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麥的長假 - 真.完結後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直有要寫第三本小書的願望,但我好像得在穩定的心理狀態下才寫得出遊記,導致二○一五、一六年發生的事,一直拖到二○二○年才一股作氣完成。從韓國回來以後,我先找了一份離家極近的爛工作做著,在勞資雙方彼此不爽的情況下撐了快三年,後來轉換到另一份需要離開家鄉的工作。一邊適應新公司,一邊適應新生活,好不容易找到生活節奏時,愛犬巫里在這個時候離我而去,於是我又以淚洗面如行屍走肉一樣過了一兩個月。
二○二○年初一場瘟疫襲捲全球,再也沒有人能隨心所欲出國了,全世界的步調不得不慢下來,再次回歸最基本的事物上。就算是打發時間吧!我終於可以放下其他事情,專心在寫作上。今年我給自己的目標是完成這本全文字的小書,校對了好幾次,排版也很辛苦,一切總算來到最後了。
書裡寫的是三十歲,我現在已經三十五了。
小書最初的名稱是「青春甩尾」,花了很多篇幅寫車禍養傷那段時間的心情與變化。如前所述,心理狀態不太穩定的情況下還要回想負面低潮的人生經驗,若是第一次受的傷割在肉裡,那麼在同個位置再劃一刀就會直接見骨了,我根本沒有寫下去的動力,便一直擺著。
然而我也確認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完成這本小書,從來也沒有放棄思考應該要怎麼建構這本書。某日想到「長假」比帶有中二感的「青春甩尾」更適合拿來當書名之後,以「長假」一詞為書本的編排定錨,整本書由三個旅遊地分章節會更有統整性。捨去「青春甩尾」的順向時間軸和流水帳,改以「長假」時的見聞反思為主,寫作綱要立刻清晰起來,接下來只需要寫下來就行了。
就像我在薩摩亞寫信給未來的自己一樣,我接著為三十五歲的自己寫了一封信。這次不猜測我會在哪個位置上,也沒描寫我微不足道的日常,僅預想我在四十歲想要建立的個人形象,並在三十五歲這個中間點叮嚀自己是否正往想要的人生方向前進。車禍養傷期間對我來說是一場被迫接受的長假,我再也不敢為我的人生畫多長遠的藍圖,卻又因為臨近三十大關,有著被追趕的急切和焦慮,所以我想辦法充實它。
大我十歲的表哥癌症復發於去年過世,我忍不住想像如果我也像他一樣只能活到四十五歲的話,我的遺願清單是什麼?列了超過十項以上的願望,舉凡小到有錢有閒就可以輕易完成,大到需要大量的時間累積才可能完成。我知道我四十五歲以前一定可以完成,就算做不了,亦不會盲然地為急切感所縛。寫給未來自己的信,是指引;四十五歲前想完成的願望清單,是實踐的方式。只要我努力實踐,為了好好活著努力做了一些嘗試,就算我沒能得到誰的肯定,但在我闔上雙眼前一定會為這樣的自己感到驕傲。
全世界依舊為看不到盡頭的瘟疫折磨著,台灣人在二○二一年五月的全台三級警戒之後終於理解到我們習以為常的種種,是多麼難能可貴。當整個社會為了適應慢下來的生活步調,又開始新的焦慮不安,整個社會紛紛擾擾吵鬧不休,畢竟庸人永遠能找到很多事煩惱。跟著混亂了好一陣子,我想到我早就有了指引,只要修改實踐的順序就行了,最重要的莫過於把心定下來。一直緩慢執行的小書計劃終於寫到後記了,離完成願望清單裡的其中一項又近了一步。
然後,又要為新的目標開始忙碌了。
也許必須這樣,我才會覺得我的人生沒有那麼無聊吧。

以上是書本的後記,以下是閒聊。
封面好了,排版也差不多完成了,只差三頁左右的空白頁未填滿。
曾邀過書裡出現過的人或是我的VIP讀者來寫序,畢竟是無償,大家也沒像我這麼閒。不好意思催件就一直卡在這個階段呢……(我真的想要快點印出來啦!!)
至於方格子《迪麥的長假》理論上應該完結篇了。我其實很希望這個專欄可以一直無限延伸下去,所以加碼多放了薩摩亞篇。多寫旅行見聞可以讓將這些經驗內化成更深沉的東西,但期待自己文章言之有物的負擔感讓我不敢隨便開啟新的寫作,深怕放任自己隨心寫作就會變成絮絮叨叨的流水帳。畢竟……如果要認真寫作,我得在穩定的心理狀態下才寫得出來。
另一個為這個專欄延命的方法是把更之前寫過的遊記放上來,先不管以前寫的東西太意識流又流水帳,我還擔心會不會太過時了。短短十年、二十年之間智慧型手機顛覆了現代人生活的方式,拿著地圖和旅行行程表、沒有網路的旅行已經越來越難想像了,會有人想看過時的遊記嗎?
