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我只是好好生活,工作竟然變順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采實文化
今日一樣是介紹新書的一天。:)
「別人眼中是菁英,自己卻沒成就感。」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契機。作者年輕且事業有成,住在紐約的高級住宅區,過著手拎名牌包、腳踩名牌鞋的生活。生活看似美滿,自己對此卻沒有絲毫熱忱,她在30歲多歲時因健康出狀況,才毅然決定:找尋和諧工作與生活品質並注重心靈層面三者兼顧的法則。
「我們對職業的選擇背後,有很多驅動因素。」對你來說,對現在的職業擁有熱忱、感到快樂了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可以跳過這篇文了(笑)。但多數人通常是既不愉快又捨不得現有成就,離開這個頭銜與薪水、選擇自己想要的職業、追求心靈富裕的人生,這些仿佛天方夜譚般。接下來小小透露作者心法,讓天方夜譚再也不是夢。
  • 反思<找出對工作不滿的原因,重新定義成功>
    例如:列出一張為此份工作而犧牲的成本的表單,檢視自己身心靈的健康度、陪伴家人朋友的時光、戀愛空間…等等。而什麼是你人生的優先事項呢?
  • 決定<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例如:設立界限以便擁有個人時間、保持充足睡眠、良好飲食…等等。
  • 行動<讓工作與生活相輔相成>
    例如:弄清楚自己的興趣(想做什麼)、克服恐懼來度過難關…等等。
我自認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需要定期翻看工具書增強自己,而每位作家濃縮了自己的人生體悟於文中,發展捷徑讓我們少走很多路。這本書適合想開始行動的你、想改變自己價值的你,是本成長與改變的入門書。法則簡單但還是要看自己的決心有多大,我也有很多不足,標籤貼了,也要讀進腦袋才行呀。
※ 感謝:《 #采實文化 》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采實文化 今日介紹熱騰騰新書,講述三個青春期少女對未來迷惘的故事,稱為成長記錄或許更恰當。作者以新人之姿拔得韓國大學小說獎的頭籌,並出版這本從作者少女時期便開始書寫的文,用字遣詞平白直述。 才十幾歲的我們無法避免同儕的影響,面對他人的不友善也無法成熟面對,更是附和著大團體的風向,一有異議出現則需要選
采實文化 今日來介紹熱騰騰的新書,看完此書有了想翻找作者以前作品的慾望,並搜尋了作者的IG,期待並關注她創作作品的過程。 作者將愛比喻成花朵,從枯萎、凋零、生根、萌芽、綻放分為此五個章節,每前進一章就緩和一點心中的痛。心中為何而痛呢?起初我以為只純然描寫愛情,後來發現不只如此。例如女性議題、例如移民
遠流出版 今日來介紹熱騰騰的新書,也是我最喜歡的類型:懸疑推理。 小說從一對小姐妹在俄羅斯的堪察加半島失蹤開始,爾後的每一章節皆是當地村民不同的人生與心情寫照,並有意無意間帶出對此失蹤案的主觀觀點。尤重於在女性角色的撰寫,可能是一位女兒、媽媽或祖母;可能是家庭主婦或勤勞的工作者;可能是近在咫尺的目擊
愛米粒出版 閱讀完此書能對卡夫卡有基礎的認識,裡面節錄了其生平的日記及信件中的話語。並從細枝末節的日常瑣事,便能觀察他是如何形成一個傳奇人物的。 但在他生前倒也不怎麼傳奇,直至死後其摯友違反卡夫卡的意願,逕行奔坡集結卡夫卡生前作品並出版成書,才讓當代文壇又擁有了一位不一樣的才子。 怎麼樣一個不一樣法
悅之出版 這是日本知名作家松浦彌太郎啟發年輕人的工具書,書不大也不厚,剛好可以放在隨身包包,通勤時可以拿來替代手機閱讀一番的。:) 內容也不刁鑽,基本的概念一直督促年輕人們:失敗能讓我們更強大、隨時保有好奇心、留意措詞……等等。幾乎是看著目錄就可以知道內容呢,也可以說能從中看出日本職人的專業,以及對
台灣角川/出版 是本很引人入勝的作品,內編輯了六個不同的故事。雖然因為個人關係分了兩天才看完,但每一篇帶來的感受皆是非常一致的:萬千世界擁有萬千種柔情。 故事裡的主角們各懷有不同的溫柔,面對世界的殘酷,回應的是反擊也好、順服也好,皆是赤裸的接招,事發前毫無防備。我們就像書名一樣皆是「不撐傘的螞蟻們」
