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商周1745期|房地合一2.0,房價先蹲後跳?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從讀大學到出社會幾年,幾次租房子和搬家的經驗,都讓我覺得,人還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才像是有了根。這次的商周報導是有關於今年7月1日就要上路的:房地合一2.0,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預售屋拋售潮,自住客進場好時機到了嗎?

  房地合一1.0是在2016年1月推出,經歷了五年後,推出了房地合一2.0,仔細看一下內容,的確可以感受到財政部打房的決心。若購買預售屋的投資客,沒有趕在7/1將手上的預售屋給售出,為了要避開重稅,就至少要持有房屋5年以上(課稅20%),因此在稅制上路前,將會有一波的預售屋拋售潮,議價空間將會變大

  可是在稅制上路後呢?成交量可能會減少!議價空間也隨之變少。

raw-image

  看到這則報導後,我立即興沖沖地去搜尋台中拋售量最大的北屯區,希望可以藉此機會買到中意的房子,輸入搜尋的條件為:台中/北屯區/屋齡5年以下/有車位等條件,確實看到開價有鬆動的現象。

  然而,這些一大把待售的預售屋裡,大部分都是同一個社區:總太聚作,樓層還各個都有!兩房格局室內坪數大約15坪左右,附車位,是一個戶數高達949戶的社區,預計在2022年第四季完工。

  我實際到附近繞了繞,心裡也清楚,這兒以前挺荒涼的,即使因為拋售潮,價格有鬆動的現象,但仍舊是我以前無法想像的價格,這裡可以漲到21萬/坪?這真令我瞠目結舌。

  但讓我更沮喪地另外一點是:原來要買預售屋(換約),所需要的現金成本更高。起初想說,若能談到約600萬的價格,準備頭期款20%,應該120萬可以吧?但實際上不是這樣。

  我看中一間開價680萬的預售屋,與房仲詢問後,得到以下資訊:

  • 售價:680萬
    換約款:201萬 (賣家已付的期款加上獲利金額)
    未付期款:21萬
    交屋:29萬
    建商暫收代辦費:約16萬(多退少補)
  • 需準備現金:201+21+29+16 萬=267萬。

  買房這件事情上,我是菜鳥,我也不知道這個資訊合不合理?所以還去查了資料,剛好看到以下文章可以參考:預售屋「換約」的付款條件怎麼算?|邱愛莉 House123

房價五年的走勢:先蹲後跳?

  出社會的這幾年,住過高雄和台中,親眼看到許多荒涼的地方蓋起了高樓大廈,心裡嘀咕著:這個鳥不拉屎、不下蛋的地方,最好會有人買!不知道人口老化嗎?台灣的出生率這幾年跌跌不休,蓋這麼多房子,是要賣給誰住?(參考閱讀:商周1742期|人口『生不如死』,台灣縮小中!)

  還真是奇怪,就是真的有人買,房子還賣得相當好!就看著每坪單價一萬一萬地加上去,勒緊褲帶存了一整年的存款,也追不上它漲價的速度!

  那這次房地合一2.0推出後,房價會跌嗎?

  這就可能要問問自己,想不想要擁有一間房?如果想,也許答案就顯而易見,就像是許多人常掛在嘴上說的:等股市崩盤時,要進場撿便宜。

  但是盼了又盼、崩盤卻沒有盼到,也似乎未曾撿到便宜。

raw-image


raw-image

———————

如果您有任何想討論的想法,歡迎留言讓我知道;或是幫我按個愛心、點選按讚公民拍個手,支持我繼續寫作,謝謝您!

