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夠好的工作: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作者:西蒙.史托佐夫
光看副標,有著「不代表」、「挑戰」這兩個詞,以為作者會提出許多批判,但看完之後發現,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這本書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書中舉例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如果你剛好在職涯的轉捩點,有點徬徨,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做,不知道工作的意義,非常推薦你閱讀這本書,來釐清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
書中內容相當豐富,這裡就我自己較有心得的部分,整理出三個重點分享給大家,這三個重點分別是:
一、對工作的期待
二、自我價值
三、自己與工作的關係
那麼,一起來讀書吧!
書中提到西方流行的「現代工作主義」,宣揚工作的意義是從工作中獲得內心滿足,強調工作等於自我實現、等於身份認同,促使人們以熱情、熱忱投入工作。
「金錢和內心滿足,通常是兩個不同的方向。」-西蒙.史托佐夫。
作者提出,大部分的工作者是為了生存而工作,但因為現代工作主義概念的盛行「透過工作達到自我實現」(也就是透過工作獲得內心滿足)反而讓工作不再只是為了維生、生存,而是成為自我實現的手段。
書中有幾個例子說明現代工作主義在職場上對我們的影響,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是——動物飼養員,這是一個很神聖、很有愛心的工作,也是一個高工時、高度勞動的工作,飼養員對工作有著高度使命,付出許多努力,期望藉此獲得「愛護動物」的內心滿足,然而似乎以熱情交換報酬,換取相對微薄的薪水。
闡述了將「獲得內心滿足」視為工作意義,並將這層期待加諸於工作上,因而造成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的狀況。書中也提到,我們想像有錢人通常不太工作或是工作時間很短,但在現代社會,為了達到自我實現、獲得內心滿足,越有錢的人反而花更多時間工作。
工作是為了賺取金錢,還是內心滿足呢?
本書引用老子的「知足者富」做為開頭,是想提醒讀者對工作應抱持「適當的」期待。
閱讀的同時,我也反思自己對工作的期待,除了賺取薪水,還希望可以幫助到人,也想在工作中交到朋友,期待工作跟健達出奇蛋一樣,可以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也許是因為這些埋藏在心中的條件,導致在轉換工作時,總是不滿意,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不時感到壓力。
然而,就算我們受到現代工作主義的影響,對工作有許多期待,難道就錯了嗎?
作者提倡「適度的」期待,因此提出了若對工作投以過多期待會有什麼影響,這就連結到第二個重點——自我價值。
當別人問說「你是做什麼的?」彷彿說出來的答案就代表一個人,譬如說,我是職涯諮詢師,職涯諮詢師即代表我這個人,也定義了我是一個怎樣的人,職稱就像是我的全部。
「期待工作帶來的超越性體驗,可能換來更多的失望。」-西蒙.史托佐夫
在資本主義社會下,一個人的價值建立在對社會的貢獻之上,一個人的價值和生產力畫上等號。因此現在的人很容易投入一切到工作中,時間、健康,甚至是金錢,全數投注,期待換取更高生產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符合社會的期待。
當我們全心全意追尋工作,將所有的力氣都放在工作上,表示我們在生活的其他面向、其他有意義的方面缺乏貢獻,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花越多時間在工作上,就花越少時間與朋友、家人相處。
這可能會導致在失去職業身份後(離職、資遣或退休)深受打擊,尤其是沒有花時間或努力投資生活中其他有意義的事,除了與朋友、家人相處,像是發展個人興趣也是很重要的事。如果工作是我的全部,沒有工作、沒有職位身份,我是不是就一無是處?當我無法符合社會期待,無法達到資本主義要求的生產力,沒有相對應的表現和貢獻時,「我還有價值嗎?」
「工作並非總是存在,如果工作等於你的身份,失去之後,你還剩下什麼?」-西蒙.史托佐夫
如果讓某一部份的自己定義自己的全部,將來應對變化的能力就會變差;如果讓工作定義自己,當工作遇到變化時可能會不知所措,最後換來的是迷失自己。因此作者建議,在工作之外創造價值來保護自己,鼓勵大家建立「非工作時間」經營工作之外的身份,運動、煮飯或是其他跟工作無關的事,這段時間將手機開勿擾,徹底隔離自己和工作。
重點是,做這些「非工作」不以有效用、做到好為前提,而是以玩樂的方式,更純粹地嘗試更多體驗,藉此感受我們的存在不只是為了生產。
而經營多元身份,不僅可以減輕失去工作所帶來的衝擊,更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成為更好的朋友、家人,成為擁有更多喜好,並樂在生活的人。
以不同的方式發展自我價值。
書中有個比喻:「在生產的價值之外,還有其它價值當作支柱,當一根支柱倒塌,其他支柱仍支撐著,基礎仍保持穩固。」因此,不單以工作建構自己,也應該要透過其他人事物建立自己的其他價值,讓自己更穩固。
知道自己的其他價值,穩固之後,是不是就不用工作了?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作者是鼓勵大家工作,前提是得釐清自己和工作的關係。
接下來就要談談,第三個重點——自己與工作的關係。
大部分的人,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工作,而這佔據我們人生大部分時間的事,值得仔細思考、釐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要釐清這段關係,就得要先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價值觀。
書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沒有明確定義自己和工作的關係,他人(老闆)會很樂意幫你定義。」自己沒有明確定義,我們就會套上他人的給予的定義,最終落入外在激勵的迷宮之中。
追求外在動機,永遠讓人不滿足。
書中提到許多「成功」人士,投入爭奪位子的遊戲,不斷追求加薪、升遷,不停追逐這些外在世界給予的激勵,就算獲得了高薪、高位階也總是焦慮、緊張、不滿足,最後感到精疲力盡。
如果確定自己的價值觀,主動決定自己重視的事物,我們就不會繼承周圍的價值觀,不會流於無止盡的追逐,我們會知道自己關心什麼、重視什麼,並依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及環境,來定義「成功」。
而我過去也希望工作薪水多一點、職稱好聽一點,但縱使加薪、換職位,也沒有因此感到滿足。也是在學習職涯諮詢後,盤點了自己的價值觀,才發現薪資、位階並不是我內心所渴望的,我希望擁有健康的身心靈,希望對人生與人性有所洞察,而我也仔細思考自己對成功的定義,是陪伴他人,無論是朋友、家人,或是來職涯諮詢的朋友。
思考過後,自己和工作的關係也產生了轉變,從付出時間和勞力去服務工作,轉換成做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工作。這也是書中說的:「我們的價值觀要和參加的遊戲一致,才能獲得平衡及滿足的工作。」
有關這本書《夠好的工作: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以下總整理我的心得:
如果想擺正自己對工作的期待,想建立工作之外的自我價值,或是想整理自己跟工作的關係,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好書,也歡迎大家讀完之後,跟我分享心得~
如果無法描繪出自己「夠好的工作」,歡迎和我聊聊,填寫預約表單後,先透過LINE釐清問題,確認諮詢是否能達到期待,再約定時間進行諮詢。讓我們一起探索自己的價值與價值觀,找到夠好的工作!
預約表單:https://forms.gle/Eo7mmYMmf2wJPAzN7
這次讀書心得就到這裡,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