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雙語

整理書的時候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
十幾歲的時候我喜歡看翻譯小說,尤其是歐美的翻譯小說。合理的解釋是我當時非常想學習國外的文化,但是我的英文太差讀原文書速度太慢,所以念翻譯小說反而比較快。想當初上英文課念「馬克白」的原文書時,真是非常的痛苦啊。當時對莎士比亞沒有任何認知,還要理解原文書到一個可以在課堂上發問及討論的程度,現在回想其實覺得還蠻好笑的。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書架上以25%歐美翻譯書籍,25%日本翻譯書籍,25%中文原創,25%英文原文書為主。讀書時間非常平均的分配給學習新文化,追求不和亞洲文化脫節,還要持續閱讀中文避免忘記母語。
現在,書架上60%是中文小說或工具書,20%英文工具書,15%日文翻譯書籍,5%歐美翻譯書籍。再加上Kindle上無數本歐美及中文原文電子書。曾幾何時,我無法完整的讀完一本歐美翻譯小說了,其實每次看到一些細節,感覺,或是名字,我都會很希望能直接用原文理解。英翻中或中翻英有很多細節會不見,所以改寫也是必要的,就像我每天寫文,中英文還是有蠻多出入的。至於Kindle,美國目前電子書當道,所以能留在書架上的實體書只剩非常值得收藏的工具(設計相關)書了。
隨著我一開始的懵懂,到成長,到習慣旅居,我擁有的書籍也跟著變動。相信十年之後再回頭看一次,會有更多感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