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臺灣有一陣子相當著迷「切‧格瓦拉」這號人物,連帶《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也成為暢銷書以及電影。即使已經出版超過20年,仍然可以在書店或咖啡廳看見書的身影。足球則是另一個與拉丁美洲畫上等號的物件,雖然四年才舉辦一次世界盃足球賽,但不只是球衣,就連對戰的輝煌紀錄都能夠如數家珍。而提到世足,就不能忽略瑞奇馬汀1998年的La Copa de la Vida主題曲,不僅能夠炒熱球員與球迷的氣氛,邊唱歌邊搖擺電臀成為拉美歌手的形象之一。
因為地理位置的區隔,我們對於拉丁美洲的認識也許主要來自課本,配合題連著國名與首都、歐洲殖民、巴拿馬運河的重要性、黑幫與毒品的集散地等。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回溯拉丁美洲的殖民史與現代困境,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曾經把這本書送給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只是不確定,加萊亞諾50年前筆下的拉丁美洲社會,現在是否好轉?
相對於加萊亞諾較為艱澀的敘述,陳小雀老師這兩冊《魔幻拉美》以大眾較為熟悉的主題,勾勒國家誕生的過程。提到「魔幻」二字,第一印象是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故事不斷纏繞的細節像是線香燃燒生成的煙霧,讀著讀著彷彿掉進夢中。但小說不只是小說,作家也不只是關在房間的人,《百年孤寂》若隱若現抗議香蕉帝國的殘酷,馬奎斯受爭議的地方則是他與卡斯楚的交情。
除此以外,游擊隊與獨裁體制曾經盤據拉丁美洲,崎嶇的地形適合躲藏,也誕生不少平民英雄;香蕉或蔗糖伴隨著殖民與剝削的歷史,對於奴隸來說,甜美的作物反而是一種毒藥;毒品猖獗的程度,讓艾斯可巴(哥倫比亞的毒梟之一)登上富比世全球第七富豪。這些矛盾的形象呼應著第一冊的副標題《魔幻拉美I:動盪中的華麗身影》。另一個令人驚訝的點在於拉丁美洲的苦力,他們是黑奴的替代品(19世紀各國陸續解放黑奴,首批中國苦力則在1854年抵達巴拿馬),被塞進經濟與建設工程的空缺。跟黑奴一樣,他們努力反抗暴政與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們也保留傳統,在當地匯集成特殊文化。
第二冊《魔幻拉美II:平凡中的絢麗生命》以人為主,舉凡受歡迎的切‧格瓦拉、畫家芙烈達‧卡蘿、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艾薇塔、還有逃過幾百次暗殺的卡斯楚等。他們都從社會底層崛起,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守護土地,綻放燦爛的花朵。
即使距離幾千公里遠,某些文化卻驚人地相似。新海誠電影《你的名字》的「口嚼酒」是古印加帝國的「奇恰酒」,皆由巫女或太陽貞女的女性製作這種酒,當成神聖飲品,提供給貴族飲用。
陳小雀老師集結報紙專欄,成為兩冊《魔幻拉美》。在這裡面,讀者能夠看見拉丁美洲的「衝突與磨合、落後與進步、蒼涼與繁華、孤寂與喧鬧、死亡與重生」,但這兩本書並不是旅程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