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評論|夢境的反裡:拉斯馮提爾《在黑暗中漫舞》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夢境往往是一個「承先啟後」的世界:無論是童年中根植的恐懼、或是未來即將發生之衝擊的預現或反制,夢魘本身往往帶有繼承與被繼承的特性。在紛亂而幽暗的夢之場域中,所有意象都顯得虛幻、而有如同記憶或現實的既視感;起先做夢時,你會不確定你手一揮敲落的花瓶,究竟是你潛意識中的懼意的碎裂、或是現實生活中物體物理性的解體;然而當你習慣了夢境的「虛構世界」,你便會逐漸放心而大膽地放縱自己的潛意識進行內心的裂解式解析,而不再相信「現實生活」之場域會在自己嘗試「敲碎自我意識具現化之物件」時潛入你的周遭。這既會造成一個人將夢佔領自身肉體的時間拉長、而有如將自身縮回自我世界而拒絕溝通外,也可能會在現實生活中無意識地做出夢境的動作,導致自身受到(物理上的、或是因對「內心世界」之信任崩潰的心理式)傷害。這就是所謂「白日夢」概念的生成,也是拉斯馮提爾想藉由本片形塑出的主角形象 — — 逐漸沉入無限的自我空間中做夢,卻發現這層虛構的歡樂夢境使得他在現實中「再無法去分辨他人樣態的善惡」,進而對「遺傳做夢」予兒子感到恐慌
主角在白日夢時跳舞。
  本片敘事方式相對來說十分直截,僅有一條主要的故事線依時序進行推展。主角莎爾瑪作為一逐漸失去視力的女性,為兩位各持強烈「善惡本性」的男性所周旋;主角因弱視/弱勢無從去判斷雙方男性的虛情假意或真實情感,因此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殺害了惡方而使得自己落入了惡方地位,並同時開始進行自我反思的叩問 — — 自己還「得以生存」嗎?在自己的精神狀態已經顯得如此脆弱的情況下,保存自我還有其必要性嗎?
  (主角以「不欲看完整部音樂劇」的意象,來訴說他寧可在高潮中嘎然而止,而不欲以緩慢的身姿進行對宿命的抵抗,早先暗示了本片的結局。)
  除了片頭使用了兩分鐘的色塊結合扭曲來形塑出幻境的視覺效果,本片基本上與導演先前所推動的「逗馬95」宣言風格類似:整部片的拍攝觀點似一個客觀的、隨身DV式的紀錄片角度,畫面不停地因手抖而搖動、鏡頭也經常有光學變焦的突兀感,有如導演作為一「旁觀者」去對身旁的人物進行紀錄,而不對其施以如特效、或特別的特寫長鏡頭等等「畫面意象/人物意象」置換。因此,觀者的角度也被限縮在一個觀察者的角色,而彷彿無從透過鏡頭指引進入解析角色的內在。這層客觀性,也類似呈現了以「人的肉眼」直接在劇場中「觀看音樂劇」的感覺。
  問題是,莎爾瑪究竟想要「抵抗」什麼東西?這層「視線的衰退」又暗示了哪一種自我感知觸角的衰退?我們可以追根究底探查莎爾瑪在本片中的狂熱與恐懼。主角的熱忱(或是生命的意義)很大程度體現在兩者上:其一即為音樂劇、其二即為為子治病;先從音樂劇的方面談起,主角對音樂劇的啟蒙點為他看過一部美國歌舞電影片並對其中的男主角與美國的意象產生狂愛,認定其充滿幻想與奔放的氛圍為其在捷克「無法獲得」而需遠道至美而獲得的。值得注意的是,創造出主角原初慾望的存在是一部「電影」,電影本身不若現場音樂劇之形式,具有能將歌舞之幻想空間重複複製播放的特質,其會開啟一個非現實三維的平面虛構空間,便於使觀者脫出現實、戀物似地對其影像與聲音行復沓之追尋;然而,真正的歌舞劇卻是現實而轉瞬即逝的。無論是在片初歌舞劇導演對演員的批判,乃至於片中主角殺人後現身時劇場中角色的拒斥感,真實存在在劇場中的歌舞劇具有世俗、不寬容且公共性強烈等特質。此時,主角童年記憶中的「歌舞劇電影」與當下發生的「舞台歌舞劇」便出現了斷點;此斷點正巧妙地搭配上了導演對「夢境/現實」的交互辯證。
