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戰神白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白起,郿人。
有看過三國董卓之亂的人大概會知道,郿就在長安西邊一點的地方。可見得白起是秦國天龍人。唐代的人因為他姓白,所以推測他是春秋秦國三帥之一,白乙丙的後裔。
白乙丙是蹇叔的兒子,這表示白起幾乎可說是秦國興盛的功臣之後。
可信嗎?
戰國策裡頭,白起有另外一個名字:公孫起。他也有可能是嬴姓公孫。
白起出生的時候,離秦君稱王大約二十年。所以要說他阿公被拔擢為公,而白起為公孫也不無可能……才怪。
如果白起是惠文王時被封公的秦國公族,找不出他爸根本奇譚。
商君鞅可是定下了戰功封爵制,這時候符合時間的秦國重要將軍,叫做公孫衍。巧得很,白起出生的推估時間,公孫衍人也還在秦國。
春秋戰國不太流行記錄一個人的出身,司馬遷做史記年代又已經過了很久。所以不像三國志一樣,會連你祖宗十八代掛童年生涯都找得到,大概看看就好。
據說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曾經看過白起的相。判斷他勇敢果決、見事分明、長於執政。
事實上,白起的長相並不好看,秦國人想必是看不起他的。
而善養門客的平原君卻給了白起好評價……秦國的貴族怕人家笑,當然就是要趕快重用白起了。
很快地,白起加入了當時秦國勢力最大的魏冉派系。
白起這個人將近四十歲才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為秦國左庶長。這官其實非常大,說穿了,官不夠大不夠威,戰國史是懶得鳥你的。
從秦武王開始到秦昭襄王,秦國人特愛修理韓國。白起的崛起,就在這條戰線上。出道第二年,就打了知名的伊闕之戰,隨隨便便就斬首二十四萬。
喂喂,上一位秦國戰神樗里疾都還是以八萬為單位在殺人而已耶。
業績翻三倍,白起的官位也是噌噌噌的上升。伊闕之戰是魏國來救援韓國,結果被白起一鍋端。接下來白起就不只從韓國收取功績,魏國你也要繳點保護費啊。
又一年,白起升上了大良造。這個位子曾經是秦國軍政的最高職務。
白起更努力的修理韓趙魏,但接下來外交情勢有變,白起就轉戰荊楚去了。
這一手可帥了,白起從漢水南下,一路打到夷陵那邊楚國的首都……要論夷陵縱火狂魔,白起可說是陸遜的祖師爺呢。
喔,當時雲夢澤應該還在,所以白起才能這樣打。後來漢水就得先往東再往西了。
楚國被打到遷都,在另一個戰國四公子春申君的協調下,秦國才罷兵。白起也得到了武安君的爵位。
這個有點特別。
秦國之前有商君鞅跟嚴君疾(樗里疾),他們的爵位都是封地。可武安看起來不太像地名。且戰國時代除了在荊楚爭雄的兩國,就連北方趙國也有武安君。
說文解字一番,一般都會想到以武安邦。倒也符合白起的功勞。
這時候白起已經出道二十年左右,是個快六十的老頭了。而他的成名作長平之戰,尚在十年以後。
是的,封為武安君之後,白起就從秦國史上消失了。
武安君白起沉默了十年左右,正是因為縱橫家再次進入了秦國。
范雎。
范雎一開始針對的,是白起的靠山魏冉。魏冉是秦昭襄王的母親:羋月的弟弟。在樗里疾過世後,是秦國第一實權大臣。
他用了白起,為自己,也為秦國攻城掠地,無不如意。隨著白起攻下楚國,魏冉也得到了萬乘之國的封地,據說當時的財富,比秦王更甚。
范雎問秦昭襄王,你還要當這對姐弟的傀儡到什麼時候?
秦昭襄王已經要五十歲了。
話不說不明,燈不點不亮。
秦國發動了一場在史書上輕描淡寫的政變。戰神白起也就這麼失勢被收進冷凍庫裡。
戰國的局勢,再次因為縱橫家的橫插一手起了變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秦昭襄王名稷,他是前任秦武王的弟弟,原本在燕國當人質。老實說,會被送去當人質的公子,通常都是不受寵,沒有繼承權的。要不是趙武靈王打算藉此控制秦國,嬴稷不但對秦國已經沒有價值,對燕國也是。 嬴政他老爸異人其實後來就過著這樣的生活。 當然,光是他國領袖支持,是不可能讓一個流浪公子登上王位的。
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趙國的君侯過沒幾年就死了。由於兒子年紀小,他的弟弟就跑出來攝政。跟秦國的兄終弟及不同,趙國這時候還是沿用著前一任國君的年號。攝政的弟弟並沒有即位成公侯,但也沒有等姪兒年長就讓他繼位。一直等到過世,原本的開國君侯之子才上任。
秦國,從商鞅入秦之後開始暢秋。公司大,體質好,讓隨之而來的外國人們,都能得到相對好的發展。 在戰國初期到中期的這個過渡時期,所有的士人都非常喜歡遊走天下找工作。稍微借用一下士人這個名詞,其實它反應出春秋戰國時代的貴族,是文武兼修的全才。
商鞅跟張儀這兩個戰國名人,同時經歷了秦國第一個王:秦惠文王。雖然他們倆應該是從來沒有碰過面。 秦惠文王不但是秦國稱王之始,也是第一個依靠變法後富國強兵的利益,發動外交與戰爭壯大秦國的男人。 惠文王的兒子,則是秦武王。秦武王大概是嬴姓除了嬴政之外,最多人知道名字的角色:嬴蕩是也。
蜀是四川西部的簡稱。之所以會有這個簡稱,就是因為戰國時代,這裡有個蜀國。東邊的則是巴國。 所以今天的四川,差不多就是戰國時代的巴蜀……等等吃個麻辣燙好了。 麻辣燙在四川作為一種庶民小吃是比較地道的。跟賣黑輪比較像,就是一大鍋麻辣湯在那邊煮,分格子……然後每個人吃一格。 對不起,今天不是要考證麻辣鍋。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秦昭襄王名稷,他是前任秦武王的弟弟,原本在燕國當人質。老實說,會被送去當人質的公子,通常都是不受寵,沒有繼承權的。要不是趙武靈王打算藉此控制秦國,嬴稷不但對秦國已經沒有價值,對燕國也是。 嬴政他老爸異人其實後來就過著這樣的生活。 當然,光是他國領袖支持,是不可能讓一個流浪公子登上王位的。
