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淺談唐詩發展與演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中華民族是一個「詩的民族」,自上古時期就有詩歌流傳。中國古典詩歌從《詩經》開始,歷經楚辭、漢魏樂府詩、古詩十九首、魏晉南朝玄言詩、山水詩、田園詩、宮體詩,發展到唐朝,文治武功,極盛一時;不但詩人輩出,而且中國古典文學領域中的一切詩體都已齊備。所以,唐詩不但是唐朝文學的代表,也稱得上是中國古典詩歌之「典範」。
歷史上所謂唐代,始自西元618年,終於西元906年。唐詩是唐代文學中的冠冕。唐詩興盛的因素固然很多,具體而言可歸納為四點: (一)帝王之倡導。(二)科舉取士之影響。(三)詩歌之社會基礎擴大。 (四)詩歌本身之發展。
首先,談談帝王之倡導。唐代一統之後,興利除弊,使社會日益安定,經濟日益發展,終於成為秦漢之後,最強大的帝國。帝王有餘力倡導詩歌,為富強繁榮之大唐帝國錦上添花。唐代帝王不僅會作詩,他們對待詩人也頗為尊寵。例如:玄宗曾召李白入宮賦《清平調》三章、德宗召韓翃知制誥、憲宗召白居易為翰林學士,都是因為賞識他們的詩歌作品。
其次,說明一下科舉取士之影響。唐朝以科舉取士 ,當時「進士科」最熱門。進士試要考「詩」「賦」;作詩既成為仕進的臺階,天下的士子,無不全力以赴,因此,這種考試制度,無形中促進了唐詩之發展。
再來看看詩歌社會基礎之擴大。唐以前的詩歌,除了民歌及《古詩十九首》等少數篇章,幾乎都是貴族或者圍繞在貴族周遭的文士所作。自從武則天開始重用經由科舉晉升上流社會的文人,由於他們來自民間,擁有豐富的民間生活經驗,使詩歌的表現基礎擴大,詩歌的內涵日益豐富。
最後,我們來談談詩歌本身之發展。五言古詩成立於漢朝,盛行於魏、晉、南北朝,進入唐朝之後,已趨衰落。然而七言古詩及律詩、絕句,經過長時期醞釀,到了唐代,已經成熟。這三種甫告成熟之詩體,有如三塊新園地,有待詩人耕耘。於是唐代詩人大量寫作這三種詩體,造成唐詩興盛之氣象。
蕭滌非等撰寫《唐詩鑑賞集成》(上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版)
唐代學者依據研究需要將唐詩發展分成四階段,分別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晚唐詩人司空圖〈與王駕評詩書〉最早對唐時發展歷程作出全景考察,文中列出20多位詩人,已隱含分期概念。五代.劉昫主持編纂的《舊唐書》在《文苑傳.序》對於唐分期及各個時段的風貌的紀錄,也並不清晰。宋祁、歐陽脩主持編纂的《新唐書.文藝傳.序》提出:「有唐天下三百年,文章無慮三變」才開始有明確的、宏觀的分期意識,但囿於史家的成見,對於唐詩各階段風貌之掌握仍然有所不足。
南宋.嚴羽《滄浪詩話》的〈詩辨〉〈詩體〉中,開始此對唐詩做出較俱備文學史意義的分期,不論是〈詩辨〉提到的「盛唐之詩」、「大曆以還之詩」、「晚唐之詩」。還是〈詩體〉中提到的、「唐初猶襲陳隋之體」、「盛唐體」、「大曆體」、「元和體」、「晚唐體」,都對後代研究產生很大的啟發。至元朝人楊士弘《唐音》已將唐詩之發展分為:初、盛、中、晚「四唐」。
然而古代論者在作出四唐區分時,並未似今人如此要求精確的時間起迄。當代的文學史家還是很體貼,比如說前台灣大學中文系葉慶炳教授在其《中國文學史》論及「四唐」時,就明確四唐的起迄時間:
﹝初唐﹞自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太極元年(西元618-712)、
﹝盛唐﹞自玄宗開元元年至代宗永泰元年(西元713-765)、
﹝中唐﹞自代宗大曆元年至文宗太和九年(西元766-835)、
﹝晚唐﹞自文宗開成元年至昭宣帝天祐三年(西元836-906)。
姑且不論其時間斷限是否精確,或者,你是否同意這樣一個年代起迄的區分,對於我們初學者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幫助。
蕭滌非等撰寫《唐詩鑑賞集成》(上兩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版)
下面談談﹝初唐詩壇概況﹞。李唐開國,政治崇尚清簡。頗有開新氣象,但是,文學潮流仍然沿襲梁、陳餘風。賢明如唐太宗,仍然喜歡寫作「宮體詩」。當時的詩人,大多數是陳、隋舊臣,仍有南朝的浮靡之氣。寫詩講究聲律、用典。重要詩人如:上官儀、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沈佺期、宋之問。「宮廷應制」為其詩歌創作的主要類型。
他們致力於詩歌體式的改造,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在他們的努力試作之下,逐漸成熟。經過他們不斷努力,詩歌主題由宮廷的淫靡改變為都會的繁華以及男女的戀情;由臺閣應制擴大到江山和邊塞的風情。詩歌風格也逐漸由纖柔卑弱轉為明快清新。
至於﹝盛唐詩壇﹞,當初唐詩人正在大寫宮廷詩的同時,陳子昂卻走向復古的創作道路。他在漢魏樂府詩中汲取營養,企圖恢復漢魏詩中的「風骨」。他是一位能夠把握現實、並且使用新的詩歌語言來創作的詩人,此中論點得到盛唐前期的詩人如:張九齡以及後來的李白、杜甫之認同。
