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歐文學的閱讀樂趣 (1):是我們的全神貫注,使得北歐神話栩栩如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相信不管閱讀量多寡,每個人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那本書往往在人生早期階段遇上、喜歡上,不論別人怎麼說,之於個人而言是永遠特別。古北歐文學 (old nordic literature) 對我來說,像是那樣的讀物;這次我想分享,為什麼我喜歡它,以及我們殼蟻如何閱讀它。

raw-image

北歐神話作為文學,妳擁有獨一無二的版本

古北歐詩歌文學對出沒於紙上的角色不會刻意雕琢外貌,以至於後世插畫家、影視娛樂作品能隨興按照自己的想像創作。由於北歐神話以外的古北歐文學作品,在台灣較罕為人知,以下我只以北歐神話作例子聊聊。

《戰神》(God of War: Ragnarök)、《雷神索爾》(Thor) 中描繪的北歐異教神索爾 (Þórr),在造型上有巨大差異,卻仍保有某些特質(正直、衝動),讓我們辨認得出,於北歐神話脈絡內,這會是索爾,而不是巨人 (jǫtunn) 或洛基 (Loki)。

raw-image

關鍵在於,古北歐詩歌相較於皮相,更著墨於個性、動機、行為反應等劇本結構中的功能;閱讀過程中,我們不會受困於無法清晰地想像索爾的面容,一旦角色動起來,我們就能認出祂是誰。

關於索爾,讀者需要知道的都已然躍於紙上——或許,我們本來就不需要,甚至不想「看見」太多——北歐神話留給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人人都能在腦海中建構出心目中的索爾形象。

我們是怎樣的人,就會看見怎樣的東西;當我們將諸神視為人類的守護者,便容易將祂們的對手「巨人」想像成「沒那麼像人」的角色。

考究文獻後,實際情況更加複雜。若盡量避免基督教文化影響,那麼在異教時代,巨人與諸神似乎沒有明顯的外貌區別——他們彼此通婚、工作、對話、鬥爭——正如現實中的人們與其他族裔之間的交流那般。

同時,北歐神話又不至於敘述地鉅細靡遺,以至於在文字提供的草圖之上,妳也殼蟻塗抹自己的色彩,加飾自己的巧思、創意。北歐神話已經寫完了,至少幾百年前的那本是;但妳總是能夠發現那些言有盡,而意無窮之處。

神話不是歷史課本,才好玩

若是講解給別人聽,談到豎立於北歐神話世界中心的那棵巨木/世界樹 (Yggdrasil),最好能畫出一張意思意思的地圖,以方便理解。

然而,僅僅作為一位北歐神話的讀者,以概念捕捉,或單純視為一種感受的「世界樹」,遠比研討它對應真實世界的地理,於我而言更有真實感。保留這樣的真實感,相較於事實上它是什麼,意義更加豐富。

閱讀體驗上,北歐神話世界中的地理描述,更像是「當妳想要找索爾時,去哪裡比較容易遇到」的指南;如果要找奧丁,建議還是算了吧。這老頭全年都不知道人在哪,到處滿地亂跑。

因為索爾動不動前往東方痛毆巨人,殼蟻揣測巨人的家鄉大致上在東方。由於巨人蘇爾特 (Surtr) 來自南方,他的故鄉穆斯佩爾海姆 (Muspellheim) 應該也要在南方。

raw-image

人際關係、家族系譜也是如此;因為弓獵之神烏爾 (Ullr) 是索爾的兒子,索爾是奧丁 (Óðinn) 的兒子,因此烏爾理當是奧丁的孫子。

位置之間的關係,以及角色之間的關係,不是透過定義或考據而來,多半是點對點,用虛線描繪才顯現。神話沒有說明白的部分,往往是虛線最濃密的部分,也是自己閱讀神話的趣味所在。

有些時候神話會刻意安排不可能想像的敘述,儘管身為讀者仍不免俗地設想它們,並感受到無力、模糊,這大概也是神話作者試圖傳遞給我們的訊息——那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沒有非得要理解不可——現實生活難道不也如此嗎?

人們往往並非弄懂所有東西才開始行動,而是永遠處在不得不根據當前握有的線索,必須馬上動起來的處境中。神話中的角色們也是。

或許祂們也不知道,那條鎖住末日魔狼芬里爾 (Fenrir) 的鏈子 (Gleipnir),究竟怎麼做出來的——反而更加深芬里爾強壯地不可理喻的印象,而使人與諸神感到畏懼,皆變得合情合理——根據《散文埃達》(Prose Edda),這條鎖鏈用 6 種東西打造:

  1. 貓落地時發出的聲音 (af dyn kattarins)
  2. 女人的鬍鬚 (af skeggi konunnar)
  3. 岩石的根部 (rótum bjargsins)
  4. 熊筋 (af sinum bjarnarins)
  5. 魚的呼吸 (af anda fisksins)
  6. 鳥的唾液 (af fugls hráka)

儘管現在我們擁有足夠的生物學知識,理解到這些都並非嚴格意義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作者的意圖仍成功表達,向我們強調著一種不可思議之物的氛圍。

一定得是古北歐東東嗎?

