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組織中的渺小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刑警工作根本與麻藥無異。藥效過了以後,就算沒看到蟲子爬滿牆壁的幻覺,也得終日面對放大的恐懼和自卑感。」
噢YA,自以為是的父愛和正義,Thanks but no thanks。
趁著修羊毛的時間讀了橫山秀夫的《六四》。這個六四不是六月四日,而是指昭和64年,剛好也是西曆1989年,故事中成為了一宗發生在當年的撕票綁架案代號。
故事登場人物很多,而且幾乎全都是警察。你以為是在查十幾年前的綁架案,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夾在警務部和刑事部全面開戰的戰場中間的公關警員的哀嚎。
因為香港過去的法制跟日本的不同,也沒有國家(首都)和地方層面的矛盾,以前看《跳躍大搜查線》也只知大概。這部可真是極度深入又血淋淋地將權力鬥爭的問題描寫得矚目驚心。透過一個又一個身處不同地位的警察,不管好的壞的都把警察的本質和人性寫得非常透徹。這裡沒有加賀恭一郎那種名偵探刑警,只有一個看不到自己盲點和缺陷、兩面不是人的主角,令角色更加寫實。
「你乾脆回警察學校重讀一遍,警方不維護治安就只是一個暴力組織而已。這個暴力組織還披著公權力的外皮,比你整天對付的黑幫還要惡劣!」
「有沒有想過,自己當警察享有多少特殊待遇?你和你的家人、親戚、遠親近鄰,都被一層看不見的薄膜守護著,不受世間的侵擾。私生活也是如此對吧?跟工作無關的場合,地方上的居民也對你另眼相看吧?大家可能有些怕你、疏遠你,但沒有人會想得罪你。」
「這代表只要國民不高興,那一層膜隨時都會破掉。也不用舉什麼革命故事為例,一旦國民產生疑心,被賦予的幻想破滅,任何權威或權力都會黯然失色。因此,我們要慎重保護權威才行。這就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的道理。警察比其他組織要來得強大,必須保有一種慈祥守護國民的形象,長官就是這種戰略的看板。」
這部無疑是描寫個人與組織矛盾的經典,特別是它描述了這種強大組織的封閉特性,強大到足以令身處其中的人迷失離地。即使主角最後有所覺悟,但那也只是一種帶缺陷的修補而已。結果能仰賴的,也只有個體自己的正義論和主觀良心。
然後在警察這個組織外,還有社會這種更大的組織。我對日本傳統禮教中某種近乎強迫症一般的龜毛偏執,總是感到毛骨悚然……總覺得要當日本人也太累了,像我這種神經粗大的還真是受不了啊。所以在最後那段應該很熱血的劇情,我看了雖然可以理解,但對那個充滿男人汗味和上下階級分明的環境只能敬謝不敏。還是看小說就好。
實在很想推薦我認識的前警員朋友看看這本。在香港這時候讀來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PS看這種大部頭就格外覺得輕巧的電子書可愛,捧一整天手都不酸還能狂劃線(然後就能複製貼上了,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51內容數
船過留痕,貓咪蹓躂踩下貓腳印。偶然按捺不住對時事新聞吐槽就跟吐毛球一樣,是為了身心平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夜透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篇會重度劇透手遊《FGO》2.3「人智統合真國SIN」的故事。先說明一下,劇本是由虚淵玄編寫。沒錯,就是那個虚淵。他所描寫的秦始皇長生不老一統天下的世界會是如何的呢?
這本書的書名要不是前面的英文縮寫,很容易會令人誤以為是因應近日天災人禍推出的末日系應變指南求生書之類。但看看作者名字就知道當然不可能那麼簡單。每次看完薛西斯老師的小說我都會有以下感覺:我幹嘛還要寫作乖乖當個讀者不就夠幸福了嗎。總之先說結論,未看的人快去看,不看絕對後悔。
《天能》根本不是什麼燒腦電影,至少,不是你以為的那種燒腦。也許事前太多宣傳用上這樣的說法令人有點錯誤期待了。 我覺得,說《天能》是一部科幻設定紥實的爽片還比較準確。
剛剛讀了一篇英文小故事"The Rabbits who Caused all the Trouble",試譯如下。 在最年輕的孩子記憶中,曾經有一窩兔子住在一群狼附近。狼群宣稱牠們不喜歡兔子的生活方式……
有感而發。 經典真實案例:有人想吃人肉,徵求自願被吃者。後來真的有人送上門被殺被吃。你情我願,又沒傷害別人,有可不何?社會有介入的餘地嗎?
《華龍之宮》有很多東西可以討論但都必須全劇透,也許等有空我再寫一篇全劇透的討論吧(空頭支票)。 其中一點令我想了很多的就是協商的公平性。
本篇會重度劇透手遊《FGO》2.3「人智統合真國SIN」的故事。先說明一下,劇本是由虚淵玄編寫。沒錯,就是那個虚淵。他所描寫的秦始皇長生不老一統天下的世界會是如何的呢?
這本書的書名要不是前面的英文縮寫,很容易會令人誤以為是因應近日天災人禍推出的末日系應變指南求生書之類。但看看作者名字就知道當然不可能那麼簡單。每次看完薛西斯老師的小說我都會有以下感覺:我幹嘛還要寫作乖乖當個讀者不就夠幸福了嗎。總之先說結論,未看的人快去看,不看絕對後悔。
《天能》根本不是什麼燒腦電影,至少,不是你以為的那種燒腦。也許事前太多宣傳用上這樣的說法令人有點錯誤期待了。 我覺得,說《天能》是一部科幻設定紥實的爽片還比較準確。
剛剛讀了一篇英文小故事"The Rabbits who Caused all the Trouble",試譯如下。 在最年輕的孩子記憶中,曾經有一窩兔子住在一群狼附近。狼群宣稱牠們不喜歡兔子的生活方式……
有感而發。 經典真實案例:有人想吃人肉,徵求自願被吃者。後來真的有人送上門被殺被吃。你情我願,又沒傷害別人,有可不何?社會有介入的餘地嗎?
