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課上了那麼久,都好像沒改變?
許多新創課程會宣稱,課程目標是增進學生的思辨能力。然而,課堂上產生的思辨感,往往不會自動轉換成長期積極的思考動能,或至少是沒那麼理所當然。
所謂思辨感(或說知識感),就是真的有動到腦、學到知識的感覺。或者更直白地說,是人們在接觸知識或議題時,靈光一閃而有了「原來如此」、「忽然懂了」、「耶搞定了」或「想不到是這樣」的感覺。
在許多設計良好與主題鮮明的課程裡,要讓學生在當下有思辨感,並不是很難的事。但這類課程幾乎都會遇到一種難題,那就是思辨感稍縱即逝,無法積累成追求知識、思考問題的長期動能。或者也可以說,學生往往當下感覺有進步,但幾個月後回頭看,又好像沒導致什麼正向轉變。
或許有人會說,從單次講座、營隊或一學期每週兩小時的課程來看,本來就不太能期望有重大轉變。我自己之前也覺得,若本來就有知識興趣,這類課程會是很好的助力,但對沒有的人而言,它就比較像是一種嚐鮮或試吃。
然而,讀了《最高學以致用法》一書,讓我發覺了某個盲點。在教育學習上,大家一般覺得知識輸入應該高於成果輸出,但從腦科學的研究來看,有效學習的最佳比例,是輸入三成、輸出七成。不僅如此,作者更直接了當地指出:
約有九成的人就算看了書或上過課,也只是「自以為懂」 ,事實上知識根本沒有轉換成記憶儲存在大腦。換言之,輸入只是一種「自我滿足」,真正和「自我成長」成正比的,其實是輸出量。
其實很多書都會提到,知識要能夠清楚講出、寫出甚至教人,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但在教學設計上,我們不太期望學生能立即輸出內容,至少不是輸入3、輸出7這種比例。甚至我自己,也是輸入量遠高於輸出量。
但仔細想想,我接觸過有知識興趣的學生,確實都會定期輸出,譬如講、寫或競賽活動。(雖然反過來說,也是有輸出者才會讓人知道他有知識興趣。)特別是,之前一度很紅的「知識經濟」也有類似問題,那就是花了很多時間心力去追求好用知識,最後卻只買到片段的知識感,而沒有真正的自我提昇。
這讓我相信,當閱讀量或知識量累積到一個程度,應該積極去想輸出方式,越具體越好。最好還能得到反饋,無論是金錢上或體驗上的。
事實上,教改也是往這個方向設計的,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以及大學端更多元的甄選資料考量,都有鼓勵(甚至強迫)輸出的意味。而最近接觸到的幾位高中生,也都不約而同地在摸索自己的輸出方式。
也許這正是盲點所在:原本我們覺得「輸入:輸出」的時間心力該是「9:1」,但其實應該要是「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