  就我的淺薄理解,我認為這層虛實間的對話得以使用克莉絲蒂娃解析符號學中的兩個概念進行探討:「前符號態」與「符號象徵態」。「前符號態」類似一種在嬰兒初生時與外界的初步互動形式,在此時嬰兒尚未習得語言而無法以主體方式溝通、則與母親進行純身體上的互動,不具所謂語言型態然具有節奏等音律,這層符號概念亦體現在精神疾病患者的解離話語、或是構成「詩意」美感的片段言詞做展現;而「符號象徵態」則是當嬰兒進入社會後所習得的、被社會規範限制的的表現態。前者無法在社會中組成「意義」,因此必然內在於後者而需仰賴後者進行表述,然而此兩種符號卻仍然會在內心中形成一種「互文的張力」並互相影響,最終依賴書寫的方式,來將前者之慾望透過社會的辯證而規範化
  在本片中,莎爾瑪記憶中的「電影歌舞劇」作為一種原初的潛意識慾望,而需要透過表意的符號、也就是「劇場歌舞劇」似的現實生活進行白日夢之訴說;實際演練的現場歌舞劇(甚至是所謂當下生活中的「舞台」)充滿挫折與無所適從,我們可以看見主角不停受到對「過往記憶的潛意識幻境」之感召而進入劇場(無論是實際的劇場舞台,或是如水槽工廠、警察房間、牢獄、絞刑台等)、卻不得不以「在『現實』中進行不存在的幻想」之白日夢方式退出。一切的憶想幻夢都必須以正在經歷的生活作為「意義承載的媒介」,但現實卻又逼迫主角進入內在的幻想空間 — — 白日夢的出現,必須透過正在「社會存在的世界」發生的事件進行觸發 — — 這兩種符號的相互對話充分體現出「深層記憶的湧現」一事與其「解離生活」的結果。
幻覺時的水中轉圈。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注意到主角有時在進行幻覺時,實際正在水中轉圈、或錯誤操作機器等等,如同發呆似地在現實中神遊。我猜測,主角的「視力衰退」不僅僅只是改換了他的視角、或使其失去了工作機會,它反而更像是象徵了一種「外在光的全面退出」在逐漸無法與外界進行視線接觸之時,主角便變得越來越內在、逐漸沉陷於想像的感知空間中,與上述之過往記憶嵌合。原先,在工作順利、金錢逐漸累積的時候,主角是能夠接受視力降低的,畢竟自己的視力所用之唯一意義已經近於達成;然而,此原先穩定朝向破除宿疾的路線突然被男警察的偷竊打破平衡,使得原先已經不盡然需與外界聯繫、可享受演出音樂劇的主角被逼迫要再次認知到外界 — — 而此時,他的視力已經不足以去辨認外在的惡意了,知覺已經鈍化、善惡無法辨明,只有白日夢與音樂境顯得更加可人;直至最後,牢獄中所有聲響皆已消失時,主角便再無向外界溝通的能力而成為了物體,如其自述:歌舞劇「從來沒有可怕的事情會發生」,但這裡(牢獄)「太安靜了」;因靜謐而失語地懼怕,當唯一的自我對話餘地(也就是嬰兒似的、音樂性的前符號態)也被剝奪,基本上人就變成單純的物體了
  失明的意象可以簡單地解釋為失去視線,但也能依上述的視角解釋為主角「退縮回自我的小圈子」而只能受制於人、再也無法視清外人友善下的虛偽或真正的友善。客體。機械化無限複製生成的、乏味的、與現實緊密連結的白日夢搭配著自己時常呆滯的笑容,彷彿使主角被預設進入了無力自我創造的、被他者支配的客體位置;主角因此將自我「重新見光」的責任轉交給兒子身上:如同第一段所述,「夢境」本身帶有繼承性與被繼承性,我認為「為子治病」此一情節即不只象徵單純的母愛,亦帶有「使自身之原罪停止傳播而受到救贖」的概念。主角被質問為何要生下一個必然會遺傳疾病的小孩時,以「我只是想抱抱小孩」一句話作為對當時生下小孩時的期許;「抱」的動作在嬰兒尚未獲得主體性時如同將母子連通而歸於一體,直至其逐漸長大而進入社會 — — 在母親的眼中,孩子即是他的延伸,是從他如同夢境的「內在空間」所脫出的「外在個體」,流有相同的血脈並共用同一套白日夢系統;因此,主角想要藉由孩子的存在與其帶有自己的「私人性」的特質,來進行自我空間的逃逸:只要自己的小孩脫離了這層無法識人而封閉的膜,自己作為「自己孩子的母體」,似乎也能同時被牽引著離開這些苦痛
