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開,一如你累積的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離開,一如你累積的習慣〉2024-05-05

 

  我們的存活方式與我們的所處環境息息相關。譬如你每天從同一條路回到家,脫了鞋子之後,把鑰匙放在你放鑰匙的地方,然後(或許有記得要先去洗手)抵達某個你房間中最常待的椅子,用差不多的姿勢坐下,開始滑手機或使用電腦。

 

 

  這其實並沒有那麼理所當然。譬如說,你可能曾經不住在這裡。你住的上一個地方可能需要門禁卡、可能是坐電梯上樓;你的鞋子可能是脫在房間裡面而不是房間外面--因為鞋櫃的位置不同;你可能那個時候沉迷於某款遊戲、某齣連續劇或某個在學校裡認識的人的笑容,所以你回家的第一件事和現在不同,之後的幾個小時也因此不同。

 

 

  但今天卻和昨天差不多,昨天又和上禮拜差不多。你沒印象你在什麼時候花了多少時間讓你的身體熟稔現在的這套生活方式,感覺就像天生下來你就是這樣的。

 

  「這是我的位子」,從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到了沒有固定座位的大學,每當走進教室,你依然想要去坐在那個你最熟悉的地方,無須每次都給出一個概念化的行動理由。

 

 

  閉著眼睛走一百步(或者,在《不能說的.秘密》裡面是108步)。你用身體去丈量這個世界,以此去讓它開展為你最熟悉的樣子。喬賽.薩拉馬戈筆下突然失明的男子回憶起兒時假裝看不見閉著眼睛走路時的感覺,相信自己應該做的到,但依然打破了放在門口的花瓶。

 

  「什麼花瓶?」尼奧問,「我說過別擔心它」先知回答。

 

 

  租約快到期,一天奔波。連續看了幾間房間,回家。熟練將水倒進水杯,赫然發現今天去的那幾個地方都沒有公用飲水機。翻看Google地圖,加水站都好遠。而且你想要每隔幾天去外頭扛兩罐水回家嗎?同一罐水可沒辦法被同一個人喝兩次。

 

  「一罐水要扛幾樓?」你問自己。就像你在住進交通要道旁邊的房子時沒有想過夜晚的車聲那麼吵;如果不是一洗完澡房間就濕熱難受你不會發現浴室沒有抽排風裝置也沒有對外窗。每天的飲用水是多麼地理所當然,以至於你差點忘記……。不,你已經忘記,而且差點沒想起來。

 

  「感受痛苦吧」天道培因說。考慮之後,不接受。

 

 

 

  情境被活為一種開放性,它會召喚相應的運動。樹洞被逃跑中的小兔子知覺為可躲藏的,一溜煙鑽進去。而我們在地震當中慌張地確認網路上是否有地震文,「呼,我的感覺沒錯」於是感到安全。

 

  幾次之後,那樹洞有了強烈的基地意涵。兔子看了眼懷錶,朝洞外的方向探頭探腦。危機走了,下次這裡還可以來。就像郵局裡的某一格櫃子裡面可能住著一整個族群的外星人,我們發現自己在這樣的洞裡也能夠活得很好。

 

 

  不管怎麼說。時間在前進。我們得帶著在這一刻得到的收獲,馬不停蹄往下一刻活。以想法來說,這件事情非常簡單,但正那個要求過分單純,所以落實起來才更加困難。

 

  就像我們經歷過的每一階段升學一樣,搬遷就是從一種生活方式裡面畢業,去下一種生活方式裡面再待幾年。只是行李有點重,那些我們在這裡接收到的「教訓」,得一個不漏通通塞進去。




延伸閱讀:

