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吃佛 讀後心得

西藏?圖博?吐蕃?該怎麼稱呼這個國家? 也許還會有另一個更尖銳的問題,這是個國家嗎? 西藏、大清、近代中國的關係有點複雜, 西藏認定大清皇帝為文殊菩薩化身,清朝以文殊菩薩的身份統治西藏。 近代中國自認繼承大清的法統,自然認為有權力統治西藏。 但其實清朝在近代對西藏的控制力並不如全盛時期這麼強大,十三世達賴喇嘛在清朝被推翻後接連發表了《告民眾書》、《聖地佛諭》,後續也與英國簽訂了《西姆拉條約》,確立了衛藏的獨立。 十三世達賴喇嘛去世後,國民政府利用金瓶掣籤重新取得對西藏的影響力。 後來,國民政府失去對中國地區的控制後,西藏與中共簽訂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透過這份協定,讓西藏從國際問題變了成內政問題,藏人希望用不獨立的代價換來藏人自治,但後續的發展不如藏人所願。共產黨基本上是個無神論的政黨,在無神論政黨專政的政府下,又豈會讓藏傳佛教文化在西藏流傳?
書中透過流亡達蘭薩拉的藏人,帶我們理解西藏這個國家,各層級的人們如何被共產黨控制與改變,而本書的主角-阿壩又為何會成為自焚之都?。
書中蠻多篇幅在介紹美顙公主貢寶措,貢寶措的父親是阿壩當地的統治者,依藏人觀點就是阿壩的國王,依漢人的觀點就是西藏當地的土司。共產黨趁著貢寶措一家出遠門參加葬禮時佔領了他們的城堡,要求美顙國王到別的地方任職。這完美體現了共產黨如何削弱土司在當地的影響力,先讓統治者遠離他的統治區,拉攏無產階級的人來對抗中產階級的人,散播莊園制的農奴受到地主的欺壓,加強共產黨自身對西藏統治的合理性。 理論上一切非常順利,身為美顙公主的她,漢語講的比藏語還標準,是個完全被漢化的藏人,也嫁了漢族老公,還有了兩個孩子,昔日的貴族身份讓她得到的少數族群樣版的工作,可以說是衣食無缺。 但有趣的是,最後貢寶措放棄了跟小孩老公相處的機會,到達蘭薩拉的流亡政府工作,而不是留在中國當樣版領導人物,書中是說基於跟班禪喇嘛的約定,但我猜想還有一些更深層的原因。

信仰
我想這是漢人與藏人最大不同的地方,藏人給我的感覺都是把信仰放在比自己更重要的地方,這也就能理解貢寶措為什麼會放棄自己的家人,選擇到流亡政府工作,在她的心裡,藏族文化比她個人或家人還要重要。

文化大革命的批鬥與回鄉的反差
貴族身份讓她在文革受到批鬥,讓她以為自己的家族是迫害無產階級的資本家,但在與小兔回鄉時卻備受歡迎,我想也一定程度的對她的國族認同造成衝擊。
而書中也有介紹其他的角色
才百是個又高又帥的九寨溝表演家,他一開始並沒有門戶之見,直到見識到漢人高高在上的態度後,開始自覺藏人受到壓迫、宗教信仰被侮辱。後來因為廣發達賴錄音被判三年監禁。在阿壩暴動後逃到深圳網咖被抓,之後逃離機場,流亡達蘭薩拉。
德欽是個新世代的藏人代表,本來對藏族與佛教無認同感,並不像他們的長輩這麼信奉佛教,相反的她蠻喜歡中華文化,是個中國通。但她在暴動中見識到中國對藏人的無情鎮壓,見識到媒體的不公正,什麼都沒做的和平行動被抹成恐怖攻擊,認清現實,放棄漢人體系的教育轉往印度學校學習藏族文化與歷史。
這些其他不同角色也間接暗示著就算是不同身份的藏人,不管是文革的受害者或是既得利益者,最後都會走到一樣的路-達蘭薩拉。
書中也有講述著印度藏人的兩難,像是德欽的姑姑貝瑪,與德欽經歷過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印度,但貝瑪發現印度的生活環境其實並不好,在共產黨統治下的西藏,現代化的速度確實比較快速,家鄉的硬體設備比印度進步許多,花費大把金錢與風險到達印度的藏人是該留在自由但落後的印度,還是回到極權但進步的中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