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糾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人的地方就有糾紛。雖然我想推說疫情讓大家的脾氣變得暴躁易怒,更容易發生衝突,這樣便可以將世間種種糾紛推給不可抗力,但事實上即使沒有疫情,人類之間的糾紛根本從來沒有停止過。
不管是在現實世界還是網絡世界,和平共存只是一個夢、一句口號,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同,當雙方(甚至多方)的意見不一致時,便會產生紛爭,而且紛爭一旦形成便不容易化解。
我曾經是一個固執的人,喜歡跟別人爭論,硬是將自己的論點塞給別人,但經驗告訴我,我根本不可能改變對方,所有的口舌之爭都是無謂的,因為就算我爭論贏了,對方也未必真心認同我,還是會依然固我,正如別人就算在口頭上贏了我,我也不會因此改變自己,所以我後來索性放棄沒必要的爭拗。我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達了就好。有時候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時,到底該由誰來評定?
看到兩個成年人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吵得臉紅耳熱,旁觀者只會覺得雙方也有問題,又不是小學生,有必要吵架嗎?成年人該有成年人的處事方式嘛。
有時在社交網絡看到罵戰更覺莫名其妙,為甚麼要跟陌生人爭論自己的觀點呢?旁人又為甚麼要加入戰線令爭議無止境地擴散呢?
你有你表達意見的自由,我有我認同或不認同的意志,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我在試過在網上被人批評,雖然明知道對方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也沒有解釋半句,對方既然這樣理解,我怎麼解釋也改變不了對方的想法,那就由他吧,暗地裏不快是另一回事,我只是不想越描越黑。
一個巴掌拍不響,所以只要我不作回應,自然成不了罵戰。
這可能是一種逃避,但世事已夠紛擾,我已經不想再看到任何紛爭。
avatar-img
105會員
749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被李帝勳圈粉了 因為看過《我是遺物整理師》,便繼續看同樣由李帝勳主演的《模範的士》(台譯《模範計程車》),關於李帝勳,其實再之前看過許多人奉為神劇的《信號》(Signal),但我沒有被觸動到,看《我是遺物整理師》也沒甚麼感覺,但看完《模範的士》後直接被李帝勳圈粉,真是太有型了。 不但打得好看,他
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真的是毫無條件的愛嗎?孩子還小時,父母當然一心一意為孩子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只是當孩子長大後,父母便開始對孩子有所要求,漸漸以愛之名對孩子進行控制,可是往往適得其反,令孩子越走越遠。 父母可能無法理解,明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為甚麼他們這樣抗拒、這樣反叛?當孩子成為
先旨聲明,以下內容僅屬個人經歷,絕不構成鼓勵成份,千萬不要仿效。 進入正題,我想講講我吃過期食品的經驗,因為我剛剛吃掉一包過期兩年的餅乾。 你大概會問我為甚麼這麼看不開要吃過期兩年的餅乾?我並不是要證明甚麼,只是因為兩個星期前我在不知情下才吃過另一包餅乾,所以這天我雖然發現最佳食用日期是兩年
因《父後七日》而廣為人知的台灣作家劉梓潔,到目前為止只出過兩本散文集和兩本短篇小說集,上一本小說集《親愛的小孩》花了十年時間書寫,而最新的小說集《遇見》卻只相隔十八個月。從小說成果來看,《親愛的小孩》是十年小說的結集,隨意性較強,而《遇見》卻具一定企劃性,各篇小說之間有著微妙的牽繫,讀來更見規模,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未來,所以
Photo by Daniele Levis Pelusi on Unsplash 對見慣風浪的大人來說,小孩子遇到的問題,其實都不是甚麼問題。 考試不合格?老實說,誰在乎你在三年級時的數學科是否合格? 運動會慘敗?比賽的事不是輸就是贏,贏了也不過得到個獎牌,輸了有甚麼好難過? 玩具被弄壞?買過就
