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我剛面對十期市地重劃逼拆普門學苑房舍的因緣時,向市府申請房舍原地保留的人事週旋壓力;道場遷建或重建計畫的經濟壓力;生活作業反常的忙碌壓力,逼得我不知如何適從,為了準備一條後退之路,在容不得考慮的因緣逼迫下,我為道場貸款,在台中大坑風景區買一塊一千坪多的山坡地,準備假使無法爭取到房舍原地保留的權益時,做為後退用地。
但山坡地要建設之前,須拿到雜項工程證明,才能進一步申請建照,一直到今天,已經一年了,雜項工程證明還核准不下來,每次想到明年的日子,不知會帶來什麼變化,內心難免會產生一份憂慮,對這樣的等待罣礙,漸漸我從佛法的因緣觀,去改變自己的念慮目前也有較超越的心境了。
我們凡夫的心念,都有拋不開的煩惱,為了要和大家共勉照顧自己的念慮,今天師父想要向大家提示一些如何「安心」的修養。
從信仰中建立安心
身為一個佛教徒的學佛發心,是要先從「信心」開始建立,信仰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道理,相信三寶的威德,在「佛法僧」三寶的皈敬中,培養學佛的信心,而且這個信心要信得很有深度、很懇切。
譬如:修淨土法門,對「佛說阿彌陀經」中所說的極樂世界的一切,不但要確信淨土的事實,而且還要相信淨土的清淨莊嚴,如果能夠培養出一個肯定、懇切、虔誠求生淨土的信心,生死就能夠得到依靠的安心,如果沒建立肯定性的真實信心,就是天天佛前發願求生淨土,也不見得有信心跟隨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有一個笑話:
日據時代,日本人在台灣某個地方,建立一家佛教佈教所,有一個青年以佈教所為家,在佈教所的佛龕下,設置一張床,做為自己的寢室。
當時,每日清晨四、五點的時候,都有一個婦人來佈教所上香拜佛,這個婦人每次拜佛以後,都會跪在佛前大聲的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對著阿彌陀佛的聖像說:『阿彌陀佛呀!娑婆世界實在是一個苦海,弟子祈願能夠得到你的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睡在佛龕下的青年,每次都給婦人求願的聲音吵醒,很不耐煩,有一日,這位青年這樣想:『這個婦人,真正有這麼堅定的信心要求生極樂世界嗎?我明天就來試看看,看他是說真還是說假?』
第二天清晨,婦人來佈教所拜佛,當婦人跪下求願,向阿彌陀佛訴說她求生淨土的心聲時,佛龕下的青年就應聲對這位婦人說:『好吧!我-滿-妳-的-願求,明天-我-就-去-妳-家-接引妳-回極樂世界。』
婦人聽到佛龕下青年的應聲,以為阿彌陀佛顯靈向她說話,嚇得用爬的爬出佈教所,跑回家去了,從此不敢去佈教所拜佛。
這個故事,雖然是一個笑語,但在佛門的淨土行者,像這位婦人,只懂得求願,不懂建立信心的人很多,信仰提不出信心,當然一切的行持,也不可能為自己找到安心的立足點。
淨土法門的行持,用現代學說術語來說,是利用「垂直思想」與「水平思想」來施設淨土法教。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在時空上,有「豎窮三世」、「橫超三界」的加被力量,淨土行持,能夠產生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加被力量,這是以「垂直思想」所施設的法教,對這種垂直性的法教,一般信眾都比較容易建立信心。
