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人人都會成為父母,但每個人都在父母的教養下長大。
「教養」是一個比表面字義上解讀還要複雜許多的詞彙,往往涉及教養者所抱持的信念與偏見,也會對被教養者造成或深或淺的影響。因此當討論「教養」議題時,談論的眼光不該只望向孩子,往往更需要回到教養者本身;當遇上困惑與挫折時,檢視的對象不僅是孩子的行為,往往更需要反身思考:大人是怎麼想的、以及為何這麼想。
這次的「閱讀排組」挑選了3本「教養書」,它們曾震撼了我對教養的認知,也是閱讀過後讓我收穫很大的好書。然好書眾多,故難免有所疏漏,還請讀者惠賜您心目中的教養好書,讓我們一起讓這個主題的閱讀排組變得更豐盛!
你知道嗎?對於「教養」的假設其實充滿不少迷思。舉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如果你喜歡閱讀心理學書籍,應該有聽過「棉花糖實驗」(marshmallow test),研究者找來一批學齡前兒童,告訴他們:「如果你能忍住不吃棉花糖,我就會再給你一顆棉花糖。」研究者從實驗觀察後得到結論:那些能夠等待棉花糖的孩子(具有延宕滿足的能力),日後會有較高的健康及生活幸福程度。 然而真是這樣嗎?仔細檢視原始實驗後會發現,當時實驗找來的兒童是來自高社經地位的家庭,那些孩子之所以能抵抗棉花糖的誘惑,並非因為具有堅強的意志力,而是他們的成長環境較為富裕且穩定,平時不乏有像棉花糖或類似的替代品(換言之,他根本不缺糖吃)。 如果你還想要再來一點震撼的教養迷思,那麼千萬不能錯過《教養的迷思》這本好書。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個驚天動地、足以顛覆天下父母認知的概念: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性格上的影響,並不如同儕團體來得強。 換句話說,父母對孩子從小的教養方式,其影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大,至少沒有比基因和同儕團體那麼大。所以當你為了教養焦頭爛額之餘,不如為孩子慎選同儕團體。
我想一般父母聽見這個說法,可能會驚訝得連嘴巴都闔不攏,心想:「那我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為誰辛苦、為誰忙?」的確,這個觀點無疑顛覆了許多傳統心理學經典研究。事實上,這本書的作者Judith R. Harris也是個背景相當特殊的人。她在本書〈前言〉就告訴讀者:
這是一個挑戰(可以說是一記耳光),打在傳統的心理學臉上,我知道人們會吃驚地往後退一步,甚至會憤怒。……我不是大學教授……幾乎沒有人聽說過我的名字……事實上,我是個失業的大學教科書編者,我並沒有博士學位,我被哈佛大學趕了出來,我只有碩士學位而已。……如此一來,我逃過了學術上的灌輸,所有的發展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上的知識,都是我自學、自修得來的。所以我成了一個往裡看的外圍者,所謂「旁觀者清」。
可以想見,當時這本書與作者背景對當時的心理學界來說,可是投下一顆無比強大的震撼彈!然而細讀書中作者以往常不同的角度來解釋研究發現,並透過其他研究兩相對比,真讓人一邊閱讀、一邊拍腿大呼過癮!作者並沒有試圖說服讀者,她就是把不同的研究內容攤在那裡,讓你鑽進去讀,然後意外的發現自己過去的認知可能是錯誤的,然後.....自然就被說服了。
這本書絕對不是告訴家長「你對小孩的對待不會造成影響」,相反的,作者試圖告訴為人父母者:教養不是你「必須努力去做的工作」,也不需要因為「沒做到」或「沒做好」而感到罪惡或內疚感,重點在於放輕鬆地去享受家庭生活,讓你的孩子和你感到快樂與幸福。正如下面這段深具啟發的文字:
我們以為我們可以使孩子變成我們所要的人,但這完全是個錯覺。放棄吧!孩子不是一張空白的畫布,父母可以隨意在上面畫出他們的理想與夢想。 不要去管專家告訴你的話。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享受他們,盡可能地教導他們你所有的知識。放輕鬆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你既不能使他們完美,也無法毀滅他們。他們不應該是你可以使其更加完美或加以毀滅的;因為他們是屬於明天的。
還記得孩子年幼時,眼裡閃爍著對萬事萬物好奇的渴望目光?那是人與生俱來、活潑潑的生命力。然而隨著年歲漸長,他們卻漸漸收斂起那份探索的目光,他開始害怕犯錯、害怕被評價,有時還會被罵懶惰、不夠積極……
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些人(不論是小孩或大人)便開始「拋錨」了。
