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迪麥的長假 - 真.完結後記

一直有要寫第三本小書的願望,但我好像得在穩定的心理狀態下才寫得出遊記,導致二○一五、一六年發生的事,一直拖到二○二○年才一股作氣完成。從韓國回來以後,我先找了一份離家極近的爛工作做著,在勞資雙方彼此不爽的情況下撐了快三年,後來轉換到另一份需要離開家鄉的工作。一邊適應新公司,一邊適應新生活,好不容易找到生活節奏時,愛犬巫里在這個時候離我而去,於是我又以淚洗面如行屍走肉一樣過了一兩個月。
二○二○年初一場瘟疫襲捲全球,再也沒有人能隨心所欲出國了,全世界的步調不得不慢下來,再次回歸最基本的事物上。就算是打發時間吧!我終於可以放下其他事情,專心在寫作上。今年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完成這本全文字的小書,校對了好幾次,排版也很辛苦,一切總算來到最後了。 書裡寫的是三十歲,我現在已經三十五了。
小書最初的名稱是「青春甩尾」,花了很多篇幅寫車禍養傷那段時間的心情與變化。如前所述,心理狀態不太穩定的情況下還要回想負面低潮的人生經驗,若是第一次受的傷割在肉裡,那麼在同個位置再劃一刀就會直接見骨了,我根本沒有寫下去的動力,便一直擺著。
然而我也確認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這本小書,從來也沒有放棄思考應該要怎麼建構這本書。某日想到「長假」比帶有中二感的「青春甩尾」更適合拿來當書名之後,以「長假」一詞為書本的編排定錨,整本書由三個旅遊地分章節會更有統整性。捨去「青春甩尾」的順向時間軸和流水帳,改以「長假」時的見聞反思為主,寫作綱要立刻清晰起來,接下來只需要寫下來就行了。
就像我在薩摩亞寫信給未來的自己一樣,我接著為三十五歲的自己寫了一封信。這次不猜測我會在哪個位置上,也沒描寫我微不足道的日常,僅預想我在四十歲想要建立的個人形象,並在三十五歲這個中間點叮嚀自己是否正往想要的人生方向前進。車禍養傷期間對我來說是一場被迫接受的長假,我再也不敢為我的人生畫多長遠的藍圖,卻又因為臨近三十大關,有著被追趕的急切和焦慮,所以我想辦法充實它。
大我十歲的表哥癌症復發於去年過世,我忍不住想像如果我也像他一樣只能活到四十五歲的話,我的遺願清單是什麼?列了超過十項以上的願望,舉凡小到有錢有閒就可以輕易完成,大到需要大量的時間累積才可能完成。我知道我四十五歲以前一定可以完成,就算做不了,亦不會盲然地為急切感所縛。寫給未來自己的信,是指引;四十五歲前想完成的願望清單,是實踐的方式。只要我努力實踐,為了好好活著努力做了一些嘗試,就算我沒能得到誰的肯定,但在我闔上雙眼前一定會為這樣的自己感到驕傲。
全世界依舊為看不到盡頭的瘟疫折磨著,台灣人在二○二一年五月的全台三級警戒之後終於理解到我們習以為常的種種,是多麼難能可貴。當整個社會為了適應慢下來的生活步調,又開始新的焦慮不安,整個社會紛紛擾擾吵鬧不休,畢竟庸人永遠能找到很多事煩惱。跟著混亂了好一陣子,我想到我早就有了指引,只要修改實踐的順序就行了,最重要的莫過於把心定下來。一直緩慢執行的小書計劃終於寫到後記了,離完成願望清單裡的其中一項又近了一步。
然後,又要為新的目標開始忙碌了。 也許必須這樣,我才會覺得我的人生沒有那麼無聊吧。

以上是書本的後記,以下是閒聊。
封面好了,排版也差不多完成了,只差三頁左右的空白頁未填滿。 曾邀過書裡出現過的人或是我的VIP讀者來寫序,畢竟是無償,大家也沒像我這麼閒。不好意思催件就一直卡在這個階段呢……(我真的想要快點印出來啦!!)
至於方格子《迪麥的長假》理論上應該完結篇了。我其實很希望這個專欄可以一直無限延伸下去,所以加碼多放了薩摩亞篇。多寫旅行見聞可以讓將這些經驗內化成更深沉的東西,但期待自己文章言之有物的負擔感讓我不敢隨便開啟新的寫作,深怕放任自己隨心寫作就會變成絮絮叨叨的流水帳。畢竟……如果要認真寫作,我得在穩定的心理狀態下才寫得出來。
另一個為這個專欄延命的方法是把更之前寫過的遊記放上來,先不管以前寫的東西太意識流又流水帳,我還擔心會不會太過時了。短短十年、二十年之間智慧型手機顛覆了現代人生活的方式,拿著地圖和旅行行程表、沒有網路的旅行已經越來越難想像了,會有人想看過時的遊記嗎?
總之就是這樣那樣的煩惱不斷進行中。但我確定的是,在我完成第三本小書,開始進入第四本小書的時候,我會再把新的文章放上來(寫完了但還沒整理到可以讓別人看的程度,需要好好順一順)。我應該會開個專題,專門給「告別」這個題目吧。

2021/8/2更新 仔細想一想,和某人永久告別的經歷若想成對方去天國放長假,也許會感到比較輕鬆,所以我把這類文章歸在「迪麥的長假」裡的「天國篇」。這對我來說並不是輕鬆的主題,都是我掛著淚敲打下來的文字。我相信和誰告別的經驗是普世性的,願讀者可以在文字裡感受到我對逝者的愛與溫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