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土地就是我的強連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喜歡從音樂認識世界,不只認識國外,也認識自己台灣。我是個土生土長外省後代天龍國人,沒有外縣市的「老家」可回,從來只能透過音樂去想像別人的老家,那 319 鄉。透過林生祥想像美濃、透過謝銘祐想像台南、透過陳建年想像台東、透過陳昇想像溪州,都類似這樣,雖非東南西北客,仍有五湖四海夢。
思緒飄到高雄,現在高雄的樂團界好興盛,其中也包含我的愛團「淺堤」,他們在〈高雄〉一曲中自嘲「忘了這座城市,有炙熱的太陽,用不上的冬裝」,卻在我心底鋪繪出置身驕陽下百般聊賴的美好形象。
喜歡淺堤也很偶然,最初是從流氓阿德(我也都透過他去想像金門)的歌〈最遙遠的距離〉。阿德找了一個名叫「蔡依玲」的女生一起合唱,這名字當然會讓人傻傻和那位舞孃地才分不清(我自首),但也因此才讓我認識她當主唱的「淺堤」樂團。
然後我去找淺堤的歌來聽,初接觸的曲子是〈怪手〉,第一次聽就把我聽到目眶紅紅。透過這首歌,我知道了以前從來不曉得的紅毛港、大林蒲歷史。入家鄉土地與人文關懷於歌,利用搖滾樂形式,卻以不卑不亢的溫柔沈穩韻律來表現,對於年輕人來說實屬難得,於是對淺堤更是不離不棄了。基本上我是覺得,所有台灣人都要來聽〈怪手〉才對!
這首歌帶領我去了解那片陌生港邊曾經發生過的辛酸故事,上次去高雄前我特地查了怎樣開車去紅毛港,但因為不熟,光看 Google 地圖開車似乎無徑可取。找人問路只說去那幹嘛,我實在說不出我只是想站在那裡感受一下過往,這種聽起來會被當神經病的話。後來因為時間較趕,天色漸晚,不想冒險覓路,只得作罷。下次再有機會,肯定不會放棄。
舊港難至,只得回向山往。下面這張照片,看似無稽無緒,其實焦點在於遠方那灰撲撲的樓房,據說就是當年林生祥、鍾永豐的交工樂團做出《菊花夜行軍》的美濃菸樓,現已廢棄。
我實在難以花時間拉著家人,在時間有限、又下著雨的前往鍾理和紀念館的路上,特別去參觀一間荒廢的舊屋。於是只好刻意路過、遠行注目禮,遙想那份情懷——那可是錄下〈風神 125〉、〈菊花夜行軍〉這些歌曲的聖地呀!
同樣偎海,下面這張攝於雲林麥寮海邊。如果你們知道,開車到這渺無人煙的荒涼地方,真的很久,但為的是把握日落前殘存的餘暉,看看對面那座大名鼎鼎的六輕。
那是鐘聖雄《南風》攝影集裡的萬惡淵藪,是啟發生祥寫出《圍庄》與《動身》雙專輯的現代魔多堡,是台西村民悲傷運命的源頭。盲奔來這天邊海角,我就是要親自看它一眼,揣想那害了多少性命的毒煙是如何飄散...
回程天都黑了,沿著〈出,不走〉歌詞中的路線:「東行七十八快速道,高速公路左轉北,林內接三號 」,走了好久好久,我總算到了古坑,住進民宿,休息準備隔天行程。但那趟阿爸逃離「北邊煙囪管」的路,我是確實走過了,差別在於我開房車、去度假,人家是「改裝三噸半」、拎著日常傢伙俬忙出走。可我仍然只能想像,畢竟我沒有像這樣的老家。
所以我只想看一眼紅毛港,有很奇怪嗎?路人都不懂我。音樂中的畫面總是栩栩如生在我腦海,引我透過音樂認識世界,那是我最喜歡的事,我的人生,泰半由音樂構建著。
但我的老家究竟在哪?
