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候診快讀」|日記體裡看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通勤快讀」是我創建的新標籤——通勤路上的快讀短篇。不過,疫情讓通勤都成了奢侈,「通勤快讀」也轉而成了我等在候診室的快讀。於是又創建了「候診快讀」——Sontag《疾病的隱喻》裡,第一句就說每個人都有兩個王國的身分,其中之一就是疾病王國。這樣的心緒候診時尤為突出,甚是忐忑,而候診室的各類雜誌或許能解一時之愁,要是包包裡有一本自己喜歡的小故事呢?】
上一篇小故事裡有珍貴的喬伊斯親筆,也有精心設計的封面,這次的故事雖然封面也與故事有著匠心獨運的地方,可能聲名方面則遠不及喬伊斯了。
The Lydia Steptoe Stories
這是一個四十頁的英文短故事,以三個人的日記體寫成。書名是《The Lydia Steptoe Stories》,封面也是三個人step toe的樣子,只不過Lydia Steptoe是作者Djuna Barnes的筆名罷了。寫作時間倒是與喬伊斯相似,都是二十世紀初,三個小部分分別是1922、1923、1924年。個人而言,更喜歡爵士樂時代對於「自我」的那種關注,比現在更純樸,更少雜音、雜質。
三個人的日記時間差不多。第一個人是十四歲的少女,日記中描述自己「變裝」成自己心愛傾慕男性的樣子。短短的幾頁日記裡,她不斷地提到自己的「童年」,回憶著,做著結論——
My childhood is but a memory. 
童年在她筆下似乎停滯。
When one is stand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any moment might have been my last), they say one reviews one's whole childhood. One's mind is said to go back over every little detail.
接下來幾乎同期,日記出自於一個同齡少年。他的日記裡充滿了即將成年的掙扎,也紀錄了他被父親的情人誘惑至森林的經歷——
I may not be old enough to put what I feel politely, but I feel what I feel, even if it is unpopular.
「我或許尚未能彬彬有禮地描述我的感受,但我感覺得到自己每一分的感受,即便這些感受再不受歡迎。」
這樣的話或許每一個十四歲少男少女都會感同身受。少年期是站在成人與童年之間的尷尬時期,破繭成蝶希望別人尊重自己,但這奢求多是鏡花水月。
最後一篇日記的小標題就更有意思了——一位進入了危險年齡的40歲女士的日記。她墜入愛河,並考慮著自殺。日記中,她直言不諱地寫了對自己年輕女兒的豔羨,想要回那些年輕的日子——
How beautiful is uncertainty! 
小冊子的可愛之處是其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的窺探。自己讀日記式的文字,覺得作者把握得非常準確!雖然在書封的介紹是說,這本日記體短篇小說其實是描寫三個不同年齡層的人在萌發「性」與「愛」之念時的不同思維方式,但是,在我看來,似乎也不一定切題。我自己特別欣賞這樣的日記體,作者真像是能夠鑽到人物的腦海裡,寥寥數語,倒是一下子揭開很多人從前的記憶。
坐在候診室往往忐忑,一本小冊子以故事的方式將焦慮的頭腦帶離現實,或許能給就診前的焦慮幾分疏導。而候診時候,這短短40頁竟然展現了三個人的三段極不同的感受,卻某種程度上又有相似性。三個人的故事恰恰寫在百年之前,細細想來,年年歲歲,人並未有何不同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門見山,我讀中文很快,但是高行健的《一個人的聖經》斷斷續續讀了近兩個月,終於掩卷,沒有遐思,沒有感嘆,倒是有點不忿。這篇書評就拖了更長的時間,從去年1 1月讀完起筆至今⋯⋯ 讀高行健源於不少人的影響,有法國籍的學生向我推薦,高行健也非常感謝法國這個國度對他的接納,那時候聽說法文版的《靈山》好的不得
【題外話:標籤🏷️「書評•評書」新作品達到120篇,感謝支持。達10位支持,每週將有更多書評和獎勵。】 很多流亡作者取道香港,逐漸將香港與「流亡」二字聯繫起來,未料到的是香港有一天會成為很多流亡者回望時那片被蠶食的故土。昨天讀完了納博科夫的詩集,餘香四溢,但「流亡」二字總是從一篇篇的詩歌中跳出來,
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也因為做手工【立體書評😂】的緣故,竟然停不下來,於是翻了翻《而已集》,竟看到兩篇關於香港的小文章,一是“略談香港”,二是“再談香港”,覺得很好奇,於是就想一讀窺個究竟,看看九十多年前的魯迅眼中的香港是什麼樣的。這裡說「眼中」,其實是「筆下」的,不過,我自認為魯迅的「眼中」和「
