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養小孩充滿喜樂,但一點都不好玩!──《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

活在21世紀,無論你用什麼方式帶小孩,似乎總有一種深深的不確定性與焦慮感。要餵母奶還是配方奶?要在意生長曲線還是順其自然?要及早栽培還是給他自由?要上幼兒園還是自己帶?要選公立還私立的學校?如果不嚴厲管教,孩子會不會被寵壞?如果太嚴厲管教,孩子會不會有童年創傷?如果我今天對孩子不夠有耐心,那是不是我自己的問題?我該怎麼給孩子正確的東西?
以前的人沒管這麼多,只要孩子能平安活下來就好。事實上,「教養」開始成為動詞被大家重視,是1970年代才發生的事情。如今,養大一個孩子不只是讓他平安長大,更成為一個高度認知與情緒密集的工作。市面上也不乏一大票「教養專家」告訴你要怎麼教,才能教出一個快樂有才華的孩子。更惱人的是,大家傾向將教小孩視為個別父母的責任,一旦孩子出了什麼狀況,就會認為父母不會教、有問題。「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對許多父母而言,或多或少都能體會心理學家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這句話。[1]
不過,當父母多半是悲喜交加。一方面,育兒的焦慮與日俱增,教養的道路總是充滿著高度不確定性;但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長又帶給父母難以訴說的喜樂。這種矛盾的情緒,正是現代父母的心境寫照。《紐約雜誌》作家珍妮佛‧希尼爾(Jennifer Senior)在《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All Joy and No Fun: The Paradox of Modern Parenthood一書中便精準地指出,養孩子「充滿喜樂,但一點都不好玩」(All joy and no fun.)。
市面上的教養書都在談父母要怎麼教小孩,但你有想過,小孩的出生又教了父母什麼嗎?
當我翻開本書後,就一直停不下來。不只是作者文筆流暢、用詞幽默,更因為她蒐集了大量與教養、婚姻與家庭的心理學與社會學研究,談論當父母有了小孩後,對「大人本身」到底有什麼影響。她透過實地訪談一些家庭,記錄許多為人父母的育兒經驗,讀起來令人莞爾、備感溫馨又不乏對主流教養文化的批判。

預備好才要生:生育成為「個人選擇」

希尼爾認為,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來的教養文化日趨複雜,與三項發展趨勢有關。第一,是生育變成個人的選擇。在過去,「傳宗接代」不僅是社會文化的約束,也是經濟上的需求。然而,現在生育成為一個高度選擇性的事物。要不要生、什麼時候生,都會因個人的教育與工作生涯而有所差異。大家也覺得如果還沒「準備好」,就先不要生。當這些孩子的誕生是被父母「選擇且期待」的,那父母理所當然會賦予辛苦得到的事物極高的價值,並希望可以付出更多的心力來照顧孩子。因此,養小孩變成是一種「高成本/高回報」的事情。

就是覺得不公平:家務分工的難題

第二,是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提高。當女性也可以跟男性一樣出外工作,到底要誰來做家事與照顧小孩,便成了雙薪家庭惱人的議題。作者提到,儘管父親們確實比過去更願意投入在子女的教養與家務分工,但他們仍在摸索,也時常犯錯。女性常常不知道該向另一半表達感謝,還是要因為他們做得不夠周全而感到不悅。
有了小孩後,家務分工時常成為婚姻的導火線。就算家務分工整體越來越平等,媽媽還是覺得不公平。作者認為,就算假設爸爸跟媽媽一週的「總工時」相同,但研究指出,女性在「照顧家庭」(採買、接送、做家事、照顧孩子)上所花的時間,是男性的兩倍左右。再者,社會普遍對有給職的工作有較高評價,這使得花一個小時育兒跟花一個小時上班帶來的心理報酬不見得是對等的。
媽媽總是覺得爸爸付出太少,並非因爸爸實際上做很少事情,而是她們沒有感受到另一半也同樣注重照顧家庭的工作。這種不平等的感受,在社會學家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的經典之作《第二輪班》中便被細膩地刻畫出來。事實上,引起婚姻衝突的導火線往往不是家務事的繁重,而是先生到底有沒有把這個家視為「我們的家」,願意盡他的力氣去理解妻子的無助與痛苦,並視每個自願的付出為「禮物」,以表達感激之情。[2]

