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札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一半的小說突然停了,寫不下去,前面想寫的東西通通跑掉,不見了,怎麼辦?只好來整理自己寫過的碎碎念。
彷彿電影《鴿子在樹枝上沉思》裡,接電話的人不斷重複著「聽你過得好,我也很開心」,真是這樣嗎?還是一種催眠?
~~~~~~~

1. 創作小說的那種悠緩節奏,那種不渴望速成的感覺。有得寫就寫多一點,沒得寫就出去晃晃。從來即明白自己與「快」是沾不上邊的,明白自己也不是真的渴望成為非要成名的作家,所以隨著創作本身的速度走就行。

2. 汪曾祺的《受戒》充滿著純樸抒情,一整篇平淡的散文筆調,完全想不到這篇小說的創作歷程竟然超過20年。有位作家前輩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到四十歲還寫不出甚麼作品的話,那就表示他沒有辦法再寫了。」再想另外一位作家前輩已經來到古稀之年,至今還念念不忘創作大夢,即使一場水災把他已寫的作品淹沒了,依然重新出發,孜孜不倦寫著他的大河小說。
而我的〈那兒不過是個洞〉,寫了再寫,改了再改,加添刪減了十年,終於有天發表,或許別人不這麼想,但我卻小小認為,那是我自寫作以來最好的一篇作品。
我不想停,最近想寫的完全卡住不想動,就像你騎腳踏車,看著別人汽車呼嘯而過,也只能安慰自己,總有一天你會到達你想要到達的終點,努力吧。

3.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自己一人就能完成的事。想要為那些已經逝去的人寫些什麼,腦子裡卻如龐雜繁亂的線找不到源頭,有時這邊把它剪斷後又像風中殘燭般,沒有支點。
想要開始新的創作,走在路上發現一些風景,心中總是會湧起激發,想要為這樣的景觀拍些什麼,或者寫些什麼做為小說的背景,而那些風景都關係著個人的生存狀態,蘊含複雜人際間的互動連結。

4. 似乎學文學的人總是希望有天能夠寫出作品來得個什麼文學獎,有天聽姐姐說起她大學同學的女兒也是唸中文系,也很愛寫作,彷彿現在每個人不管如何都能寫出個什麼。我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何持續創作並讓作品讓人「看見」並「發現」它的好,才是真的。

5. 作家巴代曾說很多寫作者不太談銷售的問題,這確實是一個險峻的現實。我其實完全不在意我那第一本小說到底能賣多少錢,我更知道,我可能再也沒有第二本書了。台灣出版業做得很辛苦,何況是純文學?

6.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愛用第二人稱「你」。記得創作某篇小說時用的是「你」與「我」的交叉敘述,得到還不錯的評價。後來讀了高行健的《一個人的聖經》,好喜歡他把第二人稱的敘述發揮到極致,有的語氣要是換成第一人稱「我」,整個句子味道完全不對。這也啟發了我想要寫都是以「你」作為主角敘述的小說。

7. 很多作家在寫當下的作品,通常也只是一個小點子或是為了表現一種氛圍。例如福樓拜在創作《包法利夫人》,只是為了表現那某種類似在一些長滿小浮蟲的角落發霉的感覺。例如莒哈斯的很多作品,總是折射她那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有人也曾說過我的作品常常有意無意說著同樣的事件,意謂著我必須要去「正視」才能脫離。

8. 從小到大搬家搬過好幾次,最記得的還是高雄二聖二路的書房。小時候看到那麼多的書,想到的可能是家裡有人想當作家。對於某些書我還殘留著一些記憶,如大堆頭的王雲五百科全書,如新潮或是水牛出版的經典名著。儘管當時年紀小沒把那些書看完,此刻想起來,那可都是一頁頁的滄桑。現在我自己有個書房,在書房裡我努力地孵著寫作的夢,卻仍忘不了高中時我創作了一篇小說,拿給父親看,想從他那裡得到讚美,他冷冷翻了幾頁即把它還給我。奇怪的是當時我並不覺得有什麼,現在竟然有種受傷的感覺。
avatar-img
1會員
24內容數
讀書與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墨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到底何謂旅行? 旅行,是一種對自我的追尋及對內在世界的審視,更是對生存意義的重新定位。
     閱讀文學小說有時可用不同的觀點切入。    
    尚未接觸日治時期文學,總以為那時期的文學皆為所謂台灣社會批判日本殖民政權的反抗文學,直到認識幻影作家翁鬧,由此改觀。     
藉由川端康成的成長,我們看到他從開始寫作的歷程。少年的川端是個孤獨的人,他內心渴望能與自己覺得「美」的人有肌膚之親,他自己不時也會表現出女性化的舉動。而他執著的是一種「少女」的美,與另外一位寫「母性」的谷崎潤一郎,風格是不同的。
突然發現自己書架上有好幾本馬奎斯的書。
有些小說讓我相見恨晚。
到底何謂旅行? 旅行,是一種對自我的追尋及對內在世界的審視,更是對生存意義的重新定位。
     閱讀文學小說有時可用不同的觀點切入。    
    尚未接觸日治時期文學,總以為那時期的文學皆為所謂台灣社會批判日本殖民政權的反抗文學,直到認識幻影作家翁鬧,由此改觀。     
