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種甘蔗給會社磅!日本時代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成功案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對日治時代蔗農的印象,肯定是那句俗諺:「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無論是糖廠刻意壓低收購價格,或是在秤上動手腳,當時的蔗農都是處於無法獲得公平收入的情況。
製糖會社與蔗農之間的衝突,最嚴重甚至引發了二林事件(1925年)
假設自己身處在日治時期,
面對製糖會社的不公,當時的人們有沒有求助的辦法呢?
除了農民運動抗爭之外,
以法律的方式直接對會社提出訴求,其實是有可能的!
以下就有個民間力量成功讓製糖會社道歉的案例:
昭和四年(1929年)4月28日的【臺灣民報】
報導了一件 埔里〈不正秤量問題 會社謝罪解決〉的新聞
如果用現代記者的報導口吻寫出來,大該會變成下面這樣:
【驚爆使用不良秤! 會社緊急謝罪滅火】
  南投埔里製糖所日前傳出使用準度錯誤的不良秤,替蔗農秤蔗,惡意偷斤減兩,被害農民雖立即向當局及會社幹部提出抗議,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疑似互相包庇。
  地方上的民眾黨員聽聞消息,上報黨本部並決定出面協助蔗農揭露真相,準備舉行記者會,並揚言對製糖所提出告訴。
18日風聲傳到會社高層人士耳中,一時間會社內部緊張萬分,緊急委託當地有力者出面與之交涉,希望能私下調解,不要把事情鬧大,最後雙方於19日午後6點,達成以下協議:
  會社方面:一、訂於23日擺筵席並請戲劇表演以示謝罪。二、立即更換秤甘蔗的秤。三、往後要秤蔗時必須農民在場見證。四、買賣金錢發誓一定正確計算。
  蔗農方面便將記者會取消,也撤銷告訴準備。
這種「受害農民不被重視,直到政治人物介入、揚言提告,大企業才願意出面承認錯誤並道歉」的情節,跟現在常見的找立委陳情開記者會並沒有太大差別,看來找政治人士幫忙出頭的辦法也不是現代人獨有的了。
不過這一百年前的「臺灣民眾黨」,可不是柯P組成的那個台灣民眾黨,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一百年前出面幫助蔗農的這個臺灣民眾黨,可厲害多了!
是蔣渭水、蔡培火等人成立,在日治時期臺灣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政黨!

臺灣第一政黨的誕生

他們創黨人員都是臺灣社會上的知名人士,早在社會運動圈具有影響力。
蔣渭水是醫生也是政治家,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自學生時代就受民族主義影響,積極參加政治運動,加入過中國同盟會臺灣分會。成為醫生後仍舊與知識份子們往來討論改革臺灣社會的議題,1921年(大正十年)10月17日,與蔡培火、林獻堂等人一同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目的為助長臺灣文化發達,向地方民眾宣揚近代知識,以達到文化啟蒙。
(蔣渭水相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網址:https://reurl.cc/NrbbMn)
但之後在社會運動的路線上出現分歧,1927年的文協變成由連溫卿等傾向農工運動的左翼青年主導,蔣渭水、蔡培火等溫和派的舊幹部於是宣布退出。
退出的蔣渭水等人,開始計畫組織政黨,但是多次受到總督府干涉,與政府交涉後以「不奉行民族主義、不由蔣渭水支配、組織為合議制」為條件,終於在1927年7月10日正式成立「臺灣民眾黨」。
加入臺灣民眾黨的成員,除了與蔣渭水一同參與社會運動的友人,也包含臺灣各地的醫師、老師等,都是那個年代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例如:
林獻堂:台中霧峰林家望族,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創立第一所臺灣人的中學校-台中中學校
蔡培火:師範學校畢業,曾於台南市第二公學任教
謝春木:留學東京高等師範,回台後在臺灣民報社工作
王受祿:台南人,臺灣第一位德國醫學博士
韓石泉:總督府醫學院畢業,執業醫師
盧丙丁:曾任職台南內庄公學校副校長,為文化協會的文化活動領導之一
等等......
組織拓展非常快速,第一年就在臺灣各地成立了15個支部,全盛期的黨員人數達到1055人。

關懷農民的熱血青年

臺灣民眾黨的宗旨是改革臺灣社會,以實現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由。
並列出三個綱領:
一、確立民本政治:要求制定台灣憲法、反對擁三權的總督府專制、要落實三權分立。
二、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保護農工階級、降低貧富差距、廢除特權制度。
三、改除社會制度之缺陷:男女平等、革除社會陋習,如禁鴉片、反對人身買賣、消除迷信惡習等。
其中第二點,保護農工階級,因為1920年代世界上吹起反殖民、民族革命的思潮,從文協開始許多年輕人受到這波知識影響當然也跟世界接軌,提倡農工權益,消除制度造成的階級差異。
雖然蔣渭水當初是因為反對文協過度左傾的立場而出走,但在臺灣民眾黨時期依然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拉攏農工階級支持者加入。
有這樣的背景,可想而知臺灣民眾黨對蔗農長期受到壓榨的處境一定也早有關注。
(臺灣工友總聯盟成立照)
(1928年臺灣民眾黨第二次黨員代大會)

