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午跟孩子走在騎樓裡,仍難敵熱氣烘烤,正前方的男子慢步前進讓人心煩,髮型新潮前衛看來是個年輕人,我往左一步準備超越他時,迎面而來一位白髮白鬍的阿伯,手裡拎著一個便當,竟遞給我身旁這位年輕人。
我立刻打消「超車」念頭,恢復與年輕男子一樣的步伐節奏,爭取擦身而過的幾秒鐘。眼睛往右一瞥,皮膚白皙戴副黑框眼鏡,頭髮一邊光短一邊如瀏海般的長,看起來像是出社會沒多久。接過便當的他沒啥表情也沒聽見他道謝,兩人之間的談話就是簡單的嗯啊短答,阿伯大概多了一抹微笑,其他的說不上誰特別熱情或冷淡;不到五秒鐘,兩人各自往不同方向離開,年輕人轉身朝來的路回去。
身旁的孩子也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跟我說悄悄話:「這麼大了還要爸爸送便當喔!那個爸爸看起來很老了耶。」看到這裡,也許你心裡也會冒出不同聯想:他們是甚麼關係?背後有甚麼故事?
順著孩子的「腳本」,就能藉機提出媽寶、啃老的社會現況,提醒孩子獨立和能力的重要性、還能聊一聊人的責任與義務…看起來討論非常豐富不缺題材,對嗎?然而這些內容大多是同一種觀點的延伸,我們有察覺到嗎?也就是說,我們一起進入「爸爸幫兒子送便當很可憐」的解讀情境裡,不論後續的對話多麼有意義,都是架構在這個基礎上。
你想的版本是甚麼呢?若我們來個「看圖說故事」,你猜猜自己說的會跟誰一樣呢?
孩子還小的時候會有屬於自己解讀世界的方法,然而透過家庭生活的點滴滲透,不知不覺間,多少承襲了這個家的價值觀與處事方式,也許你會想起家族裡某幾位「特立獨行」的人,這些人即使外顯行為刻意與原生家庭的期待不同,但是否也多少為這些「內建」的價值觀奮力掙扎呢?
我們認為階級複製不公,卻經常希望觀點遺傳,殊不知觀點遺傳也是推波助瀾的元兇之一。
先回到那個情境中。當下我刻意告訴她另一種版本:可能他們是單親家庭,這個老爸爸退休後生活沒有重心足不出戶,兒子為了讓爸爸有事做,好歹出門走走,就答應讓他送便當?也說不定是因為年輕人人際關係不佳,不喜歡跟同事說話,常常一個人出去吃飯,爸爸為了要創造和其他同事相處的機會,知道公司裡很多人帶便當,所以也「半強迫地」幫他準備一個?
回到教養生活裡,尚在學習與社會連結的孩子的確需要父母提供意見,但我們必須時時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客觀的立場,我們應對世界早已經形成自己的「框架」,也不可否認的拋棄、否定某些價值觀。
孩子透過我們的框框形塑世界,就是觀點遺傳最大的限制。
我們必須承認提供給孩子的環境,都是在某個前提與價值觀裡設計出來的選項,而不是「提供不同價值觀」的選項,那麼這樣我們就不能說「那是孩子的自由、那是孩子的選擇」。那些被我們拋棄的未必是錯的、一無可取的,雖然可能透過路人、公婆、朋友的嘴巴說出來並不清楚甚至聽來刺耳,但也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可能只有一種立場、一種解釋世界的方式而已。
任何的教導都帶有個人色彩,我們無法完全避免,但若我們能意識到這點,隨時提供更多元的選項、隨時保持傾聽孩子獨特的解讀方式,你的孩子才有機會「out of box」,跳脫原本你能想像的路徑,真正投身於寬闊的大千世界裡,擁有更多的選擇。
註:延伸閱讀:「保留孩子詮釋世界的權利,就是對世界最大的溫柔」,收錄於《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