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講政治,講下文學,講下太宰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作為一個曾經患上重度抑鬱的人而言,有些書是不可一不可再的。例如<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係呢一世都唔會再睇嘅書。反而對於太宰治 - 這個普遍被認為是致鬱系的作家 - 我卻一直對他的作品有種講不出來的違和感。
你問我,<人格失格> mind 唔 mind-fuck? 見到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句子時不由得感同身受,把自己投射成主角然後感傷抑鬱落淚自然不陌生。

儘管故事內容不能當真,但既然<人格失格>是作者半自傳的作品,那當中自然有着太宰治的想法。而當我抽空了煽情及浪漫感傷的文字,單純看書中人的經歷後,「太宰治的悲劇是他自己一手所造成」的這個想法仍然揮之不去。這也是我對於主角「葉藏」/「大宰治本人」都無法同情或感同身受的原因。

太宰治/人間失格,對我而言就是有十個箱子,而他偏偏選擇一個最差的箱子來開,就只是為了自虐。我不認為太宰治對死執迷,相反,他根本就不想死。他就只是想從當下的傷痛中「逃避」。

我自然明白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出身名門,但因只有長子才有承繼權,排第六的他總是可有可無。吃飯時只能擠坐在最末席,父親對其的嚴厲、母親的冷漠拒絕餵養、自少缺愛導致太宰治個性敏感纖細、缺乏安全感。但講到尾,他的悲劇不在於他自認為的「不願意拒絕別人」,相反,是在於他從第一日就把一切拒諸門外。

主角葉藏一邊討厭世界,一方面卻渴望被世界接納。於是他選擇當起「丑角」去討好身邊人; 但現實卻是,他從來沒有重視過其他人。盡管對於自己「出身富豪之家、和一般人不同而感到羞恥」,但他仍然高高在上,看不起身邊的人,認為身邊的人都是「無聊的庸才」,都是自己能夠掌控的、無趣愚昧的人。

他的寂寥,來自於「這世界對自己的不理解」。然而,這其實是他自己的選擇。因為「恐懼」讓別人知道真實的自己,所以決定在別人拒絕自己前先拒絕別人。他既不允許任何人有和他交心的可能性及機會,亦抹殺了和任何人交心及建立長久而真實的友誼的機會。

一邊選擇拒絕所有人,一邊感傷寂寞這世界的冷漠及殘酷的葉藏/太宰治,講到尾就不過是中二病患者在無病呻吟。而正是他的這種特質,導致了往後的一連串悲劇。
那宗「改變了他一生的自殺事件」,如果跟據書中所言,其實可以避免。太宰治一直認為,自己的悲劇在於「不懂得拒絕」。所以即使他對那個「荒唐透頂的姐姐」沒有愛只有討厭,但為了「不激怒別人」而最終半推半就是和對方發生關係; 盡管對詐騙犯之妻無心亦無愛,但還是為了「對方身上的寂寞氣息」而讓對方深陷,相約對方一起自殺。

為什麼我會說其實太宰治並不想死而只是想逃避,是因為當他知道自己沒死成後(記得當初看漫畫時是描寫了葉藏因恐懼死亡而拼命上水求生的情節),他卻沒太大的憂傷,對於這個間接害死的女人,葉藏只是假惺惺地說自己「在想念常子」,說「我迄今為止交往的人中間,我只喜歡那個貧窮下賤的常子」

但事實上,葉藏/太宰治並沒有對自己害死了常子/田部目津子有多上心或內疚。在他因「協助自殺罪」而被警察扣押時,他為了讓自己脫罪,使出了混身解數,又是裝作無精打彩又是演出自己患上了重病所以才想死; 在面對警察的提問時則是「為了打發秋天的夜晚」,「拼命忍住想笑的神經」,以「出神入化的演技」滿足了「企圖從我身上套出什麼近於猥褻的桃色新聞的警察」。

