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爸媽生存手冊Ep2: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為什麼假扮性遊戲永遠不退流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0 疫情在全世界蔓延,面對未知的病毒人心惶惶,為了降低社區感染的風險,公眾集會指引也開始限制室內活動100人以內、室外活動500人以內才得以申請舉辦,全世界的社交持續限縮。但是「遊戲」依然可以不受限制,最近剛發行的「動物森友會」一發行立刻銷售一空。【假扮性的遊戲】在近年一直佔據世界前幾的排行,像是「我是創造神」、「牧場物語」,一直到今天的「動物森友會」每每上市都是討論度極高的遊戲。
那些年,我們一起投出的三井三分球,雙手發出的龜派氣功,當初在每每爭搶月光仙子的角色,還有那個無法忘懷的咒語「霹靂卡霹靂拉拉波波力那貝貝魯多」。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類的假扮性遊戲其實在更早的幼齡階段就已經發生了,而且就是各項「發展能力」的重要驅動!

假扮性遊戲的在兒童發展的角色

假扮性遊戲有時候也被稱作象徵性遊戲、想像力遊戲、戲劇性遊戲,當幼兒沉浸在假扮性遊戲中,幼兒就是主動地實現生命中的社會角色並且練習曾經看過、想過、聽過的社會情景。除了在社會角色的實現以外,假扮性遊戲還能推進孩子許多不同的能力。
社交能力
在假扮的情境裡,孩子學習到他們正在扮演的角色遭遇到的狀況,會有什麼感受或者是應對方式。想想看,孩子扮演的受傷的兔子跟媽媽扮演大象醫師時,雙方會激發怎麼樣的故事走向呢!聽兔子的還是聽大象的,這其中必然會擁有許多溝通與妥協的機會!雙方最終會達成共識,往兩人都接受的劇情走下去。遊戲裡角色每一個情緒、想法都會孩子多一次思考,同理心也在此刻逐漸的萌芽。
語言能力
在兒童發展初期而言,語言學家Eve V. Clark表示「孩子在假扮性遊戲中,可以建立語言前期的動作與姿勢。」隨著成熟度增長,孩子在故事裡面會持續的延展他的詞彙並且嘗試使用更多生活上不常用的句子來盡可能的創造更多的故事。在遊戲裡面,孩子也不需要擔心他們用字是否正確,因為這可是一個用想像力創造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孩子明白到語言會是他們多巨大的力量,也會對自己的表達越來越有信心。
情緒認識/調節
孩子被允許在假扮性遊戲裡面表現出任何情緒,在扮演出來的同時,也就更認識這些情緒。曾經有個媽媽告訴我,原本他的孩子是很害怕爸爸出門工作,覺得爸爸出去就有危險,於是她和孩子一同玩起了爸爸出門工作的假扮遊戲,她扮演爸爸,媽媽扮演她;遊戲中爸爸充滿擔心和惶恐(反應孩子心境),而孩子則是陪伴爸爸的角色(媽媽引導),在遊戲過後,孩子反而不會這麼擔憂了,透過假扮性遊戲學會和情緒相處。學者Shields & Cicchetti 表示常有假扮性遊戲的孩子也會有比較好的情緒調節能力。
計畫能力(執行能力的基礎)
假扮性遊戲通常涵蓋著很多不童的情境與劇情,像是「去上學」、「煮飯」、「去海邊」等等,看似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早期的計畫能力養成,像是要煮飯需要準備哪些材料、需要那些工具、需不需要時間等待,這些規劃能力就在假扮性遊戲裡不知不覺地培養起來。