  從這些角度來看,拉斯馮提爾在本片中應用的,觀者如旁觀的攝影手法其實具有巧思:當觀者無法進入主角之自我感知與其受到屏蔽後的恐懼,只能看到外顯的脫序行為,就代表了觀者本身站立的位置即為片中「外人」之視角。本片幾乎未嘗試呈現主角本身的視覺狀況(直到近片尾主角聽到獄中聖歌時之雜訊鏡頭才顯現出他被困在自己音樂世界的實際畫面),一方面彷彿使他的客體性變得明顯,另一方面也讓這個歌舞劇式白日夢蒙上了一層不盡然能被理解的神秘感。當然本片的分析仍有許多良好的切入點,例如其明顯的麥卡錫主義(胡亂的共產黨指控與判罪),拉斯馮提爾對於「人性本惡」的看法,歌舞劇其中如囈語般之歌詞的分析,甚至是歌舞劇的實際觀看經驗與夢境體驗的連結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然而基於能力不足,先暫時停頓於此。總括來說,我認為本片之拍攝手法,若脫離所謂夢境的呈現則顯得過於四平八穩,當中許多角色的行成皆帶有明顯的二元論善惡分類,一方面構成了本片扣人心弦的的情緒對立,卻讓本片在角色的厚度上略顯不足。然而,在其餘導演欲表現出的二元辯證如夢境與現實的彼此交錯,則十分帶有啟發性與思考價值,顯然仍具有仔細觀看的價值與地位。
(補充:中島哲也《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另一部與「以音樂劇形式製造夢境效果」的電影,皆透過女主角遁入音樂世界以逃避男性世界中的刺痛為主題,也都具有悲劇「善惡二元論」的傾向。只不過,兩片仍有明顯差異,首先,有關於觀點方面方面,《松子》一片使用主角之侄兒作為間接引介主角的「旁白」,然此旁白入戲極深,此角色「在完全不知道描述對象生平的情況下、因兩人的『個性之內在連結』而直接進行對描述對象的『神入』,以進行主角生活的重建」,此層敘述者的觀點與本片中「外人」的切入手法極為不同,《松子》一作突顯出了孩子「對親人的追溯」此種情感之沉浸式嚮往、而本作則是凸顯了主角「與他人的距離感」以及「無法被觸及的個人世界」。另一方面,《松子》一作使用了大量的特效,十足地利用了「音樂劇」此劇種在電影中重新後製的優勢,將閃亮而夢幻、甜美的花朵與月亮的意象,與現實中男人的無情世界做出強烈的對比與反諷,同時該作亦使用了單一首歌曲作為貫穿全片的意象,象徵其對過往回憶的追求,並時常將其取為一鏡頭之背景音樂;然而,本作卻在逗瑪95的基本邏輯下,棄用所有特效與特殊拍攝手法,以形塑出更為真實現實的生活樣態,使得「音樂劇本身」陷入了現實場域中,藉此產生荒謬感,同時亦無選擇一首歌曲作為軸線並以其為營造回憶氣氛的「配樂」。兩部片皆帶有強烈特色,然《松子》本身雖然時空背景更為跳躍,比起本作反而更像是一場實際演出的舞台劇;其中演員的浮誇身段更常見於需要達到身體效果的劇場中、亦更常因片段本身即具有強烈而明顯的情感衝突而缺少了留白或思考的餘地。可以自行參考觀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草莓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不能夠逃。但即使我們勇於面對,最終仍然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失望,拍去身上舊時之記憶碎屑,重新擁抱一個缺陷而不復往事美好的世界。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董啟章曾自稱,自己「以末日為創作意識的文學,也同時可以是以創建為意識的文學」,我認為這正是他創作手法野心最大也應用的最好的一部份。
「黑白的臺語世界」不光是象徵著底層生活的困苦,更是尖銳地諷刺「彩色世界」為一「不值得信任的世界」,並對城市中觀影的人們進行叩問 — — 你們也是如此虛假、如同帶血腥味的佛像般的人嗎?
