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前要先學會保護自己,而不是先學會揮拳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打架不是先學如何揮拳頭,而是先學如何保護自己。」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教育孩子不可以先動手,先動手就理虧一半,空手道學習時也會提到「空手無先手」,在古代武術技巧即是殺人技巧,是故在德性的要求上甚高,都必須是在保護自己時才可以動手,絕對不可以主動以武力去侵犯他人。

如何保護自己是一件很重要事情,舉凡日常的生活作息活動,體育活動、衝突事件的發生、在許多的情境下你都會需要保護好自己,減少自身的傷害。遇到狀況時的第一件事,就是別原地站著呆呆地不動,一來這樣的姿勢重心過高受到推擠或是拉扯時容易跌倒,二來手腳無法做出及時的反應。

遇到狀況時應該要先將其中一隻腳往後踩約略一步的距離,側身然後雙膝微彎重心降低,雙手上舉在約略頭部的高度,兩掌心向內一前一後置於眼睛前方。這個姿勢我們稱之為「預備式」,雙手處於防守的狀態,當對方的手做出攻擊動作時,可進行防守格檔,雙腳前後分別站立降低重心,可讓重心穩定以及方便做出重心移動的動作,例如:直退步、側移、轉身逃跑等等。被拉扯時亦可將重心壓低增加自己的穩定度防止被拖倒。
預備式
抱頭防守一:「雙手掌置於後腦,前臂緊貼於耳朵」
當對方的手是由左右兩側做弧線攻擊頭部時。
抱頭防守二:「雙手掌置於前額,兩手臂內收讓手臂在你的眼前形成一個阻隔」
當對方的手是做出直線攻擊時。
抱頭防守三:「單手手掌置於後腦,另一手前臂置於前額上臂夾住臉頰,兩手手掌相
疊」
搭配前進的步伐可用於防守時進身。
avatar-img
2會員
9內容數
現今的社會環境的確是比以前嚴峻許多,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年齡層也越來越低,希望藉由筆者的觀點與經驗來告訴家長們一件事情,就是「打架不一定是壞孩子,請教你的孩子會打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靖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生命身體受暴行脅迫,非使用武力不得制止時」的確暴力不一定是解決事情的好方法,但讓施暴者感同身受也未嘗是一件壞事,多數的校園霸凌是因為沒有人敢與其對抗,導致施暴者認為我就老大反正你也不敢怎麼樣,在這樣的預期心理下施暴者就持續霸凌的行為,受欺負的孩子會因為恐懼害怕,而自己卻又無法有所
        打架從廣義來看他就是一項沒有規則的格鬥運動,其實打架跟多數運動一樣,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動態視覺的養成、反應能力的增強、膽量的訓練,提高肢體協調能力、增加身體活動量,有助於有助舒展身心減輕精神壓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量,有時打完架說不定還可以交到好朋友。      
         「打架」說穿了就是一種原始本能,群居動物中社會地位的建立,就是透過武力來決定的。孩子有時會因為氣不過就會動手了,有時因為要保護自己就動手了、有時因為朋友間瞎起鬨就會動手了,所以打架不見得都是壞孩子,要看當下所發生的狀況而定,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用肢體的動作來解決問題,事發當下不管是
自序          記得孩提時期跟人家打架哭著回家,一進家門家母並沒有馬上關心我的傷勢,而是生氣的跟我說:「有本事打架打輸了就不准哭回來,你現在再去給我打,打贏了才准回家。」在鄰居的想法中怎麼會有這樣教孩子的,家母跟鄰居說:「以後的社會環境會比現在更嚴峻,我這是訓練孩子要有勇氣去面對未來所發生在
        「當生命身體受暴行脅迫,非使用武力不得制止時」的確暴力不一定是解決事情的好方法,但讓施暴者感同身受也未嘗是一件壞事,多數的校園霸凌是因為沒有人敢與其對抗,導致施暴者認為我就老大反正你也不敢怎麼樣,在這樣的預期心理下施暴者就持續霸凌的行為,受欺負的孩子會因為恐懼害怕,而自己卻又無法有所
        打架從廣義來看他就是一項沒有規則的格鬥運動,其實打架跟多數運動一樣,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動態視覺的養成、反應能力的增強、膽量的訓練,提高肢體協調能力、增加身體活動量,有助於有助舒展身心減輕精神壓力、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消耗熱量,有時打完架說不定還可以交到好朋友。      
         「打架」說穿了就是一種原始本能,群居動物中社會地位的建立,就是透過武力來決定的。孩子有時會因為氣不過就會動手了,有時因為要保護自己就動手了、有時因為朋友間瞎起鬨就會動手了,所以打架不見得都是壞孩子,要看當下所發生的狀況而定,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用肢體的動作來解決問題,事發當下不管是
自序          記得孩提時期跟人家打架哭著回家,一進家門家母並沒有馬上關心我的傷勢,而是生氣的跟我說:「有本事打架打輸了就不准哭回來,你現在再去給我打,打贏了才准回家。」在鄰居的想法中怎麼會有這樣教孩子的,家母跟鄰居說:「以後的社會環境會比現在更嚴峻,我這是訓練孩子要有勇氣去面對未來所發生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武道拳功。正骨是發拳功力之始。骨正方發力。力由骨出。 無關鬆柔。鬆柔就是道。法自然。法天地。 發盡全力拳打出。若會受傷。姿勢已然錯了。 盡全力發功筋膜會拉到而受損。姿勢已然錯了。 筋膜以及經絡十二 筋經會繃緊。骨位已然不正。如何發力? 延伸武功 那發勁呢?那發境呢?請思考。就在當下瞬間演作。 河洛
