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末期照顧方法:該幫長輩裝鼻胃管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當失智者進入末期階段,大多已經嚴重喪失記憶,僅剩殘餘的片段記憶,完全喪失認知、行為及自我照顧能力,需要他人協助日常生活;更可能因為行動能力退化,導致需要坐輪椅或臥床,常常引發尿道感染、吸入性肺炎或褥瘡。家屬的照顧重擔無論是精神、身體或經濟上的,都會在此時更加沉重。

晚期失智者的常見症狀

失智症病程到了晚期,腦部功能已經嚴重退化,連最熟悉的人事物都不記得了,只依稀記得一些殘餘的片段,甚至可能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並且已經難以做言語表達和溝通,現實感已經完全消失。
在行動上,失智者已經無法執行基本的生活功能,如穿脫衣服、洗澡、吃飯、刷牙、大小便等,他們的行動變慢、判斷力和空間感越來越差,無法辨識周遭環境安全,而常有跌倒、碰撞等意外
一些嚴重失智的患者,到末期行動能力退化,需要坐輪椅或長期躺床。肢體活動的時間少了,便可能導致四肢肌力退化、萎縮;如果照顧疏失,忽略幫長輩翻身、做肢體運動,便可能壓迫皮膚過久造成壓瘡(俗稱褥瘡)。

失智症晚期常見的併發症

失智者的各種器官功能會逐漸退化。當失智者無法自行解尿、吞嚥時,也需要裝置鼻胃管或尿導管來因應,這些體外管路可能因清潔不當,導致尿道感染、吸入性肺炎等,引發敗血症;另外,長期臥床翻身不足造成的褥瘡也可能引發敗血症。(延伸閱讀:褥瘡是怎麼發生的?該怎麼照顧呢?

失智症的晚期照顧方法

1. 飲食方面注意均衡營養,確保水分充足與纖維質攝取,以維持正常排泄、避免便秘;要避免湯湯水水的食物,提高食物的黏稠度,例如添加洋菜、勾芡讓質地變稠,以免失智者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
2. 長時間臥床、坐著的失智者,要定時幫他們翻身移位,或選用減壓坐墊或氣墊床避免褥瘡。另外也要勤換尿片、清洗皮膚,若無法進浴室沐浴,可改用擦澡的方式進行。
3. 失智者到疾病最後階段,常需要留置鼻胃管進行灌食。灌食時要讓再三確認鼻胃管在胃裡,並做好管路照護。若失智者在家,則每兩週須由專業醫護人員協助更換管路。
4. 深入觀察失智者的需求與感受:失智末期病人到最後階段,已經很難主動表達自己需要什麼,也聽不懂家人的問題。由於溝通困難,就只能仰賴照顧者的仔細觀察,給予妥善照顧,讓失智症末期病人在最後能有品質地活著。
5. 尋求專業協助:如果自己真的無力照料,可以藉由巴士量表的評估結果,來為失智者申請外籍看護(如何申請巴士量表來找外籍看護?),搭配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如居家服務、居家護理、交通接送等。如果公費資源不足,或看護請假,也可利用民間的自費照顧服務,例如在家天使平台預約專業照服員,到家協助失智長輩的備餐、管路照顧、身心靈陪伴等。
送進專業照顧機構也是一種選擇。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和內容,會有各自適合的機構。例如護理之家、老人長照中心、安養機構等。可以閱讀這張比較圖表,找到最適合的家人的照顧資源。

失智末期的家人,該幫他們裝鼻胃管嗎?

失智症重度而無法進食的時候,是否裝置鼻胃管就成了一個選項。
鼻胃管雖然能夠幫助長輩進食,但也存在很多缺點,像是增加口水分泌、增加感染、鼻胃管阻塞而需重換、增加患者因插管入院機會等;甚至為了避免患者拔掉管路,而增加長輩被約束的機會。這些都增加家屬照護失智末期患者的難度,影響照護品質和家庭生活品質。
不過在國外研究資料中,在鼻胃管餵食對重度失智症預後的影響上,研究結果顯示:沒有減少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沒有增加存活率、沒有加速壓瘡的改善或能預防、沒有減少感染的機率、沒有改善生活功能、沒有改善患者的舒適度。因此,安不安裝鼻胃管,沒有最好的答案,重點在家屬之間是否取得共識,不管是長輩個人的意願、尊嚴、是否應用盡方法來延長患者生命等,家屬之間都要充分溝通,並諮詢醫生,讓長輩在人生最後一哩路上,能走得平順。

