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8|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永遠的老師和他的阿良:子騫下

    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過的事。選住址不顧環境,哪算聰明?居住在淨土是一椿美事。選擇住處而不選擇淨土,不算聰明。十六歲的水良住的地方是木屋區,整個村子不超過三十家人。家裡沒有廁所,要用公共廁所,公共廁所建在湖邊,大解的時候魚兒會搶著你的排泄物來吃。十六歲的水良的朋友當中最聰明的是李文彬,他大十六歲的水良兩年,讀中華獨中,十六歲的水良讀循人獨中。中華在吉隆坡排第一,循人排第四。吉隆坡一共有四間獨中,分別是中華、坤成、尊孔、循人。
    品質惡劣的人,忍受不了貧窮,享受不了快樂。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偽人不能受苦,也不去淨土。良人安於妙處,妙慈也順於妙處。十六歲的水良居住的環境的確不是很好,但十六歲的水良沒有想過要從困境中擺脫出來,因為十六歲的水良只是個初中生。而十六歲的水良父母也沒有受過什麽教育,十六歲的水良父母都是幫人貼地磚的,工作非常辛苦,有時十六歲的水良學校假期也有去幫忙他們,總之十六歲的水良家沒有任何條件可以脫離困境。
    衹有仁者能正確地愛人,正確地恨人。只有妙慈能夠愛人,能夠原諒人。在十六歲的水良還很小時,還沒上小學,父親患上癌症,大家都很擔心,尤其是十六歲水良的母親,父親如果真的去了,十六歲的水良和妹妹應該怎樣?結果父母向親戚借了錢到中國治病去了,而且治好了。十六歲的水良對文彬說:我母親的工資和父親一樣多,在最困難的時候,母親沒有放棄。有一次為了生計,母親還一個人坐火車去新加坡工作,我們都很不捨得,當母親上火車那一刻,但母親還是去了。文彬說:你的母親很偉大。我說:不用考察和評判,我母親是仁德的人。文彬想了…
    一旦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就不會為非作歹。一個愛惜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就不會成為偽人。十六歲的水良記得小學的時候染上的偷竊的行為,偷公公口袋裡的錢,公公的口袋裡通常有七八元,他會偷去一元,然後拿去花。每天都偷,公公也不知道。有時還偷叔叔房內桌上的銀錢,每天都偷一點,最後被叔叔罵,而他說公公常常進叔叔的房間,然後父母和叔叔吵架,十六歲的水良就是有這樣的惡行。還偷了文彬的Lego(警察車)總之就是很喜歡。十六歲的水良連自己的好朋友也這樣對待,十六歲的水良算什麽。十六歲的水良終於忍不住對文彬說:怎樣才不會有惡行?是不是要有仁德?文彬說:你有惡行嗎?十六歲的水良:我偷了你的Lego(警察車)。文彬說:我的Lego(警察車)不見了,原來是你偷的。十六歲的水良把這警察車還給文彬,十六歲的水良說:對不起,我想改掉偷竊行為。文彬說:你想做個仁德之人嗎?十六歲的水良說:我不知道,但我很想改掉。
    富和貴,人人嚮往,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貧和賤,人人厭惡,不以正當方法擺脫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愛之心,怎麽算君子?君子時刻不會違反仁道,緊急時如此,顛沛時如此。富貴這種東西,妙慈不會執著它。貧賤這種東西,妙慈也不會再意它。妙慈不隨遇而安,就成不了妙慈。妙慈時時在修心,昨天也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無論什麽時候都要保持頭腦清醒,要再人們犯下惡行的情形下提醒他,再混亂也要保持清白,昨天也是如此,今天也是如此。
    我沒見過喜歡仁道的人,厭惡不仁道的人。喜歡仁道的人,認為仁道至高無上;厭惡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的影響。有能夠一天盡心為仁道的人嗎?我沒見過沒能力的,可能有,但我沒見過。良人是好心人,偽人是惡劣人。大家想做好心人,切偏偏有時會受惡劣人的影嚮。我見過不被影嚮的人,他就是妙慈。