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後,趙國的君侯過沒幾年就死了。由於兒子年紀小,他的弟弟就跑出來攝政。跟秦國的兄終弟及不同,趙國這時候還是沿用著前一任國君的年號。攝政的弟弟並沒有即位成公侯,但也沒有等姪兒年長就讓他繼位。一直等到過世,原本的開國君侯之子才上任。
秦國,從商鞅入秦之後開始暢秋。公司大,體質好,讓隨之而來的外國人們,都能得到相對好的發展。 在戰國初期到中期的這個過渡時期,所有的士人都非常喜歡遊走天下找工作。稍微借用一下士人這個名詞,其實它反應出春秋戰國時代的貴族,是文武兼修的全才。
商鞅跟張儀這兩個戰國名人,同時經歷了秦國第一個王:秦惠文王。雖然他們倆應該是從來沒有碰過面。 秦惠文王不但是秦國稱王之始,也是第一個依靠變法後富國強兵的利益,發動外交與戰爭壯大秦國的男人。 惠文王的兒子,則是秦武王。秦武王大概是嬴姓除了嬴政之外,最多人知道名字的角色:嬴蕩是也。
蜀是四川西部的簡稱。之所以會有這個簡稱,就是因為戰國時代,這裡有個蜀國。東邊的則是巴國。 所以今天的四川,差不多就是戰國時代的巴蜀……等等吃個麻辣燙好了。 麻辣燙在四川作為一種庶民小吃是比較地道的。跟賣黑輪比較像,就是一大鍋麻辣湯在那邊煮,分格子……然後每個人吃一格。 對不起,今天不是要考證麻辣鍋。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戰國四大名將&三國四大名駒」。 戰國四大名將是指戰國時期四位著名的將領。  分別是:  秦國的白起; 秦國的王翦; 趙國的廉頗; 趙國的李牧。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明天要去帶一個讀書會,要跟國小的孩子說說史記的故事,依據「少年讀史記」第四冊,要討論將軍們與田單復國這兩個單元。 . 先問一個問題~~「戰國四大名將」有誰呢?答案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兩秦兩趙,兩個秦國兩個趙國。有點怪,其他國都不出產「名將」嗎? . 本次單元標題為「將軍們」趙國名將,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李白性格倜儻,好縱橫家之學,常以張良、謝安自況。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絕句詩信口而成,不刻意求工而無不工,風格超妙俊逸,明.李攀龍《唐詩選》謂:「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詩史提到唐人五絕,常以王維、李白並列前茅;論及七絕,則推崇王昌齡、李太白「具是神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戰國四大名將&三國四大名駒」。 戰國四大名將是指戰國時期四位著名的將領。  分別是:  秦國的白起; 秦國的王翦; 趙國的廉頗; 趙國的李牧。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戰國風雲人物蘇秦(約西元前340 -前254)不僅是戰國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古代中原大地上的偉大謀略家和外交家。 據《史記·蘇秦列傳》記載,“蘇秦為縱約長,並相六國”,以抑強秦。 然而,因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或不署名,或姓名多被後人塗改,再加上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依據縱橫家後學擬作的長篇遊說
Thumbnail
劉秀南定鄧奉後,光武中興三天王(西馮異、南岑彭、東耿弇)之一的岑彭,這位「自方城以南建方面之號,戰功實為大焉」的東漢南軍總司令終於正式出場了。 鄧奉平定後,劉秀就給岑彭留了三萬人,讓他去滅南郡自立為王的秦豐。 為啥就給這麼點人? 因為瞧不上。 去年鄧奉反了之後,吳漢被打殘,部隊被撕裂兩半,北
Thumbnail
明天要去帶一個讀書會,要跟國小的孩子說說史記的故事,依據「少年讀史記」第四冊,要討論將軍們與田單復國這兩個單元。 . 先問一個問題~~「戰國四大名將」有誰呢?答案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兩秦兩趙,兩個秦國兩個趙國。有點怪,其他國都不出產「名將」嗎? . 本次單元標題為「將軍們」趙國名將,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李白性格倜儻,好縱橫家之學,常以張良、謝安自況。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絕句詩信口而成,不刻意求工而無不工,風格超妙俊逸,明.李攀龍《唐詩選》謂:「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詩史提到唐人五絕,常以王維、李白並列前茅;論及七絕,則推崇王昌齡、李太白「具是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