憑實力讓製糖會社道歉

回到前面的新聞報導,埔里的臺灣民眾黨員,要求本部支援當地蔗農的抗議行動,計畫辦糾彈講演會,並欲提出告訴。
所謂的「講演會」,類似邀請民眾們來聽的主題演講,以前在文化協會的時候,就經常使用講演會向一般民眾傳遞文化知識,每次參加的人數都相當踴躍。
以蔣渭水等人的號召力,要是這個批判製糖所的糾彈講演會一辦下去,肯定會影響更多人關注,加上原本就有不滿情緒的當地蔗農,那怕引起另一場農民運動也不奇怪。
而且欲提出告訴也不是說說而已,臺灣民眾黨的成員,像是林獻堂就有推動臺灣議會請願運動的經驗,加上不乏有研讀過法律相關成員,從總督府的體制內走法律途徑,據理力爭,對糖廠提告是相當可能成真的。
或許埔里製糖所的幹部也是擔心情況被鬧大,弄不好還會變成第二個二林事件,所以才趕緊派人去協調,做出讓步,承認收購上的瑕疵,並對蔗農道歉,答應改正秤重的問題。
臺灣民眾黨替農民爭取到公平,是政治組織為社會大眾帶來的正面效益。如同他們的初衷,為臺灣人爭取實質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由。
雖然不知道後續有沒有影響其他地區的糖廠態度,但至少對埔里的蔗農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勝利!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45內容數
「如果能用一張A4紙就寫完論文,誰會想要寫九萬字呢?」 讀歷史出身的宅宅,把閱讀歷史、動漫、音樂得到的靈感,轉化成寫作的動力。個人噗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4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最初是被書腰的標語「厭世魔法使不想當英雄」引起興趣,看了網路試閱第一回,再被特殊線條的畫風吸引,才決定買的。 如果只看第一回,會覺得該不會是少年魔法使被捲入危機的JUMP系走向吧? 結果越往後看,發現完全不是!
86年前的4月,台灣中部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大地破裂、橋梁斷裂、鐵道損毀,許多街庄的屋子都被夷為平地......
因為工作的關係,看到一本日治時期出版的《台灣歷史畫帖》。
那天媽媽提議去柳川看聖誕節裝飾和水舞表演,於是晚餐後便從正英路搭公車往市區去了。
前幾日看到這則國際新聞 關於美國化妝品牌為了避免種族爭議宣布停售美白產品:
燈會,現在大家都跑到台中市區或外縣市去看。 其實在更早以前,沙鹿街的玉皇殿在元宵節就有裝飾花燈,讓民眾遊覽的習慣。 以下來看兩篇日治時期新聞報導沙鹿花燈的盛況:
我最初是被書腰的標語「厭世魔法使不想當英雄」引起興趣,看了網路試閱第一回,再被特殊線條的畫風吸引,才決定買的。 如果只看第一回,會覺得該不會是少年魔法使被捲入危機的JUMP系走向吧? 結果越往後看,發現完全不是!
86年前的4月,台灣中部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大地破裂、橋梁斷裂、鐵道損毀,許多街庄的屋子都被夷為平地......
因為工作的關係,看到一本日治時期出版的《台灣歷史畫帖》。
那天媽媽提議去柳川看聖誕節裝飾和水舞表演,於是晚餐後便從正英路搭公車往市區去了。
前幾日看到這則國際新聞 關於美國化妝品牌為了避免種族爭議宣布停售美白產品:
燈會,現在大家都跑到台中市區或外縣市去看。 其實在更早以前,沙鹿街的玉皇殿在元宵節就有裝飾花燈,讓民眾遊覽的習慣。 以下來看兩篇日治時期新聞報導沙鹿花燈的盛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解歷史的必要性,透過宋怡慧老師的《臺灣潮人誌》,介紹八位臺灣歷史偉人,揭示其對社會的影響與價值。反思這些人物的故事,鼓勵讀者發掘自身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從歷史中獲取智慧,增進對自己及所在土地的熱愛。此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生活的啟發。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前文提到過,治台前七年基本上都在弭平抗日勢力,一直到後藤新平的治理方式將抗日勢力逐漸瓦解後日本才真正開始全面統治台灣 後藤新平接任民政長官之後,後藤秉持「生物學原則」,開始大規模地進行的調查與建設。後藤曾說:「殖民地行政計畫,在目前科學進步之下,必須根據生物學的原則,也就是要發展農業、工業、衛生、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這是在這一個部落格(VOCUS),第一次發表和「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台灣民族的形成」相關的文章, 先前在「樂多部落格」,曾經發表過有關於「日治時期」的16篇文章。接著下來的一個階段為:「黨國時期」,同樣的我們分成好幾個章節來敘述說明。此為第一個章節。 國庫不是國民黨的黨庫,傅正於<自由中國>196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解歷史的必要性,透過宋怡慧老師的《臺灣潮人誌》,介紹八位臺灣歷史偉人,揭示其對社會的影響與價值。反思這些人物的故事,鼓勵讀者發掘自身生命的意義,並學習從歷史中獲取智慧,增進對自己及所在土地的熱愛。此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生活的啟發。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前文提到過,治台前七年基本上都在弭平抗日勢力,一直到後藤新平的治理方式將抗日勢力逐漸瓦解後日本才真正開始全面統治台灣 後藤新平接任民政長官之後,後藤秉持「生物學原則」,開始大規模地進行的調查與建設。後藤曾說:「殖民地行政計畫,在目前科學進步之下,必須根據生物學的原則,也就是要發展農業、工業、衛生、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這是在這一個部落格(VOCUS),第一次發表和「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台灣民族的形成」相關的文章, 先前在「樂多部落格」,曾經發表過有關於「日治時期」的16篇文章。接著下來的一個階段為:「黨國時期」,同樣的我們分成好幾個章節來敘述說明。此為第一個章節。 國庫不是國民黨的黨庫,傅正於<自由中國>196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