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語:普門品篇第二十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世音菩薩照出世間一切萬物。天聽心想:他是看到我們的,有誰會相信?我看世間的人大都不相信的,這是我的感官。觀世音菩薩是一個若隱若現的人物。有人說看見觀世音,在夢中、在天空中、在山中、在某個地方、在某個場所。他對他父親說他的觀點:父親!觀世音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何解?愚智法師說:其意是說,眼耳鼻舌身意,意就是心。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形狀、聲音、氣味、味道,和可觸摸的東西,我們的心所認識的一切,不要去在意它。
  天聽問:為什麼我們不要去在意它?愚智法師說:我們生活的環境,本就是一個大染缸。尤其是我們這些出家人,不要犯女色。就是不要在意它,無論那女子有多美,是他家的事,與吾家無關,懂嗎?不然你就自尋煩惱了。天聽問:觀世音菩薩照出世間一切萬物,是不是真的?你見過觀世音嗎?愚智法師說:見過了。五十年前,在一個蓮花池旁見過他,十歲那一年,我對觀世音說,我想做小鳥。那一個孩子不要自由自在,不受約束。
  觀世音叫我不要去胡思亂想,因為我想做小鳥,而心就不自在,使自己迷亂了,他說我是人,是改變不了的,他教我,人是要追求幸福的。天聽問:幸福是什麼?就是不要自尋煩惱嗎?愚智法師說:你對了。這個早上,有一女子和一小男孩在說話,在蓮花池旁。這裡環境很優美,感受到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小男孩深呼吸,他對女子說:姐姐!我很喜歡這地方。姐姐說:我知道你是誰,你是一個可以開悟的孩子,我從我的世界看到你。
  小男孩問:開悟是什麼?開悟是不是不要胡思亂想,我的苦惱就會消除。女子這時拿了一粒石頭,手放開石頭掉入蓮花池中,池水現漣漪。女子說:孩子,你看到池水現漣漪嗎?只要你不把石頭丟下池水,就不會現漣漪。我們的思想也一樣,不要異想天開,就保持平靜,有了平靜心,煩惱之然少了,煩惱少了,苦惱就會消除。小男孩說:姐姐!每一個孩子都會胡思亂想的,我想做個狀元朗。姐姐説:我記著你的話了,十年後,當你成了狀元朗,姐姐再來找你。
  十年後。小男孩已經二十歲了,他再次遇見當年的姐姐,姐姐的樣子沒有變,還是這麼端莊有禮,小男孩看看自己,竟然回到十年前的孩子身,不是一個少年人。蓮花池。姐姐問小男孩:孩子!你已經二十歲了,你想做什麼?小男孩說:我奇怪!我已經二十歲了,為什麼會回復孩子身,你是十年前,在蓮花池遇到那個姐姐嗎?姐姐點點頭。小男孩說:我愛上了一個女子,他說自己是一個不貞女,名叫翠麗。
  姐姐説:我在我的世界看到你們了,你愛上了他?翠麗只剩下半年陽壽,好好愛他。小男聽孩了,他哭了。天聽忽然在夢中流下眼淚,他心不安了。愚智法師對天聽說:善男子,如果有無量百千萬億那麼多眾生,他們遭受到種種苦惱現在聽說過觀世音菩薩之後,只要一心稱念他的名號,觀世音菩薩就會立即觀察到這音聲,使那些身處苦惱的人都得到解脫。天聽說:父親!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他有大神力。
  愚智法師說:天聽!我對你說,人到了無所可求的地步的時後才會求菩薩,菩薩是知道的。天聽說:我也聽過一個故事,我想對你說。愚智法師點點頭,天聽說:從前有一艘船,因為船低破了一個洞,船長說:誰相信神靈?只有一個人說他相信。船上有十三個人,救生圈只有十二個。船長說:既然你相信神靈,就讓神靈保佑你吧,十二船員拿了救生圈就跳下水中走了。留下那一個相信神靈的船員在破船上,等待神靈的求助。你怎樣看,父親?
