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第26-30天:「擁有」不代表真的會「使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接觸斷捨離概念後,逐步開始練習減法生活,但因為各種阻礙,物品的減少始終沒有跟上增加的速度,也一直沒有好好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隨著此次開始「正式」執行斷捨離,並且記錄下每天的心得後,感覺愈來愈得心應手,有「意識」的關注自己所擁有物品的數量,也大大降低了新增物品的機會。

DAY 26 手寫筆記

以前讀書時,有一些用空白A4紙寫的筆記,以及課程講義或補充資料,都裝在一本一本的資料夾中。
曾經,這些一本本資料,都被視為青春回憶的證明,看到當年自己認真努力的字字心血,怎麼捨得丟掉呢?
如今,覺得夠了。
雖然沒有豁達到直接整本丟掉,而是一頁一頁翻過,抽出已經不會再用到的資料,蒐集起來當作單面回收紙使用。
由於需要慢慢檢視,單面紙的消耗也沒這麼快,故今天就先整理其中兩本,其他的再陸陸續續整理。
在整理類似物品的過程中,真的只要「開始」,就會愈做愈順手呢!之前第一次整理學生時期的課本或筆記時,難分難捨、心中有無限糾結,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斷捨離之路,在割捨「有回憶的物品」時能愈來愈平心靜氣,把不捨的感覺化作動力,感謝曾經走過的每一段路和緣分,而非執著於物品的保留上。

DAY 27 飯店備品類

今天整理了飯店拿回的備品,把久放的沐浴乳拿來刷洗浴室、牙刷刷洗手檯,好好清掃了廁所一番。
每次入住不錯的飯店,都會帶走精緻的飯店備品,但放久了沒有使用也是浪費,經過今天的反思後,提醒自己未來住飯店時,若有帶回家的飯店備品,像是洗髮精、沐浴乳,就要在短時間內用掉,不要再有「以後可能會用到」、「出門可能可以帶」的想法。
未來做法
飯店備品帶回家後不是收起來,而是直接放進浴室,在回家後的幾天就把它用完。
不論是住飯店還是民宿,在台灣幾乎所有飯店都會準備盥洗的洗髮精、沐浴乳,為了讓自己在旅程中更輕盈自在,早已沒有自備洗髮精和沐浴乳的習慣(會自備牙刷、牙膏、洗面乳及毛巾),因此飯店拿回的小瓶裝或單包裝洗髮精或沐浴乳,真的沒有什麼機會再帶出門。另外像是梳子、浴帽等,完全用不到的,很久以前就不在取用,保持原有完整包裝,節省資源,留給下一個人使用。
這幾天先把庫存使用掉,未來不再囤積飯店備品,若有需要才拿取,取用後就要儘速用完,不造成浪費。

DAY 28 使用真正喜歡的那一個

由於每天裝筆電充電器出門的收納包拉鍊壞掉了,今天就整理了收納包、化妝包類的物品。
這類的收納包,除了自己購買、也常有活動會贈送,真的把同品項全部聚集起來,才會發現自己擁有這麼多相同功能的物品。
一直認為這類東西相當實用,可以收納包包裡的小東西、也可以把東西分門別類收納好,也就不知不覺擁有愈來愈多。
突然發現,只要東西數量減少了,收納包也就不需要這麼多了吧!許多斷捨離的文章也常常提醒大家不要購買過多收納工具,而是要先著重於物品的減量上。
透過今天的整理,不只讓我知道自己有多少閒置的收納包,也赫然發現自己落入了山下英子小姐所說過的「因為捨不得用,反而一直沒有使用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物品」
我的收納包這麼多,但最喜歡的那兩個卻一直沒有使用,反而總是選擇免費贈品、或是自己次等喜歡的款式來使用。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不受罣礙,自在的使用有怦然心動的、真正喜歡的那一個呢?
斷捨離之路,持續努力中。

DAY29 化妝用品

今天把化妝保養品整理一輪,因為之前已經整理過一次,早把該淘汰的都處理掉了。這次則是把一些剩一點點的粉底液、眉筆,先拿出來,以及試用包、小包裝的贈品等等,打算這陣子先用掉,減少化妝空間的物品數量。
跟衣著一樣,如果風格太多變,就會需要很多的配件和不一樣的妝容。但如果風格確立,每天使用的粉底、口紅就不需要太多變化,數量不會太多,同時也不用花太多時間思考要畫什麼妝。
想要讓生活空間如樣品屋一樣舒適、有質感,要先讓所有物品一目瞭然,彼此間留有空間,而不是全部交疊、互相造成壓力。