如果說淨土行持,能夠產生橫超「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加被力量,這是以「水平思想」所施設的法教,對這樣的法教,一般信眾就比較不容易建立信心,但是淨土的「捷徑」,卻是建立在這個水平思想的橫超加被力量上,如果對淨土的橫超加被力量無信心的話,就不能很安心的邁向淨土的捷徑,不可能在這條捷徑上得到出離三界超生淨土的因緣。
水平思想的殊勝,是透過「萬緣放下、一心不亂」的堅決力量所建立出來的。下面我引一個故事來說明水平思想的殊勝:
從前有一個忠實的商人,借錢經商失敗,陷入很嚴重的經濟困境中。當時的社會,借錢不還,債主打官司的話,就會被判罪坐牢。商人的債主,是一個不通人情的人,向商人逼債逼得很緊。有一天,債主發現商人有個年輕貌美的女兒,就提出兩個辦法,要給商人選擇,用來解決債務的事。
第一個辦法:債主從地上撿起黑、白兩顆小石子,放進一個小布袋中,然後由商人的女兒,伸手進入布袋中,拿出一顆石子,如果拿出來的是白石子,債務就可以一筆勾消,假若取出的是黑石子,錢可以免還,但商人必須把女兒嫁給債主為妾。
第二個辦法:如果商人不同意第一個辦法,債主便決定打官司,將商人送官府判罪坐牢。
商人父女二人,在無可奈何之下,答應第一個辦法,因為這個辦法的結果不必要還債,但是否要犧牲自己,這還可以賭個運氣。
條件說好以後,債主就叫一些人來現場見證結果。當時債主在滿是黑、白小石子的地上,撿起兩顆黑石子放進袋子裡。
商人的女兒看到這個情形,知道自己被債主騙了,但不敢揭發債主的騙局,恐怕他惱羞成怒,告到官府去,自己的爸爸就要坐牢了。這時候,她連唯一賭運氣的希望也破滅掉,只能集中心智,另外為自己思考一條出路。
這問題,如果以垂直思考來尋找出路的話,這個姑娘只能從以下三種可能中,選擇一個辦法來行事:
第一種選擇:拒絕選石子的承諾,這樣的結果,將導致自己的父親坐牢。
第二種選擇:要求債主亮出石子給大眾看,揭發他的詐術。這樣的結果,將會導致債主惱羞成怒,逼債更加緊急,也可能導致自己的父親去坐牢。
第三種選擇:忍痛拿出一顆石子。這樣的結果,能夠不必還債,救了父親,但是要犧牲自己。
像這樣的辦法,是按照問題情境中的條件,做垂直性的合理分析所可能思考出來的辦法,只是這樣的辦法,都不能對商人父女有所幫助,每一種結果對商人父女來說都是不利的。
故事的結果,這位姑娘,不是採取垂直思考法來思考對策,她是以水平思考法來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
當她伸手從袋子裡拿出一顆石子的時候,她把石子握在自己的手中,在尚未亮出石子給大眾看時,她趁大家不注意的一剎那間,故意的將手中的石子,從她的手指間滑落在滿地都是黑白石子的地面上,然後以抱歉和著急的神態,向大眾說:『唉呀!糟糕!我怎會這樣不小心呢?不過,不要緊,請大家看袋子裡留下的那顆石子是黑?是白?就可以斷定我取出來的石子是白或是黑。』
就這樣,這個姑娘,得到兩全其美的結果,不但免了債務,也免了父親去坐牢的憂慮,也保全自已的前途,又保全債主的面子,使債主不得不遵守自己立下的諾言。
在緊急之刻,放下萬緣,集中心力,一心不亂去進行思考一個唯一的對策,這樣的思考方式,以現代學說術語,叫做「水平思想」;以佛法術語,叫做「橫超法門」。
橫超法門的殊勝,完全要靠信心的力量來推動這個唯一的抉擇願行。按照通途的修行路徑,要出離三界,需要從過去歷經現在、未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路徑,才能夠建立出離三界的功德力,但淨土的行者,有另一條出離三界的修行捷徑,只要能肯定阿彌陀佛的願力接引,唯獨一條求生淨土路徑,別無選擇,一心不亂的維持求生正念,信心相續不退,當下也能掌握到出離三界往生淨土的橫超功德力。
譬如:一隻蟲在竹筒中,牠要離開竹筒內的環境,如果依照竹筒內的通途路徑,一節一節咬破向前進的話,要費很久的時間,才能走出竹筒外,如果這隻蟲,在所住的那一節竹筒的旁邊,咬一個洞鑽出來,很快就能得到一條出離竹筒的捷徑。