  愚智法師對天聽說:這個人會死。因為你不是那個唯一的船員,信仰本身就沒有什麼不對。我們無所能求的時後,就應該求他們,會得到安慰的。天聽說:這是迷信。愚智法師說:不是迷信,是無所可信,就信佛菩薩。天聽問:普門品還說了什麼?愚智法師說:普門品還說了,觀世音菩薩喜用各人的根性對各人說法,他遇見我愚智,就用我的根性對我說法,遇到天聽你,就用你的根性對你說法。天聽說:我的根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9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天聽在路上對翠麗說:翠麗!我是本科科舉狀元朗?皇上要我和父親相認,我對皇上說我不知應該和父親說什麽,你知到皇上怎樣回答嗎?翠麗問:皇上怎樣回答?天聽說:皇上說;你只要和你父親談佛法就行了,你說妙不妙?我希望你到時不要離開,我們一起談佛法。他們到三寶寺見到愚智法師了,翠麗對愚智法師說:愚智法師!他
  翠麗在深夜中徘徊遇見一男子,在三寶寺前。翠麗問這男子:你是外地人?男子回答:是的!我錯過了住宿,先在無安生之處。愚智法師是一個好人,也許他回收留我。愚智法師?這裡就是三寶寺嗎?翠麗說:是的!我們進去吧。愚智法師送了食物給他們兩人,這男子對愚智法師說:謝謝法師贈我食物,感恩。愚智法師對男子說:孩子
  余秋雨的君子之道佛讀了,佛覺得非常的悲哀。為什麼君子要依靠朝廷的庇護來為自己洗清污名?這是在當時封建的大環境下更能凸出君子的節操,而且他們對於小人總是束手無策,很感謝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佛說當今的君子要俱備仁德(菩提心)還要俱備辯識(狐貍心)。仁德自然是孔子說的仁者愛人,辯識自然是良人說的辨別
  俊郎趕到三寶寺,愚智法師說:第一刀:斷除一切惡。俊郎看呆了,他說:和敬你不要做尼姑,可以沒有?第二刀:願修一切善。俊郎更急著說道:和敬!我愛你。第三刀:誓度一切眾,和敬的頭被剃光了,成了一個尼姑,愚智法師說:阿彌陀佛。小沙彌對俊郎說:你知道他為什麽要削髮為尼嗎?俊郎哭道:為什麽?小沙彌說:就因為
  和敬一個人在山裡聽鳥叫聲和流水的聲音,喝者熱茶,逍遙自在。忽聽一個人在念佛,佛號不斷。一看之下,原來是個小沙彌。和敬對小沙彌對說:打擾了,不知小師父在念佛。小沙彌說:我是為了俊郎而來的。和敬一聽,有點不高興了,他說:小師父為俊郎而來,我不喜歡。小沙彌說:因為佛說,只有和敬能讓俊郎學佛,我為此而來
  無根問:師父!虛竹應該怎樣做?善導說:破了淫戒就破了,佛祖一定會原諒他。慧可一定會建議虛竹放棄蒙姑,向蒙姑說對不起,然後從回佛祖身邊,這才是修行人,致於咕咕叫就別斷了。小沙彌道:師父!徒兒知道了,佛祖慈悲。善導又問:翠麗!你對段譽又有什麼看法?翠麗說:段譽自小篤信佛法,以致於擁有一顆慈悲心,另外
  天聽在路上對翠麗說:翠麗!我是本科科舉狀元朗?皇上要我和父親相認,我對皇上說我不知應該和父親說什麽,你知到皇上怎樣回答嗎?翠麗問:皇上怎樣回答?天聽說:皇上說;你只要和你父親談佛法就行了,你說妙不妙?我希望你到時不要離開,我們一起談佛法。他們到三寶寺見到愚智法師了,翠麗對愚智法師說:愚智法師!他
  翠麗在深夜中徘徊遇見一男子,在三寶寺前。翠麗問這男子:你是外地人?男子回答:是的!我錯過了住宿,先在無安生之處。愚智法師是一個好人,也許他回收留我。愚智法師?這裡就是三寶寺嗎?翠麗說:是的!我們進去吧。愚智法師送了食物給他們兩人,這男子對愚智法師說:謝謝法師贈我食物,感恩。愚智法師對男子說:孩子
  余秋雨的君子之道佛讀了,佛覺得非常的悲哀。為什麼君子要依靠朝廷的庇護來為自己洗清污名?這是在當時封建的大環境下更能凸出君子的節操,而且他們對於小人總是束手無策,很感謝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佛說當今的君子要俱備仁德(菩提心)還要俱備辯識(狐貍心)。仁德自然是孔子說的仁者愛人,辯識自然是良人說的辨別
  俊郎趕到三寶寺,愚智法師說:第一刀:斷除一切惡。俊郎看呆了,他說:和敬你不要做尼姑,可以沒有?第二刀:願修一切善。俊郎更急著說道:和敬!我愛你。第三刀:誓度一切眾,和敬的頭被剃光了,成了一個尼姑,愚智法師說:阿彌陀佛。小沙彌對俊郎說:你知道他為什麽要削髮為尼嗎?俊郎哭道:為什麽?小沙彌說:就因為
  和敬一個人在山裡聽鳥叫聲和流水的聲音,喝者熱茶,逍遙自在。忽聽一個人在念佛,佛號不斷。一看之下,原來是個小沙彌。和敬對小沙彌對說:打擾了,不知小師父在念佛。小沙彌說:我是為了俊郎而來的。和敬一聽,有點不高興了,他說:小師父為俊郎而來,我不喜歡。小沙彌說:因為佛說,只有和敬能讓俊郎學佛,我為此而來
  無根問:師父!虛竹應該怎樣做?善導說:破了淫戒就破了,佛祖一定會原諒他。慧可一定會建議虛竹放棄蒙姑,向蒙姑說對不起,然後從回佛祖身邊,這才是修行人,致於咕咕叫就別斷了。小沙彌道:師父!徒兒知道了,佛祖慈悲。善導又問:翠麗!你對段譽又有什麼看法?翠麗說:段譽自小篤信佛法,以致於擁有一顆慈悲心,另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誕辰,在小時候就特別與觀音媽媽有很深的緣分,長大之後也慢慢地去認識這位默默觀照我們的媽媽,以及祂要我們去學習的精神:致力於傾聽他人心聲,並融合東、西方文化的觀點。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有一位靜靜地觀照著每個人的存在,她就是觀世音菩薩。她的眼中沒有偏見,只有智慧與慈悲,如同清涼的月光