現在的我,可以毫不猶豫回答,整個台灣就是我的老家,我歌於斯、哭於斯。所以我曾經因為董事長樂團的〈美麗呀〉而開啟環保意識、也無比嚮往海雅谷慕(張震嶽)〈我家門前有大海〉中的花蓮。正因為全台灣都是我的家,所以當你們說在地人要蓋一條能快速回家的蘇花高而叫外地人閉嘴時,我覺得那也是我的家,我也不想看到家鄉山水遭到破壞。也所以我的夢想是跑遍 319 鄉,趁還能動時跑多少是多少,如今出國於我的吸引力倒還沒有家鄉土地的浪漫強。疫情出不了國,我沒有任何遺憾。
想想音樂、想想土地、想想生活,隨手寫寫心情,雜亂無序請眾看官們見諒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9會員
241內容數
2015 年夏末,台灣最知名的披頭四達人馬世芳連續第三年帶團去英國,走訪披頭四相關景點,可謂道道地地難得的搖滾樂進香團。我看了兩年,也盼了兩年,終於在這年初下定決心去報名,圓我身為披頭四粉絲的一個大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白的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帶著些許後設小說型態的設計,Margaret Atwood 讓書中有書、故事中有故事,彼此縝密層層套疊,卻又在卷首就直接破題,最後讓結局不比沿途逶迤而下的奇險更引人入勝。
太久了,已不記得上次進 KTV 是何時。只會唱老歌就會惹人嫌,不如回家自己唱。所以把琴再練好一點很是要緊,至少要能過自己這關。目前也無需什麼專業器材,更難以追求品質,但求琴聲和人聲能稍微平衡一點不突兀即可。唱開心的,也許有天也能具備坐在路邊的勇氣與能力,順便掙幾個子兒買幾瓶啤酒和貼補家用。
前些日子我才又聊到 William Burroughs 的《裸體午餐》,這本書最著名的就是他採用的創作風格,叫做 "cut-up"(拼貼)...
這個題目,在我錦瑟華年之時就已經想過,那個天地間除了愛情與夢想外俱為下品的年紀,為賦新詞強說愁地跟女友說,如果我先離去,請在我的葬禮上播這首歌: The Escape Club - I'll Be There 
年初終於解鎖買了很多年都有閱讀心理障礙而看不完的垮派究極奇書《裸體午餐》後,就想說不知何時才能看到電影。沒想到機會這麼快就來了,片商引進大衛柯能堡的經典作品重新上映,當中就包含了此片!所以當然要趁著上映第一天就去看,這只是我今年去戲院看的第四部電影。
納粹集中營的生還者、著名的義大利作家兼化學工程師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他的書在台灣被翻譯出版的至今有三本。雖僅有三本,但也囊括他的出道作、遺作和畢生名著。前後四十年寫作生涯,除了文風一貫不卑不亢卻洗鍊精準外,也始終在旁觀人性百態並不懈地適時發出警語。
帶著些許後設小說型態的設計,Margaret Atwood 讓書中有書、故事中有故事,彼此縝密層層套疊,卻又在卷首就直接破題,最後讓結局不比沿途逶迤而下的奇險更引人入勝。
太久了,已不記得上次進 KTV 是何時。只會唱老歌就會惹人嫌,不如回家自己唱。所以把琴再練好一點很是要緊,至少要能過自己這關。目前也無需什麼專業器材,更難以追求品質,但求琴聲和人聲能稍微平衡一點不突兀即可。唱開心的,也許有天也能具備坐在路邊的勇氣與能力,順便掙幾個子兒買幾瓶啤酒和貼補家用。
前些日子我才又聊到 William Burroughs 的《裸體午餐》,這本書最著名的就是他採用的創作風格,叫做 "cut-up"(拼貼)...