Thumbnail
體質較為敏感者須學習建立個人防護罩來保護自己。 良好的個人防護罩需要具備一些視覺化練習及知識,才能有效的將這些技巧與冥想結合。基本的能量感知和操作能力也是有幫助的,但不是必需的。 防護罩是用來防護那些人呢? 有些人可以感知到它人,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保護,有些人甚至能夠“讀取”他人。
Thumbnail
武道。警醒。自己打自己 打拳若自己打自己手。自己打自己腳。聽聞叭叭聲。 您已被老師父留一手了。這些多餘花俏動作應消除。回歸實戰。 被竄改嚴重。
Thumbnail
武道天水鶴拳。對打。 實戰對打僅三種形態: 一。平行步。多用於練氣内功。雙線。 二。三角馬。多用於消閃。雙線。 三。直線全側身。古武道天水鶴拳打法。 唯有直線全側身方為實戰格鬥。要害全閃閉。 雙線打法。要害全暴露。
Thumbnail
武道。雙肢攻防。 單肢攻防: 攻中帶守。守中帶攻。連消帶打。連打代消。打手消手。先攻後防。先防後攻。 雙肢同一: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直線側身。雙肢同發。攻守同一。 全側武道方可達成。落地生根。前掌先著地無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mbnail
身體著地前先讓輔助手著地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的護身倒法,就是跌倒以後保護自己的倒法。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分享了拳擊比賽中的一些關鍵技巧,並探討了國術訓練與實戰之間的差異。從肩膀的防禦動作到攻擊時的注意事項,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見解。文章指出防禦在比賽中的重要性,並提醒讀者在練習和切磋時保持警覺。這是一篇有關拳擊比賽和國術訓練的實用文章。
Thumbnail
人們在這個社會,其實不一定是安全的,反而應該時時準備好。 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在危機時刻保護自己的建議,包括預備心理、觀察、跑步、大聲呼救、準備重要的物品、熟悉避難地點及急救/危險常識。 文章充滿了實用的生存技巧和建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武道拳功。正骨是發拳功力之始。骨正方發力。力由骨出。 無關鬆柔。鬆柔就是道。法自然。法天地。 發盡全力拳打出。若會受傷。姿勢已然錯了。 盡全力發功筋膜會拉到而受損。姿勢已然錯了。 筋膜以及經絡十二 筋經會繃緊。骨位已然不正。如何發力? 延伸武功 那發勁呢?那發境呢?請思考。就在當下瞬間演作。 河洛
Thumbnail
體質較為敏感者須學習建立個人防護罩來保護自己。 良好的個人防護罩需要具備一些視覺化練習及知識,才能有效的將這些技巧與冥想結合。基本的能量感知和操作能力也是有幫助的,但不是必需的。 防護罩是用來防護那些人呢? 有些人可以感知到它人,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保護,有些人甚至能夠“讀取”他人。
Thumbnail
武道。警醒。自己打自己 打拳若自己打自己手。自己打自己腳。聽聞叭叭聲。 您已被老師父留一手了。這些多餘花俏動作應消除。回歸實戰。 被竄改嚴重。
Thumbnail
武道天水鶴拳。對打。 實戰對打僅三種形態: 一。平行步。多用於練氣内功。雙線。 二。三角馬。多用於消閃。雙線。 三。直線全側身。古武道天水鶴拳打法。 唯有直線全側身方為實戰格鬥。要害全閃閉。 雙線打法。要害全暴露。
Thumbnail
武道。雙肢攻防。 單肢攻防: 攻中帶守。守中帶攻。連消帶打。連打代消。打手消手。先攻後防。先防後攻。 雙肢同一: 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直線側身。雙肢同發。攻守同一。 全側武道方可達成。落地生根。前掌先著地無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umbnail
身體著地前先讓輔助手著地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的護身倒法,就是跌倒以後保護自己的倒法。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分享了拳擊比賽中的一些關鍵技巧,並探討了國術訓練與實戰之間的差異。從肩膀的防禦動作到攻擊時的注意事項,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見解。文章指出防禦在比賽中的重要性,並提醒讀者在練習和切磋時保持警覺。這是一篇有關拳擊比賽和國術訓練的實用文章。
Thumbnail
人們在這個社會,其實不一定是安全的,反而應該時時準備好。 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在危機時刻保護自己的建議,包括預備心理、觀察、跑步、大聲呼救、準備重要的物品、熟悉避難地點及急救/危險常識。 文章充滿了實用的生存技巧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