讀魯迅真的危險嗎?《1984》危險嗎?筆桿子和槍桿子,究竟哪個更危險?或許魯迅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圖》裡已經說到了,危險的是當一個國家裡,孩子們沒有可以讀的讀物,沒有能夠開啟明智、接近童心、童真的書籍;相反,孩子們被要求著去懂事、去做如大人一樣圓滑的人精,說真話被嘲笑成不會轉圜,思考與反思終被
【僅此紀念狄更斯《聖誕歡歌》出版177年整(1843年12月19日-2020年12月19日)。】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3D詩歌的文章——詩歌的形式|3D變形與參與,因為那篇詩歌需要結合讀者的參與,將印在書上的詩歌剪下來,做成一個小盒子;今天的書籍亦是如此,似乎一個放飛的想像,也似成真的佈景,少些閱讀,多
今年,Lana Del Rey出版了第一部詩集《Violet Bent Backwards Over the Grass》,硬質版本,同時,有聲書也由Lana Del Rey自己朗誦,她本來就是一位歌手,有聲詩自然是她以一種詞和曲調相諧的形式朗朗唸誦。
開門見山,我讀中文很快,但是高行健的《一個人的聖經》斷斷續續讀了近兩個月,終於掩卷,沒有遐思,沒有感嘆,倒是有點不忿。這篇書評就拖了更長的時間,從去年1 1月讀完起筆至今⋯⋯ 讀高行健源於不少人的影響,有法國籍的學生向我推薦,高行健也非常感謝法國這個國度對他的接納,那時候聽說法文版的《靈山》好的不得
【題外話:標籤🏷️「書評•評書」新作品達到120篇,感謝支持。達10位支持,每週將有更多書評和獎勵。】 很多流亡作者取道香港,逐漸將香港與「流亡」二字聯繫起來,未料到的是香港有一天會成為很多流亡者回望時那片被蠶食的故土。昨天讀完了納博科夫的詩集,餘香四溢,但「流亡」二字總是從一篇篇的詩歌中跳出來,
讀魯迅的《朝花夕拾》,也因為做手工【立體書評😂】的緣故,竟然停不下來,於是翻了翻《而已集》,竟看到兩篇關於香港的小文章,一是“略談香港”,二是“再談香港”,覺得很好奇,於是就想一讀窺個究竟,看看九十多年前的魯迅眼中的香港是什麼樣的。這裡說「眼中」,其實是「筆下」的,不過,我自認為魯迅的「眼中」和「
讀魯迅真的危險嗎?《1984》危險嗎?筆桿子和槍桿子,究竟哪個更危險?或許魯迅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圖》裡已經說到了,危險的是當一個國家裡,孩子們沒有可以讀的讀物,沒有能夠開啟明智、接近童心、童真的書籍;相反,孩子們被要求著去懂事、去做如大人一樣圓滑的人精,說真話被嘲笑成不會轉圜,思考與反思終被
【僅此紀念狄更斯《聖誕歡歌》出版177年整(1843年12月19日-2020年12月19日)。】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3D詩歌的文章——詩歌的形式|3D變形與參與,因為那篇詩歌需要結合讀者的參與,將印在書上的詩歌剪下來,做成一個小盒子;今天的書籍亦是如此,似乎一個放飛的想像,也似成真的佈景,少些閱讀,多
今年,Lana Del Rey出版了第一部詩集《Violet Bent Backwards Over the Grass》,硬質版本,同時,有聲書也由Lana Del Rey自己朗誦,她本來就是一位歌手,有聲詩自然是她以一種詞和曲調相諧的形式朗朗唸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認識一個女孩,很小很小的時候。 每天期待著與她見面,從一早坐校車開始, 校車的路線總是先繞過台南名醫診所的她家之後,才會來到我的搭車地點。 我上車之後總會用眼角餘光偷偷找她是否也在車上。 我一直躲在一旁悄悄地注意著她,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一直。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竟然被她發覺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用日記手法寫成的小說,妮兒在面對失業、外遇和失去孩子等挫折後,透過獨立租屋、接案工作、寫感恩日記等方式,帶領自己走出失敗的錯覺,並成為說出每個女性心聲的podcaster和劇作家。她的成就不是因為好運,而是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慢慢累積才能得到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在感情上,我很早熟也很晚才知道一些事! 永遠記得五月,我第一次牽著女孩的手,去書局幫她挑一本詩集。 而我以為男女間就是這樣了,這樣就可以共渡一生!我很努力的模仿那本詩集的文風,想要寫一本完全類似的書送給她。 詩集只寫了三分之一。因為一年後,有位跟我很親近的男同學,讓隔壁班的一位女同學懷孕了。所
