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每日15分鐘雜談寫作:自在抒發曾有過的靈感

怪怪的艾蜜莉
怪怪的艾蜜莉
嗨,居然來到第五天了覺得我好棒。今天也是星期日,每個周末休假的最後一天。今天也不知道寫什麼好欸,那寫一下昨天收到的一個私訊吧。
昨天有位粉絲朋友這樣回覆我的限時動態:「好羨慕你十五分鐘可以寫這麼多東西,我一個花一小時都寫不滿五百字作文。」
其實我原本寫文章的方式都是要有一個非常明確想傳達的東西,然後寫好起承轉合,再慢慢補上所有之前先記下的句子,反覆調整說故事的順序,再慢慢把整篇文章架構起來,一邊修改一邊再加上更多東西。總歸就是想讓人有一個完整的感覺,想寫出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
小時候上作文課老師不是都會很要求要有起承轉合嗎?我後來每次大考考作文也一定會先在試卷空白處上寫好一橫排起承轉合四個字,有一個主要的大綱,想好怎麼接上我想要的收尾,像以前的綜藝節目玩食字路口要接回最後一道菜名那樣。最後確定每一段的篇幅要多長,才會真正開始寫。
這習慣一直延續到後來上大學寫報告,這個方法的確非常適合引導出一篇內容不定但至少架構完整的文章。我就是如此古板又無趣一個人,喜歡事情都在掌握之下;所以就算有個奇妙的想法想和他人分享,我也會因為沒辦法好好敘述它,最後選擇在腦子裡想一想就讓它過去了,連聊天時和朋友提起都覺得不必要。
我常常害怕別人不懂我想表達什麼。因為對我而言那些都是很珍貴的東西,不自覺地會害怕自己沒表達好、然後害它毀掉。光想到我就會寧願放在心裡好好想著就好,等哪天想得夠完整了,可以寫出起承轉合了,甚至覺得禁得起別人的質疑了,我才會開始去把它寫出來。
因為解釋很累啊,尤其是寫出來的東西被誤解,百口莫辯又無法再想到更精確的字去描述自己真正想傳達的東西,很無助又很累。大概是追星的時候遇過幾次這樣的狀況吧,後來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放棄了,變得會在文章中補進「我的想法不是那麼重要、我只是說說而已、你們參考就好」先消毒好像之後就不會看得那麼嚴重。
朋友昨晚說她一口氣看完這四天份的文章,覺得我怎麼一件小小的事可以有這麼多感想。我說寫的時候很像在和一位新朋友分享以前發生過的事,只是更詳細記下那些感受和想法。那位新朋友會聆聽我的一切,就算沒什麼邏輯,也不激勵人心,更不會有什麼驚人的反轉,但就是坐在那邊等待我今天這十五分鐘想和他分享什麼。
因為有這個每天十五分鐘的練習方法,我不用先寫起承轉合,也不知道它會帶我走到哪裡;都是一邊寫一邊想還有什麼要寫的,可以很自由地讓思緒帶領著去表達;寫出來的文章我覺得看起來有點凌亂,但都是送出前再看個兩三次,頂多挑挑錯字和一些詞就讓它上路,不然花太多時間就失去意義了。
之前看的一本書上說,「寫作不一定要多驚天動地,寫出讓你想一再回味的故事就好了。就是那些你會不厭其煩提起的故事,像在跟不懂言語的動物們說明一樣,講述自己的故事與回憶。越鮮明越細節越好。」
十五分鐘練習滿可以喚醒那些回憶和故事。我的看法的確不是很重要,原本就沒有誰的看法是真正需要被奉為聖旨和真理,但是平淡無奇的故事也有被寫出來的價值,你的奇怪想法也會有從土裡長出芽的那天,至於它是可愛還不可愛就只能交給緣分了。
反正像漂流瓶一樣寫好、塞好木塞然後把它丟到海裡,之後會被誰撿到、讀完後又是否會在他的心裡寫下什麼,都是文字特有的一種奇妙使命,無法期待、只願它能被理解和傾聽。
剛剛本來想寫一個我的怪想法,結果時間到了字數也要爆了,那就明天分享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