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七天之八「家族回憶點點滴滴」︰老奶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老奶奶是我們的曾祖母,1949年她和爺爺、奶奶一起來到臺灣,大約在姑姑念中學時過世。
老奶奶在懷爺爺的時候,先生就過世了,所以爺爺是遺腹子。幸虧當時老爺爺生意上的合夥人同意資助他們生活費與爺爺的教育費,每年過農曆年,老奶奶都要陪爺爺去合夥人家裡,向合夥人報告當年的學習成績,據說進門前,老奶奶會讓爺爺先預演一遍報告內容,這固然表示她的謹慎,第一次聽說時,下巴還是掉下來。
後來爺爺到上海念大學,又到昆明、重慶工作,老奶奶大多數的時間,都住在揚州的湖南會館。「會館」好像是某種旅外同鄉互助團體,在城市建立的辦公、交誼和住宿空間。小時候只是聽故事但不求甚解,為什麼老奶奶可以一直住在湖南會館而不用另外找房子?
抗戰勝利但內戰復起,爺爺奶奶帶著老奶奶隨空軍部隊來到台灣,一家人雖團聚,但當時的生活條件實在惡劣,他們在台南落腳時,分配到的宿舍是馬廄隔出來的,令她大驚失色。爺爺的長官告訴她:「在新竹的飛行員,現在還住帳棚。」她也只能默然。爺爺在軍法處工作,時常有會議要開,老奶奶會向鄰居炫耀此事。小時候聽到這裡不禁爆笑,老奶奶在意的點,好像都和其他的老奶奶不一樣?
老奶奶五十多歲時不幸中風,過世的時候七十出頭。有好長一段時間奶奶在照顧小孩與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之間蠟燭兩頭燒,精神非常緊繃。我想她是靠著想回上海和父母團聚的願望,撐過了那段灰暗歲月。可惜現在我已無從知曉老奶奶對於在台灣生活的感想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30內容數
這裡是藝術家小孩的玩耍園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余安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奶奶說原本她不想和爺爺來台灣,她的家人都在上海,自己有工作,暫時和丈夫分別,生活應該沒有大礙。但爺爺的直屬上司出面說服她,強調「這次不是對抗入侵的外國人,而是內戰,會持續很久」。奶奶半信半疑,最終同意和爺爺來台灣。他們都沒有預料到,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而且,他們待在一個和他們對歷史的認知南轅北轍之島
奶奶家的午餐是麵條或水餃,晚餐是吃飯配菜。在我上幼兒園中班到小學四年級這段期間,大抵如此。 小學時在課本上讀到「南稻北麥」的敘述,很明顯和自己家裡平常的飲食兜不攏,當時應該有問過奶奶「為何我們是湖南人,卻常吃麵食?」現在已不記得奶奶怎麼回應,倒是後來從大人們的閒聊中,聽到軍眷的食品配給裡,美國麵粉
奶奶早年隨著阿祖和舅公的工作調動,時常搬家,所以上學也斷斷續續。她最後就讀的學校,是濟南的齊魯大學農學院。   齊魯大學是美、加基督教差會創辦的學校,醫學院是強項。奶奶大約在1939-40年間入學,當時主要的師資與設備已經遷往四川,留下來主要是農學院的教師,選擇不多的狀況下,奶奶就註冊了農學院。  
和爺爺奶奶同住時期,若逢兩老帶我放風,通常會有「去新公園餵魚兼打牙祭」和「逛百貨公司兼打牙祭」兩種選擇。   1970年代台北商業精華區在西門町,寶慶路上的遠東和衡陽路上的力霸是他們光顧最頻繁的兩家百貨公司;偶爾他們會選擇仁愛路上的遠東百貨分店,這種情況下,目標其實是同一層大樓的港式飲茶餐廳,逛百貨
爺爺退伍後開起律師事務所,地點就在自家客廳隔出的書房。   書房大約兩、三坪,進門右邊有配備玻璃桌墊的鐵製辦公桌,搭配可以旋轉的辦公椅,後方有鐵製檔案櫃和書架,門的左邊放著黑色人造皮面的二至三人座沙發。我喜歡坐在辦公椅上自轉,彷彿在兒童樂園玩咖啡杯;或者打開抽屜偷吃爺爺的華達錠,享受薄荷的涼氣沿著鼻
