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經營長久的科幻系列作品品牌,我並非在《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1966-1969)一播出就有所接觸;那是當然,彼時我根本還沒出生。不過,即便是後來在台灣長期播出的《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1987-1994),我也幾乎沒有看過很多;那個年紀的我,對於真人演出的科幻劇,更喜歡看動畫、卡通之類的作品。
最早的《星際爭霸戰》故事發生在23世紀,聯邦星艦企業號(USS Enterprise)為了星際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 UFP)交付的「五年任務」——針對銀河系的未知象限進行探索與外交——這個時期的故事,十分具有「西部拓荒」的西部片風格;熱血帥氣的艦長與冷靜機制的大副,帶領船員們在未知、蠻荒的太空中探索,三不五時的豔遇以及突如其來的危機,一直都是影集的看點。這正是典型的「太空劇場」(Space Opera)作品類型會有的故事形式。
「太空劇場」一詞最初在誕生時,帶著些許貶義;脫胎自「肥皂劇」(Soap Opera)、「馬上劇場」(Horse Opera)這種劇情公式迂腐陳舊的劇集,其實就只是把西部冒險故事搬演至太空舞台而已。然而,1966年開始播出的《星際爭霸戰》,卻帶來了許多更具啟發性的創舉。企業號艦橋上的通訊官烏瑚拉(Uhura)是黑人女性、舵手蘇魯(Sulu)是日本人(亞洲人)、領航員契可夫(Chekov)是俄國人;除了宣揚種族與性別平等外,在二次大戰結束不久、美蘇冷戰方興未艾之際,後兩者的角色同樣令人驚艷。而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的異族接吻,乃至《銀河前哨》(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 1993-1999)中的同性接吻,皆展露出《星際爭霸戰》系列作品中,對於社會議題的敏銳與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