真正讓葉藏真正覺得「痛苦」的,是當時「比目魚」禁止他外出、飲酒和抽煙時那段「失去自由」的日子,而不是害死了一個女人的這個事實。

而因為他從沒有認真去和任何人交心,在他離開「比目魚」後他只能去找「唯一有來往的掘木」; 也因此而和女記者「靜子」和其女兒「繁子」同居,又在對對方的溫柔和金錢予取予求後不辭而別。

如果真的對「靜子」覺得虧欠,為何不是戒酒、加倍努力畫漫畫,令對方母女倆幸福,而選擇離開? 什麼「為了對方好」不過就是個藉口,葉藏就只是害怕承擔責任而已。

靜子之後是良子。而葉藏和良子結婚,故事的描寫是「迄今為止,我還沒和比我年輕的處女一起睡過覺」、「我要體驗那近於狂暴的巨大歡樂,哪怕一生中僅有一次也行。」他和良子結婚,是因為良子的純淨和童貞,但結局以良子被強暴結束。

現實是,太宰治和18歲的小山初代結婚後,寫作風格變為穩定,作品比起以往幽默及樂觀。可惜的是在婚後7年,小山婚內出軌。當時太宰治已經被津島家除去戶籍斷了經濟來源,窮困潦倒。而在等知小山婚內出軌後,太宰治強迫小山一同前往溫泉旅館食安眠藥殉情,最終卻因份量太少再次被救活。

我相信小山的出軌對太宰治的打擊是致命的。觀乎太宰治自己曾經表示「為了這個女人,後來我吃盡了苦頭,但是,我還是不後悔和她結婚…」以及在<人格失格>中,對應的良子由出軌變為被強暴。然而,葉藏目睹了良子被強姦的時候的袖手旁觀,仍然反映了太宰治本人的性格: 軟弱怕事,就連妻子被欺負,他也選擇逃避; 而書中的「難道對人的信任是一件壞事嗎」亦多少反映了小山的出軌對太宰治本人的打擊。

和小山分開後兩年,太宰治再次和才女同時也是大家閠秀石原美知子結婚。而婚後的太宰治以「信任」為題為表了很多作品,例如《奔跑吧,梅勒斯》,太宰治表示「我一心只想著自己的苦惱,卻完全沒意識到其他人也在努力地活著。有人正靜靜等待著我,沒有一絲懷疑,對我絕對信任。我一條命算得什麼,豈能總說那種以死謝罪的廢話?我必須回報這份信賴才行。」

然而,太宰治最終還是沒能逃得過自虐的宿命。他並沒有因美知子的溫柔而振作,相反更變本加勵的喝酒、吸毒,而骨子裡的軟弱濫情則成了他出軌的藉口。婚後兩年,他婚內出軌了太田靜子,和太田靜子育有一女,後來又和山崎富榮跳河殉情。

太宰治在《斜陽》中曾經寫過:「對我而言,幸福感這種東西,就像沉在悲哀河底中隱隱發光的砂金。」但其實不然。先不論小山婚內出軌,但太宰治和美知子的婚姻,是他自己一手摧毀的。這個婚姻中,婚內出軌的是太宰治,背叛所愛的人的信任的,同時亦是太宰治自己。

有人後來翻出太宰治的遺書,上面寫的是「美知子,我最愛的是你」。諷刺的是,說出這句話時,他正和情婦山琦富榮在一起殉情。事實上,如果要說太宰治曾經愛過誰,也許就只有在他眼中曾經「乾淨」的小山/良子,而一旦她不再乾淨,太宰治的「愛」亦隨之消失,留下的就只是反覆的自虐感而已。

後來太宰治的<維榮之妻>被認為是以美知之作為原型,然而故事描寫的,卻是一個軟弱而愚蠢的女人對垃圾丈夫的包容。家徒四壁、男人欠債不還朝不保夕,妻子最終成為陪酒小姐,但儘管被言語騷擾被強姦,她仍然堅持上班為丈夫還債,只是因為「發生這一切都沒關係,因為只要活着就可以了」。