有興趣一起讀商周嗎?秉持著再利用的精神,只要閱讀完畢的舊期數商周我都會放在蝦皮拍賣(不定期更新),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購買下單,只有一套錯過不再:點我到蝦皮賣場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ita 生活手札的沙龍
103會員
72內容數
一個平凡上班族,投資路上的點點滴滴。
2021/05/29
比爾蓋茲曾說未來將會有兩大災難,比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影響更加劇烈,分別是:「氣候變遷危機」以及「生物恐怖主義」。也許創新的產業,將是永續發展的解方!
Thumbnail
2021/05/29
比爾蓋茲曾說未來將會有兩大災難,比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影響更加劇烈,分別是:「氣候變遷危機」以及「生物恐怖主義」。也許創新的產業,將是永續發展的解方!
Thumbnail
2021/05/02
前陣子看新聞時,看到「越南版0050 ETF」在台灣掛牌上市了!而且短短兩天,就爆出天量,究竟這檔新上路的ETF在熱什麼呢?
Thumbnail
2021/05/02
前陣子看新聞時,看到「越南版0050 ETF」在台灣掛牌上市了!而且短短兩天,就爆出天量,究竟這檔新上路的ETF在熱什麼呢?
Thumbnail
2021/04/17
本期的商周正好就是與『純』網銀相關的報導,這讓我想起了我用了好久的網銀:台新銀行 Richart,以及今年新開戶的永豐大戶。於是趁著這次商周的主題,記錄一下自己的讀後心得。
Thumbnail
2021/04/17
本期的商周正好就是與『純』網銀相關的報導,這讓我想起了我用了好久的網銀:台新銀行 Richart,以及今年新開戶的永豐大戶。於是趁著這次商周的主題,記錄一下自己的讀後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預售屋興建期只有45%跟35%的房地合一稅率』 朋友創業需要200萬資金,想賣掉兩年前買的台中北屯預售屋,要如何設定要賣的價格呢 ? ☆購買時間為110年10月25日,原購買價格是926萬,如果要實拿200萬,基本上價差大概都要抓到300萬了,以賣價1250萬試算,稅金占了至少100萬,112
Thumbnail
『預售屋興建期只有45%跟35%的房地合一稅率』 朋友創業需要200萬資金,想賣掉兩年前買的台中北屯預售屋,要如何設定要賣的價格呢 ? ☆購買時間為110年10月25日,原購買價格是926萬,如果要實拿200萬,基本上價差大概都要抓到300萬了,以賣價1250萬試算,稅金占了至少100萬,112
Thumbnail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月上路,規範預售屋解約要在30天內申報登錄,新法上路將近3個月,最新實價揭露已陸續發現零星預售屋「解約」案件,主要落在雙北市及台中市。 根據規定,已申報實價登錄的預售屋買賣案件,不論是建商自售或委託代銷,如在今年(2023年)7月1日以後解除買賣契約,均需在解約日起30日內辦理
Thumbnail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月上路,規範預售屋解約要在30天內申報登錄,新法上路將近3個月,最新實價揭露已陸續發現零星預售屋「解約」案件,主要落在雙北市及台中市。 根據規定,已申報實價登錄的預售屋買賣案件,不論是建商自售或委託代銷,如在今年(2023年)7月1日以後解除買賣契約,均需在解約日起30日內辦理
Thumbnail
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對房市的影響 大家好,我是房地產部落客小華。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最近引起熱議的「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這個方案是行政院會6日通過的,預計明年7月上路,後年5月開徵。這個方案的主要目的是要打擊囤房現象,鼓勵房屋有效利用,並減輕自住者的稅負。那麼,這個方案對於房市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對房市的影響 大家好,我是房地產部落客小華。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最近引起熱議的「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這個方案是行政院會6日通過的,預計明年7月上路,後年5月開徵。這個方案的主要目的是要打擊囤房現象,鼓勵房屋有效利用,並減輕自住者的稅負。那麼,這個方案對於房市有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從業一年來,有觀察到台灣房市大致走向跟前兩年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買方市場自住比例高,大量首購族出現看房 買方仍持續觀望,但市場案源逐漸減少 市場預期價格下跌,賣壓增加,屋主缺資金急售&不缺資金轉租、收回 2022年末員林房市分析 房市過熱的蛋白區、工業區房,在美國聯準會升息後買氣逐漸降溫。 投資客紛
Thumbnail
從業一年來,有觀察到台灣房市大致走向跟前兩年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買方市場自住比例高,大量首購族出現看房 買方仍持續觀望,但市場案源逐漸減少 市場預期價格下跌,賣壓增加,屋主缺資金急售&不缺資金轉租、收回 2022年末員林房市分析 房市過熱的蛋白區、工業區房,在美國聯準會升息後買氣逐漸降溫。 投資客紛
Thumbnail
你也有「一次買到位」的想法嗎?「所有的東西都會折舊,只有好地點的房子不會。」房子這種東西要先求有再求好,錢會因為通膨越來越薄,但房子不會,房子可以住還可以保值,這世界上沒比買房更划算的事情了。
Thumbnail
你也有「一次買到位」的想法嗎?「所有的東西都會折舊,只有好地點的房子不會。」房子這種東西要先求有再求好,錢會因為通膨越來越薄,但房子不會,房子可以住還可以保值,這世界上沒比買房更划算的事情了。
Thumbnail
📢法拍好丘碎碎念💬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 記者張瀞勻 📃再賣呀!房地合一國庫入帳25億 7月熱區竟不是台中🥈 🔎https://reurl.cc/VEkZDQ 內文節錄: 『 根據 財政部 統計資料庫顯示,7月全國個人的 房地合一稅 收29.2億元,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的新高,
Thumbnail
📢法拍好丘碎碎念💬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 記者張瀞勻 📃再賣呀!房地合一國庫入帳25億 7月熱區竟不是台中🥈 🔎https://reurl.cc/VEkZDQ 內文節錄: 『 根據 財政部 統計資料庫顯示,7月全國個人的 房地合一稅 收29.2億元,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的新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