敏銳的讀者可能注意到了,以上談到的特質,都絕非僅有北歐神話可見。厲害的文學作品,往往都能輕易達標——角色面龐一片空白,卻栩栩如生、劇情龐雜多樣,卻印象深刻——當然,北歐神話的魅力遠不止於此。

raw-image

我相信有趣的故事都有近似的紋理,它們「鋪陳在意料之內,發生了意料之外」——那不是透過堆砌細節就能達到的圖像。告訴我世界樹有多少枝葉,實際上高幾公尺,只會讓它被殺死,而非栩栩如生;甚至,可能令讀者看不見它了,眼前盡是實存之物的投射。

不論是不是北歐神話,希望大家都能在閱讀故事中,找到親切的紋理,詮釋出一段美好的經驗,閱讀不就為了這個嗎?樂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教人議會.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
17.4K會員
261內容數
▋ᛏᛁᛋᛁᛣ᛫ᛅᚢᚴ᛫ᚼᛁᚱᛅᛣ᛬ᛁᚴ᛫ᚼᛅᛁᛏᛁ᛫ᚢᛁᛏᛁᚢᛅᛣ᛬ᚢᛁᛚᚴᚢᛘᛁᚾ᛫ᛏᛁᛚ᛫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ᛁ ▖女士們、先生們,我是異教人,歡迎來到異教人議會 ᛉ. 北歐神話、盧恩文字、維京人、異教 ᛉ. 課程講座|圖文設計|專業諮詢顧問
2025/04/29
各位好久不見了,這個月發生了太多事情,要務纏身,每日都在掛念著想寫點東西;擔心被大家遺忘,擔心自己也被我遺忘。大家有聽過或讀過德國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的作品嗎?我剛放下關於他的文字,帶著一點感想,迫不急待想獻給你們。
Thumbnail
2025/04/29
各位好久不見了,這個月發生了太多事情,要務纏身,每日都在掛念著想寫點東西;擔心被大家遺忘,擔心自己也被我遺忘。大家有聽過或讀過德國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的作品嗎?我剛放下關於他的文字,帶著一點感想,迫不急待想獻給你們。
Thumbnail
2025/02/21
看近期那部 Youtube 大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時,腦海閃過了好幾段古北歐詩歌;藉機會分享這些,據說來自北歐神靈奧丁之口,具有警示意味防身箴言。順帶聊聊一點,關於「心靈成長課程」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2/21
看近期那部 Youtube 大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時,腦海閃過了好幾段古北歐詩歌;藉機會分享這些,據說來自北歐神靈奧丁之口,具有警示意味防身箴言。順帶聊聊一點,關於「心靈成長課程」的思考。
Thumbnail
2025/01/03
寓教於樂的難處,在於如何把知識包裝好,令人不費力地學會;場景若換作奇幻世界,即便毫無包裝,硬核的盧恩知識卻似乎能無痛置入給玩家?看著冒險者們在草地上剖析盧恩之謎,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1/03
寓教於樂的難處,在於如何把知識包裝好,令人不費力地學會;場景若換作奇幻世界,即便毫無包裝,硬核的盧恩知識卻似乎能無痛置入給玩家?看著冒險者們在草地上剖析盧恩之謎,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古人比你更會玩 作者:黃桑 出版社:時報出版 暑假開始,帶著孩子在圖書館打算借一堆書回家渡過漫長、悠閒的暑假生活,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內容是看似乏味的古文歷史但搭配有趣幽默的卡通,於是乎借回家翻閱。對於歷史與古文,在求學時期感到非常痛苦,大多數老師都是以要求「背誦」方式去記憶,所以對於歷史常感
Thumbnail
古人比你更會玩 作者:黃桑 出版社:時報出版 暑假開始,帶著孩子在圖書館打算借一堆書回家渡過漫長、悠閒的暑假生活,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內容是看似乏味的古文歷史但搭配有趣幽默的卡通,於是乎借回家翻閱。對於歷史與古文,在求學時期感到非常痛苦,大多數老師都是以要求「背誦」方式去記憶,所以對於歷史常感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擱置在書櫃上許久,前幾天順手拿下時也沒有多看介紹就直接開讀,先說讀後的簡單感想 ─── 非常喜歡!其實讀文學小說我偏向不看太多詳細介紹就直接進入故事,這種冒險的感覺很棒。
Thumbnail
擱置在書櫃上許久,前幾天順手拿下時也沒有多看介紹就直接開讀,先說讀後的簡單感想 ─── 非常喜歡!其實讀文學小說我偏向不看太多詳細介紹就直接進入故事,這種冒險的感覺很棒。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我在某本書看見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那本書是……」   我想,今日試讀的《那本書是》,非常適合這個引言。
Thumbnail
我相信不管閱讀量多寡,每個人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那本書往往在人生早期階段遇上、喜歡上,不論別人怎麼說,之於個人而言是永遠特別。古北歐文學 (old nordic literature) 對我來說,像是於那樣的讀物;這次我想分享,為什麼我喜歡它,以及我們殼蟻如何閱讀它。
Thumbnail
我相信不管閱讀量多寡,每個人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那本書往往在人生早期階段遇上、喜歡上,不論別人怎麼說,之於個人而言是永遠特別。古北歐文學 (old nordic literature) 對我來說,像是於那樣的讀物;這次我想分享,為什麼我喜歡它,以及我們殼蟻如何閱讀它。
Thumbnail
我不喜歡舊物、舊書,而喜歡乾淨整潔的新書,但舊書,尤其是很有歷史的舊書,承載了歷代主人滿滿的回憶,它們的價值難以估計,比新書價錢多出好幾倍、好幾十倍者,所在多有。
Thumbnail
我不喜歡舊物、舊書,而喜歡乾淨整潔的新書,但舊書,尤其是很有歷史的舊書,承載了歷代主人滿滿的回憶,它們的價值難以估計,比新書價錢多出好幾倍、好幾十倍者,所在多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