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觉得说,哎漫画(画)和动画之间还存在一个维度。
就好像一副画,且看下,它虽固态无聊。
相比于声色转变的动画,它看似没有任何转变,变化。
动画总能以声音(音乐),流光溢彩吸引着你的时间,牵动情绪。
让你沉浸其中。 但就只是在那片长但时间段里。要是厉害的佳作可能能让人有着一小段时间的回响。 但,转个说法。
姑且用经典名画而言,画作它本就不动如山。
但它能经典,百看不厌。
人能花上好长时间去观赏,细节,意淫。 如果让她动了起来,且说如名画《蒙娜丽莎》动了起来,她在那画框内献唱了一首天籁。整一分钟的天籁。
那一分钟使人愉悦,你巴不得再听,再赏,再听,再赏。
但不见得能如那固画般,无止境的观赏。 因为成就动画的是节奏,败也败在节奏。
这节律美妙。
但活人总不可能只在一个节拍内。
所以想电影音乐这些情绪创作,它需要变奏的设计。
而赏画这事儿,你可哀时赏悲,喜时赏乐。
这静态的画作,他是赏者的反射,投射,相衬等。
封面好看,无论世界各地的漫画(或画作或刊物书籍)都相对内容好看。
当然是销售策略。
但封面的质感和内里的质感反差,往往让人可惜。
唯有依随编制好的内容叹息。
仿佛只能叹息自己付的卑微购书钱,而可怜作家的辛劳。 但这二十一世纪的5G年代。
姑且把这些字眼再抛出来,看看能否牵引一些,创作创意。
即交互,全民,创作,媒体,自媒体,vlog,记录,分享等等。 创作者和读者间,不再是「人-创作-众」这样的直线关系。
这三者先后次序,或许能不再是那么必然。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及「交互漫画」这东西。
https://www.artdesign.org.cn/article/view/id/24815 没错,这是其中一个路径或方向,
但
这维度,显然比想象还深。
就一个封面,
它或许不带对话框可以有它营造的氛围,情绪等看图说故事。
要是添了对话,标题,
当中的内容有更明确的设定,如语言,语法,事项等,同时也框窄了可能性。(就是艺术感消弱) 这画作本就让人联想翩翩
所以
何不释放读者的遐想。 说的是这层面的互动。 水不动,船不摇,人不语。
读者已有思动。 当然,市场早有RPG类的游戏漫画,再有《Florence》,《纪念碑谷》这些成功的尝试。
还是那句。
这维度,比想象还深。
只要创作不比看动画惬意,再比画漫画煎熬。
或许这维度的窥探也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