孩子哭了好緊張:成為孩子的「情緒地動儀」

第三,是孩子價值的轉變。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孩子的價值主要來自於經濟價值,他們是提升家庭生產力的人丁,我們現在所想像的「快樂童年」在當時並不普遍。然而,現代的親子關係主要是強調情感的互惠滿足,而非經濟上的投資報酬。社會學者齊利澤(Viviana Zelizer)針對此轉變,濃縮成一句精闢的話。她說,現在的孩子「在經濟上一無是處,但在情感上卻是無價之寶」(economically useless and emotionally priceless)。[3]當孩子不再是生財的工具,父母便開始「放眼未來」,在情感與金錢上投資更多,卻同時對教養的目標不甚清楚。
希尼爾認為,這使得當今美國的中產階級家庭開始過度投入孩子的教養,希望子女可以精益求精,在未來的世界獲得一席之地。又因為孩子生得少,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變多,他們便期待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刺激或課後活動,在體能、認知、心理發展上「超前部屬」。然而,這種被社會學家安涅特‧拉蘿(Annette Laureau)稱為「規劃栽培」(concerted cultivation)的教養模式,常常使得家長與孩子都疲憊不堪,甚至在強調個人主義式的競爭道路上傷痕累累。[4]
此外,隨著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都外包給學校、醫生、超級市場後,孩子的情感需求便成為父母需要不斷關注的焦點。希尼爾打趣地說道,現代父母就像「情緒地動儀」一樣,隨時都要注意孩子的心情。她引用社會學家厄尼思特‧葛洛夫(Ernest Groves)指出:「在照顧孩子那些枝微末節工作都安排好之後,現在父母終於可以把重點放在更重要,而且沒有任何其他機構或單位可以代勞的責任上──給孩子指引、鼓勵,以及愛的友誼。[5]
根據我的觀察,許多媽媽常常把孩子的情緒穩定視為自己的任務。每當孩子不悅或在哭鬧時,都要想辦法去安撫、理解,並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說錯或做錯,才讓孩子不開心。如果能順利處理那還好,但如果孩子還是無法穩定,媽媽往往會覺得是自己的錯,把孩子照顧得不夠好。
希尼爾提到,現代女性相較於上一代的母親,確實做家事的時間少了近乎一半,但陪伴孩子的時間卻遠遠超過她們的母親。過去媽媽自稱「家庭主婦」,但現在則自稱「全職媽媽」。這意味著大家對於母職的關切焦點便得不一樣了,「女性感受到的壓力來源,已經從維持一塵不染的家,變成當個無懈可擊的媽媽了」[6]

養育孩子的喜樂:在奉獻中深化自己的生命

上面所提到的教養文化,確實一點都「不好玩」。然而,希尼爾也特別指出,許多父母仍從孩子身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樂」,這是一種比快樂更深邃的情感連結。
養育孩子是一件沉重且費力的任務,但許多父母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看見新的世界。無論是他們第一次走路、牽你的手、好奇地提問、勇於挑戰自我、或是奮不顧身地衝向你討抱抱。儘管發生那些令人不悅的事情(如搗亂、鬧脾氣、生病、不想睡覺),父母在事後回想起也總是充滿一絲溫暖。
希尼爾認為,為人父母真正的喜樂是來自於脆弱。我們無法掌控育兒的歷程一定會發生快樂的事情,事實上更多是意想不到的鳥事。然而,當我們接納自己為人父母的角色,將之視為「有意義的壓力」,便能在對孩子的奉獻中深化自己的生命。確實,成為父母比沒有小孩的夫妻或單身者「更不自由」。但是,「如果你無法為誰犧牲,那麼擁有自由又有什麼意義呢?」[7]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的一段話:「讓父母感到驕傲的,不只有孩子們的成就,光是(而且經常是)他們的轉變,像是變得有道德感、變得有同情心,就足以讓父母感到驕傲。每個孩子最初的生命都像小自戀狂,但是隨著長大成人,有時在我們稍微沒留意的情況下,他們突然懂得體會別人受的苦,想要盡一己之力幫助人緩和痛苦。你生病的時候,他們端湯給你。他們知道要提醒你吃飯時別提生日派對的事情,因為在場的人沒有全部受到邀請。然後你發現,你一直以來教導他們的同理心、要感恩、要尊重別人──他們其實都聽進去了。」[8]