我被李帝勳圈粉了 因為看過《我是遺物整理師》,便繼續看同樣由李帝勳主演的《模範的士》(台譯《模範計程車》),關於李帝勳,其實再之前看過許多人奉為神劇的《信號》(Signal),但我沒有被觸動到,看《我是遺物整理師》也沒甚麼感覺,但看完《模範的士》後直接被李帝勳圈粉,真是太有型了。 不但打得好看,他
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真的是毫無條件的愛嗎?孩子還小時,父母當然一心一意為孩子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只是當孩子長大後,父母便開始對孩子有所要求,漸漸以愛之名對孩子進行控制,可是往往適得其反,令孩子越走越遠。 父母可能無法理解,明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為甚麼他們這樣抗拒、這樣反叛?當孩子成為
先旨聲明,以下內容僅屬個人經歷,絕不構成鼓勵成份,千萬不要仿效。 進入正題,我想講講我吃過期食品的經驗,因為我剛剛吃掉一包過期兩年的餅乾。 你大概會問我為甚麼這麼看不開要吃過期兩年的餅乾?我並不是要證明甚麼,只是因為兩個星期前我在不知情下才吃過另一包餅乾,所以這天我雖然發現最佳食用日期是兩年
因《父後七日》而廣為人知的台灣作家劉梓潔,到目前為止只出過兩本散文集和兩本短篇小說集,上一本小說集《親愛的小孩》花了十年時間書寫,而最新的小說集《遇見》卻只相隔十八個月。從小說成果來看,《親愛的小孩》是十年小說的結集,隨意性較強,而《遇見》卻具一定企劃性,各篇小說之間有著微妙的牽繫,讀來更見規模,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五月的閱讀主題是改變未來,所以
Photo by Daniele Levis Pelusi on Unsplash 對見慣風浪的大人來說,小孩子遇到的問題,其實都不是甚麼問題。 考試不合格?老實說,誰在乎你在三年級時的數學科是否合格? 運動會慘敗?比賽的事不是輸就是贏,贏了也不過得到個獎牌,輸了有甚麼好難過? 玩具被弄壞?買過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爭執辯論是我很不喜歡的事,不喜歡面紅耳赤,大小聲。聲嘶力竭的表達自己,總覺得辯贏了又如何。不過傷和氣罷了。 雖然我往往不會是贏的那個,爭執時空 氣凝結的氣壓,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不喜歡傷感情的事,因為受傷不管是誰恢復的時間都要很久。 有緣共處是何其大的福分,好來好去一切都好,我不攀緣但是相當珍惜既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雖說吵架沒好話 但我也相信很多真心話是吵架說的 我們前天有些爭執 不算什麼大事 她說如果我們都要為這些爭執 她就考慮把錢的帳號轉給別人 我們就不要再見面了 那時已經不想再爭了 但心中不免有所以妳當時沒有人幫 我願意幫忙,是自找事作? 好啊,妳去找,找到我們算緣分盡了 她這個說法
人是矛盾、互相衝突、抵制牴觸的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爭執辯論是我很不喜歡的事,不喜歡面紅耳赤,大小聲。聲嘶力竭的表達自己,總覺得辯贏了又如何。不過傷和氣罷了。 雖然我往往不會是贏的那個,爭執時空 氣凝結的氣壓,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不喜歡傷感情的事,因為受傷不管是誰恢復的時間都要很久。 有緣共處是何其大的福分,好來好去一切都好,我不攀緣但是相當珍惜既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雖說吵架沒好話 但我也相信很多真心話是吵架說的 我們前天有些爭執 不算什麼大事 她說如果我們都要為這些爭執 她就考慮把錢的帳號轉給別人 我們就不要再見面了 那時已經不想再爭了 但心中不免有所以妳當時沒有人幫 我願意幫忙,是自找事作? 好啊,妳去找,找到我們算緣分盡了 她這個說法
人是矛盾、互相衝突、抵制牴觸的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