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浩在九歲的時候,第一次從電視中知道原來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吹熄前可以許願。她在胸前握起雙手,正要許願,弟弟一口氣搶先吹熄了蠟燭,父親拿起湯匙說趕快吃飯吧!接下來的每一年,畫面重複,人物越長越大,她未曾來得及許願。
獨白帶點苦笑地說,不過在我們家,沒有任何時間讓女兒許個願。
《今生是第一次》這部劇就用這樣的快節奏直接戳進去主角的背景,讓人心中揪了一下。再用輕快的配樂加上鏡頭跳轉到她三十歲的現在,實現了心願到首爾當編劇助理的現況。
連續趕工三個月後終於可以回到住所,回去後才發現從家鄉來首爾同住的弟弟忽然有了妻子,並且妻子懷孕了。
父母到首爾一下子就挑明了住處的問題,而當她努力鼓起勇氣組織言詞,想挣住她的住所,卻在看見拿出來的超音波照是個男孩時瞬間明白,
毫無懸念,結局已定。
住所得讓給弟弟,而她得另外尋覓住處。
透過人脈與網路,志浩開始尋覓新的住所。
過程中我們也一起認識了主要角色們的背景與性格,志浩有兩位好閨蜜,一位是浩朗,在餐酒館擔任外場經理,夢想是結婚成為家庭主婦,但男友元錫一直在嘗試創業,兩人對婚姻的想像不一樣,所以遲遲沒有結婚。另一位是秀智,很有工作能力,自主強勢,夢想是成為社長,但卻因為要照顧行動不良的媽媽,一直待在大企業上班,不時遇到職場上的性騷擾。
而男主角世喜則與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月薪嬌妻)的平匡有點相似,是公司中優秀的工程師,沒有結婚戀愛的打算,只想認真工作還完30年的房貸,養了一隻叫做貓的貓咪。因為有時加班無法準時回家餵貓,也想加速還完房貸,決定找一位室友。
所以後來兩人也與日劇相似的進行了契約結婚,但兩部劇觸及的面向還是不太一樣。
《今生是第一次》的主要角色群年齡約在30~40之間,正面臨著職場、情感、婚姻與社會期待等各面向的變化。戲劇整體步調和緩輕鬆,但我們還是能從主角們的經歷窺見些許韓國社會的職場文化、婚姻思維及性別刻板印象等。
像是志浩與世喜因為姓名的關係,在未見過對方的情況下誤會對方的性別。
或是婚後因為婆婆不斷地試探與施壓而出現的善良的兒媳病。
劇中都以較為輕鬆帶點戲謔的方式處裡,雖然沒能太過深入探討,但也能引起共感或反思。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志浩與世喜結婚時,志浩母親的反應與志浩的父親及世喜的父母都不一樣,她有些抗拒甚至激動。
一直到婚禮當天,志浩看到母親寫的信,才明白母親如此反應的原因。
志浩因為身為女兒在家中遭遇的不平等母親都看在眼裡,她無法改變家中的權力結構和世代差距,但她衷心希望女兒不必再遭遇與她一樣的命運,放棄自己想做的事。
母親告訴世喜,
比起一輩子都不讓她的手沾一滴水,我更喜歡你剛才說的……
不妨礙志浩的選擇。
看到這段,我忍不住哭了。志浩母親的話語與作為展現了充分的同理,理解她的處境,也盡她所能的支持志浩。這樣的愛,動人之處在於她們是互相理解也互相尊重,不將社會預設的期待套在對方身上,而是互相支援著彼此走下去。
志浩與她的閨蜜們也像是一組對照,一位是事業上女強人,不想結婚而時常被問為何不結婚?另一位夢想著結婚,卻也被質疑結婚怎能稱為夢想?志浩像是處在兩者之間,但三人都在愛情、婚姻與職場上跌跌撞撞,互相安慰。
從她們身上能看到眾多女性在職場、婚姻上面臨的處境,也側面看見了男性在關係中同樣受困於社會期待與責任,並且因為刻板印象而較難表露出遇到困境時的茫然無措。所以我很喜歡下面這句台詞,
每個人都獨一無二,所以從沒有什麼法則能讓你獲取一個人的心。因為心是要靠近的,不是掠奪。
無論是自己或是他人的心,都需要藉由不斷溝通,不斷理解去一點一滴靠近,因為我們都是時刻變化,獨一無二的人。
《今生是第一次》這部劇在2017年播出,我是在2018年看到,推薦給身邊的人。而在去年,我才發現它尚有更深一層的含意。
去年我在《消逝的韓光》這本書的書封上看到一行小字,「站在攝影機後的,也是活生生的人,希望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句話促使我打開這本書,韓劇幕後工作者的悲傷與吶喊就麼透過紙頁烙在我眼前。
2016年的十月,韓劇《獨酒男女》於結局創下高收視率,隔日卻傳出副導李韓光自殺身亡的消息。韓光PD寫下:「為了做出我們想要的成品,把人們叫來,一天超過20個小時的勞動,在他們背後用力推著、催促著早已疲憊不堪的這些勞動者們,這種曾經是我最不屑的人生,我難以再繼續維持下去了。」
因為哥哥的離世,韓光PD的弟弟李韓率開始去探查韓國影視圈的職業生態,創辦韓光媒體勞動人權中心,並出版了《消逝的韓光》這本書,希望藉由公開業界實態讓更多人能了解、關注,實際改善影劇界惡劣的勞動條件。
在說到影視圈的女性從業人員遭遇時,書中提到《今生是第一次》這部劇。
劇中志浩當助理編劇時,借住同期助理導演住處,卻差點被性侵,逃出來後獨自一人在在黑夜中徒步行走,不知道能何去何從。
當我下定決心為了夢想奮鬥時
我以為我的人生 就是要走在這黑暗的隧道裡
但沒有想到會是這麼的黑暗 也沒想到會是這麼的孤單
--志浩逃離性侵後的內心獨白
這段劇情讓人難受,後面拍攝團隊試圖掩蓋這件事的說詞與表現更讓人憤慨,然而這卻是現實一角的揭露。
性暴力與權勢性侵不斷發生,許多從業人員卻只能不斷忍耐,只求不要被盯上。甚至不敢告訴他人或告發,因為害怕從此就被逐出業界。(許多勞動者被以外包形式簽訂契約,幾無雇傭保障)這些都一再地凸顯這個不合理的勞動環境如何剝奪人的基本權利。
經過努力,開始有預拍形式的劇,有遵守勞動時間拍攝的《機智醫生生活》,也有了像《今生是第一次》這樣將影劇從業人員的狀況搬到檯面上的劇。然而也仍然有不少戲劇的拍攝現場出現意外、過勞或是歧視霸凌。
「攝影機後的人們,需要受到尊重。他們不是道具,他們是如同自己製作的連續劇般美麗、有資格獲得安慰的人們。」書中的這段話提醒了我,看見幕後的從業人員,並且持續的看見,是一件重要的事。
點亮蛋糕上的蠟燭,是為了許願。
若心願尚未達成,能不能再一次,點燃光?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點燃一點光,注視、思考、理解、靠近,讓鏡頭前鏡頭後的人都能開始被看到。
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
每個人都應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