結語:生命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沒有給我們教養的標準答案,但深刻地刻劃父母的煩惱、焦慮以及他們無所求的愛與真摯的喜樂。
「大人想要做的,就是希望透過細心照料,讓這些意想不到的事都是驚喜,而不是創傷。但是只要是理智一點的父母,都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可以保護孩子的地方就是這麼多,或者說,就是這麼少;生命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心理學家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如是說。[9]
或許,父母從來都沒有預備好的一天。迎接一個新的生命,時常是沉重卻滿足的負擔。到最後,能帶給父母人生最大意義的,或許不是教出一個有成就的孩子,而是一個真誠的擁抱,一句在睡前互道的晚安,一刻無須言語的陪伴。
[1] 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解救現代直升機父母的親子關係人類學》(台北:大寫,2018)。
[2]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chschild),《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台北:群學,2017)。
[3] Viviana A. Zelizer. Pricing the Priceless Child: The Changing Social Value of Childre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5), p.21.
[4] 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拚教養能翻轉階級嗎?》(新北:野人,2021)。
[5] 珍妮佛‧希尼爾(Jennifer Senior),《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新北:行路,2017),頁223。
[6] 珍妮佛‧希尼爾(Jennifer Senior),《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頁198。
[7] 同上,頁321。
[8] 同上,頁334–335。
[9] 同上,頁298。