DAY30 先用舊的筆

今天書寫時打開抽屜,拿了幾支用最久的筆,其中一隻螢光筆就這麼畫一畫沒水了,剛好和它道別。心中默默想著未來抽屜打開,只有少數幾支筆的舒服樣子,最近會先把用一半的、打開過的文具用完,且不再購買新的,先讓物品減量才能規劃出舒服的生活空間。
以前的我總是會在物品上「缺乏安全感」,藍筆、黑筆怎麼可以只有一支?沒有備用筆芯了?橡皮擦,總要備個兩三塊才夠吧!這個鉛筆盒還好好的,卻已經購買新的一個備用,明明不是考生了,2B考試筆還有好幾支...
出社會後,一方面告別學生身份,使用文具的機會下降了,另一方面也是在進行斷捨離後態度逐漸改變。這類物品在我們便利的生活環境中,並不需要囤積,需要時再去購買即可,漸漸空出的抽屜讓人覺得愈加神清氣爽,也愈來愈有動力持續下去。
「擁有」不代表真的會「使用」
「想要」也不一定真的「需要」
斷捨離DAY 26-30 天
1. 為了讓物品減量,先把囤積的品項用完。
2. 進行斷捨離不代表浪費,先慢慢使用掉已經購買的囤積物,而不是要丟棄他們,只是未來不再耗費這麼多空間在囤積備用品上面。
3. 有意識的整理,也慢慢改變消費習慣。
4. 朝著腦海裡勾勒出的舒適生活空間努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as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到今天已成功進行20天。如果要簡要的說斷捨離的重點,就是要「認知自己為什麼要進行斷捨離?」,人類的行為大多都有目的,勾勒出想要的未來後,因為有「看得見的」的目標,才能走得遠。 我在進行斷捨離時想要的是「和過去的囤積告別」、和想獲得「更自在的生活環境」,因為在整理物品時會不斷提醒自
DAY 16 珍藏不是封存 這天整理的是過去收到的紙條、小卡片類,因為都有蒐集在同一個盒子裡,整理起來較為輕鬆。一張張慢慢看,果真有許多回憶湧現,同時也有很多暗藏當時的「機密代號」,如今閱讀起來已不知所云的內容。   在學生時期我因為常常參與工作坊、營隊等短期訓練活動,這類營隊往往都會分小組、分小
人生經驗中,曾有過一段時間,當時家人生病、工作又處於忙季,而因為在我接手某些業務後,組內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參賽機會,而那個參賽機會與我們的業務沒有直接關係,我們也從未參加過。當時主管認為,雖然我們獲得參與的機會,但基於從未有過參加經驗、且準備不足的狀況下,一定無法獲得好成績,故也希望勸退我們,把
前一陣子到高雄圖書總館聽了成功大學洪瀞老師的演講,其中老師談到了「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 Effect)及思維模型的概念,回家後我查了魯拉帕路薩效應的相關資料,發現是一位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 蒙格 Charlie Munger 在其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所談到的概念,指的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雖然並非如同極簡主義者崇尚的僅保有少量生活必須品,整理的進度也相當緩慢,每天最多也只有2至3小時,有時候是花個十分鐘至半小時左右整理一個區域而已,由於被物品束縛太久,要擺脫、重新整理是很耗費心力與體力的,所以就持續照著自己的步調進行。  其實清掉的東西很多原本就存放在收納櫃裡,
斷捨離前五天,開始清理、整理生活與心情,也找到一些自己過去的資料,除了有助於轉換期的我重新整理履歷之外,好像也提醒了自己,在過去曾經做的努力和歷程,找回被現實的灰暗所掩蓋的自信。 為自己的重新出發準備,也讓空白的日子多了一些力量。 在斷捨離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重點是「現在的我」,而非過去的或尚未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到今天已成功進行20天。如果要簡要的說斷捨離的重點,就是要「認知自己為什麼要進行斷捨離?」,人類的行為大多都有目的,勾勒出想要的未來後,因為有「看得見的」的目標,才能走得遠。 我在進行斷捨離時想要的是「和過去的囤積告別」、和想獲得「更自在的生活環境」,因為在整理物品時會不斷提醒自
DAY 16 珍藏不是封存 這天整理的是過去收到的紙條、小卡片類,因為都有蒐集在同一個盒子裡,整理起來較為輕鬆。一張張慢慢看,果真有許多回憶湧現,同時也有很多暗藏當時的「機密代號」,如今閱讀起來已不知所云的內容。   在學生時期我因為常常參與工作坊、營隊等短期訓練活動,這類營隊往往都會分小組、分小
人生經驗中,曾有過一段時間,當時家人生病、工作又處於忙季,而因為在我接手某些業務後,組內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參賽機會,而那個參賽機會與我們的業務沒有直接關係,我們也從未參加過。當時主管認為,雖然我們獲得參與的機會,但基於從未有過參加經驗、且準備不足的狀況下,一定無法獲得好成績,故也希望勸退我們,把
前一陣子到高雄圖書總館聽了成功大學洪瀞老師的演講,其中老師談到了「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 Effect)及思維模型的概念,回家後我查了魯拉帕路薩效應的相關資料,發現是一位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 蒙格 Charlie Munger 在其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所談到的概念,指的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雖然並非如同極簡主義者崇尚的僅保有少量生活必須品,整理的進度也相當緩慢,每天最多也只有2至3小時,有時候是花個十分鐘至半小時左右整理一個區域而已,由於被物品束縛太久,要擺脫、重新整理是很耗費心力與體力的,所以就持續照著自己的步調進行。  其實清掉的東西很多原本就存放在收納櫃裡,
斷捨離前五天,開始清理、整理生活與心情,也找到一些自己過去的資料,除了有助於轉換期的我重新整理履歷之外,好像也提醒了自己,在過去曾經做的努力和歷程,找回被現實的灰暗所掩蓋的自信。 為自己的重新出發準備,也讓空白的日子多了一些力量。 在斷捨離的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重點是「現在的我」,而非過去的或尚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接觸斷捨離這個議題,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斷捨離,理由如下 生活太如意,小廢物隨手可得 1)對於小廢物沒有免疫力,所以擁有太多裝飾品,多到展示櫃已經呈現擁擠狀態,美其名是多采多姿,但在沒有興趣的人看來,實在是一些不知所云的物品,無法從中感受到個人特質或美感。 居家不大,已無空間 2)從與公婆同住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的概念讓人們時不時想要整理生活空間,但真正的整理並不是把東西重新擺放。在《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提及,斷捨離不只是整理物品,更是釋放心靈壓力的過程。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