    人的過錯,各不相同。觀察過錯,就能瞭解人的精神境界。把你的過錯說出來,大家就知道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也了解你的價值觀。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早上理解真理,晚上睡覺也安樂。立志追求真理,而恥於粗布淡飯的人,不值得交談。佛陀是真理的化生,他托缽全天下,教人生活應自在。君子對於天下事,不刻意強求,不無故反對,一切按道義行事。佛陀說因果,不能幹殺盜邪淫之事。為了天下人,為了自己。君子心懷仁德,小人心懷家鄉;君子心懷法制,小人心懷實利。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放下屠刀,回頭是岸。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人人厭惡。現在的人一切按利益行事,雖然厭惡,有情有義的人還是在的。
    能以禮讓治國嗎?沒問題!不能以禮讓治國,怎麽實行禮法?一家好家家好,一國好各國好。人與人之間有禮,國與國之間講理。子騫說:水良!以創意來帶替禮儀,對嗎?十六歲的水良說:也許對的,堯舜不在了,哪麽我們應該怎樣?子騫說:沒有對錯,只有創意嗎?色情影片,也是一種創意!希望你以後懂得夫妻之禮。十六歲的水良他的確有看色情影片。
    不要擔心沒有地位,要註意做人的立場;不要怕沒人瞭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不要憂愁沒有法願,只憂愁以什麽本領來普寫天下。不要憂愁沒有願力,要追求足以使人了解自己的真心。子騫說:老師因為周游列國而不得志而感慨的寫這了這一章,你認為對嗎?十六歲的水良說:我不是老師,但我不否定老師的人格。
    孔子說:曾參啊!我的思想是用一個基本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走後,其他學生問:什麽意思?曾子說:老師的思想,就是忠恕。良人說:我是因為論語而寫成水良術語。孔子一以貫之是忠恕,我用孔子的基本思想而成書,我是孔子的學生。子騫說:我認為一個基本理念,隱藏的格式,要自己去發覺,就是以排列式的進行。做人就是這種理念,經過排列之後才了解忠恕。但我認為人的命運是被主宰的,要解開命運的枷鎖思前想後唯獨做好人,忠恕也是一種法門。十六歲的水良聽了有感。
    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佛受戒律,魔不受戒律。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要反省自己。見到妙慈要學習他,見到偽人要小心自己。父母有錯,要好言相勸,聽不進時,要尊重他們,要任勞任怨。父母錯了,開導他。父母聽不進時,諒解他。父母在世時,不要走遠,必須遠走時,一定要留下準確的地址。父母還在,走遠了,要回來,別離家出走。三年內不改父親的規矩習慣,可算孝了。子不孝、父之過。我一生向父親學習,可算孝了。父母年齡,不能不知道。一因長壽而喜,一因年高而懼。我不敢對父母說:不要因為歸天而可怕,生老病死人生之途。
    古人不輕易說話,是怕自己說到做不到。學佛的人不敢隨便發願,做不到就是欺騙佛。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大家不斷的在長大。十六歲的水良躺在大樹下,感謝上天的恩賜,感應天地給於的恩德,世界太妙了。自己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人。他想起自己因何而生,世界因何而存在。這時有人拍拍他的肩膀,他把眼睛爭開來了,他看到子騫,子騫說:廖燕芳很美。有人說他像仙女,穿插於魔與佛之間,佛當然就是佛心了,魔當然就是魔心了。因為廖燕芳說過:人有善惡兩性,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溫碧瑞說法依典,廖燕芳說法依態,這個態怎樣解呢?就是常態,他喜歡拿別人的《模》來說法,也就是人價值觀了。十六歲的水良暗想:子騫老師是來自未來,他知道我喜歡廖燕芳和溫碧瑞。
    嚴於律己,就會少犯錯誤。受菩薩戒律的人,不殺生。君子要言談簡潔,要行動敏捷。儒生與佛子,都是好人。水良術語是儒釋通用。高尚的人不會孤獨,必有志同道合者相聚。菩薩道中無愚夫,佛子相聚共歡樂。在領導面前愛嘮叨,就會自取其辱;在朋友面前愛嘮叨,就會遭到疏遠。囉囉嗦嗦的人,大家都敬而遠之。子騫老師走了,十六歲的水良問李文彬:你會不會覺得我很煩?李文彬回答:是的。十六歲的水良說:因為你是我朋友我才對你囉嗦。李文彬回答:我媽媽也是這樣對我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