總之就是這樣那樣的煩惱不斷進行中。但我確定的是,在我完成第三本小書,開始進入第四本小書的時候,我會再把新的文章放上來(寫完了但還沒整理到可以讓別人看的程度,需要好好順一順)。我應該會開個專題,專門給「告別」這個題目吧。

2021/8/2更新
仔細想一想,和某人永久告別的經歷若想成對方去天國放長假,也許會感到比較輕鬆,所以我把這類文章歸在「迪麥的長假」裡的「天國篇」。這對我來說並不是輕鬆的主題,都是我掛著淚敲打下來的文字。我相信和誰告別的經驗是普世性的,願讀者可以在文字裡感受到我對逝者的愛與溫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249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廢物青年.迪麥 的其他內容
所謂居家辦公,代表我不用帶便當了,還多了很多時間可以料理。吃了幾天乾麵和沙拉之後,我把腦筋動到西瓜上。三級警戒之前,我實在太想吃西瓜了,不小心衝動購買抱回來一顆大西瓜。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處理一顆完整的西瓜,切得很醜也無妨,反正直接吃、打果汁喝都好,沒想到連續吃了兩三天之後體質偏寒的我皮膚開始發癢。
不管什麼時區總是能固定六點到八點之間清醒,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潮溼的雨林氣候雖然涼爽,總是覺得身上黏著床單,我想念紐西蘭的乾燥了。外面的天空好似漸漸變亮了,我走到陽台查看,太陽還沒出來。若是在薩摩亞的最後一天可以看到「全世界最早的日出」,真的是最好的禮物了。
時間:2015年2月22日 幸好我對日出不抱期待,躺在床墊上瞇著眼就能見到外面天空被雲遮得灰濛濛地。 和貝拉說好九點才吃早餐,所以我盡情賴床……才怪,就算貝拉告訴我可以在小屋裡待到巴士來後再退房,我還是早早收拾好行李,開筆電看電影打發時間。
時間:2015年2月20日-21日 我忘了薩摩亞比紐西蘭還早一個小時,還不夠智慧的手機鬧鐘時間等於晚了一個小時叫我起床。我聽到泰里歐像趕小雞一樣把睡眼惺忪的孩子們一個個叫去梳洗,代表我還有一點時間。吃過早餐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坐上車,泰里歐還到臨近村落接了一個婦女,在尚未拉起的夜幕裡奔向阿庇亞。
想來荒謬,浪漫的海潮聲竟然對睡眠造成困擾。 前一天是雨聲,今日是浪潮聲,我這麼龜毛真的很不適合當隨遇而安的背包客。 用完美味早餐後,我回到小屋沉醉在前方海灘美麗的淺藍,東方海上積起烏雲,預告有場大雨要下。
時間:2015年2月18日 凌晨四點,被窗外大雨吵醒。 我起身看看窗外的雨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房間位在邊間,雨水全集到這裡的屋簷一次宣洩。我倒回床上,感覺自己住在瀑布底下。沒想到當背包客這麼久了,好不容易擁有自己空間的難得時刻,耳塞竟還有出場機會。
所謂居家辦公,代表我不用帶便當了,還多了很多時間可以料理。吃了幾天乾麵和沙拉之後,我把腦筋動到西瓜上。三級警戒之前,我實在太想吃西瓜了,不小心衝動購買抱回來一顆大西瓜。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處理一顆完整的西瓜,切得很醜也無妨,反正直接吃、打果汁喝都好,沒想到連續吃了兩三天之後體質偏寒的我皮膚開始發癢。
不管什麼時區總是能固定六點到八點之間清醒,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潮溼的雨林氣候雖然涼爽,總是覺得身上黏著床單,我想念紐西蘭的乾燥了。外面的天空好似漸漸變亮了,我走到陽台查看,太陽還沒出來。若是在薩摩亞的最後一天可以看到「全世界最早的日出」,真的是最好的禮物了。
時間:2015年2月22日 幸好我對日出不抱期待,躺在床墊上瞇著眼就能見到外面天空被雲遮得灰濛濛地。 和貝拉說好九點才吃早餐,所以我盡情賴床……才怪,就算貝拉告訴我可以在小屋裡待到巴士來後再退房,我還是早早收拾好行李,開筆電看電影打發時間。
時間:2015年2月20日-21日 我忘了薩摩亞比紐西蘭還早一個小時,還不夠智慧的手機鬧鐘時間等於晚了一個小時叫我起床。我聽到泰里歐像趕小雞一樣把睡眼惺忪的孩子們一個個叫去梳洗,代表我還有一點時間。吃過早餐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坐上車,泰里歐還到臨近村落接了一個婦女,在尚未拉起的夜幕裡奔向阿庇亞。
想來荒謬,浪漫的海潮聲竟然對睡眠造成困擾。 前一天是雨聲,今日是浪潮聲,我這麼龜毛真的很不適合當隨遇而安的背包客。 用完美味早餐後,我回到小屋沉醉在前方海灘美麗的淺藍,東方海上積起烏雲,預告有場大雨要下。
時間:2015年2月18日 凌晨四點,被窗外大雨吵醒。 我起身看看窗外的雨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房間位在邊間,雨水全集到這裡的屋簷一次宣洩。我倒回床上,感覺自己住在瀑布底下。沒想到當背包客這麼久了,好不容易擁有自己空間的難得時刻,耳塞竟還有出場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給自己作為職涯過渡期的畢業旅行,用三十九天從越南的南部一路到北部,最後則是泰國的清邁。 雖然不是第一次自助旅行,卻是獨自旅行最久,也是穿插著許多結束的一次,包含人資生涯的結束、三年諮商的結束、職涯諮詢實習的結束(還在等待取證審核中)。
