際存下的金額或比例 2. "高薪窮"現象的解釋和原因: 高收入但存不到錢 原因包括:生活成本上升、消費主義陷阱、社交壓力、缺乏理財知識、忽視被動收入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數據,2022年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的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55.2萬元,平均每月約4.6萬元。這個數字讓我們了解了當前上班族的薪資狀況。然而,如果目標是靠年薪及存股達到千萬等級的流動資產,這其中的挑戰顯而易見。
Thumbnail
老闆要多給員工一些錢,好事一樁。 但是,要給之前請想清楚,這些錢是工資嗎?還是不是工資? 是工資,那好處理呀,勞健保跟勞退就隨著級距調整提撥,當然每小時(日)加班費工資額也會提高,還有擬制工資(特休不休假工資) 結算也會增加。 若不是工資,那得說明定義清楚,重點是主管機關跟行政法院要採信於你才
Thumbnail
報稅是盤點收入的季節。每月薪資差不多、生活型態也沒有太大變化,卻總是存不到錢?怎麼回事?
Thumbnail
公職打工仔為何要投資? 公職調薪速度慢,完全大輸通膨 現在的公職打工仔已經不如早期的打工仔 如果把未來會升遷加薪考慮進去 以平均年薪100萬計算40年你也頂多賺4000萬 但是雙北2房大約就要2000萬了 事實上你有可能月薪一半都拿來存下來嗎? 不要公職做一輩子 結果退休在北車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本文主要建議;有關當局在工資調整的議題上面,把月薪(Salary)和時薪(Wages)的調整分開處理。希望在時薪上面;盡快做更大幅度的調高。 工作的收入是國民所得的最主要來源。為了提高國民收入,改善生活水準,歷屆政府無不絞盡腦汁;設法每年都可以調整幾個百分比。可是事實證明,好幾百萬國民的薪水或是工
Thumbnail
在我退休之前,我的年薪約在台幣 240 萬左右,這代表我平均每月約有 20 萬左右的錢可以花用,看起來很不錯,但其實這樣的薪資表現在科技業中不算高,而且當你多了解這高薪的背後得付出的代價,也許你會覺得這每月 20 萬薪水好像也沒那麼值……. 首先,在一個責任制又不用打卡的公司工作的上班族,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