采實文化 今日介紹熱騰騰新書,講述三個青春期少女對未來迷惘的故事,稱為成長記錄或許更恰當。作者以新人之姿拔得韓國大學小說獎的頭籌,並出版這本從作者少女時期便開始書寫的文,用字遣詞平白直述。 才十幾歲的我們無法避免同儕的影響,面對他人的不友善也無法成熟面對,更是附和著大團體的風向,一有異議出現則需要選
采實文化 今日來介紹熱騰騰的新書,看完此書有了想翻找作者以前作品的慾望,並搜尋了作者的IG,期待並關注她創作作品的過程。 作者將愛比喻成花朵,從枯萎、凋零、生根、萌芽、綻放分為此五個章節,每前進一章就緩和一點心中的痛。心中為何而痛呢?起初我以為只純然描寫愛情,後來發現不只如此。例如女性議題、例如移民
遠流出版 今日來介紹熱騰騰的新書,也是我最喜歡的類型:懸疑推理。 小說從一對小姐妹在俄羅斯的堪察加半島失蹤開始,爾後的每一章節皆是當地村民不同的人生與心情寫照,並有意無意間帶出對此失蹤案的主觀觀點。尤重於在女性角色的撰寫,可能是一位女兒、媽媽或祖母;可能是家庭主婦或勤勞的工作者;可能是近在咫尺的目擊
愛米粒出版 閱讀完此書能對卡夫卡有基礎的認識,裡面節錄了其生平的日記及信件中的話語。並從細枝末節的日常瑣事,便能觀察他是如何形成一個傳奇人物的。 但在他生前倒也不怎麼傳奇,直至死後其摯友違反卡夫卡的意願,逕行奔坡集結卡夫卡生前作品並出版成書,才讓當代文壇又擁有了一位不一樣的才子。 怎麼樣一個不一樣法
悅之出版 這是日本知名作家松浦彌太郎啟發年輕人的工具書,書不大也不厚,剛好可以放在隨身包包,通勤時可以拿來替代手機閱讀一番的。:) 內容也不刁鑽,基本的概念一直督促年輕人們:失敗能讓我們更強大、隨時保有好奇心、留意措詞……等等。幾乎是看著目錄就可以知道內容呢,也可以說能從中看出日本職人的專業,以及對
台灣角川/出版 是本很引人入勝的作品,內編輯了六個不同的故事。雖然因為個人關係分了兩天才看完,但每一篇帶來的感受皆是非常一致的:萬千世界擁有萬千種柔情。 故事裡的主角們各懷有不同的溫柔,面對世界的殘酷,回應的是反擊也好、順服也好,皆是赤裸的接招,事發前毫無防備。我們就像書名一樣皆是「不撐傘的螞蟻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不得不說,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真的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對於工作職涯感到迷惘、或覺得人生沒有選擇的人,真的要來讀這本書,並且透過書裡的練習,幫助自己找到方向及人生的掌控感。(備註:這本書主要針對工作職涯做探索) 為什麼推薦呢?以下慢慢介紹我覺得這本書的亮點。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x改變思維,找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Thumbnail
作家黃麗群在「抱住那個問題」中提出一個問題:「職業這件事,是一個人成立自我景觀最重要的根系嗎?」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從追逐卓越的菁英形象到改變心態,實現快樂的自己。文章中提到的關鍵字有企業教練、工作效能、自我覺察、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不得不說,這本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真的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對於工作職涯感到迷惘、或覺得人生沒有選擇的人,真的要來讀這本書,並且透過書裡的練習,幫助自己找到方向及人生的掌控感。(備註:這本書主要針對工作職涯做探索) 為什麼推薦呢?以下慢慢介紹我覺得這本書的亮點。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x改變思維,找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Thumbnail
作家黃麗群在「抱住那個問題」中提出一個問題:「職業這件事,是一個人成立自我景觀最重要的根系嗎?」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從追逐卓越的菁英形象到改變心態,實現快樂的自己。文章中提到的關鍵字有企業教練、工作效能、自我覺察、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