盛唐詩是整個唐詩的高峰。主要有兩種創作取向:一是「山水田園詩」的創作取向:王維、孟浩然是這一個創作取向的代表人物。他們愛好自然,希企隱逸,以陶淵明、謝靈運作為典範。王維在描摩自然、歌頌隱逸之餘,也將詩筆擴展到更為廣闊的生和領域。古代批評家往往將「王孟」相提並論。兩人都擅長五言詩,尤其在五言律詩上的造就最高。 另一是「邊塞詩」的創作取向,岑參、高適、王昌齡、王之渙為其中之佼佼者。他們富於進取,嚮往邊塞,企圖立下戰功,以達成人生的理想。
除此之外,李白以少見的才情在浪漫的詩歌領域,大放異彩;因此被視為「詩仙」;杜甫則在社會寫實的題材中,反映盛唐後期社會的動蕩,其人道主義精神,與不朽的詩篇,也使後人尊稱為「詩聖」。李白的浪漫性與杜甫的寫實性,相反而相成。他們是盛唐詩壇的「雙子星」。
﹝中唐詩壇概況﹞如何呢?發生在唐玄宗天寶十四載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也是唐代文學的轉折點。當時軍閥割據、朝廷無能、人民感受到變亂的痛苦。活躍在唐代宗大曆期間的詩人,如錢起、郎士元、李端、韋應物,雖然都有自身的個性,卻都在詩歌創作上,著眼於個人生活、節序變化,貫串在憫時哀亂的情緒中,形成一種獨特而沉悶的情調。盛唐氣象已經一去不復返。
自唐德宗至唐穆宗這四十年間,唐代有個短暫的「中興」,一度中衰的詩壇重振旗鼓。其中以憲宗元和時期(西元806-820)為最。此即所謂「詩到元和體變新」。這時有兩個詩派:一是以白居易為首,元稹、張籍、李紳為羽翼的「新樂府詩人」。他們抨擊政治黑暗,反映民生疾苦,走平易的風格路線。
與此相反的是以韓愈、孟郊為首的另一批詩人,他們致力於詩歌境界的營造、追求一種險怪、幽僻、苦澀的詩歌風格。他們喜歡使用散文句法入詩,在詩歌境界與詩歌語言方面,獲得較高的成就。兩大派之外,還有劉禹錫、柳宗元也是這一個時期有成就的詩人。但是,不論「元白派」還是「韓孟派」,他們都雙雙受到杜甫之影響─由此也可以看出盛唐詩人杜甫的偉大。
至於﹝晚唐詩壇概況﹞。自唐文宗到唐宣宗(西元927-859)三十餘年裏,是杜牧和李商隱活躍的時代。杜牧學杜甫、韓愈,在詠史的七言絕句上有極佳的成就。李商隱則長於七言律詩。他以精心的結構、瑰麗的語言、沉鬱的風格抒發身世之感,宗國之衰,成就足以接續杜甫而無愧色。
還有與李商隱齊名的溫庭筠,作風輕豔,情思與才情都比不上李商隱,但他卻是我國第一個擁有「詞集」的詩人,是晚唐時期在詞方面有特殊成就的詩人,被後人尊稱為「花間鼻祖」,對於五代詞之發展,有很大影響。
到了 懿宗即位以迄唐亡(西元860-906年),詩壇上留名的詩人還是不少,但成就不大。其間不少作者追隨元白,以通俗語言,反映社會問題。比如杜旬鶴、羅隱、于濆、聶夷中等;另有一批人,則以淒婉輕豔的風格,傷悼亂離。如司空圖、吳融、韓偓、韋莊等。這些人都無法與前輩詩人較量。
以上,是針對唐詩發展與變遷,掛一漏萬的敘述,聊供各位親愛的讀者作個參考。 (完)
延伸閱讀:蕭滌非等撰寫《唐詩鑑賞集成》(上下兩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版)
avatar-img
6.2K會員
665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詩與人類歷史同其古老,作為人類感情載體之角色,亦持續不變。近數十年來,由於學界交流益愈頻繁。基本資料的出版、新理論工具的運用,積累豐碩;不同背景之研究者,大量投入中國古典詩研究;不論是舊議題的深化、新議題的掘發、或新舊理論的探索與實踐,均使中國古典詩學研究,變化紛呈,美不勝收,值得吾人持續關
      序 言       過去二十年間,唐代學界對於中晚唐詩的研究熱度雖逐年增加,但對於詩名不顯的下層文人,仍然比較缺乏關注。所以當我取得林燕玲博士新著:《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原稿,見到洋洋灑灑二十八萬言,研究的對象正是晚唐時期的下層文人集團,眼睛為之一
     唐詩發展到中晚唐時期,出現「苦吟」現象,此為論者所共知。「苦吟」起先是普通詩語,其後有了豐富涵義,後世詩評家更用以指稱具有創作特色的「詩歌體派」。     中晚唐時期苦吟觀念之產生,有儒墨思想之觸發、也有杜甫韓愈為先導,更有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中晚唐時期的讀書人普遍悲觀、絕望、遁入內心。苦
    詩與人類歷史同其古老,作為人類感情載體之角色,亦持續不變。近數十年來,由於學界交流益愈頻繁。基本資料的出版、新理論工具的運用,積累豐碩;不同背景之研究者,大量投入中國古典詩研究;不論是舊議題的深化、新議題的掘發、或新舊理論的探索與實踐,均使中國古典詩學研究,變化紛呈,美不勝收,值得吾人持續關
      序 言       過去二十年間,唐代學界對於中晚唐詩的研究熱度雖逐年增加,但對於詩名不顯的下層文人,仍然比較缺乏關注。所以當我取得林燕玲博士新著:《環境與創作---以晚唐「咸通十哲」為主的一種文學社會學觀察》原稿,見到洋洋灑灑二十八萬言,研究的對象正是晚唐時期的下層文人集團,眼睛為之一