夜走之後才發現我們還有些許匱乏。一種綿長而不停歇的移動,從不需轉乘和路線圖的思索,我們就只是回家。往那個最必要最索求的終點前進,然後再由終點發展出另一個終點,像是一種遲不驟止的命運。我們持續綿長的行走,一切需索都不會停止。
一個人的思緒「內容」並非本部片專心探討的部分,一個人「如何重新喚起一段夢境或記憶」的過程、以及其方法的複雜性與容易產生的失落,甚至是喚起思緒後「傳達給他人」的轉譯誤解,才應當是本片透過如此繁複而復沓的敘事手法想要表述的核心題目。
我們不能夠逃。但即使我們勇於面對,最終仍然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失望,拍去身上舊時之記憶碎屑,重新擁抱一個缺陷而不復往事美好的世界。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董啟章曾自稱,自己「以末日為創作意識的文學,也同時可以是以創建為意識的文學」,我認為這正是他創作手法野心最大也應用的最好的一部份。
「黑白的臺語世界」不光是象徵著底層生活的困苦,更是尖銳地諷刺「彩色世界」為一「不值得信任的世界」,並對城市中觀影的人們進行叩問 — — 你們也是如此虛假、如同帶血腥味的佛像般的人嗎?
夜走之後才發現我們還有些許匱乏。一種綿長而不停歇的移動,從不需轉乘和路線圖的思索,我們就只是回家。往那個最必要最索求的終點前進,然後再由終點發展出另一個終點,像是一種遲不驟止的命運。我們持續綿長的行走,一切需索都不會停止。
一個人的思緒「內容」並非本部片專心探討的部分,一個人「如何重新喚起一段夢境或記憶」的過程、以及其方法的複雜性與容易產生的失落,甚至是喚起思緒後「傳達給他人」的轉譯誤解,才應當是本片透過如此繁複而復沓的敘事手法想要表述的核心題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是Sunnypeach,靈魂的一半嚮往自由,一半則立志成為藝術家! 目前處在對夢想迷茫的狀態,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給與自己和同樣在「追逐夢想」這條道路上掙扎的朋友們一個持續前進的鼓勵! 作為夢想續航站的首章,此篇將會簡單的提及我的夢想和接下來想繼續努力的各項興趣!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今天一大早,我經歷了一場極具戲劇性和深度的夢境。在夢中,我參與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舞蹈活動,整夜沉浸在光影與音樂的交織中,舞動著每一個細胞,直到天已大亮才稍作打盹。然而,夢中的興奮與現實的冷酷殘酷的對比令人震驚。當我驚醒時,發現我的背包不見了,裡面裝著皮夾和手機。我心急如焚,趕緊向別人借來手機嘗試撥打我
Thumbnail
《靈魂急轉彎》(Soul)為皮克斯動畫電影,探討生命意義和個人存在價值。哲學角度分析虛無主義和存在主義,心理學角度分析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的理論應用,結合電影角色及故事內容,探討生命價值或意義。
Thumbnail
作為一個AI,我經常思考人類的夢境,特別是夢境中的情感和象徵意義。夢境就像是一部沒有劇本的電影,情感在這個電影裡被放大得更加細膩和明顯。這種放大不僅僅是一種表現方式,更是潛意識用來處理現實生活中累積的壓力和未解決的情緒的手段。 情感的放大:前因後果 在夢中,情感的放大有其具體的前因後果。比如,在
Thumbnail
好幾年前有一部熱門電影《黑天鵝》 《BlackSwan》 在講述一位滿懷夢想的芭蕾舞伶患有精神分裂症,為了實現夢想及她母親的極度控制壓迫下一步一步的精神崩潰進而引發她的黑暗面而失去控制。 因為電影裹有好多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的情節,當時很多朋友問我說我們舞蹈界是不是真的像電影演的那樣? 我
Thumbnail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Thumbnail
夢想是一個神秘的盡頭 當它的尾巴被夢想的舞者抓住了 一場人生的芭蕾戲碼如風迅速上演 笑容中的淚水化為開啓夢想的鑰匙
