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回顧|三年,讀研究所的日子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甫畢業時,就想寫寫讀研究所這段的感想,想不到一年時間就這麼過去了。怎麼也想不到成績吊車尾、壓根不覺得會讀研究所的我,居然讀了並讀完了,滿滿收穫的這段時間,何其幸運。
翻拍《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我為什麼讀研究所?

大學畢業後,在一家互動科技公司做專案企劃(工作內容卻是專案經理),第五個月時感覺到撞牆期,部門沒有主管領導、看著老闆對客戶信口開河,都能預期最後會因不能做出預期產品而受責難(事實上也正在發生)而感到痛苦卻對此無能為力。
在「難道工作就是這樣違反良心和道德嗎?」的動搖與糾結時,正好大學老師聯繫幫忙展覽工作而吃飯聊聊,被推了一把報考研究所,此時是12月下旬。
風風火火地在1月下旬離職,一邊過年一邊準備備審資料,寄出後開始準備履歷,打算找兩份工讀體驗人生,養得活自己是必須的。接著3月開始,在一個基金會兼職,就與之糾纏三年半的時光,橫跨了我整個研究所生涯。
到這裡,似乎還沒有回答「為什麼念研究所?」,老實說報考是半推半就下的衝動決定(「報考」這個動作就是繳錢而已),當時在工作上覺得動彈不得,只覺得無論如何人生都得前進。真正離職時,也同時幫自己找別的後路––找一份兼職,如果沒考上研究所,起碼養得起自己、接著再找一份正職工作而已;如果真的考上了,它也只是選項之一。
當確定考上時,也就順理成章決定就讀了。
然而,對於讀這個研究所目的、對未來工作的幫助(或關聯性),其實仍舊模糊。科系本身的新穎,涉及藝術人文、社會科學、行銷管理等多元內容,也就給了逃避回答問題的空間,我似乎難以否認自己不是「為了逃避工作而讀研究所」的那種人。

我在研究所裡學到什麼?

因為不想當個全職學生,所以一邊兼職一邊讀研究所。
雖然忙碌、總有無法平衡的時候,但我從不後悔讓自己陷在這樣的狀態,一來擁有收入養活自己,二來工作的經驗成為學習的養分,無論是兼職工作還是前一份正職工作,這些都使我面對社會科學、管理學等理論時能有素材去對照與思考,除此之外,也透過與不同背景、專業、生命經驗的同學、朋友或同事討論學習的疑惑,打開自己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與視野。
例如當時兼職的基金會與環境保育有關,便在課堂中以此為題目、爬梳文獻,從而能從另一個層面去認識基金會的宗旨理念與社會的關係,也思考如果未來有機會投入相關產業,我、做為員工實踐組織理念的同時,自己的價值觀應該擺放在什麼位置等等。
而碩士論文選擇做質性研究時,卻總是無法有自信的肯定其價值,總認為只是自說自話的紀錄與推論,對於探討與分析都建立於自己的判斷而感到不安。(或許這也反映著自己的自卑心理) 「我與他者的距離與關係」成為做研究這段時間一個巨大的命題、質疑自己所處的位置,不僅僅是在研究上,也在工作與生活,我與研究、我與受測者,我與工作、我與社會,我與議題、我與生活、我與友人。
(註:不過友人S倒是認為這樣「對質性研究的困惑」,本科系早在大學時期都會碰到,對於我們這種跨領域的人或跨領域的科系,學校應該更積極幫助學生建立「研究基礎功」,而不讓學生讀研宛如在讀第二個大學。這似乎又涉及研究所大學化的議題,暫且不談啦。)
吳明益說:「我認為在人類的世界裡,是很難有『只觀看不介入』的角色的。人總是陷在與其他人的關係裡,是一種束縛、責任,同時也是一種美。」––《我想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序
當時正好讀到這段,覺得被深刻地擊中心臟。
在研究所這段時間,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不斷的反思、換位、挪用概念,當時的自己想解決的問題其實是自己,而課堂與研究成為自我探索的題材。如果從「研究所的目的是培養學術研究人才」的角度來看,於我而言顯然不是這麼回事。

事後諸葛:讀還是不讀?

大學畢業、歷經第一份工作的我,對於自己有著深深的自卑,說不出自己的「專業能力是什麼」的焦慮、找不到可以肯定自己的挫敗感如影隨形,所幸在兼職中慢慢長出了自信。這是我的幸運。
然而,如果如此肯定兼職經驗的獲得,就讀研究所的必要性就顯得薄弱許多。確實,在兼職與讀研重疊的三年間,所學並未使我對於未來生涯更加明晰,我仍舊無法說出專業能力是什麼、明確希望投入的產業。
現在回望,真的會覺得讀這個研究所沒有其必要性,但我不至於感到後悔。
課堂討論帶來許多全新觀點與視野,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對談間獲得思想與心靈的成長,指導教授的耐心指導、陪伴,伴隨著許多啟發。
我現在已經能夠自信地肯定自己,當時是那麼地努力掙扎、積極地探究問題背後的問題,同時也無比幸運那段時間的所有相遇,在各種感到「卡住」的時候都能獲得指引。
怎麼選都不要緊、哪個選項沒有錯對,當然,做選擇的時候我們總要盤算哪個更值得。選不出來的時候,選喜歡的,可以承擔結果的。只要在當中努力探求,希望從中獲得的目標、或是困惑的解答,所有的選擇都不會白費。沒有選擇是白費的。
如同三年過去,我還是無法回答「我的專業能力是什麼」,但不再為此感到焦慮,因為對於「專業能力」,不停留於畫畫、設計、寫程式能力到哪裡或者某個職業如會計師、律師、醫生的想像,我已經能夠看見自己的優勢、可以施力可以努力的地方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25內容數
練習把自己攤開來,紀錄攤開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蒙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乎的已不只是畫風獨特、構圖穩定、精緻度高而已。世俗一點說,作品的獨創性、故事性、呈現手法等面向,是這個階段的我願意掏錢買的東西。
透著窺箱的壓克力面,窺看貼地匍匐的蝦虎、石縫裡的蝦蟹,或是在不起風的時刻,以肉眼穿過清澈的溪水看見魚群。
我在乎的已不只是畫風獨特、構圖穩定、精緻度高而已。世俗一點說,作品的獨創性、故事性、呈現手法等面向,是這個階段的我願意掏錢買的東西。
透著窺箱的壓克力面,窺看貼地匍匐的蝦虎、石縫裡的蝦蟹,或是在不起風的時刻,以肉眼穿過清澈的溪水看見魚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文組畢業生的層層剖析。 1.有歷練再去讀,才知道自己要什麼2. 我不想把讀碩士當作「逃避面對自我」的管道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文組畢業生的層層剖析。 1.有歷練再去讀,才知道自己要什麼2. 我不想把讀碩士當作「逃避面對自我」的管道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本篇文是以一位大學畢業後、工作六年社會人士的視角分享對於文組生唸研究所的各種想法,著重於研究所對於職涯規劃的影響,而非如何考取特定系所(因網路上很多網友們都很熱情分享了,我想以我自己的見解分享更廣大的面向)。 首先,對於自己錄取了心目中的研究所真的感到萬分不可思議,至今仍沒有感覺到實感;既然如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來說說我念研究所的故事,其實想念研究所好一陣子了,但畢竟是上班族,只能念在職班,因此選擇少很多,而我又是興趣很廣的人。 一開始我想的是跟工作有關的系所,但我只能說,好險我沒去念……不是說這些系所不好,而是我絕對會後悔,因為我工作被換來換去,一個工作做幾年就被換掉,如果論文題目又跟工作綁在一起我麻煩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