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憂鬱症的距離,原來這麼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觀察過身邊有多少人罹患憂鬱症嗎?
2020年統計,台灣抗憂鬱藥物的使用人數達近140萬人,佔總人口近6%,但這數據僅是有就醫的紀錄,可想而知的,一定有更多擔憂被貼標籤、影響工作等因素,甚至是未察覺自己症狀的潛在憂鬱症患者。
其實,我們身邊一定都有至少一位以上的憂鬱症患者,而他們又是為何會罹患憂鬱症呢?因素很多,但絕不是僅有一種。
原來憂鬱症的距離,與我們這麼近
我第一次正視到原來憂鬱症和我的距離這麼近,是因為我的一位同學,Fion。
剛認識她的時候,只覺得她是個看起來很乖巧聽話、氣質很靜的女孩;熟了之後才發現反差好大,其實她相當有主見、甚至有些叛逆,個性有點瘋鬧,是個標準無拘無束的自由主義者,她笑點很低,也很容易滿足,就某方面來說也算是有些天真吧,當時我怎麼也無法相信憂鬱症一詞會放在她身上。
與Fion認識了四、五年,我們幾乎無話不談,但她卻很少提及她的家人,因為在外縣市念書的關係,她也很少回家,即使是過年也沒有回家吃年夜飯,她只笑笑地說:「因為家裡很開明呀,沒有在乎這些年節習俗,不如把時間拿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打工旅遊這些更有趣阿。」
大學畢業以後,Fion還是搬回家了,因為那座城市是她想從事的工作產業發展最好的地方。後來我們也很少見面,直到前陣子我去了那座城市找她,卻震驚的發現她不再像以前那樣看起來自由無拘束,原本笑起來會泛著光芒的眼神變得黯淡不已,也變的安靜不太講述自己的近況,只是相當平靜的說著她沒事。
在經過好一陣子的引導與談話後我才知道,原來,引發她憂鬱的最大原因就是她的家人。
Fion在國中的時候就已有一些憂鬱症的潛在症狀,她甚至曾試過輕生好幾次,起因於她的媽媽。
她從小被丟給奶奶照顧,直到小學三年級才被媽媽接過去同住,對於自己的父親全然不了解,而她的媽媽在八大行業上班,生活作息日夜顛倒,Fion說她小時候晚上都是一個人在家,媽媽更經常半夜喝醉酒回來,發著酒瘋大吵鬧騰到天亮才睡著,這就是她從小到大的日常生活。
不僅如此,媽媽對她的掌控很嚴重,即使她只是在家附近買東西,媽媽也會反覆地問「妳要去哪裡?哪間店?買什麼?去多久?多久回來?」,若是要跟朋友出去,媽媽更會要求她留下對方的聯絡方式確保找的到她,且每小時打一次電話詢問何時要回家,只因為媽媽認為Fion是她辛苦賺錢養的女兒,這樣的過度關愛,使Fion長期生活在被情緒勒索的環境之下,導致她國中開始爆發相當嚴重的叛逆傾向,也因此嘗試輕生好幾次。
直到高中以後,她才下定決心要好好讀書,考上外縣市的大學逃離這個家。
大學要畢業那年,Fion的奶奶過世了,媽媽也因為換了工作因此狀況好了很多,於是她才決定搬回家,想不到在她搬回家一年多後,媽媽的狀況又開始了。
不僅經常對著她抱怨工作、生活上的一切不如意,每次只要她加班,電話又會開始奪命連環扣,甚至染上購物紓壓的壞習慣,將每月的薪水完全花光,所有的家庭開銷都落到Fion身上,信用卡更被拿去刷。
每當Fion試圖對媽媽勸說什麼時,她媽媽就會相當情緒化的大聲嚷著:「我這麼辛苦賺錢把妳養大,現在妳開始工作了,拿錢出來不是應該的嗎!」
這些重重的經濟壓力與情緒勒索,使得Fion的憂鬱症狀又開始變得嚴重,長期的負面情緒與睡眠障礙等問題,更影響到她完全無法工作只好辭職。
一句「我陪你」比「我理解」更有用。
將Fion的故事寫下,並不是想探究憂鬱症的成因,抑或社會問題;而是單純的想表示,其實憂鬱症與我們的距離,真的很近。
Fion身邊的同事與朋友都不知道她有如此嚴重的憂鬱症狀,因為她選擇將自己一個人關起來獨自承受,她也曾經試著與身邊的人談過,但旁人的回應只是:希望她堅強起來、多去外面走走、想開一點,其實有憂鬱症狀的人又何嘗不明白這些呢,但她們是無法獨自做到的阿。
如果你身邊也有正在飽受憂鬱症狀所苦的人,請別吝嗇地多給予一些陪伴吧。
不用執著要將對方從負面情緒中拉出來,可以長期的靜靜地陪伴他,三不五時帶著他出去運動或走走,有時邀約被拒絕了也很正常,但請不要放棄多試幾次,如果關係夠好也可以嘗試強勢一點的將他帶出門。
陪伴的過程中,與其勸導對方想開點或是希望他將問題講出來,不如藉由其他話題讓他的情緒能慢慢地回到平常的狀態。
有憂鬱症狀的人,其實只是心裡生病了而已,而我們不是醫生,當然無法提供他們建議或試圖為他們解決問題,但不論是哪一種病症,陪伴是絕對有效的一種輔助治療。
avatar-img
5會員
5內容數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 可能主題明確,可能曲折離奇,可能喜怒交織, 希望能將我印象深刻的書紀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這幾天從爸爸那邊知道表姊有輕微憂鬱症,目前也有服藥,當下真的十分驚訝,印象中,姐姐就是一個光鮮亮麗又漂亮的人,朋友很多、也很多人喜歡,並不像是會有憂鬱症的人。爸爸說似乎是功課壓力大,加上開始準備會考...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的挑戰,以及家人和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辛苦。而作者在過程中慢慢長出力氣與希望,她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名助人者。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這幾天從爸爸那邊知道表姊有輕微憂鬱症,目前也有服藥,當下真的十分驚訝,印象中,姐姐就是一個光鮮亮麗又漂亮的人,朋友很多、也很多人喜歡,並不像是會有憂鬱症的人。爸爸說似乎是功課壓力大,加上開始準備會考...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的挑戰,以及家人和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辛苦。而作者在過程中慢慢長出力氣與希望,她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名助人者。
Thumbnail
透過敘述治療的方式,作者陪伴朋友克服了女兒憂鬱症的初期症狀,讓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智慧,並充滿了信心。文章中主要敍述作者如何陪伴朋友變化,透過敘事溫柔的問句去引導朋友看見他的獨特結果和支線故事。最後提到,研究指出幸福感的得指由自己掌握,並歡迎讀者一同來共學活出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