《華龍之宮》有很多東西可以討論但都必須全劇透,也許等有空我再寫一篇全劇透的討論吧(空頭支票)。 其中一點令我想了很多的就是協商的公平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暴力執法的探員被判坐牢,出獄後當了工地保全,最後卻成為.......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這本也是書展買的,畢竟價位不低,真的不是很大的折扣會買不下手…… 要先承認,賴和的作品我沒多過幾篇,畢竟我唸書的年代課本裡只有支那貨,學校教的還是戒嚴時代的鬼玩意,哪會給你讀台灣人寫的作品,那怕書裡好像在罵「日本鬼子」。 這有點諷刺,雖然書中反派是日本警察,但因為場景是台灣,這就犯了黨國大忌,畢
Thumbnail
在我們步行到不遠處的警察局之後,警察開始確認身分,然後做筆錄。因為那個男人在路邊隨手撿了木棍丟到了我的同事,所以我的同事中途就先去驗了傷,警員很認真的在調那兩個人的資料,最後是厚厚的兩疊。 當天局長也在,他看了前科紀錄這麼多,似乎很開心:「唉!這個齁!辦他強盜啦!」 「還合夥犯案欸!共犯啦。」
本書的時代場景主要建立在民國六十年前後,戒嚴時期的大學校園裡。主角石曦明因為父親的關係,從軍時成了警總保安處中校副處長許雅文的手下,退伍後重回校園更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警總在校園裡的眼線。而石曦明頂著這份責任進了校園,也拚了命地在責任跟自我之間尋找出路,在自由跟不自由之間尋找平衡。 大學生活是一個人
要推薦橫山秀夫的小說,很簡單也很困難。在群星閃耀的日本推理界,像他如此評價兩極的大師還真不多見。自1998年發表《影子的季節》以來,他就熱衷於描寫警察組織內部的明爭暗鬥,刻劃警界職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世界,成功開創具有職場小說特色的新派警察小說。愛之者固然推崇為「一筆入魂」、「警察小說大師」、「平成的
Thumbnail
(每逢週二、週五發表的短篇文藝/科幻故事) 透過內軌刑事警察考試,我終於成為刑警,下月正式在台北刑事警察大隊上班,為了慶祝,我申報了十天大假,期間獨個兒到高雄遊玩了數天,興盡而返。 特意乘國光巴士回台北,五個小時的車程,看看書、小睡、自備冰袋咖啡,想像中總有一份愜意。開車後看到坐旁邊
Thumbnail
作者王惀宇係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現為派出所警員,同時為警察勞權運動者。長年研究第一線警察實務與新興公共行政理論,投書《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三十餘篇,並受邀至各高中、大學講座,個人Facebook文章亦常被各界引用。碩士論文《制服掩蓋的血汗:基層警察的勞動困境與工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暴力執法的探員被判坐牢,出獄後當了工地保全,最後卻成為.......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這本也是書展買的,畢竟價位不低,真的不是很大的折扣會買不下手…… 要先承認,賴和的作品我沒多過幾篇,畢竟我唸書的年代課本裡只有支那貨,學校教的還是戒嚴時代的鬼玩意,哪會給你讀台灣人寫的作品,那怕書裡好像在罵「日本鬼子」。 這有點諷刺,雖然書中反派是日本警察,但因為場景是台灣,這就犯了黨國大忌,畢
Thumbnail
在我們步行到不遠處的警察局之後,警察開始確認身分,然後做筆錄。因為那個男人在路邊隨手撿了木棍丟到了我的同事,所以我的同事中途就先去驗了傷,警員很認真的在調那兩個人的資料,最後是厚厚的兩疊。 當天局長也在,他看了前科紀錄這麼多,似乎很開心:「唉!這個齁!辦他強盜啦!」 「還合夥犯案欸!共犯啦。」
本書的時代場景主要建立在民國六十年前後,戒嚴時期的大學校園裡。主角石曦明因為父親的關係,從軍時成了警總保安處中校副處長許雅文的手下,退伍後重回校園更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警總在校園裡的眼線。而石曦明頂著這份責任進了校園,也拚了命地在責任跟自我之間尋找出路,在自由跟不自由之間尋找平衡。 大學生活是一個人
要推薦橫山秀夫的小說,很簡單也很困難。在群星閃耀的日本推理界,像他如此評價兩極的大師還真不多見。自1998年發表《影子的季節》以來,他就熱衷於描寫警察組織內部的明爭暗鬥,刻劃警界職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世界,成功開創具有職場小說特色的新派警察小說。愛之者固然推崇為「一筆入魂」、「警察小說大師」、「平成的
Thumbnail
(每逢週二、週五發表的短篇文藝/科幻故事) 透過內軌刑事警察考試,我終於成為刑警,下月正式在台北刑事警察大隊上班,為了慶祝,我申報了十天大假,期間獨個兒到高雄遊玩了數天,興盡而返。 特意乘國光巴士回台北,五個小時的車程,看看書、小睡、自備冰袋咖啡,想像中總有一份愜意。開車後看到坐旁邊
Thumbnail
作者王惀宇係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現為派出所警員,同時為警察勞權運動者。長年研究第一線警察實務與新興公共行政理論,投書《蘋果日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三十餘篇,並受邀至各高中、大學講座,個人Facebook文章亦常被各界引用。碩士論文《制服掩蓋的血汗:基層警察的勞動困境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