2020,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的一年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15 @信守承諾 第二階段化療後,休息了近一個月,精神體力也大多復原。心中記掛著幾件未完成的事:高雄老友的探訪,去年未完成的馬祖行程<因颱風臨時取消一部分行程>,還有去年十月馬來西亞一場論壇,因新疆行延誤,無法赴約。 七月還要再接受第三階段三次化療,趁這二個月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30歲的自我探索和轉變的文章,在充滿自己獨特人生經歷的情節中,透過開始書寫的方式,表達對未來的期許和對自我的理解。
Thumbnail
那是一場再也不能稱作是青春的出走,在後青春與進入中年之前。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慣於窩居在家的我,看著當時的自己,是種不可思議的心情:媽呀!我當時怎麼這麼勇敢!我現在還有這種勇氣嗎?怎麼想都覺得三十多歲的我,一定是在進行某種對生命的反抗,以茲證明自己能夠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本書的生出,也是這種心情!
Thumbnail
  這是某位讀者的來信。   這位作者想知道,如果在台灣「以寫作維生」的話,要有怎樣的步驟和計畫之類的。   「以寫小說維生」這件事情,應該是許多創作者的夢想,但以我在業界中的體會與經驗,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這件事情是極其不容易的。   原因我也在直播說講過很多遍了,寫書要時間、審
2023年是我開始寫電子報的第一年,儘管我已經是一個二十多年的老網友了。 人在年輕時候,總會覺得自己時間很多,有更多更好的事情等著自己去探索,至於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長期結果也存疑的事情,總是會被放到「有空 再做」的清單裡面。 有空再做一般就等於一直不做。 但人生總會有些時候,你會總結,複盤,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
Thumbnail
2024年,距離出生那年1994年,三十年過去了。三十年的人生,也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到底想幹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給自己作為職涯過渡期的畢業旅行,用三十九天從越南的南部一路到北部,最後則是泰國的清邁。 雖然不是第一次自助旅行,卻是獨自旅行最久,也是穿插著許多結束的一次,包含人資生涯的結束、三年諮商的結束、職涯諮詢實習的結束(還在等待取證審核中)。
2020,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的一年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5.15 @信守承諾 第二階段化療後,休息了近一個月,精神體力也大多復原。心中記掛著幾件未完成的事:高雄老友的探訪,去年未完成的馬祖行程<因颱風臨時取消一部分行程>,還有去年十月馬來西亞一場論壇,因新疆行延誤,無法赴約。 七月還要再接受第三階段三次化療,趁這二個月
此刻正在捷運上,身上帶的兩本書看完了,想著慢慢長路上做什麼好呢?不想看劇也不想聽podcast的時候,我就會選擇記錄,就是接下來這段文字。 上次離家的日子是6/1,那是剛結束小琉球四日之旅的時候,在旅行倒數第二天時得知同住家人確診的消息,他們叫我回去的話不要回家,當時把這件事留在心上但為了不破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30歲的自我探索和轉變的文章,在充滿自己獨特人生經歷的情節中,透過開始書寫的方式,表達對未來的期許和對自我的理解。
Thumbnail
那是一場再也不能稱作是青春的出走,在後青春與進入中年之前。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慣於窩居在家的我,看著當時的自己,是種不可思議的心情:媽呀!我當時怎麼這麼勇敢!我現在還有這種勇氣嗎?怎麼想都覺得三十多歲的我,一定是在進行某種對生命的反抗,以茲證明自己能夠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這本書的生出,也是這種心情!
Thumbnail
  這是某位讀者的來信。   這位作者想知道,如果在台灣「以寫作維生」的話,要有怎樣的步驟和計畫之類的。   「以寫小說維生」這件事情,應該是許多創作者的夢想,但以我在業界中的體會與經驗,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這件事情是極其不容易的。   原因我也在直播說講過很多遍了,寫書要時間、審
2023年是我開始寫電子報的第一年,儘管我已經是一個二十多年的老網友了。 人在年輕時候,總會覺得自己時間很多,有更多更好的事情等著自己去探索,至於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長期結果也存疑的事情,總是會被放到「有空 再做」的清單裡面。 有空再做一般就等於一直不做。 但人生總會有些時候,你會總結,複盤,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
Thumbnail
2024年,距離出生那年1994年,三十年過去了。三十年的人生,也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到底想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