假扮性遊戲的發展里程碑

引導者在假扮性遊戲中的關鍵4大心法

在美國心理學會中也有學者(Angeline S. Lillard, Matthew D. Lerner, Emily J. Hopkins, Rebecca A. Dore, Eric D. Smith, and Carolyn M. Palmquist) 認為假扮性遊戲所帶來的益處只是一種附屬效應,並非直接對孩子的各項能力有直接的幫助。小朱老師相當能理解這種說法,因為與這麼多家長與孩子的接觸當中,就能體會到引導者引導技巧上的差異,也明顯會在孩子的各項能力上會體現出來。因此這裡分享幾個關鍵心法:
1. 延展
協助孩子在假扮性遊戲中做事情的延展,像是當孩子只拿一個香蕉起來打電話時,我們當然要馬上接話,並且提醒孩子要回話,甚至我們在轉給不同的人聽。以某個特定主題為中心,讓與孩子的遊戲持續深入在這個主題裡面,強化孩子對此主題的理解。
2. 連結
與孩子在玩假扮性遊戲時,孩子可能因為現實參照的經驗不夠,因此A主題玩到一半就自己跳到B主題,這個時候引導者就要幫助孩子合理的轉換主題,並且在一陣子之後讓孩子有機會在轉換回去A主題,幫助孩子連結。有一次我與孩子玩「廚房」主題玩到一半,孩子突然把手邊的飯鍋丟掉去拿起火車,我立刻說「那我們就坐車去買菜回來煮飯吧!」協助孩子連結到別的情境但是又可以隨時轉換回來。這個技巧同時也會增強孩子的因果認知!
3. 情緒展現
在假扮性遊戲中富有特色的就是角色扮演,角色的情緒展現讓整個遊戲像是有靈魂,也是遊戲中最有價值的展現,引導者要隨著故事情節走向展現出適切又帶有戲劇效果的情緒,這樣才能引導孩子理解不同的情緒。另外,也要引導孩子的角色說出當下的情緒,這樣也能讓孩子有機會演練到自我的情緒調節喔!
4. 創造機會
有時候我在觀察家長在與孩子做假扮性遊戲時,常看到兩種「錯誤」的引導方式,第一種就是【幫孩子做完】,第二種則是【使喚孩子,一定要按照家長的方式玩】。要記得,我們是在玩遊戲,我們是孩子的玩伴,同時是孩子重要的引導者,因此「讓孩子主動思考」、「讓孩子擁有溝通機會」才是核心目的,所以在玩假扮性遊戲的時候,我常常會把「那我們該怎麼辦呢?」、「你可以幫幫我嗎?」這些話放在嘴邊,讓孩子跟我們一同創造出成長的空間與機會。對孩子而言,隨時隨地都可以是他的「動物森友會」!
以上皆為個人觀點分享,若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文章後回覆討論交流喔!資訊若有誤也歡迎指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朱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氣質(Temperament)早在孩子的認知能夠理解世界、人格形成之前就已經發展出來,是嬰兒的先天特徵,包括情緒、活動水平、情緒反應。最親近的照顧者通常能夠透過孩子的行為觀察出來,像是孩子面對新環境如何反應?孩子怎麼面對挫折?孩子能夠控制他的行為與情緒嗎?孩子能多快從悲傷中恢復?
氣質(Temperament)早在孩子的認知能夠理解世界、人格形成之前就已經發展出來,是嬰兒的先天特徵,包括情緒、活動水平、情緒反應。最親近的照顧者通常能夠透過孩子的行為觀察出來,像是孩子面對新環境如何反應?孩子怎麼面對挫折?孩子能夠控制他的行為與情緒嗎?孩子能多快從悲傷中恢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搖籃 在所有動物中,許多都會打鬧和玩玩具,但只有人類的孩子會假裝。最基本的假裝形式就是角色扮演。這種假裝不僅僅是一種遊戲,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理遊戲中三個主要角色——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如何通過習慣性行為進行角色轉換。以《哆啦A夢》的故事情境為例,說明角色的變化和相互影響,並探討這些角色在心理互動中的終極影響力。心理遊戲中的角色轉換不僅影響個人行為,還能深入影響人際關係的動態,促進自我覺察和關係改進。
原生和次生去了食物鏈的世界,他們思考什麼是阿彌陀佛?可能是個非常好玩之人。兩個人兩只鳥其實是同一主體,也就是一個人分別了四種思考。原生德行,次生能量,鳥一嗔恚,鳥二笨巧。四種思考要找到阿彌陀佛,在念頭的攝化世界。開始了他們食物鏈之旅。 遊戲的想法?想和阿彌陀佛玩遊戲,自然一定要有好的構思,好的構思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童一心得_2 @ 2024 3/24 〔木槍 北極熊班〕
Thumbnail
二十二部曲 心得_3 @ 2024 2/6〔三國二十二部曲 麻豆社 北極熊班〕
Thumbnail
每次帶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就會化身成為小小探險家,對各種物品感到好奇,迫不期待拿來研究,常造成父母的困擾。身為父母的你,難道每次都只能反覆制止嗎?後來,我找到一個好方法!現在,我都這麼做。 大約女兒在三歲後,她逐漸能理解「真的」與「假的」的區別,我們也開始玩一些假扮遊戲。 舉例來說,當女兒調皮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請放心:這本書不是由一個對科技一無所知,並意圖妖魔化電玩遊戲的外行人寫的。我也不是那種相信科技和電玩遊戲將會拯救全人類的信徒。我想要解釋遊戲化真正的樣貌,它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為何,以及是如何被用來操縱人心。」 本書乍看之下是一本寫給玩家們看的書,但是本書討論著整個社會長久發展下來的心理操縱機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搖籃 在所有動物中,許多都會打鬧和玩玩具,但只有人類的孩子會假裝。最基本的假裝形式就是角色扮演。這種假裝不僅僅是一種遊戲,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心理遊戲中三個主要角色——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如何通過習慣性行為進行角色轉換。以《哆啦A夢》的故事情境為例,說明角色的變化和相互影響,並探討這些角色在心理互動中的終極影響力。心理遊戲中的角色轉換不僅影響個人行為,還能深入影響人際關係的動態,促進自我覺察和關係改進。
原生和次生去了食物鏈的世界,他們思考什麼是阿彌陀佛?可能是個非常好玩之人。兩個人兩只鳥其實是同一主體,也就是一個人分別了四種思考。原生德行,次生能量,鳥一嗔恚,鳥二笨巧。四種思考要找到阿彌陀佛,在念頭的攝化世界。開始了他們食物鏈之旅。 遊戲的想法?想和阿彌陀佛玩遊戲,自然一定要有好的構思,好的構思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心理遊戲在雙人互動中的表現與特徵。尤其聚焦於人際關係中的心理遊戲,透過象徵性對話揭示不清不楚的曖昧訊息如何成為誘餌,使雙方陷入互相挑釁的局面。讀者將瞭解到如何識別心理遊戲的過程與結局,並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心理挑戰。
Thumbnail
童一心得_2 @ 2024 3/24 〔木槍 北極熊班〕
Thumbnail
二十二部曲 心得_3 @ 2024 2/6〔三國二十二部曲 麻豆社 北極熊班〕
Thumbnail
每次帶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就會化身成為小小探險家,對各種物品感到好奇,迫不期待拿來研究,常造成父母的困擾。身為父母的你,難道每次都只能反覆制止嗎?後來,我找到一個好方法!現在,我都這麼做。 大約女兒在三歲後,她逐漸能理解「真的」與「假的」的區別,我們也開始玩一些假扮遊戲。 舉例來說,當女兒調皮
Thumbnail
學齡前的孩子對虛幻和現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他們充滿幻想,這些幻想培養了他們的想像力。保護孩子的幻想就像保護未來想像力的種子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