     唐詩發展到中晚唐時期,出現「苦吟」現象,此為論者所共知。「苦吟」起先是普通詩語,其後有了豐富涵義,後世詩評家更用以指稱具有創作特色的「詩歌體派」。     中晚唐時期苦吟觀念之產生,有儒墨思想之觸發、也有杜甫韓愈為先導,更有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中晚唐時期的讀書人普遍悲觀、絕望、遁入內心。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初唐四傑」。 唐朝是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盛唐時期指的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期間,此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社會、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所呈現出的繁盛景象,被後世稱為「盛唐氣象」。
Thumbnail
先秦至六朝「興」義演變的結論 1. 先秦時期是「讀者感發志氣」之義。 2. 東漢時期是「作者本意」與「語言符碼」的「託喻」之義。 3. 六朝時期是「作者感物起情」與「作品興象的表現效果」之義。
Thumbnail
繼隋末農民起義,李唐一統天下,更發生了爭儲兵變:六四玄武門之變。 然後,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登基,我們將要正式展開關於唐朝的旅程!
Thumbnail
中國二千多年的皇權專制,曾出現過若干個被歷史評價為盛世的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開元盛世』。但都好景都不長。『文景之治』始於西元前180年漢文帝登基,終於西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僅不到40年。西漢共持續210年,『文景之治』約占西漢五分之一的時長。 『開元盛世』則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都說《尚書》跟《詩經》是最早的傳世文獻,到底有多早呢?以《尚書》來說,學者程文敏在《尚書學史》中,對「今文尚書」這部分(共29篇)給出了一定的著成時代範圍估計。 從這個表可知,目前看到的《尚書》,其內容著成的估計時代,涵蓋極大的時間範圍,介於武王時代(公元前11世紀),到戰國晚葉(公元前4-3世紀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初唐四傑」。 唐朝是歷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盛唐時期指的是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期間,此時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社會、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所呈現出的繁盛景象,被後世稱為「盛唐氣象」。
Thumbnail
先秦至六朝「興」義演變的結論 1. 先秦時期是「讀者感發志氣」之義。 2. 東漢時期是「作者本意」與「語言符碼」的「託喻」之義。 3. 六朝時期是「作者感物起情」與「作品興象的表現效果」之義。
Thumbnail
繼隋末農民起義,李唐一統天下,更發生了爭儲兵變:六四玄武門之變。 然後,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登基,我們將要正式展開關於唐朝的旅程!
Thumbnail
中國二千多年的皇權專制,曾出現過若干個被歷史評價為盛世的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開元盛世』。但都好景都不長。『文景之治』始於西元前180年漢文帝登基,終於西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僅不到40年。西漢共持續210年,『文景之治』約占西漢五分之一的時長。 『開元盛世』則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都說《尚書》跟《詩經》是最早的傳世文獻,到底有多早呢?以《尚書》來說,學者程文敏在《尚書學史》中,對「今文尚書」這部分(共29篇)給出了一定的著成時代範圍估計。 從這個表可知,目前看到的《尚書》,其內容著成的估計時代,涵蓋極大的時間範圍,介於武王時代(公元前11世紀),到戰國晚葉(公元前4-3世紀
Thumbnail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是杜甫詩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句,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懷。詩人以秦漢盛世為背景,對比現世的戰亂紛爭,抒發了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強大領導者的期盼。詩中所蘊含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仍具有強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