我不理解一個深愛着對方的人,如何能把對方描寫得如此不堪。與其說是為了表揚堅隱的妻子,我更偏向認為這是太宰治理想中的妻子。對太宰治而言,他就是書中那個軟弱頹廢糜爛的垃圾,而他需要的就是一個包容他一切而且為他付出一切都毫無怨言的女人。他不會亦不願意振作及作出任何改變,就只是無賴地告知別人「老子就是爛」而已。

無怪乎有人曾經翻出一件小事,說美知子看了這個作品後曾經表示「這個女人並不是我」,而這也是我一直無法認同太宰治的原因。

可憐人必有可憎處,而生病、抑鬱、缺愛,亦從不是逃避放棄的藉口。當他選擇親手把自己的幸福摧毀時,再多的煽情文字,都只是在無病呻吟。

正如<被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角,她沒有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是選擇為了卑微的快樂而一直縱容別人傷害自己時,她的悲劇又能怪得了誰?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北檢起訴彭文正加重誹謗罪正式開庭。彭文正是知名傳媒人,和賀德芬、林環牆等人自2019年5月起一直指控蔡英文偽造學歷,蔡英文於是提告三人妨礙名譽。 由於蔡英文是時任台灣總統,她提告的舉動,加上之前中天不獲續牌一事,被知名社評人黃毓民先生以「我們憎惡的思想不應享有言論自由嗎?」為題撰文,以習總「三令五申
回歸正題,其實這類的電影一向不是我杯茶。電影主要是以「偽紀錄片」形式,以女主角喪夫後以車為家的「游牧者」生活的視角出發,並向觀眾說出一路上相遇、各式各樣的「游牧者」的故事、他們的生活哲學及困境,不能免俗的流露出對資本主義壓迫的控訴,同時描繪出無產階級/低下階層獨有的溫情。
首先,這篇有劇透,如果未睇結局又怕會被劇透嘅話就唔好睇落去住~   (正文開始) 首先,我必須要講嘅係,其實巨人嘅結局,係幾合乎常理嘅。 「艾倫發動地鳴毀滅世界,將世界八成的人口消滅,而阿爾敏等成為英雄把毀滅世界的艾倫消滅; 巨人之力消失,戰爭終將不可避免。但艾國的人民不再是『惡魔的後裔』,而只是一
藝人吳孟達因肝癌惡化昨日下午逝世,有人挖出他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是轉發央視的「我是護旗手」的POST,並表示自己是中国人。 這則微博引來了不少人的憤怒,尤其是經過了2019年反送中流水革命洗禮的人。
是咁的。琴晚一路開住YOUTUBE做嘢一路睇美股,突然之間聽到游學修把聲「你話個機會率係等於零即係講緊你叫個年輕人去死,咁我唔明你每日喺度講咁多嘢嚟做咩。」聞到花生味CLICK嚟睇下咩事,先知原來游學修自己話佢入咗蕭生嘅CLUBHOUSE,然後聽到蕭生話香港電影已死。
承上文,我們再來看看拜登剩餘的政策。 簡單而言,拜登的政策,除了「反侵」之外,就是對奧巴馬政權的復僻。讓美國由一個原本由地方政府聯合私人機構提供福利的國家,變成一個「中央集權」、讓聯邦政府承包一切、地方政府只需負責服從、徹徹底底的福利國家。
北檢起訴彭文正加重誹謗罪正式開庭。彭文正是知名傳媒人,和賀德芬、林環牆等人自2019年5月起一直指控蔡英文偽造學歷,蔡英文於是提告三人妨礙名譽。 由於蔡英文是時任台灣總統,她提告的舉動,加上之前中天不獲續牌一事,被知名社評人黃毓民先生以「我們憎惡的思想不應享有言論自由嗎?」為題撰文,以習總「三令五申
回歸正題,其實這類的電影一向不是我杯茶。電影主要是以「偽紀錄片」形式,以女主角喪夫後以車為家的「游牧者」生活的視角出發,並向觀眾說出一路上相遇、各式各樣的「游牧者」的故事、他們的生活哲學及困境,不能免俗的流露出對資本主義壓迫的控訴,同時描繪出無產階級/低下階層獨有的溫情。
首先,這篇有劇透,如果未睇結局又怕會被劇透嘅話就唔好睇落去住~   (正文開始) 首先,我必須要講嘅係,其實巨人嘅結局,係幾合乎常理嘅。 「艾倫發動地鳴毀滅世界,將世界八成的人口消滅,而阿爾敏等成為英雄把毀滅世界的艾倫消滅; 巨人之力消失,戰爭終將不可避免。但艾國的人民不再是『惡魔的後裔』,而只是一
藝人吳孟達因肝癌惡化昨日下午逝世,有人挖出他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是轉發央視的「我是護旗手」的POST,並表示自己是中国人。 這則微博引來了不少人的憤怒,尤其是經過了2019年反送中流水革命洗禮的人。
