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要衣裝,茶要包裝:茶裝的日常浪漫特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茶,在清代與糖、樟腦並列為台灣三大出口品,到了現在也還是深入台灣人生活的日常飲品。
台灣產製的烏龍茶在過去被銷售到美國與南洋,都有不俗成績,販售的商品,除了本身產品品質要好以外,包裝也是行銷的重要環節之一。而台灣茶葉的包裝與宣傳海報,隨著茶葉銷售量、市場的改變,在不同的時期,也有反應當代美學與商業導向的設計。時至今日,隨著老茶行由年輕一代接手或轉型,在產品包裝上也有了不同於以往的變化。
位於昔日茶葉加工的重要基地──大稻埕,在日治時代專營包種茶出口的新芳春茶行,便以王家人的以及茶葉在各個時代的包裝為主軸,在2020年12月1日到2021年4月4日,於新芳春茶行一樓,舉辦「茶裝的日常浪漫特展」,以四個主題開港通商的思鄉情懷、東西方相遇的潮風格、百家爭鳴的產地特色,以及新芳春內的優雅時尚,分別陳列從清代到現代的茶人衣著、各代茶品包裝,以及出口文書等文獻史料,讓大家一窺茶文化美學的變遷。
清末到日治初期 傳統圖案當道
清末到日治初期,台灣茶的包裝以中國傳統圖案為主,圖中的圖樣為依據過去包裝的元素加以重繪而成。
台灣的茶種來自中國,初期茶葉的精製加工也要仰賴中國的製茶師傅,後來英商陶德在大稻埕開設製茶廠後,台灣的茶才開始在本地加工,遠銷到美國與南洋市場。而台灣大量的漢人移民也多來自閩粵一帶,清末時與原鄉感情仍然緊密,在人緣、地緣,以及製茶技術等方面,都與中國密不可分。因此清末的台灣茶包裝,常沿用中國的傳統設計,例如寓意吉祥的松、鹿、菊、梅、福、祿、壽等,都是常見的樣式。
到了日治初期,台灣各地仍有許多抗日活動,為了安撫台灣居民,總督府暫時保留了台灣原有的傳統與生活習慣,因此茶葉包裝上帶有中國傳統色彩的設計仍然是當時的重要風格與主流。
至於茶人的衣裝,清末時或許是常穿的袍掛,到了日治時期,除了長袍外,西裝應也漸漸出現在生活當中。而王家的家中擺設,則仍以中國傳統樣式的太師椅、廣式几為主。
日治中期 中西文化交融
烏龍茶宣傳海報(複製品)
木箱噴字鐵板
日治時代中期,總督府開始實施「同化政策」,藉由日本化運動,積極推廣日式的生活文化。而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就積極吸收歐美文化,大正時代初期也有許多設計師帶回西洋的現代藝術概念,這些都反應在了當時的台灣茶包裝上。然而當時人們對於西方文化仍然陌生,所以也有茶商將中國的傳統圖案、歷史以及生活元素與西方藝術結合,形成中西文化交流的包裝風格。
隨著台灣港口開放,包種茶在南洋逐漸風行,茶商為了吸引消費者,也會將當地的日常生活、建築、動植物等素材放在包裝上,藉此拉近與當地人的距離。另外,當時來自西方的舶來品在人們心中常是優越的象徵,因此也有茶商為了提升品牌形象,在包裝上模仿外國形式,應用西方的天使、女性塑像、歐洲徽章等圖樣,當時的台灣茶品包裝可謂是非常多元多樣。
台灣光復後 產地特色躍上包裝設計
紅茶四兩包、烏龍茶四兩包
國民政府來台後,進行了一連串復興中華文化的運動,當時的茶行配合政策,在包裝上使用吉祥寓意的圖案,並且印上中、英、泰文的字樣以方便海外市場運作。到了1970年代,茶葉的外銷市場開始式微,國內經濟逐漸起飛,民眾的品茗方式也出現改變,為了迎合國內市場需求,茶行開始推出一次性的沖泡茶包,包裝上也出現茶行名稱、地址以及茶名,視覺設計也以店家商標、相關資訊與廣告為主。
1980年代,工商業發展迅速,農村人口外移,加上台幣升值,導致台灣茶外銷的國際競爭力下降,茶品需求從外銷改為內需,且政府也廢除製茶管理規則,人人都可製茶、賣茶,茶葉回歸市場商業競爭中,也讓各家的茶品包裝風格百花齊放,設計更加多元。
新芳春內的優雅時尚
1934年所建的新芳春茶行因茶而富,大戶人家的生活自然與一般人家不同。家中女性所穿的旗袍、靜靜矗立在角落的圓頂大掛鐘、老唱盤、舊皮箱……都能看出王家的生活品味與消費能力在當時並不多見。
新芳春行當時以清香包種茶為外銷南洋主力,在泰國尤為受到歡迎,而除了外銷南洋以外,也經營貿易轉口、出口並觸及世界各地,在中國廈門、英國倫敦、荷蘭阿姆斯特丹、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等地區都能看到他們的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裝就是「梅雀」。
梅雀茶葉鐵罐(含茶葉)
「梅雀」是外銷至泰國的包種茶,當時新芳春行出產的茶品分有梅(梅雀)、蘭、竹、菊(金菊)四個等級,其中「梅雀」是最好的一種。鐵罐正面有一張畫有梅樹及兩隻麻雀的彩圖,彷彿鐵罐裡封存了春季的原始茶香與鳥叫蟲鳴,沖泡出來的茶湯一飲而下,能將春意暫留在喉間。
茶,在台灣的經濟史上曾佔有極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時也是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現如今茶的包裝設計依然變動著,樣式更加豐富,發想也更不設限。有空的話,走一趟新芳春茶行,在一樓看一看茶品包裝的變遷,認識一下茶行後方製茶、焙茶的工作間,然後再到二樓去,點一壺現泡的熱茶,在這當年走過台灣茶業興衰的老茶行裡,度過一個悠閒的午後吧!
