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空橋上的少年》FAQ6: 可以多分享一些創作背後的秘辛嗎?

「我以為,你是這裡的班長?」「你以為,這裡真的是學校?」
「我以為,你是這裡的班長?」 「你以為,這裡真的是學校?」

A:翻開40萬字設定集…

就不要真的把設定集拿出來嚇死讀者了,這篇輕鬆一點,為大家送上《空橋上的少年》的幕後八卦與小彩蛋!(部分內容涉及劇透,還沒讀完全書的人請自行評估是否閱讀)

▎全書
  • 關於書名:原始的書名是《空橋少年》,後來我決定改走比較口語、比較現代化的風格,就像《82年生的金智英》、《龍紋身的女孩》、《緘默的病人》……反正就是要「XX的XX」就對了!
  • 關於書封:寫作過程中我為了抒壓(是真的)自製過非常多版本的書封,不過都只是自己做好玩的,最後當然還是交給專業設計師來。趁著週年系列文,獨家曝光一下當時比稿的AB版。你比較喜歡哪一個呢?
  • 關於章名:四章的名稱,「門後」、「在這一條長長的路上」、「他們,就在外面」、「沒有翅膀的飛翔」,一開始是沒有的,是後來在編輯提議下我才很快想了出來。其中最後一章的「飛翔」概念,除了是在呼應朋城曾說到的將病人服想像成超人披風(§14,p.129),也是與我多年前的第一本書《沒有摩托車的南美日記》結尾前的一段文字呼應。因為那是絕版逸品了,如果你有手上恰好有書,歡迎翻到p.376閱讀。

▎旅行線
  • 關於那碗麵:在§7最後溫暖了主角的那碗湯麵,是在拉達克、西藏一帶的經典菜餚之一,「thukpa」,藏族湯麵。有機會前往當地時別忘了試試看。好吃!
  • 關於藏名:在當地文化中,藏名大多有其意涵。除了書中明確寫出達瓦意指「月亮」,旅館的婦人卓瑪,意思是「度母/女神」,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女性菩薩。其他角色的名字也歡迎自行查一查,看你覺得和角色合不合?
  • 關於登山:主角在拉達克一共爬了幾次山?從最一開始的列城宮殿(§5)、提克西寺(§9)、香堤窣堵坡(§11),到第二卷的健行三天(特別是迷路的§17與最後爬往最高點的§27),還有最後從喇嘛玉如村落爬往喇嘛玉如寺包含後山(§35、37)與貝圖寺的後山(§39)──等等,這樣不就是一整路都在爬了嗎?答對了,拉達克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唷!(真要命)
  • 關於下坡:主角搭上旅行社賈揚特的車,一路西行往喇嘛玉如前進時,有一段描述是明明看起來路是上坡,引擎卻非常安靜的加速衝刺(§31,p.316)。那是那條NH1公路的景點之一,叫做「Magnetic Hill」,是因為錯覺讓人誤以為上坡,其實是下坡。對,就是拉達克版的「水往上流」啦。有興趣的人可以用Magnetic Hill Ladakh當關鍵字在YouTube搜尋,有很多有趣的影片。
  • 關於精神症狀:主角在喇嘛玉如的旅館好不容易辦完check-in後,開始一路趕往頂端(§33)。那邊的描寫我偷渡了一些原發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關係意念(reference idea)與被害感(paranoid)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在那個混亂緊繃中的主角快.發.病.了。原版的稿子編輯覺得太刻意、太操弄,於是後來有調「清淡」一些。翻翻看你還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精神病理的描述?
  • 關於主任:可能有人讀完還是誤會了,我在這邊直接聲明,主角旅行前去那間醫院面試的主任,和袁P確實是兩個不同的人喔!當然,也是兩間不同的醫院。如果仔細看書裡的文字,你還會發現我刻意不讓面試的那個主任清楚露出正臉。是個無名無姓無臉的角色呢。