是咁的。琴晚一路開住YOUTUBE做嘢一路睇美股,突然之間聽到游學修把聲「你話個機會率係等於零即係講緊你叫個年輕人去死,咁我唔明你每日喺度講咁多嘢嚟做咩。」聞到花生味CLICK嚟睇下咩事,先知原來游學修自己話佢入咗蕭生嘅CLUBHOUSE,然後聽到蕭生話香港電影已死。
承上文,我們再來看看拜登剩餘的政策。 簡單而言,拜登的政策,除了「反侵」之外,就是對奧巴馬政權的復僻。讓美國由一個原本由地方政府聯合私人機構提供福利的國家,變成一個「中央集權」、讓聯邦政府承包一切、地方政府只需負責服從、徹徹底底的福利國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很多人說葉藏很變態,明明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自殺,但我認為他也曾努力地活著,他也曾想過要好好的活著,只是......他所付出的換來的卻是失望.....不論是誰付出那麼多,得到結果卻不如人意,我想......很難堅持的活著吧!他用笑容掩飾內心的一切,用搞笑討好眾人,這往往只會更累。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三島由紀夫作品中主角羽仁男的自殺心理及其生活的荒謬性。文章深入分析羽仁男的被動自殺理念,及其在面對生活的困頓與死亡的矛盾心態下,所經歷的奇異事件和內心的掙扎。該作品不僅挑戰了生命的價值觀,還對自由、信念和人生的虛無感進行了反思,讓讀者思考生活的意義與存在的真實性。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一)燦爛淒美的一生 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破滅型」)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1948,だざい おさむ,Dazai Osamu),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津島家為青森縣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其父曾任眾議院、貴族院議員,並經營銀行及鐵路,太宰治出身貴族,家境富裕,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認為自己失去做人資格的大庭葉藏,始終只是背負著自己創造的枷鎖。對他來說,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
Thumbnail
  1948年出版的《人間失格》原作為日本小說家太宰治(1909-1948),該文學作品為其自傳小說,已被改編過電影、動畫、漫畫,筆者閱讀的是由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於2017年起連載共3集的漫畫及由小畑健設計角色、堺雅人配音於2009年播放共4集的動畫。   本書時代背景為橫跨一次大戰
代助は、父や兄、平岡や寺尾の自己欺瞞を敏感に見抜いており、また自身に関してもどんな欺瞞も許容できない。 彼は欺瞞を避けるためには「遊民」であるほかないと思いこむような男であり、たとえば嫂についても「場合によると、けして論理も持ち得ない女」であるというふうに、論理的一貫性を追求してやまない。
Thumbnail
年後,瑣事排山倒海而來,呼吸不自覺變得短淺,急促的心跳難以圖謀一方立足之地,很難把話說長,把文章寫完。 太宰治讀完寒山 「悠悠塵中人,常樂塵中趣」,曾說如果經濟與健康條件許可,他想住在銀座最繁華的地段,每天肆無忌憚的生活。
有些時候,我們要了解一個作家的思想和性格,或者真實的價值觀,除了閱讀專家為其撰寫的傳記之外,從其真性情顯露的隨筆和日記中,仍然可以窺探出來的。寬泛地說,這算是認真敏銳的讀者因迫於亟欲解開謎團迸發出來的實用方法。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導得出成立,我們就能順其成章地認為,太宰治〈織田君の死〉這篇短文,就是在
Thumbnail
人間、失格。 もはや、自分は、完全に、人間で無くなりました。 我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經完全不算是一個人了。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可視為其半自傳性質的作品,故事主角大庭葉藏是太宰治的投射。故事分為三篇札記,用第一人稱平鋪直敘地述說自已短暫的一生。 太宰治號稱「無賴派」掌門,我覺得這就是他不斷