這個題目,在我錦瑟華年之時就已經想過,那個天地間除了愛情與夢想外俱為下品的年紀,為賦新詞強說愁地跟女友說,如果我先離去,請在我的葬禮上播這首歌: The Escape Club - I'll Be There 
年初終於解鎖買了很多年都有閱讀心理障礙而看不完的垮派究極奇書《裸體午餐》後,就想說不知何時才能看到電影。沒想到機會這麼快就來了,片商引進大衛柯能堡的經典作品重新上映,當中就包含了此片!所以當然要趁著上映第一天就去看,這只是我今年去戲院看的第四部電影。
納粹集中營的生還者、著名的義大利作家兼化學工程師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他的書在台灣被翻譯出版的至今有三本。雖僅有三本,但也囊括他的出道作、遺作和畢生名著。前後四十年寫作生涯,除了文風一貫不卑不亢卻洗鍊精準外,也始終在旁觀人性百態並不懈地適時發出警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一直喜歡聽老歌!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前些日子才發過【香港製造】(一)、(二)、(三),一位香港的網友看了,想要我介紹台灣的音樂、了解一下,於是應黃璧怡之邀,今天就來寫寫。 不過這個與香港同胞的交流除了讓我很欣喜外(我喜歡香港),還讓我回想到一件五年前的趣事。 那個夏天,我獨自到台北旅行,晚上住進了一家位在西門町的民宿,這間民宿這些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當高雄取代基隆成為台灣第一大港時,少雨高雄成為〈港都夜雨〉代名詞~產業的群落通常是勝者全拿,局部的優勢可能演變為全面的優勢 〈港都夜雨〉以基隆為創作背景,原本是楊三郞譜的一首有曲無詞的旋律~一日,樂隊中的琴手呂傳梓有感而發,以漂泊「港都」(此指基隆),四海為家的男兒觀覽夜雨間傷心的意象寫下了歌詞。
Thumbnail
來韓國這麼久,還是會有想台灣的時候。 大抵是夜深人靜,而我獨自失眠時,那時候會好想念好想念市府站出來的信義區、又臭又亂的北車、熱鬧的中山、從忠孝敦化散步到忠孝復興的街景、在南京東路騎腳踏車的時光。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往薇小的路,因為約好的時間在下午,特意繞至善路上平菁街,先到平等小蹓躂,又到松竹園吃了土雞,然後轉陽明山前山公園走湖山路繞紗帽山,去湖山小看長廊泡腳,再轉泉源路到新北投後入薇閣小。 這一路車上我一直反複聽著莫差爾特的K364交響協奏曲。平日我非常喜歡這曲子,特迷第二樂章開頭中提琴那帶著陰鬱的甜美風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一直喜歡聽老歌!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前些日子才發過【香港製造】(一)、(二)、(三),一位香港的網友看了,想要我介紹台灣的音樂、了解一下,於是應黃璧怡之邀,今天就來寫寫。 不過這個與香港同胞的交流除了讓我很欣喜外(我喜歡香港),還讓我回想到一件五年前的趣事。 那個夏天,我獨自到台北旅行,晚上住進了一家位在西門町的民宿,這間民宿這些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Thumbnail
當高雄取代基隆成為台灣第一大港時,少雨高雄成為〈港都夜雨〉代名詞~產業的群落通常是勝者全拿,局部的優勢可能演變為全面的優勢 〈港都夜雨〉以基隆為創作背景,原本是楊三郞譜的一首有曲無詞的旋律~一日,樂隊中的琴手呂傳梓有感而發,以漂泊「港都」(此指基隆),四海為家的男兒觀覽夜雨間傷心的意象寫下了歌詞。
Thumbnail
來韓國這麼久,還是會有想台灣的時候。 大抵是夜深人靜,而我獨自失眠時,那時候會好想念好想念市府站出來的信義區、又臭又亂的北車、熱鬧的中山、從忠孝敦化散步到忠孝復興的街景、在南京東路騎腳踏車的時光。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往薇小的路,因為約好的時間在下午,特意繞至善路上平菁街,先到平等小蹓躂,又到松竹園吃了土雞,然後轉陽明山前山公園走湖山路繞紗帽山,去湖山小看長廊泡腳,再轉泉源路到新北投後入薇閣小。 這一路車上我一直反複聽著莫差爾特的K364交響協奏曲。平日我非常喜歡這曲子,特迷第二樂章開頭中提琴那帶著陰鬱的甜美風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