《別說我是懶孩子》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書,它想探討的正是「人為什麼拋錨了」。作者本身是一位小兒科醫師與醫學院教授,他用「輸出失效」(output failure)來說明這種拋錨現象,並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彙整成書,喚醒社會大眾必須審慎注意「輸出失效」的問題,因為一旦問題為人所忽視或視而不見,整體社會與個人將會付出極高的代價(例如人必須長期仰賴藥物、毒癮,或面臨長期失業)。他在書中提到:
輸出失效不是某種特定的症狀,也不該被視為某種標籤或類型,它是結果而非導因。當一項或多項神經發展障礙影響到生產力時,就會出現低輸出的情形......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然而,絕大多數者的輸出障礙通常很少能被診斷出來並且加以整理,反而有太多這類學生有欠公平地被冠上懶惰之名,或被指控一些品行上的罪名,為自己較低的輸出受到不公平的責難。
因此,當一個孩子或成人表現很差時,我們不該一味責怪或將其烙上某種刻版印象(例如懶惰或不用心),該思考的是:究竟是什麼阻礙了他的表現。作者在書中歸類出八種常見的輸出失效類型,幫助讀者徹底了解每一種輸出失效的原因與表徵。
有意思的是,作者同時提醒:如果我們把輸出失效完全歸咎於神經發展功能障礙,那麼又把事情看得太單純了。事實上,影響一個人的輸出優劣還包括複雜的內、外在因素,內在因素例如:心情、彈性和適應力、動機、樂觀的態度等。外在因素例如:文化、學校、家庭、過去經歷、角色楷模等。
換言之,面對輸出失效的問題,除了求助於醫療系統,社會、學校、師長等不同系統能著力的部分還是很多,作者也提供務實的培養輸出的教養方式,相當值得一讀。
本書最獨特且讀來尤其感到暖心之處在於末章,作者分享書中案例長大後的發展情形。作者從這些後續追蹤提出一些觀察,例如:
- 童年時期的障礙若能及早發現,成年後反而能將這些障礙轉化為優勢。
- 輸出失效者若能找到契合自己的位子,就有可能成為生產力旺盛的人。
- 懶惰等標籤只是譴責者一廂情願的看法,被指控者必須擺脫標籤,避免自我應驗。
- 當你罵一個人懶惰(或沒有上進心等負面標籤),等於坦承你其實並不了解他。
特別推薦這本書給家有特殊兒的家長!
2020年看到最讓人理智線徹底崩潰的新聞,就是〈
台南狼師性侵近20年 校長等20人知情不報遭重懲〉。根據新聞所述,「張姓老師教學認真,曾獲資深優良教師獎勵,去年間被控長期以來在所任職的兩所國小,對學生做出性侵的不法行為」。這種令人髮指的事情實在讓人憤怒,然而當我看到媒體報導教育局的懲處結果時,更是氣到渾身發抖、差點口吐白沫!
• 教育局公布懲處結果,共17人遭受懲處。另有3人因已退休,逾懲處時效,重行改核當年度考績,並追回考績獎金。
• 調查結果認定該校對於性平教育知識掌握不足,且對於校內空間管理鬆散,顯有疏失,除將原任校長調任為教師職,並記1大過處分,另校內共10人遭記過或申誡。
簡單的說,這根本是學校結構性的制度問題,不去檢討制度,懲戒個X!還去改核退休校長該年度的考績咧,真是怒到不罵幾句國罵都不行!
不過冷靜過後重新思考校園狼師的問題,在目前這樣的環境與制度底下,問題恐怕還是很難根絕,因此身為師長的我們,更有必要教導孩子遠離危險,懂得保護自己。正是在這樣的警覺意識下,我讀了《求生之書》(The Gift of Fear)這本出版年代相當久遠的書,讀完後深深覺得這真是本好書!
作者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人身安全顧問、暴力行為預測專家,他不斷強調一件事:「你本人、或你所關心的某個人會成為暴力事件受害人的機率,遠比你想像的還高。」我們都是掩耳盜鈴的專家,總認為暴力威脅不會發生在自己或周圍人身上;我們還以為暴力是無法預測的,心想:「誰能料到會有這種可怕的事發生呢?」但本書作者卻告訴我們:
- 人的行為都是可見的,而且都有一定的模式可循。
- 我並不是要各位把任何搭訕的陌生人都視為壞人,我只是要求各位,在警訊出現時一定要正視他。你一定要信賴你的直覺,因為它總是對的。
- 只要願意把矛擲出,各位就可以大大加強你們意識層面的預測能力。
這本書真的非常好看,譯筆流暢,可惜似已絕版(好多好書都絕版了嗚嗚,看到好書一定要買起來啊!)。書中列舉七種危險模式:威脅恐嚇、糾纏與騷擾、辦公室暴力、婚姻暴力、恐怖情人、青少年暴力、名人與暗殺,每篇都相當精彩,並提供具體的保護之道,例如女性獨身慢跑時,儘量不要邊跑邊聽隨身聽,因為那可能會給人一種訊息:「你是容易分心的獵物」,也讓自己忽略身邊一觸即發的危險。辨識警訊的能力不只是要教給孩子的必備法寶,對大人來說也同樣受用!
感謝您讀到最後,若您喜歡我的寫作,也歡迎留言或贊助我繼續寫作!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