Thumbnail
清晨夢醒時分,留在我心靈深處的是觀世音菩薩的造訪。祂的存在如同一縷柔和的光,照亮了我靈魂的一隅。菩薩的出現,帶來了一場生命探索的情境,引導我如何協助他人? 在夢中,觀世音菩薩展現出溫柔而沉著的特質。祂的聲音如清澈的泉水,帶來無盡的寧靜。祂將自己翩然而至的目的向我分享,祂的目標是幫助那些在生命旅程中
Thumbnail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說明了每戶人家中,都有人稱念阿彌陀佛,戶戶都拜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信仰,是相當普及也深受信賴的.自小,觀世音菩薩就在我的身邊. 自我有記憶以來,還在學習走路時期,家中神明廳的佛龕主尊就是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借花獻佛 話說天竺有一少年,名喚雲童,自幼聰慧穎悟,篤信佛法。他生得眉清目秀,氣質脫俗,是蓮花城中有名的才子。 雲童自幼拜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婆羅門長老門下修習佛法,潛心修行,精進不怠。他每日誦經念佛,參悟佛法,一心向善。 一日,雲童聽聞燃燈佛將蒞臨蓮花城傳法,心中歡喜不已。他決心親自前往
Thumbnail
從還未上幼兒園開始就常常夢見觀世音菩薩,在夢境中的觀世音菩薩一直跟我說文言文,當時我還在牙牙學語中,寶寶我真的太難了! 觀世音菩薩一直很有耐心的託夢給我講文言文,無論我在夢境中如何嚎啕大哭都不會醒來,一定要聽祂把文言文講完才能從睡夢中醒來,似乎每次都是哭著醒來找媽媽,媽媽還以為我只是做惡夢,殊不知
觀世音菩薩,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譯為 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悲心的總集化現。觀世音菩薩在久遠劫前早已成佛,法號名「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以祂的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精勤度眾,從未間斷。千處祈求千處應,威神靈感不可思議;在藏地,藏人都視 觀世音菩薩為母親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誕辰,在小時候就特別與觀音媽媽有很深的緣分,長大之後也慢慢地去認識這位默默觀照我們的媽媽,以及祂要我們去學習的精神:致力於傾聽他人心聲,並融合東、西方文化的觀點。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有一位靜靜地觀照著每個人的存在,她就是觀世音菩薩。她的眼中沒有偏見,只有智慧與慈悲,如同清涼的月光
Thumbnail
清晨夢醒時分,留在我心靈深處的是觀世音菩薩的造訪。祂的存在如同一縷柔和的光,照亮了我靈魂的一隅。菩薩的出現,帶來了一場生命探索的情境,引導我如何協助他人? 在夢中,觀世音菩薩展現出溫柔而沉著的特質。祂的聲音如清澈的泉水,帶來無盡的寧靜。祂將自己翩然而至的目的向我分享,祂的目標是幫助那些在生命旅程中
Thumbnail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說明了每戶人家中,都有人稱念阿彌陀佛,戶戶都拜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信仰,是相當普及也深受信賴的.自小,觀世音菩薩就在我的身邊. 自我有記憶以來,還在學習走路時期,家中神明廳的佛龕主尊就是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借花獻佛 話說天竺有一少年,名喚雲童,自幼聰慧穎悟,篤信佛法。他生得眉清目秀,氣質脫俗,是蓮花城中有名的才子。 雲童自幼拜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婆羅門長老門下修習佛法,潛心修行,精進不怠。他每日誦經念佛,參悟佛法,一心向善。 一日,雲童聽聞燃燈佛將蒞臨蓮花城傳法,心中歡喜不已。他決心親自前往
Thumbnail
從還未上幼兒園開始就常常夢見觀世音菩薩,在夢境中的觀世音菩薩一直跟我說文言文,當時我還在牙牙學語中,寶寶我真的太難了! 觀世音菩薩一直很有耐心的託夢給我講文言文,無論我在夢境中如何嚎啕大哭都不會醒來,一定要聽祂把文言文講完才能從睡夢中醒來,似乎每次都是哭著醒來找媽媽,媽媽還以為我只是做惡夢,殊不知
觀世音菩薩,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譯為 觀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悲心的總集化現。觀世音菩薩在久遠劫前早已成佛,法號名「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以祂的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精勤度眾,從未間斷。千處祈求千處應,威神靈感不可思議;在藏地,藏人都視 觀世音菩薩為母親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