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人生根本無法Ctrl,更別說還想Ctrl+C, Ctrl+V

盧教授(圖左)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貴人之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盧教授(圖左)是我生命中重要的貴人之一。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相信絕大多數人,在人生前20多年,都是過著別人設定好,或者是世俗價值規範的跑道在前進。但當我們進到社會之後,跑道開始出現岔路,要選擇哪一條跑道已經沒有人能給我們答案,甚至走在相同的跑道上,卻有不同的命運。坦白說,這一點讓我感到很困惑,為什麼呢?因為小的時候,所有的大人都告訴我們,好好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於是我們在學校裡和同學競爭。長大進了社會後,主管會跟我們說,努力的打拼,將來這個位置就是你的,於是我們在公司裡和同事競爭。但其實競爭到最後,你會感到很疲倦,原因是過去在學校競爭,我們的身分很單一,就是學生。因此我們拚了命念書,得到好的成績,成為好學生,感覺就得到了所有。但是長大了之後,工作其實只是我們其中的一個身分而已,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身分,因此即使我們很拼命坐上了公司裡的那個位置,但是我們在家裡的位置呢?在孩子心裡的位置呢?
我們很喜歡在網路上看一些成功者的文章,我們一直試圖的想找到一個樣板,照著這個樣板的路下去走,就會得到我們所想要的成功,但人生並不是GAME,不是獲得什麼裝備或是打了什麼副本,最後就會成為王者。相信你一定會有這種經驗,在你的業界,你的前輩會告訴你,你必須擁有什麼技能、證照,你才能在這一行生存,但是偏偏你就會看到大部分擁有這些技能和證照的前輩,他們一直卡關在同一位置,而在他們上面的人,卻沒有這些技能和證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本來就不是邏輯問題,並不是P則Q,非P則非Q的問題。因此我們若試圖想透過單一事件行為來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人,那就太天真了。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對人生有了些啟發。他說:
人生若單靠努力是不行的,它的運作是努力、智慧及運氣不斷循環才造就了成功。
這個說法讓我聯想到我念博士班做實驗的經驗,我的實驗前置作業大約要準備兩個月,真正實驗的時間只有30分鐘。第一次實驗結果出來時,完全失敗,所有的數據都不合理。一想到兩個月來的努力都白費了,我幾乎快崩潰了,我差點就想放棄這個題目,而在指導老師盧教授的安慰之下,我才冷靜下來思考,到底是哪一個環節不對,於是在一次次修正之下,最後做出了多次成功的實驗,也將這些實驗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上,並撰寫成我的博士論文,最後成功畢業。我回想這個過程,不就是努力、智慧及運氣的循環嗎?努力充分的準備,有智慧的修正錯誤,好運氣讓我遇到盧教授(貴人)的鼓勵以及實驗室裡學弟妹的協助,最後讓我順利地拿到博士學位。
因此我了解人生其實就是好幾個不同的階段組成,而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任務與意義,且我們又同時具備多個身分,多重任務在我們的肩上,讓我們感受千斤萬斤重。
但責任的背後就是「愛」,「愛」就是一個無窮的信念,當我們擁有了這個信念,它自然會驅動我們去努力,自然會帶給我們智慧,自然會吸引那些幫助我們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工地現場的管理、營建成本控制、工程進度管理、營建業職涯分享。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Ken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