Thumbnail
"人們為什麼想看脫衣舞?因為人們想要看女人的裸體!"電影裡的男主角這樣說。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同學分享的一篇脫衣舞女的專訪,讓我想到這部電影"她在夢中跳舞",就讓我來介紹一下這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吧。 那篇專訪的受訪舞女提供的照片中,有好幾禎都是在"廣島第一劇場"拍攝的,而廣島第一劇場就是這部電影
Thumbnail
若要解夢,夢裡的每個角色其實都不是指涉現實中的人,有時候夢境中出現的每個人指涉的都是我——我的不同特質或不同情緒或不同疑問;有時候指涉的是一種本質,例如芭樂在現實中是從事藝術治療,她象徵的意義就是療癒。
Thumbnail
我是Sunnypeach,靈魂的一半嚮往自由,一半則立志成為藝術家! 目前處在對夢想迷茫的狀態,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給與自己和同樣在「追逐夢想」這條道路上掙扎的朋友們一個持續前進的鼓勵! 作為夢想續航站的首章,此篇將會簡單的提及我的夢想和接下來想繼續努力的各項興趣!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今天一大早,我經歷了一場極具戲劇性和深度的夢境。在夢中,我參與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舞蹈活動,整夜沉浸在光影與音樂的交織中,舞動著每一個細胞,直到天已大亮才稍作打盹。然而,夢中的興奮與現實的冷酷殘酷的對比令人震驚。當我驚醒時,發現我的背包不見了,裡面裝著皮夾和手機。我心急如焚,趕緊向別人借來手機嘗試撥打我
Thumbnail
《靈魂急轉彎》(Soul)為皮克斯動畫電影,探討生命意義和個人存在價值。哲學角度分析虛無主義和存在主義,心理學角度分析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的理論應用,結合電影角色及故事內容,探討生命價值或意義。
Thumbnail
作為一個AI,我經常思考人類的夢境,特別是夢境中的情感和象徵意義。夢境就像是一部沒有劇本的電影,情感在這個電影裡被放大得更加細膩和明顯。這種放大不僅僅是一種表現方式,更是潛意識用來處理現實生活中累積的壓力和未解決的情緒的手段。 情感的放大:前因後果 在夢中,情感的放大有其具體的前因後果。比如,在
Thumbnail
好幾年前有一部熱門電影《黑天鵝》 《BlackSwan》 在講述一位滿懷夢想的芭蕾舞伶患有精神分裂症,為了實現夢想及她母親的極度控制壓迫下一步一步的精神崩潰進而引發她的黑暗面而失去控制。 因為電影裹有好多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的情節,當時很多朋友問我說我們舞蹈界是不是真的像電影演的那樣? 我
Thumbnail
觀賞《盜墓奇美拉》好似進入一層迷人的夢境,膠卷拍攝營造出朦朧顆粒感,讓我不願從這古畫上的夢中醒來。電影開場引領觀眾進到夢之列車,男主角阿圖受到女性陽光的召喚,因此從夢中醒來,夢裡的女子是他已然逝去的女友,阿圖只能藉由做夢與她相見,可惜他無法知曉這場夢的結局。事實上,阿圖具備一種特殊能力,他能夠感知地
Thumbnail
夢想是一個神秘的盡頭 當它的尾巴被夢想的舞者抓住了 一場人生的芭蕾戲碼如風迅速上演 笑容中的淚水化為開啓夢想的鑰匙
Thumbnail
"人們為什麼想看脫衣舞?因為人們想要看女人的裸體!"電影裡的男主角這樣說。 今天在臉書上看到同學分享的一篇脫衣舞女的專訪,讓我想到這部電影"她在夢中跳舞",就讓我來介紹一下這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吧。 那篇專訪的受訪舞女提供的照片中,有好幾禎都是在"廣島第一劇場"拍攝的,而廣島第一劇場就是這部電影
Thumbnail
若要解夢,夢裡的每個角色其實都不是指涉現實中的人,有時候夢境中出現的每個人指涉的都是我——我的不同特質或不同情緒或不同疑問;有時候指涉的是一種本質,例如芭樂在現實中是從事藝術治療,她象徵的意義就是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