很多人說葉藏很變態,明明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自殺,但我認為他也曾努力地活著,他也曾想過要好好的活著,只是......他所付出的換來的卻是失望.....不論是誰付出那麼多,得到結果卻不如人意,我想......很難堅持的活著吧!他用笑容掩飾內心的一切,用搞笑討好眾人,這往往只會更累。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三島由紀夫作品中主角羽仁男的自殺心理及其生活的荒謬性。文章深入分析羽仁男的被動自殺理念,及其在面對生活的困頓與死亡的矛盾心態下,所經歷的奇異事件和內心的掙扎。該作品不僅挑戰了生命的價值觀,還對自由、信念和人生的虛無感進行了反思,讓讀者思考生活的意義與存在的真實性。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以魯迅為主角的小說《惜別》最受冷淡對待,甚至最飽受日本左派文學評論家們炮火齊射的批評,說這是一部多麼失敗的小說,簡直是在扭曲魯迅的偉大形象,等等。   然而,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之前,我未正式閱讀該作原文之前,亦是含糊地接受這些「高見」,並沒有質疑其著名專家的觀點是否站
Thumbnail
(一)燦爛淒美的一生 日本「無賴派」(又稱「頹廢派」、「破滅型」)作家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1909-1948,だざい おさむ,Dazai Osamu),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津島家為青森縣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其父曾任眾議院、貴族院議員,並經營銀行及鐵路,太宰治出身貴族,家境富裕,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認為自己失去做人資格的大庭葉藏,始終只是背負著自己創造的枷鎖。對他來說,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
Thumbnail
  1948年出版的《人間失格》原作為日本小說家太宰治(1909-1948),該文學作品為其自傳小說,已被改編過電影、動畫、漫畫,筆者閱讀的是由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於2017年起連載共3集的漫畫及由小畑健設計角色、堺雅人配音於2009年播放共4集的動畫。   本書時代背景為橫跨一次大戰
代助は、父や兄、平岡や寺尾の自己欺瞞を敏感に見抜いており、また自身に関してもどんな欺瞞も許容できない。 彼は欺瞞を避けるためには「遊民」であるほかないと思いこむような男であり、たとえば嫂についても「場合によると、けして論理も持ち得ない女」であるというふうに、論理的一貫性を追求してやまない。
Thumbnail
年後,瑣事排山倒海而來,呼吸不自覺變得短淺,急促的心跳難以圖謀一方立足之地,很難把話說長,把文章寫完。 太宰治讀完寒山 「悠悠塵中人,常樂塵中趣」,曾說如果經濟與健康條件許可,他想住在銀座最繁華的地段,每天肆無忌憚的生活。
有些時候,我們要了解一個作家的思想和性格,或者真實的價值觀,除了閱讀專家為其撰寫的傳記之外,從其真性情顯露的隨筆和日記中,仍然可以窺探出來的。寬泛地說,這算是認真敏銳的讀者因迫於亟欲解開謎團迸發出來的實用方法。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導得出成立,我們就能順其成章地認為,太宰治〈織田君の死〉這篇短文,就是在
Thumbnail
人間、失格。 もはや、自分は、完全に、人間で無くなりました。 我喪失了做人的資格。我已經完全不算是一個人了。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可視為其半自傳性質的作品,故事主角大庭葉藏是太宰治的投射。故事分為三篇札記,用第一人稱平鋪直敘地述說自已短暫的一生。 太宰治號稱「無賴派」掌門,我覺得這就是他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