奶奶祖籍湖南長沙,但婚前她隨著在銀行工作的外曾祖父和舅公調動職務,居留過不少沿海城市,其中她最常講述的是旅居上海時的生活點滴,包括她在銀行上班和假日的活動;久而久之,我逐漸將奶奶認定為「上海小姐」,凡是她教訓的人生處世原則,我皆冠以「上海小姐守則」,當然這僅止於個人見聞,絕無提倡之意。 上海小姐的
奶奶說原本她不想和爺爺來台灣,她的家人都在上海,自己有工作,暫時和丈夫分別,生活應該沒有大礙。但爺爺的直屬上司出面說服她,強調「這次不是對抗入侵的外國人,而是內戰,會持續很久」。奶奶半信半疑,最終同意和爺爺來台灣。他們都沒有預料到,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而且,他們待在一個和他們對歷史的認知南轅北轍之島
奶奶家的午餐是麵條或水餃,晚餐是吃飯配菜。在我上幼兒園中班到小學四年級這段期間,大抵如此。 小學時在課本上讀到「南稻北麥」的敘述,很明顯和自己家裡平常的飲食兜不攏,當時應該有問過奶奶「為何我們是湖南人,卻常吃麵食?」現在已不記得奶奶怎麼回應,倒是後來從大人們的閒聊中,聽到軍眷的食品配給裡,美國麵粉
奶奶早年隨著阿祖和舅公的工作調動,時常搬家,所以上學也斷斷續續。她最後就讀的學校,是濟南的齊魯大學農學院。   齊魯大學是美、加基督教差會創辦的學校,醫學院是強項。奶奶大約在1939-40年間入學,當時主要的師資與設備已經遷往四川,留下來主要是農學院的教師,選擇不多的狀況下,奶奶就註冊了農學院。  
和爺爺奶奶同住時期,若逢兩老帶我放風,通常會有「去新公園餵魚兼打牙祭」和「逛百貨公司兼打牙祭」兩種選擇。   1970年代台北商業精華區在西門町,寶慶路上的遠東和衡陽路上的力霸是他們光顧最頻繁的兩家百貨公司;偶爾他們會選擇仁愛路上的遠東百貨分店,這種情況下,目標其實是同一層大樓的港式飲茶餐廳,逛百貨
爺爺退伍後開起律師事務所,地點就在自家客廳隔出的書房。   書房大約兩、三坪,進門右邊有配備玻璃桌墊的鐵製辦公桌,搭配可以旋轉的辦公椅,後方有鐵製檔案櫃和書架,門的左邊放著黑色人造皮面的二至三人座沙發。我喜歡坐在辦公椅上自轉,彷彿在兒童樂園玩咖啡杯;或者打開抽屜偷吃爺爺的華達錠,享受薄荷的涼氣沿著鼻
奶奶祖籍湖南長沙,但婚前她隨著在銀行工作的外曾祖父和舅公調動職務,居留過不少沿海城市,其中她最常講述的是旅居上海時的生活點滴,包括她在銀行上班和假日的活動;久而久之,我逐漸將奶奶認定為「上海小姐」,凡是她教訓的人生處世原則,我皆冠以「上海小姐守則」,當然這僅止於個人見聞,絕無提倡之意。 上海小姐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台北的阿公都會帶我出門趴趴走,那時的他還會開車。 隨著年紀增長,體況每況愈下。 從2020年開始,高齡97歲的曾祖母需要有人照顧,那是我阿公的媽媽,他堅持不請看護,要自己與阿嬤回台中照顧曾祖母,就這樣在台中度過了兩年,曾祖母在2022年暑假就病逝了。 在台中住的期間,他也退化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住在台北的阿公都會帶我出門趴趴走,那時的他還會開車。 隨著年紀增長,體況每況愈下。 從2020年開始,高齡97歲的曾祖母需要有人照顧,那是我阿公的媽媽,他堅持不請看護,要自己與阿嬤回台中照顧曾祖母,就這樣在台中度過了兩年,曾祖母在2022年暑假就病逝了。 在台中住的期間,他也退化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我的奶奶在我父親十歲的時候因病去世,對於她的了解我皆從父親和姑姑們的描述。因此我對她有一定的印象存在。    奶奶出生於富裕的家庭,但是在那個對於男性子嗣重視的年代,女性結婚後通常視為夫家中心。爺爺和奶奶因為媒妁之言而結婚,也是彼此的二婚。當時爺爺已經有五位孩子,這對奶奶而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該如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