又如:平常我們有一系列的行事計畫,這些計劃都要在按部就班的行事歷程中看結果,但有時也有臨時起意的行事,這個臨時起意的行事只要因緣具足,當下也可能促成結果。
所以信仰要靠信心來安定心境,有「一心不亂」的定境,在信仰中就能掌握到「心不顛倒」的安心;有安心就有信心的力量可以推動願行。因此我們在信仰中要培養學佛的信心,並且要將這一顆信心培養到有「安心」的立場,才能有自在安樂的佛化生活時空。
三、從盡力中建立安心
這二、三年來,由於普門多了一項助念服務,我時常領導助念義工去關懷需要我們關懷的臨命終者,每一場助念,我都是要求自己盡力去幫助亡者排除往生淨土的障礙,鼓勵孝眷多做一些資助亡者冥福的善行。
比如:指導孝眷以回報親恩的孝心,發願持四十九天素食齋,回向亡者增長冥福;勸導孝眷不要殺生拜祭亡靈,以免加深亡者的罪業因緣,延誤亡者往生善道的機緣;引導孝眷念佛要保持相續不斷,盡力為亡者助念,建立亡者求生淨土的正念;指導孝眷節省沒意義的喪葬消費,多多利用敬田、恩田、悲田為亡者植福………。
對有信仰的家庭,師父這一些叮嚀,都可以欣然接受,配合助念菩薩的關懷,各盡心力去為亡者營造冥福,排除亡者往生淨土的障礙;但對沒信仰的家庭,這一些叮嚀,好像是對牛彈琴,孝眷往往都無法配合助念菩薩的關懷,難免給人有一份「功虧一簣」的感慨。
助念服務雖然也有這些遺憾的事情,但助念菩薩對助念義行,仍然沒退失發心,一本初發心的熱忱,不斷在為需要服務的臨終者付出關懷,好像大家對遺憾的事也都不在意,深深的給人感受到助念菩薩,個個都在盡心力中建立自己為人服務的發心,這一份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安心情境,是我投入助念服務行列所看到的最難能可貴的菩薩情操。
對世事的應對,難免都有遺憾的一面,所以我們面對世事,不要執著一定要有完美的結果,因緣和合的人事,有時也不是單方面的心力可以操控的,只問自己是不是有盡心力在應對,已盡心力,未能成就理想,自己也有個問心無愧的立場了。
去年為了要申請保留普門學苑的房舍,我東奔西走委託公關人事,有一次,曾經拜託一位從事土地代書工作的信徒,前往市府重劃股溝通,這位信徒走了一趟市府回來後,便失去為普門道場護法的發心了,他說依他的觀察,普門學苑的房舍要保留很困難,並建議我去找立委沈智慧一起去市府重劃股請願,寫一張請求房舍緩拆的切結書給重劃股,盡早將拆屋補償費領走,免得喪失兩百多萬的補償權益。
我對這個建議不以為然,所以不去理會這一樁事,或許是這位土地代書又去遊說其他信徒,連續幾天內,有兩位信徒打電話來提醒我注意自己的權益,他們認為兩百多萬的補償費,對普門的經濟不無小補,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權益,要趕緊將補償費領出,找個地方搬遷,才不會喪失自己的權益。
我聽了這些威脅利誘的話,真的很感冒,就對二位打電話過來關心的信徒說:
『普門學苑房舍申請保留的事,除了普門個別向市府陳情以外,也曾經和鄰居聯名去申請,鄰居都堅持不去領補償費,以維護房舍免拆的權益,他們世俗人尚且可以放下這份補償費,我一個修行人貪求這些做什麼?何況比照其他重劃區的案例,以普門學苑的重劃地點條件,要以補貼市府土地差額方式申請原地保留,並非沒因緣,既然有前例可比照,我必然要為道場護法到底,假使所委託的公關人事,都無能為力了,無法達到訴求的理想,對道場的護法,我也算是盡了護法的心力了,如此自己也有一個問心無愧的安心。』
世事因緣生、因緣滅,對普門的護法,我只有自勉盡心力去周旋人事,隨順因緣的變化而決定普門日後是否遷建大坑或原地重建。
安心就是完美的定義,盡了心力,即使有缺陷,理得心安的無愧心境,總也比偽裝的完美,更有實質的完美意義。世事沒絕對的立場,人生境遇只要懂得掌握因緣,盡力去面對,就是沒成就理想,也不失「隨緣做主、立處皆真」的安心立場了。
