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失智症觀察日記. Ep 6 | 你以為的「照顧」?

來源:Bluedots Cares
來源:Bluedots Cares
每次跟親戚談到照顧這件事的時候,每次都會讓我感覺跟他們活在一個沒有交集的世界,而最終都會淪為「該做而沒有做」的是非辨證。似乎我們對於照顧這件事,是可以轉讓跟交易的;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很多人在談論自己要念護理系,因為那時候政府推行長照2.0,這樣未來就不需要擔心工作了。這樣為了自己的未來著想而規劃大學想念的科系其實挺棒的,起碼在那樣初生之犢剛滿18歲的年紀之下,很少有人真的會去思考這麼多。
幾年後,我開始感覺照顧這件事情可以有更深入的看法;如果家裡請了看護來照顧長輩,結果長輩跟看護的反應十分熱烈及愉快,那麼這樣對我們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還是我們的存在只不過是純粹為了付錢找到適合照顧長輩的人?
我並不是要對於照顧這件事無的放矢,起碼,大多數家庭在物質上的照顧其實十份富足,有時候甚至富足到可以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我曾從阿嬤的督導員聽過一個故事「快遞老人」這故事裡的老人因為長子這個月照顧自己的爸爸已經滿了,所以叫了一輛計程車並且請司機把老人載往下一個目的地 — 老二的家中。因為下一個月應該要換老二照顧了。我當時聽到督導員跟我說這故事時我嚇壞了,「難道老人都不會有甚麼反抗嗎?」我好奇地問
「因為他有嚴重的失智症,嚴重到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認得了」
督導員這麼回應我的同時,我不禁覺得這一幕寫實到應該能喚起每個家庭或多或少的記憶,並非要有「轉讓」的情況發生,而是被照顧者往往無法替自己發聲、辯護。 ╴
我的阿嬤最近這幾個月睡得特別晚,這跟我印象中的她有著很大的隔閡;阿嬤以前是會清晨起床的人,但是現在都會賴床到中午,甚至有次是下午四點才離開床。我在家時會坐在阿嬤床邊,陪她說說話讓她清醒,至少先讓她的腦袋開機,即使這開機的程序可能會長達半小時以上。我經常是跟阿嬤說可以起來看電視,或是我陪她去樓下散散步,不過大多數時候阿嬤都會迴避,或是反問我「你食飽未?」(台語:你吃飽了沒有?)
但有一次的情況很不一樣,阿嬤跳脫了話題迴避的迴圈,她突然跟我說
「現在這麼早起床,也沒有連續劇可以看呀!我就一個人憨憨傻傻地坐在那,還不如躺在床上舒服點」
當時這句話在我心中起了漣漪,但是這後勁大到我陷入沉思「難道阿嬤一直以來都知覺到自己『一個人呆坐』在客廳嗎?」在我們家,經常是阿嬤起床之後,我們會開電視給阿嬤看,接著就各自回房間投入科技的擁抱。我們好像很直覺似地認為電視可以取代家人的陪伴;這聽起來很諷刺,可是如果我們真的認為電視可以作為老人們的心理慰藉,那就代表我們一定忽略了甚麼很重要的事。
我爸媽很直覺地認為,準備阿嬤的三餐就已經盡他們的義務了;陪伴甚麼的,他們壓根就沒有想過,至少從小就不是這樣長大的。撕去失智症的標籤,仔細想想那句話,不正是一個來自內心深處的求救訊號嗎?我在跟阿嬤聊天的時候,她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憨憨傻傻地在跟我對話;但是一個人在家時,別說是阿嬤了,一個人坐在客廳從中午到黃昏再到晚上,這不就是個極度孤獨的過程嗎?
阿嬤感覺到了這件事,也為自己發聲、辯護了;難過的是真正看重這句話的人並不多,因為失智症的標籤仍然貼在阿嬤身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裡是我用來記錄失智症方面的訪談跟紀錄,大部分的內容會關於我跟我阿嬤,因為有了我阿嬤我才開始了這個專題;我試圖在這裡提供所有人醫學以外的角度去看待失智症,讓我們能以溫暖的方式愛我們所愛的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