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堂筆記】Day 10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

人、水田和鳥彼此的關係是什麼呢?
人、水田和鳥彼此的關係是什麼呢?
「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文昌老師在田間生態鳥類篇課堂上,首張簡報一開頭的短短八個字,讓學員們一開始摸不著頭緒,經過老師講解這句話的背後意義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思考著人、水田和鳥彼此的關係。
文昌老師是福山植物園的導覽志工,觀察田間鳥類是他眾多興趣/專業之一。
單看簡報中水田鳥類照片,怎麼可能滿足學員們的胃口呢?老師帶領著大家實地走訪一趟,我們沿著慢島學堂週邊水田慢慢移動,睜大眼睛來回搜尋著水田各個角落,一發現有動靜馬上拿起望遠鏡,尋找隱身在水稻中的水鳥。體型比較大的花嘴鴨,完全不怕生窩在田埂上,一眼就被認出;在休耕蓄滿水的田中,發現了紅冠水雞媽媽帶著一群小紅冠水雞,在水面上悠遊自在的游著,小紅冠水雞像極了「神隱少女」中的可愛黑色小毛球;同時,也欣賞到高蹺鴴細長優雅的粉紅色長腿!
休耕蓄滿水的水田是觀察水鳥的絕佳地點。
紅冠水雞長得可愛,可是春耕的時候一直來玩秧苗不可愛。深溝水田常見鳥類之一。
紅冠水雞與像小煤炭的寶寶。深溝水田常見鳥類之一。
容易在田埂上找到的花嘴鴨。深溝水田常見鳥類之一。
有雙顯眼粉紅色長腿的高蹺鴴,一般被認為是不普遍的過境候鳥,但這幾年冬春之際,在深溝常見一群群在水田棲息。深溝水田可見鳥類之一。
彩鷸夫妻檔。深溝水田可見鳥類之一。
當每天面對著三餐要吃什麼的同時,是否曾經深入了解食物生產的過程呢?下午,在楊文全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熱烈討論「雜食者的兩難」讀後心得:「我到底吃了什麼?雖然知道食物來源,但還是無法立即選擇對自己好的食物」、「我們吃的馬鈴薯,真的是馬鈴薯嗎?」、「我覺得用善待環境、植物以及動物所生產出來的食物,吃起來會特別開心」。學員們在了解食物背後的生產過程後,相信都將更有意識地思考每一口食物,而今天要怎麼吃、吃什麼,心中想必已經有了答案。
這天中午,學員們又共同張羅午餐。午餐吃得越來越講究囉~
在楊文全老師的帶領下,學員們熱烈討論「雜食者的兩難」讀後心得。
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美國首屈一指的飲食作家、食物類研究權威,也是無數人的飲食導師。他下定決心追蹤一頭牛,看看能從牠身上追到什麼東西?事實上,他追蹤的不止是一頭牛,還有牠背後的牧草、農場,以及食物供應體系。他親身走訪農場、工廠和賣場,以田野調查研究從產地到餐桌的流程,也對飲食文化背後糾結的政商和軍事關係進行歷史探究。這些調查結果揭露了工業化農作物可笑的命運,揭露了工業飼育場中動物的悲鳴,也揭露了現代人類工業飲食最矛盾且自我毀滅的真相。然而他也是個自然的愛好者,他在農場、牧場、獵場的體驗,亦化做優美而幽默的文字,為工業化食物鏈下的人類,指出一條古樸、美好,且真實可行的出路。
撰文 陳慧鈞 攝影 曾文昌 陳慧鈞 編輯 宋若甄
慢島生活 Island Tim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