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不用沙發的新空曠人生

近幾年,赴朋友家,或進商店逛看,發現有一趨勢,即大夥皆圍著長條木桌而坐,且坐在硬的板凳上,有時連靠背也無。
客廳的功能與構成,開始變了。其中沙發一物,最先受到衝擊。
本來人回到家裏,脫了鞋,放下包包,然後呢?或是到廚房倒杯水,喝下;或是到浴室洗個手、擦把臉、撒泡尿什麼的。接著呢?
不管接著幹嘛,就是最好別往沙發上歪歪斜斜一倒,便這麼躺倒下去。更不好的是,手按遙控器開始看電視。再更更不好的,是拿起茶几上的餅乾、甜糕、零食一口一口放進嘴裏吃。
這種生活,在四十年前或許還被視為優渥享受的表徵,但現下看來,應越來越不流行了。不惟一兩小時的電視看下來教人心情沉重,再起身已疲累不堪;更加上垃圾零食之不斷吃入,當自警要停時,早後悔不已矣。
客廳的擺設,以一面電視為主體,再以三面的沙發圍成馬蹄形,馬蹄的開口對向電視,中間再置一張茶几,此種形制,是所有華人客廳不約而同的必然陳設,其實亦不過幾十年;只是這短短幾十年,不少生活景狀或病態也因此而出現,像脊椎側彎、像孩童肥胖,甚至太多的心理上的過度依偎如以下的句子:「外頭太熱,我還不如躲在家裏吹冷氣。」「才剛買了乾麵、小菜回家,現在換好衣服,坐在電視機前準備要吃,不出去了。」等等。
我常喜歡開玩笑說:在家的時間常只能睡覺、洗澡、與大便。若有稍多一點時間,不過是等睡覺、等洗澡、與等大便。基於此,沙發更不可用了。乃它最破壞睡覺(且看你躺沙發上,坐沒坐相,不久睡著;等到真上床睡了,反而睡不著矣)。它又最破壞大便(人彎腰駝背,身陷軟絮之中,氣不得通暢,極不利腸道蠕動,往往使消化阻滯)。
沙發又極害視野;台灣的客廳已夠小了,若置大而胖又柔軟的沙發,空間極顯擁擠,人每日看此景致,眼界很不通透。
許多人一回返家中,自然而然以為可以懶了,可以脫了,可以躺了,可以鬆散了,於是可以到哪裏去窩一窩了。不錯,家是一個予人蜷窩避風的象徵,但同時家其實也是一個即使沒有看似軟綿的物件也一樣應該令人感到安適、靜定、舒泰、溫潤的地方。
有人一回家,要自冰箱取出一罐可樂,灌入喉中。有人要先衝進浴室沖一個涼。於是稍有修為之士曉於此,便在將近家門前,故意緩步徐行,不令出汗,不令喘氣,如此回得家中,便無需大口飲冰,亦無需強水沖身也。同理,簡化客廳者,往往將傢俱搬空,早上先生要打拳可,太太要練瑜伽亦可,周末小孩要演奏大小提琴亦可,甚至全家突然興起,要打滾要翻跟斗要開舞會狂歡皆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