藉由川端康成的成長,我們看到他從開始寫作的歷程。少年的川端是個孤獨的人,他內心渴望能與自己覺得「美」的人有肌膚之親,他自己不時也會表現出女性化的舉動。而他執著的是一種「少女」的美,與另外一位寫「母性」的谷崎潤一郎,風格是不同的。
突然發現自己書架上有好幾本馬奎斯的書。
有些小說讓我相見恨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慢慢地放下對寫作的熱愛呢?當我再度鼓起勇氣,決定開始執筆時,這個疑問逐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似乎有某種力量引領著我,去追尋答案吧!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分享在寫作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困境和學習。文章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反思為主,對於寫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提出了深刻的見解。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想成為作家是我從小的夢想。 一回首,我卻已經25歲了,寫過一篇短篇小說,但那時是為了投稿, 也沒有成功獲獎,從此打擊了我的自信心。 說實話,寫小說真的非常困難,它是一個必須全力以赴,又不求回報的辛苦勞動。 我很羨慕!有些人能夠源源不絕、 日更萬字,那是必須日積月累的努力下,才有可能達成的任務,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一直覺得自己在寫小說,許多的地方實力不足,處在學習的狀態中,在台灣的悅閱更新小說連載,算得上難得的經驗,家人的共同意見,認為我適合當小說的創作者,如果要靠小說為生,真的要喝西北風° 這句話,用在我的寫作情形,真的好貼切,關於年輕的記憶,我知道自己熱愛寫作,彷彿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如此自然躍動著,所以在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何時開始我慢慢地放下對寫作的熱愛呢?當我再度鼓起勇氣,決定開始執筆時,這個疑問逐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似乎有某種力量引領著我,去追尋答案吧!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分享在寫作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困境和學習。文章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反思為主,對於寫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提出了深刻的見解。
Thumbnail
還記得自己為什麼要寫作? 還記得第一部小說完稿,是不是淘空你的身心靈? 現在的你,執筆時依然會為筆下人物、即將降臨的劇情高潮怦然心動嗎? 其實作家和尋常人一樣,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體質。 你一定聽過只要大綱出來,他就能日行四千到六千字,一路奔向完稿的神人。 也有聽過隨心所欲,簡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想成為作家是我從小的夢想。 一回首,我卻已經25歲了,寫過一篇短篇小說,但那時是為了投稿, 也沒有成功獲獎,從此打擊了我的自信心。 說實話,寫小說真的非常困難,它是一個必須全力以赴,又不求回報的辛苦勞動。 我很羨慕!有些人能夠源源不絕、 日更萬字,那是必須日積月累的努力下,才有可能達成的任務,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一直覺得自己在寫小說,許多的地方實力不足,處在學習的狀態中,在台灣的悅閱更新小說連載,算得上難得的經驗,家人的共同意見,認為我適合當小說的創作者,如果要靠小說為生,真的要喝西北風° 這句話,用在我的寫作情形,真的好貼切,關於年輕的記憶,我知道自己熱愛寫作,彷彿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如此自然躍動著,所以在
Thumbnail
一個嘗試寫故事的人從來沒有中量閱讀,而且小說看得很少,這說出來恐怕給人笑話吧!但人生都活了四十出頭,倒也不怕人笑了。即使懂了基礎寫作技巧,目前已寫的作品仍無意注重人物塑造,及每頁精彩劇情細節。就連故事內容是什麼都不知打哪來了,又沒興趣自己幻想,這成為我最根本的小說困境,懶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懶婦!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