▎醫療線
  • 關於年紀:懼樂部裡的工作人員們,袁震宗教授是58歲,周芳美護理師50歲,蔡伯鑫醫師31歲,楊以璐醫師30歲,許雅慧護理師29歲,謝如盈老師29歲,丁大維老師28歲,葉秉雄醫師27歲。基本上辦公室裡平常就像是個媽媽帶著一群三十世代的大孩子們。
  • 關於取名:芳美姊的名字典故,來自〈桃花源記〉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一句。在那之後,我才決定讓袁P姓袁,取曼陀羅「外圓內方」的意象,同時暗示芳美姊除了溫暖母親形象之外的剛毅核心(一方),以及袁P權威父親形象暗藏的柔軟內裡(一圓)。
  • 關於日間病房的作息:寒暑假期間與學期期間的課表是不同的。暑假的藝能課比較多,像是週一上午就有魔術課(§4),電腦課的時數會多一些(§10)。學期中則有國(含作文)英數自社等學科,並分成國中與高中兩組進行;週四上午的烹飪課是除了電腦課之外最受歡迎的課程。其他書裡提到的,還有每天午覺睡醒後的環山時間,每週二一早進行的向日葵團體,每月一、三週兩位特教老師輪流帶班會(§8朋城提議環山、§16自殺學姊的消息宣佈);遇到每月底週四上午要開team meeting的時候,學生們可以看電影,也是大家很輕鬆快樂的時間(相對於緊張的會議室裡啊啊啊)。
  • 關於烹飪課:懼樂部在故事一整年的烹飪課做過哪些料理呢?寒暑假期間沒有烹飪課,所以上下學期共出現了§14蘋果派、§18披薩、§20千層蛋糕、§22杯子蛋糕、§30粽子與狀元糕、§38檸檬冬瓜珍珠與鳳梨酥、§40無酒精雞尾酒與手工餅乾等茶點。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餓了?其實還是有做很多鹹的啦,只是沒被我寫出來。
  • 關於朋城第一次住院的那一天:沒錯,我心機很重的使用倒敘法,將那天的經過拆成5段,分別出現在§6(門禁後的病房裡)、§14(大廳裡的約束)、§22(門診裡的宣判)、§28(候診與鏡中的自己)、§36(「天倫之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倒過來重讀一遍,相信會有不同的感受!
  • 關於五月天:故事裡所有五月天的元素當然都符合真實時間點,像是朋城剛住進日間病房時(2008/11),正值〈你不是真正的快樂〉紅翻大街小巷;2012年底的高雄跨年演唱會「諾亞方舟」當然也是有的。隱藏版的是,後來朋城掙扎要不要向欣瑜提出復合,往捷運站路上聽到店裡的新歌(§38,p.394),書裡沒寫書歌名,其實是當時隨〈蘭陵王〉熱播的〈入陣曲〉,有更感覺到朋城心中的戰戰兢兢了嗎?(笑)
  • 關於刪減的片段:少年線有很多對話,因為種種考量在漫長的改稿過程中被大改或拿掉了。趁這個機會和大家其中幾則。
  1. (朋城描述恐懼) 「以前會很害怕,考試會害怕、作業沒完成也很害怕,但還不知道自己可以不去學校。也不是說這是合理的,而是不知道自己有這個選擇。好像知道後,有什麼狀況就可以用這個選擇來逃避。」 「你說,那是一種選擇?」 「『像是』一種選擇吧。一開始是因為害怕、不爽所以選擇逃避,後來,只剩下逃避跟害怕了。甚至到底是因為害怕所以逃避,還是因為逃避所以害怕,也分不清楚。」
  2. (朋城描述關於變得不一樣的生活)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知道自己的生活每天在過,但你的生活跟所有別人都不一樣,也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的生活跟你一樣。一想到這,就很惶恐。所以說來也很簡單,既然害怕跟別人不一樣,那就一樣就好,就是去學校啊。也不用在早上搭捷運時,還要在意別人看你的眼光,覺得你沒穿制服還在這遊蕩很奇怪。可是……沒有可是,我就是沒有去,我就是沒辦法變得跟那些人一樣。明明想跨過去,想變得一樣,但做不到。」
  3. (朋城描述與欣瑜的浪漫對話) 「欣瑜說,她感覺自己像條鯨豚,被海浪沖來這兒;可是回去的浪卻滲到沙裡,變成泡沫,沒有水,擱淺了。聽她那樣說的時候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可以變成那個浪,就帶著她,一起回到大海?」 「你直接這樣說給她聽?」 「有啊。她聽了,很開心。我也很開心。但我心裡還有另一個聲音,沒說出口。」 「嗯?」 「如果我真的變成浪了,浪太小,就還是會讓她擱淺;但太大,會不會把她帶向另一片海洋,回不來呢?」
  4. (結尾朋城與蔡醫師談論長大) 「那你覺得現在的你算是大人了嗎?」 「應該是往大人那條線接通一點了吧。可是,長大就是好的嗎?有什麼差別?是不是那是一個大家不喜歡的方向?」
  • 關於場景:最後加碼!在寫稿初期,我曾將腦袋裡的醫院場景手繪出來,雖然不完全符合文字描述的final版,還是一樣分享出來。
好了,這篇先到這裡結束!一不小心超過3千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