四、從忍辱中建立安心
有一種人,時常以剛強的個性和人相處,以瞋怒的威力去面對人事,他周遭的親友都因為他不通人情的剛強個性,事事不敢和他做正面的溝通,漸漸他的人際關係就越來越沒有親和力了。這種人,就是他的能力很高竿,能夠獨當一面,掌握到權勢,也會因為他的剛強個性,瞋恚的習性,使同事不敢正面的和他溝通問題。
一個人管理人事,失去下情上達的資訊因緣,就是自己有很高強的能力,也會因為上下之間的相處只是貌合神離的應對,無法將團隊的精神凝聚成為力量,人事管理一旦失去集思廣益的人和,就是有能力、有權勢,也發揮不出事半功倍的辦事效果。
古人說:『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可見一個人時常以剛強個性、瞋恚習性應對人事的話,最先受傷害的人是自己。佛法一再強調:『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剛強的個性,瞋恚的威力,絕對不是調伏人事的力量,如果時常以剛強取勝他人的話,在自心中永遠也得不到心平氣和的安心;一個人假使時常失去心平氣和的安心,浮沉不定的情緒,對自己也是一種煩惱的折磨,這是一種很可憐又很可悲的個性。
柔順不一定是軟弱,俗語說「柔能克剛」,就以我們的牙齒和舌頭來做比喻,堅硬的牙齒,未老先落,柔軟的舌頭,卻是能夠從生伴隨我們至死不離,可見剛強不一定有長久維持人事的力量,所以性情剛強,容易鬧情緒發脾氣的人,應該在忍辱上多作「煉鋼」的功夫,鋼性經過百煉以後,也會產生鋼中帶柔的屈伸作用,鋼性一旦有屈伸的作用,鋼的用途就更加有它的存在價值了。
捨瞋行道,「忍辱」的力量最強,佛經中形容忍辱力量的大,功德的多,是布施、持戒所不能及的。我們的人生,要如何使自己在心地上時常保持一份心平氣和的喜悅情緒,這就要看自己如何在忍辱上建立安心了。
佛經上有個教人改變念慮的故事:
有一位老太太,經常愛哭,因為她心裡一直在憂慮兩個女兒的事。她的大女兒嫁給賣雨傘人家作媳婦,小女兒嫁給做麵乾的人家做媳婦,所以這位老太太看到陽光普照的天氣,心裡就會起一個罣礙,擔心大女兒的雨傘店沒生意,想著,想著,就不知不覺的傷心哭起來了;看到陰雨的天氣,也會起一個罣礙,擔心小女兒的麵乾沒太陽曬,想著,想著,便又傷心的掉下眼淚來了。像這樣,老太太每日都是愁眉不展,左右鄰居的親友,乾脆就稱呼這位老太太叫「哭婆」。
有一天,有一位出家師父路過哭婆的家,看到哭婆哭得很傷心,就過去問哭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哭婆就把心裡的憂慮告訴師父。
師父聽了,就教授哭婆一個轉變念慮的解脫法門,他對哭婆說:『老太太!你不要難過,我教你一個解脫憂慮的法門,你就不會天天哭了。以後你看到陽光普照的天氣,不要去想大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的事,要改想小女兒的麵乾有陽光可曬,能多做一些麵乾起來賣,生意做得很興旺;看到下雨的天氣,不要去想小女兒做麵乾的事,要改想大女兒的雨傘店生意興隆,賺了很多錢。』
這位老太太聽了之後,就依照師父教導的方法去改變自己的念慮,日子久了,不但不再哭,而且天天都心開顏笑,從「哭婆」轉變成「笑婆」了。
故事啟示我們尋求「安心」,就在念慮的轉變上做修養,就像師父所罣礙普門是要遷建或要重建的因緣問題,處在台中市府受衛爾康事件效應的影響中,除了隨順因緣變化來作抉擇外,憂慮也是多餘,在這個念慮的轉變下,目前心境也能夠有超然的自在了。
最後祝福大家在觀音慈光加被下,諸般吉祥,所求如意,增長福慧。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