Thumbnail
故事全由對話組成,就像一篇訪談錄。對話中時常穿插真實人物,再加上開頭還有一篇〈作者的話〉來說明訪談目的,讓故事更具真實感。有些情節讓人感傷,但又覺得人生總是這樣,生與死,分分合合,沒有人能違背,但可以選擇喜歡的方式生活,最後也不後悔,滿意現在的生活。喜歡結局的安排,越到後面越好看的故事。
Thumbnail
雪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旅行家,作家,被臉書推薦看到她粉專,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文字,總是能穿透我的內心,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中年離職追夢,是我夢想人生的大前輩,這邊分享書中的五大金句,以及我的心得
最近我寫文章的頻率降低了,是真的有點該警惕自己不能半途而廢 今天我要來講一個關於當的人生故事 在我心裡面常常會想起一段書裡面看到的一段話 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男主角小時候是一位在學校裡是班上大家所喜歡的開心果 他幽默風趣,為人善良,樂
Thumbnail
青少年時期自己的日記簿,款款閱過跡跡行行,竟發現某頁除了封存她少時悲緒騷情的文字,還順便封存了她那時滴在該頁的幾粒淚水。幾十年後她成了華文文壇中極為犀利的筆客,那支筆涮在文壇壇水上都能劃出野火。但又年年霜換草去,孩子春茁夏長,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認識一個女孩,很小很小的時候。 每天期待著與她見面,從一早坐校車開始, 校車的路線總是先繞過台南名醫診所的她家之後,才會來到我的搭車地點。 我上車之後總會用眼角餘光偷偷找她是否也在車上。 我一直躲在一旁悄悄地注意著她,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一直。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竟然被她發覺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用日記手法寫成的小說,妮兒在面對失業、外遇和失去孩子等挫折後,透過獨立租屋、接案工作、寫感恩日記等方式,帶領自己走出失敗的錯覺,並成為說出每個女性心聲的podcaster和劇作家。她的成就不是因為好運,而是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慢慢累積才能得到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在感情上,我很早熟也很晚才知道一些事! 永遠記得五月,我第一次牽著女孩的手,去書局幫她挑一本詩集。 而我以為男女間就是這樣了,這樣就可以共渡一生!我很努力的模仿那本詩集的文風,想要寫一本完全類似的書送給她。 詩集只寫了三分之一。因為一年後,有位跟我很親近的男同學,讓隔壁班的一位女同學懷孕了。所
Thumbnail
故事全由對話組成,就像一篇訪談錄。對話中時常穿插真實人物,再加上開頭還有一篇〈作者的話〉來說明訪談目的,讓故事更具真實感。有些情節讓人感傷,但又覺得人生總是這樣,生與死,分分合合,沒有人能違背,但可以選擇喜歡的方式生活,最後也不後悔,滿意現在的生活。喜歡結局的安排,越到後面越好看的故事。
Thumbnail
雪兒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旅行家,作家,被臉書推薦看到她粉專,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文字,總是能穿透我的內心,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中年離職追夢,是我夢想人生的大前輩,這邊分享書中的五大金句,以及我的心得
最近我寫文章的頻率降低了,是真的有點該警惕自己不能半途而廢 今天我要來講一個關於當的人生故事 在我心裡面常常會想起一段書裡面看到的一段話 每一個大人曾經都是小孩,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男主角小時候是一位在學校裡是班上大家所喜歡的開心果 他幽默風趣,為人善良,樂
Thumbnail
青少年時期自己的日記簿,款款閱過跡跡行行,竟發現某頁除了封存她少時悲緒騷情的文字,還順便封存了她那時滴在該頁的幾粒淚水。幾十年後她成了華文文壇中極為犀利的筆客,那支筆涮在文壇壇水上都能劃出野火。但又年年霜換草去,孩子春茁夏長,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