延伸閱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 有一回我太太在上藝術課時,遇到一個三歲大的孩子還沒收完材料就想要玩玩具的狀況。她跟孩子說:「現在還不能玩喔!要先整理好材料,才能玩玩具,這是我們的規矩哦!」沒想到他就爆哭,喊著說他想要玩。於是太太跟他說:「我知道你真的、真的很想玩玩具,但我要很認真地跟你說,你現在有兩個選擇
批判資本主義好困難!?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在年輕的時候曾大力批判資本主義,認為它代表著壓迫、剝削、自利、商品化、貧富差距。然而,自己的日常生活卻難逃脫資本主義的邏輯:使用Iphone、喝Starbucks、看Netflix、網購折扣多的書籍,凡事追求高CP值,或在乎自己投注在教會的時間與金錢有沒
探索自相矛盾的智慧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因各種契機重新拾起《投降的勇氣》(Courage To Surrender)。看著以前寫下的筆記,無疑見證我從一知半解走向深刻體悟的生命旅程。這本小書跟我很有緣分。我原先將它拿來當作分析自我與伴侶的「工具」,而後成為我鼓起勇氣面對自我、提起分手的推動力,到現在化
其實,我寫不出來 為了舉辦五月份的繪本講座,最近我又重讀新生代插畫家林廉恩的《母親記事》,對於書中刻劃不同世代的母職經驗頗有感觸。孕育一個孩子,似乎成為女性的「天職」,儘管社會對母親的期待變得不一樣了,但壓力從未減少。每天都要面對身旁各種「教養專家」的質疑,說孩子怎麼不這樣、怎麼不那樣,彷彿這些人比
突然人間蒸發 日前我在Dcard感情版看到一篇〈在一起後……突然人間蒸發〉[1]的文章,內容大概是這樣:原PO(女性)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一位男生,聊了兩個月相談甚歡。他們都有共識不是來約炮,而是來找交往對象的。到了第三個月,他們終於見面了,約會的過程很浪漫,也展開了親密的愛撫。有一次他們吃完甜點時,女
如果要發現色彩,就一定要去尋找 「有時候,他也想知道如果去外面看看的話,會不會發現更多的事物。可是他太害怕了,讓他不敢離開他小小的洞穴。」 亮粉色的吊燈是鼴鼠的唯一朋友,他常常告訴鼴鼠地上的世界是多麼美麗,太陽將盛開的花朵、曬在戶外的衣服與各式各樣的屋子照耀地如此色彩繽紛。「你一定要去尋找,才會發現
「你現在有兩個選擇……」 有一回我太太在上藝術課時,遇到一個三歲大的孩子還沒收完材料就想要玩玩具的狀況。她跟孩子說:「現在還不能玩喔!要先整理好材料,才能玩玩具,這是我們的規矩哦!」沒想到他就爆哭,喊著說他想要玩。於是太太跟他說:「我知道你真的、真的很想玩玩具,但我要很認真地跟你說,你現在有兩個選擇
批判資本主義好困難!?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在年輕的時候曾大力批判資本主義,認為它代表著壓迫、剝削、自利、商品化、貧富差距。然而,自己的日常生活卻難逃脫資本主義的邏輯:使用Iphone、喝Starbucks、看Netflix、網購折扣多的書籍,凡事追求高CP值,或在乎自己投注在教會的時間與金錢有沒
探索自相矛盾的智慧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因各種契機重新拾起《投降的勇氣》(Courage To Surrender)。看著以前寫下的筆記,無疑見證我從一知半解走向深刻體悟的生命旅程。這本小書跟我很有緣分。我原先將它拿來當作分析自我與伴侶的「工具」,而後成為我鼓起勇氣面對自我、提起分手的推動力,到現在化
其實,我寫不出來 為了舉辦五月份的繪本講座,最近我又重讀新生代插畫家林廉恩的《母親記事》,對於書中刻劃不同世代的母職經驗頗有感觸。孕育一個孩子,似乎成為女性的「天職」,儘管社會對母親的期待變得不一樣了,但壓力從未減少。每天都要面對身旁各種「教養專家」的質疑,說孩子怎麼不這樣、怎麼不那樣,彷彿這些人比
突然人間蒸發 日前我在Dcard感情版看到一篇〈在一起後……突然人間蒸發〉[1]的文章,內容大概是這樣:原PO(女性)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一位男生,聊了兩個月相談甚歡。他們都有共識不是來約炮,而是來找交往對象的。到了第三個月,他們終於見面了,約會的過程很浪漫,也展開了親密的愛撫。有一次他們吃完甜點時,女
如果要發現色彩,就一定要去尋找 「有時候,他也想知道如果去外面看看的話,會不會發現更多的事物。可是他太害怕了,讓他不敢離開他小小的洞穴。」 亮粉色的吊燈是鼴鼠的唯一朋友,他常常告訴鼴鼠地上的世界是多麼美麗,太陽將盛開的花朵、曬在戶外的衣服與各式各樣的屋子照耀地如此色彩繽紛。「你一定要去尋找,才會發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經濟轉型與西方教育與人權觀念的引進之下,在千禧年後陸續為人父母的新一代家長,一方面對於記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缺失有所反思,希望能在與下一代相處時做出改變;另一方面,卻也在新的、科學化的、受更多國家介入與外界檢視的「親職專業」面前,感到無比的焦慮、沮喪與不確定。
Thumbnail
這段是從一本書擷取來的,你認同嗎? 一項研究發現,越有錢,越常想到錢,父母就越覺得養孩子沒意義。覺得養孩子沒意義,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婚姻幸福感,他們在成為父母後的婚姻滿意度會進一步降低。 研究結果發現,有錢的家長,覺得跟孩子在一起從事的事情很沒意義,沒錢的家長寫下的有意義的事情,多數跟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經濟轉型與西方教育與人權觀念的引進之下,在千禧年後陸續為人父母的新一代家長,一方面對於記憶中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缺失有所反思,希望能在與下一代相處時做出改變;另一方面,卻也在新的、科學化的、受更多國家介入與外界檢視的「親職專業」面前,感到無比的焦慮、沮喪與不確定。
Thumbnail
這段是從一本書擷取來的,你認同嗎? 一項研究發現,越有錢,越常想到錢,父母就越覺得養孩子沒意義。覺得養孩子沒意義,也會影響到人們的婚姻幸福感,他們在成為父母後的婚姻滿意度會進一步降低。 研究結果發現,有錢的家長,覺得跟孩子在一起從事的事情很沒意義,沒錢的家長寫下的有意義的事情,多數跟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等你當家長你就知道了。 這句話,希望在此能提供些新的觀點與思考 關於為什麼我們這一輩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將生兒育女當作義務 關於為什麼為什麼會不斷重複父母的養育模式 因為「養育」不是對應他人(孩童)所產生的行為 而是基於我們個體的人性
Thumbnail
育兒對於許多家庭是件重要的事,和工作平衡是一大挑戰,但我選擇了全職媽媽,點出了幾個原因。從獨特的人生經歷、育兒的挑戰和成長、與工作不同,還有對未來的投資,我享受著育兒的愛與成長。縱使喜愛育兒,但不會完全放棄工作,而是尋找平衡,讓生活更加豐富。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