展覽資訊
茶裝的日常浪漫特展
展覽時間:2020.12.01-2021.04.04
展覽地點:新芳春茶行
如果覺得我寫得還不賴的話,歡迎追蹤我的專題,給我一點Likecoin,或是一點贊助喔!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鎖國、封城,甚至於封院,或是禁止外出……等等因應防疫而採取的措施,讓本來蓬勃發展,各國互通有無的全球工廠供應鏈近乎停擺,每個人、每個城鎮、每個國家就像是一個自體運轉的星球一般,依照自己的節奏,同時也關注著其他星球的行進狀況,維持著自己的運轉。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女性在史料文獻當中多半不被記載,或是以男性附庸的身分出現,能夠以自身才華名留青史者,少之又少。然而,現在女性早已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社會隱藏角色。台北故宮博物院從院藏書畫中,精挑細選七十一組精品,橫跨元代至民國,展示出女性在由男性主導的不同場域中,曾經嶄露過的才藝。
「島嶼脈動LIGHT UP 台電文資特展」從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用電開始,引領觀眾進入電力事業的工作場域,從工作班的編制、服裝,到標誌台灣電業發展歷史的歷史物件,以及對未來用電模式的想像,一步一步了解台電人員的工作日常。
北美館於8月1日到10月18日推出《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展覽,回顧2020上半年,因為疫情蔓延擴大帶來的社交焦慮、世界局勢動盪的不安,邀請十二位在各領域表現傑出的藝術家,試圖跨過藝術、文學與科學的藩籬,建構出一個呼應與對話的現實情境,讓觀眾、藝術家,以及策展人進行對話。
踏上通往二樓展場的階梯,鐵灰色的牆面上貼著各色的便條紙,每一張上的文字或短或長,但核心精神都是「香港加油」。這面專屬「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的連儂牆,從二樓的樓梯間開始,延伸到二樓整個展場以及通往三樓的樓梯間,繼續聲援這場還未結束的抗爭運動。
茶,在清領時期於台灣紮根,到了日治時期,由於政府獎勵種植,並且改良製茶技術,讓台灣茶在外銷上大放異彩,如今也已經深入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然而茶如何製作?茶香怎麼來?又有幾種香氣呢?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鎖國、封城,甚至於封院,或是禁止外出……等等因應防疫而採取的措施,讓本來蓬勃發展,各國互通有無的全球工廠供應鏈近乎停擺,每個人、每個城鎮、每個國家就像是一個自體運轉的星球一般,依照自己的節奏,同時也關注著其他星球的行進狀況,維持著自己的運轉。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女性在史料文獻當中多半不被記載,或是以男性附庸的身分出現,能夠以自身才華名留青史者,少之又少。然而,現在女性早已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社會隱藏角色。台北故宮博物院從院藏書畫中,精挑細選七十一組精品,橫跨元代至民國,展示出女性在由男性主導的不同場域中,曾經嶄露過的才藝。
「島嶼脈動LIGHT UP 台電文資特展」從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用電開始,引領觀眾進入電力事業的工作場域,從工作班的編制、服裝,到標誌台灣電業發展歷史的歷史物件,以及對未來用電模式的想像,一步一步了解台電人員的工作日常。
北美館於8月1日到10月18日推出《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展覽,回顧2020上半年,因為疫情蔓延擴大帶來的社交焦慮、世界局勢動盪的不安,邀請十二位在各領域表現傑出的藝術家,試圖跨過藝術、文學與科學的藩籬,建構出一個呼應與對話的現實情境,讓觀眾、藝術家,以及策展人進行對話。
踏上通往二樓展場的階梯,鐵灰色的牆面上貼著各色的便條紙,每一張上的文字或短或長,但核心精神都是「香港加油」。這面專屬「反抗的畫筆:香港反送中運動週年圖像展」的連儂牆,從二樓的樓梯間開始,延伸到二樓整個展場以及通往三樓的樓梯間,繼續聲援這場還未結束的抗爭運動。
茶,在清領時期於台灣紮根,到了日治時期,由於政府獎勵種植,並且改良製茶技術,讓台灣茶在外銷上大放異彩,如今也已經深入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然而茶如何製作?茶香怎麼來?又有幾種香氣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改編自謝里法原著小說的電視劇《紫色大稻埕》就在這裡取景,戲中可見茶行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以及婦女就著竹篩揀茶梗的忙碌身影。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茶文化源遠流長,就是西方各國喜歡飲茶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西方的茶文化與華人傳統茗茶的意境始終有點出入,可是西茶文化依然呈現了一種將生活和享受融合在一起的飲食美學......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改編自謝里法原著小說的電視劇《紫色大稻埕》就在這裡取景,戲中可見茶行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以及婦女就著竹篩揀茶梗的忙碌身影。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台灣有句俗諺說:「文章、風水、茶,懂的沒幾個。」 茶葉自古以來往往視為家傳之學,除了傳統產業父子相傳的經濟層面因素,在學科的研究上沒有精細到足以劃分為專門領域的知識系統,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身為茶產業的第四代,先祖的經驗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來,市場與消費型態隨著時代有相當大的改變,過往的經驗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