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得你終將一死--不想白活的對策思考

如果只是過一天算一天,那就是某種程度的死亡!
如果只是過一天算一天,那就是某種程度的死亡!
死亡,往往給人最震撼的感覺,因為那是一切的終止,必須離開這個世界。雖然將來可能發明逆行機回到過去讓自己避開危險?就算真的有,那也不是現在。
因此,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做到的事本就有限,而且是年紀越大,完成成的機率越小。例如說八十歲想去爬聖母峰,這個困難度就會很高。
但回歸到每日的生活上,可能有一堆無趣又重複的事情需要完成,與其拖著不做,終究還是要做。所以就把無趣自己不想做的事加快完成,就像目標是要過任天堂紅白機的瑪莉兄弟一代,第1-1關過100遍,就要用最快的方法完成。否則等到一天快結束時,都還無法開始,事情也就沒有完結之時。
就算是遇到無法加快的無趣事情,例如漫長的開會,就決策者而言當然好,他/她可以因為開會而做出很多決策,讓公司順利運行,但參與者都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開會只是剝奪了作業時間而已。既然不能加快就只能享受,享受這生命中還有這樣平穩的時刻。
除了一些要完成的事情應該加快腳步,原本的心態也要跟著調整。例如每天期待的是購物網站的打折商品,中午便當吃什麼,喝哪一家的搖搖杯。這些東西都只是花錢,賺錢花錢,就只是這樣,一天又過一天,如何會有動力?
每一天應該思考的是,我要如何幫助我自己?我要如何幫助別人?我要如何幫助全世界?幫助就是這樣,自助天助,天助後又可以去助他人。雖然無法改變他人,但可以改變自己,進而去影響別人。
有了目標想要達成,做起事來就會願意加快,總不能是主管站在自己後面督促自己完成吧!這樣是浪費兩個人的生命,被督促的人之後還是一樣缺乏動力。
所以說,還是要靠自己去思考,自己要的人生是什麼,這也可以加速進行。不用遠赴西天取真經才能悟得,只要從盤點當下最想要做的事情就行,就能從中找得到。
越是瞭解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越能感受到死亡的逐步接近。這並不是說害怕死亡,而是發現可以完成的時間已然不多。當兩個一樣健康的人,一位是二十五歲,一位是四十歲。經過四十年後,當初四十歲的人已經是八十歲的老人了,或許未來的醫療科技發達,八十歲就跟現在的七十歲一樣,但能夠做到的體能極限,一定是比退休(假設為六十五歲)前還要少,體能被限縮了。當然這並不代表所有的事都不能比退休前做的更好。
而另一位成為六十五歲的老人,所能夠做到的事,相對來說就比較多。這裡談的是可能性,原則上體能較好想做什麼就可以去做什麼。
月光覺得,思考死亡的問題縱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至少有助於來改善當下,就像蒙格所說的:如果知道自己會在什麼地方中陷阱死亡,就不要往那裡去!
如果明知自己會什麼都沒做,就這樣死亡了,還會坐視不管,眼睜睜的看著發生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