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12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不只青春純愛 《心之谷》也是一部親子電影

每個孩子都是外表粗曠的原礦,需要大人們很長時間的用心與耐心教育,才能把孩子內在的美好,挖掘出來,造就孩子的大畜;而身為大人的我們,內在也有原礦,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探尋,然後自我鞭策,曰閑輿衛,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大畜。
劇照來源:IMDB
劇照來源:IMDB
跟中山美穗所主演的電影《情書》的背景很像,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心之谷》也是由圖書借閱證開始的一段純愛故事,很喜歡閱讀的國中三年級女主角月島雯〈阿雯〉,某日突然發現,她跟圖書館借的書上,借閱證上幾乎都有另一個人的名字「天澤聖司」,阿雯某次在送便當給他父親的路上,為了追一隻叫「阿月」的胖貓咪,意外進到天澤聖司爺爺開的藝品店,因而正式與聖司相識,兩人很快就成了很投契的朋友,進而互相喜歡。
聖司與阿雯同年級,夢想成為製作小提琴的工匠,想去義大利專心學做小提琴,但他父親反對,認為他應該先留在國內讀高中,聖司突破萬難,得到父親的同意去義大利;阿雯本來是個沒想很多的人,日子得過且過,受聖司的影響,也開始積極往寫作之路邁進。
從借閱證上名字開始的戀愛,我覺得這是很柏拉圖式的浪漫;一個人讀的書,跟一個人的內在質地,一定有很大的關聯;我記得曾經在某個影片上看過知名導演吳念真先生說過,他覺得書櫃是很隱私的地方,對這個觀點,我深有同感,從一個人讀的書,可以判斷他的興趣;兩人之間,如果喜愛的書很類似,這兩個人,即使沒有很多共同點,應該也是聲氣相投的吧!
很喜歡電影裡,阿雯跟聖司之間的純純感情,一開始阿雯只是因為她每次借的書上,都有天澤聖司的名字,對聖司好奇;兩人熟識之後,能夠暢談彼此內在的想法、對未來的計劃;自己喜歡的東西、喜歡的事情,第一個想跟對方分享;而為了追上對方的腳步,能跟對方同行,很努力的在自己的理想上努力加油;像這樣子能夠盡情分享,自在相處,互相鼓勵、支持的正向關係,是我心中最最美好的情感狀態。
《心之谷》上映的時間距離現在大約25年,這幾天看完後,我不禁想,如果我是在剛上映時的1995年看,我應該會對阿雯有很多的投射,但也只會對阿雯有投射。
1995年夏天,我即將從大三升大四,正在為自己的生涯迷惘,就像阿雯剛認識聖司時對自己的迷惘一樣;當時的我在升學與就業之間猶豫,儘管當時我選擇的是升學,但好像決心也不是那麼堅定,我媽媽當時並不認同我繼續升學的決定,認為我只是在逃避進入職場;多年後回頭看,覺得媽媽看得好清楚;我父母對我們三個孩子的教育極為重視,我從進入學齡之後,就一直在念書;對當時的我來說,校園就是我的舒適圈,職場卻是一個大未知,而且,從小就聽大人們說,職場上人心險惡,更讓我潛意識裡非常想繼續留在校園裡被保護被照顧;後來我報考的幾間研究所全部落榜,我只能去上班,工作之後發現,其實職場沒有大人講得那麼可怕;十幾年的職涯,我的確碰過壞人,但遇到的好人多更多。
什麼是比讀書更重要的事?
不惑之年的現在看《心之谷》,我依然對阿雯有投射,但除了阿雯之外,我也能同理阿雯與聖司的父母,能夠理解聖司的父親對聖司想赴義大利學習小提琴工藝的不贊同,更佩服阿雯父母在面對阿雯說不要升學,打算專心做「比讀書更重要的事,只是時間未到不能說這是什麼」時的態度與方式。
聖司跟阿雯打算全心投入夢想的時間是國中三年級,如果你的孩子是這個年紀,告訴你,他不要升學,要專心去追求他的夢想,去當小提琴的工匠,或專心做某件不能告訴你的事,你會同意嗎?我自認為是一個對孩子的教育很開明、不是很重視孩子成績的媽媽,但我也不會同意;因為我認為此時就要投入在某項專業上,年紀還太小,比較適當的年紀,至少是在高中以後。
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的孩子比較早熟,《心之谷》裡的聖司,竟然在國三就已立定志向,當一位小提琴工匠;而阿雯為了追上聖司的腳步,不顧即將到來的升學考試,整天埋首在自己的寫作世界,不僅寫作寫到半夜,還上課發呆,成績單滿江紅;慘烈的學習狀況與成績,讓她的母親被學校老師約談。
我在國三時,只知道要念書考高中,高中之後考大學;不要說未來想做什麼,我連大學要念什麼,當時都壓根沒思考過;我跟阿雯一樣羨慕聖司,這麼早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然而,如果我是聖司的父母,以一個大人的視角,我會擔心,十幾歲尚未成年的他們,對世界的基本理解與基礎知識仍很有限,此時便投入專門職業、做出專職深造的決定,會不會不夠成熟?如果多讀幾年書,再來思考自己的志向,會不會比較好?