〈3008-1:傢俱、網路瀏覽紀錄、以及葬禮〉

〈陌生的天花板/不再是但還是嬰孩的你〉

〈Memento:「記憶宮殿」與知覺引導之記憶〉

〈格子裡的假期〉

〈《論重複》讀書會(一):新的,但是重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7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最近每天最規律的事情是起床先刷牙洗臉,喝水之後打開電腦,在滑平台和電子信箱之前,打開電腦備忘錄開始打字。 那是炎上事件之後開始培養的新習慣,或許不是每天都可以寫出什麼東西,但就是開啟一個新的資料夾,裡頭從0.開始標注,直到今天寫到25.。通常一天坐下來就會想要試著讓自己打完一個生命裡發生過的故
Thumbnail
最近每天最規律的事情是起床先刷牙洗臉,喝水之後打開電腦,在滑平台和電子信箱之前,打開電腦備忘錄開始打字。 那是炎上事件之後開始培養的新習慣,或許不是每天都可以寫出什麼東西,但就是開啟一個新的資料夾,裡頭從0.開始標注,直到今天寫到25.。通常一天坐下來就會想要試著讓自己打完一個生命裡發生過的故
Thumbnail
回家生活了幾天下來,有幾個不適。 雖然每天持助行器移動的動線是固定的,但每天這條動線上都有不同的東西擋在移動的路上,ㄧ下是椅子ㄧ下是電風扇,ㄧ下是亂丟的鞋ㄧ下是臉盆髒衣,ㄧ下是小板凳一下是紙箱,每天移來移去煩不勝煩的生活習慣,家人東西都喜歡落地放,
Thumbnail
回家生活了幾天下來,有幾個不適。 雖然每天持助行器移動的動線是固定的,但每天這條動線上都有不同的東西擋在移動的路上,ㄧ下是椅子ㄧ下是電風扇,ㄧ下是亂丟的鞋ㄧ下是臉盆髒衣,ㄧ下是小板凳一下是紙箱,每天移來移去煩不勝煩的生活習慣,家人東西都喜歡落地放,
Thumbnail
每時每刻都是全新的體驗。
Thumbnail
每時每刻都是全新的體驗。
Thumbnail
你知道,雜物和人一樣,也是「愛群聚」的物種嗎? 環顧家中環境,一定會發現幾個雜物的固定聚集地:例如衣櫃旁的椅子上,總有幾件已穿過但還不髒的衣服;玄關櫃上堆著信件和廣告傳單;書桌的某個角落「暫放」著一些不知道該往哪收拾的小東西。 雜物們一旦有了固定的聚集地,每當你手上有一件使用完畢,卻懶得歸位的物
Thumbnail
你知道,雜物和人一樣,也是「愛群聚」的物種嗎? 環顧家中環境,一定會發現幾個雜物的固定聚集地:例如衣櫃旁的椅子上,總有幾件已穿過但還不髒的衣服;玄關櫃上堆著信件和廣告傳單;書桌的某個角落「暫放」著一些不知道該往哪收拾的小東西。 雜物們一旦有了固定的聚集地,每當你手上有一件使用完畢,卻懶得歸位的物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生活中,處處都是我們執著的痕跡,那些執著都深入習氣的紋理形成了習慣,所以我們看不見,看在其他家人眼中卻都是滿滿的執著、滿滿的自以為是。 比如,餐桌除了碗盤,其餘不相干的東西不能放。比如,晾衣服要有順序,長褲長衫要排前面,短褲短衫排後面。比如,先生覺得枕頭套一個星期洗一次,太太堅持兩天洗一次。比
Thumbnail
生活中,處處都是我們執著的痕跡,那些執著都深入習氣的紋理形成了習慣,所以我們看不見,看在其他家人眼中卻都是滿滿的執著、滿滿的自以為是。 比如,餐桌除了碗盤,其餘不相干的東西不能放。比如,晾衣服要有順序,長褲長衫要排前面,短褲短衫排後面。比如,先生覺得枕頭套一個星期洗一次,太太堅持兩天洗一次。比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6 Q.你有多久沒有環視自己家中的事物了呢? 找一個角落與空間,仔細觀察當初的擺飾,經過這些日子產生了什麼變化? ✍️因為我是家庭主婦,所以幾乎每天都會整理/清掃家中的事物,偶爾會將擺飾品換個角度/地方擺放並觀察。 寫於20240420(週六)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6觀察 #Day6 Q.你有多久沒有環視自己家中的事物了呢? 找一個角落與空間,仔細觀察當初的擺飾,經過這些日子產生了什麼變化? ✍️因為我是家庭主婦,所以幾乎每天都會整理/清掃家中的事物,偶爾會將擺飾品換個角度/地方擺放並觀察。 寫於20240420(週六)
Thumbnail
追著時間,不論是奔跑或是停留,我們都在時間的數字裡旋轉,轉啊轉的,總以為日子久了,就能找到人們所嚮往的永遠,當承諾再也無法撐起任何的機會與可能,殘留下的是曾經與回憶組成的回望,當爭吵大過於擁抱彼此的不完美,在對話中表現出距離,可最初的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Thumbnail
追著時間,不論是奔跑或是停留,我們都在時間的數字裡旋轉,轉啊轉的,總以為日子久了,就能找到人們所嚮往的永遠,當承諾再也無法撐起任何的機會與可能,殘留下的是曾經與回憶組成的回望,當爭吵大過於擁抱彼此的不完美,在對話中表現出距離,可最初的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Thumbnail
今天不討論整理心法或收納技巧 我們來聊聊一個有可能會是你喜歡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今天不討論整理心法或收納技巧 我們來聊聊一個有可能會是你喜歡的生活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