延伸閱讀

周曉禎、黃俊達、陳晉興(2014)。探討管灌餵食對於重度失智症老年人照護上之利與弊。長期照護雜誌,18(3),299-312。doi:10.6317/LTC.18.299
目前失智症已然成為許多照顧家庭頭痛問題,照顧失智症患者最困難的點在於患者的行動能力依然保有一定程度,但是認知功能卻持續退化,造成會有走失、異常行為等等的情況,讓家屬疲於應付。家天使平台長期致力於提供專業照顧與相關的照顧知識,讓家天使與您一同面對失智照顧難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當失智症邁入中期,「重複性」會比失智症初期還要嚴重,例如重複買一樣的東西、重複已經問過的事情;「遺忘」的嚴重度也會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照顧者要對中期失智症狀有基礎理解,才能提供較好的照顧。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很容易被民眾被認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當長輩開始出現一些失智前兆的徵狀像是記憶力、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症狀時,就要趕快就醫接受完整評估,判斷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有否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就有機會改善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上篇《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我們談論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原因,並可透過「GDS-15」憂鬱症量表為長者做簡易測量。下篇我們就來談談老年憂鬱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家屬最關心的:「老年憂鬱症要怎麼治療呢?」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 根據WHO統計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然而相對於失智症,大家對於「老年憂鬱症」非常陌生,甚至因為跟失智症太像常被忽略。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當失智症邁入中期,「重複性」會比失智症初期還要嚴重,例如重複買一樣的東西、重複已經問過的事情;「遺忘」的嚴重度也會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照顧者要對中期失智症狀有基礎理解,才能提供較好的照顧。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很容易被民眾被認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當長輩開始出現一些失智前兆的徵狀像是記憶力、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症狀時,就要趕快就醫接受完整評估,判斷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有否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就有機會改善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上篇《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我們談論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原因,並可透過「GDS-15」憂鬱症量表為長者做簡易測量。下篇我們就來談談老年憂鬱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家屬最關心的:「老年憂鬱症要怎麼治療呢?」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 根據WHO統計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然而相對於失智症,大家對於「老年憂鬱症」非常陌生,甚至因為跟失智症太像常被忽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每個星期二跟星期四我都要去醫院照顧的洗腎的阿公,這邊的病患平均年紀都60以上,而我照顧的阿公也已經80多,阿公本身有失智症,除了嚴重的健忘外,也搭配著虛幻,就像老小孩一般,至於要怎麼照顧呢,因為他常常會拔管子,我的任務就是防止他拔管子,必須轉移他對管子的注意力,這是一個方法,也可以套用自閉症的患者,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前言 長期照顧失智、失能長者,會讓照顧者備感壓力—不管是精力上、財力上,勞務上—,近期傳出有些照顧者希望能循「斷食善終」方式,替家中無意識的失智、失能長者進行「斷食」,期能讓他們「善終」—及早脫離苦痛。   斷食善終是目前較為人道的做法 在無法「安樂死」,也沒有財力去國外進行「安樂死」—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每個星期二跟星期四我都要去醫院照顧的洗腎的阿公,這邊的病患平均年紀都60以上,而我照顧的阿公也已經80多,阿公本身有失智症,除了嚴重的健忘外,也搭配著虛幻,就像老小孩一般,至於要怎麼照顧呢,因為他常常會拔管子,我的任務就是防止他拔管子,必須轉移他對管子的注意力,這是一個方法,也可以套用自閉症的患者,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前言 長期照顧失智、失能長者,會讓照顧者備感壓力—不管是精力上、財力上,勞務上—,近期傳出有些照顧者希望能循「斷食善終」方式,替家中無意識的失智、失能長者進行「斷食」,期能讓他們「善終」—及早脫離苦痛。   斷食善終是目前較為人道的做法 在無法「安樂死」,也沒有財力去國外進行「安樂死」—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Thumbnail
本文討論照顧失智症患者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思考和溝通方式,以更有效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文章建議照顧者應該避免僅僅相信病患的答案,而是著重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圖,並從中分析如何處理困擾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