為什麼要讀書?
阿雯的父母與她深談,她卻反問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念書?姊姊念到大學,還不是只能打工?雖然她很嗆,但我覺得嗆得有點道理,「為什麼要讀書?」,如果你有學齡以上的孩子,應該都曾被孩子問過這個問題,我就已經被我家念幼兒園的弟弟問過好幾次。
「為什麼要讀書?」你會給孩子什麼答案?
我小時候,還沒有聰明到問這個問題,但升學主義下,從父母到老師,全部槍口一致,主動告訴我們:如果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只能當黑手;其實,以我現在的眼光來看,黑手跟白領都是專業職,只要當事人做得高興,那就是美好的工作。
關於「為什麼要讀書?」,我目前聽過最好的答案是:為了能讓你的未來,能多一些選擇。這是多年前,我還沒有孩子時,朋友給他孩子的答案;那時我搭朋友一家的便車,他的孩子在車上問了這個問題,朋友說:讀書是為了努力讓你的未來,能夠有多一些選擇;你身上有一百塊與一千塊,你有的選擇是不一樣的;讀書就是為了要讓你的未來,能夠有多一些選擇。
《心之谷》裡,阿雯的父母處理這段衝突的方式,讓我佩服,他們只是想了解阿雯發生什麼事,沒有意思要強加自己的意志在她身上,也不逼她一定要說出「更重要的事」是什麼。
很喜歡這段她父母與她的對話:
爸爸:我看到阿雯在圖書館拼命地找些什麼資料,心裡好感動,就讓她自己試試看吧!何況人的生活方式,又不是只有一種而已
媽媽(媽媽當時正在念研究所,她在兩個女兒大了之後,決定重返校園念書。):的確,我應該要比一般人更懂這一點。
爸爸:好吧,阿雯,你就照你自己的想法好好去做,不過走上與大眾不同的路,也有其辛苦的一面,不管發生甚麼,可別怪罪別人。
如果我是阿雯的媽媽,應該沒辦法這麼開明;更何況,這是1995年的動畫電影,阿雯的年紀只比我小幾歲,她的父母跟我父母,可以說是同一代的人;我父母的這一代,能有這麼明理的處理方式,很不容易;但我也相信,他們親子之間一定累積了很多信任跟感情的資產,他們才會在不知道阿雯當時在做什麼的情況下,還願意放手讓她去嘗試;為人父母,我們准或不准孩子去做某些事情的根據,很多時候,是依靠我們對孩子的理解;如果孩子向來都很讓人放心,自然就會給她很大的空間,不會干涉太多。
後來反而是阿雯把作品完成之後,發現自己還有太多不足,仍需要大量的學習,決定認分當考生,好好讀書升學;自己發心主動要學習,效果更好,也不會傷害到親子之間的情感。
從心中尋找原石 長期磨練
在阿雯父母找月島雯深談前,還有一個橋段,我很喜歡;阿雯去找聖司的爺爺,跟爺爺借她打算要寫的故事原型——爺爺的貓男爵紀念品;爺爺另外又給她看了一塊有裂隙的雲母,裂隙裡是綠柱石,爺爺說,綠柱石是含有綠寶石的原石,阿雯跟聖司就像這塊石頭一樣,是沒有經過磨練的原石,他最喜歡這種原石了,可是做小提琴和寫故事可不同,是從心中尋找原石,經過長期磨練才行的,是很費事的工作。
爺爺的這段話,讓我想到易經第26卦,大畜卦,幾千年前的農業時代,牲畜就等於財富,顧名思義,大畜就是很多牲畜,很大很大的財富,想當然爾,這是一個大吉卦,但是一個卦有六個爻,時間順序上,從第一個爻走到第六個爻,大畜卦要到第四個爻,才看得到吉;前面三個爻都很辛苦,熬到第三個爻時,爻辭是「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意思是要以非常人的勤奮與辛苦去鍛鍊自己的專業,要非常努力的自我精進,才能有後面第四、五、六,這三個爻的好日子過。
每個孩子都是外表粗曠的原礦,需要大人們很長時間的用心與耐心教育,才能把孩子內在的美好,挖掘出來,造就孩子的大畜;而身為大人的我們,內在也有原礦,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探尋,然後自我鞭策,曰閑輿衛,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大畜。
《心之谷》電影的名稱,日文原意為「側耳傾聽」,英文名稱是「Whisper of the Heart」,在即將迎接新年、立定新計劃的時候,很適合,也很需要安靜傾聽我們內心的聲音。2020對全球來說,都是辛苦的一年,一場疫情,改變了這個世界很多既定的規則,願今年度的災厄,能隨著日曆的結束終結,新的一年,能有嶄新美好的氣象,新舊交替之際,且讓我們靜靜聆聽自己的心,為新的一年,擬定出最適合我們的方向與目標。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youtube聽喔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