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1/1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期待之樂:等待馬丁·馬吉拉

當得知馬丁·馬吉拉Martin Margiela作為視覺藝術家的作品,將於今年秋天舉辦展覽時,我嘗試更深入了解。這位腦洞無限的服裝設計師已經吿別時尚界十幾年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我不知道他真是否(如某些人所說)徹底顛覆了這圈子的小宇宙,然而我卻清清楚楚地記得自己對於他80、90年代作品的強烈好奇,那些創作遠遠超出了時裝設計。
展覽線索 © Martin Malgiela
設計師在關於”觀看與注視”的作品中,毫不猶豫地玩弄著懸缺或神隱(走秀時蒙面的模特兒,衣服上出名的空白標籤,他拒於玩媒體遊戲的缺席……)再加上他幾乎總能自成系統地、機智精巧地運用轉化和挪用,我們自然而然會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他在視覺藝術領域的創作。就這次展覽而言,一如繼往,馬吉拉只讓人們聚焦他的作品,而非他本人。所以,在等待揭幕同時,幾乎沒有任何相關訊息透露,只有些許視覺效果僅供展覽線索,而展出作品將在開幕前保秘。
因此,我們將不得不等待。
展覽線索 © Martin Malgiela
期待著讓我們好奇(或渴望)的事物是種很有意思的感覺。很難不引頸期盼那些在預料中即將發生的興奮與新奇。再說,期待,本身就是樂趣。一種讓想像力馳騁以創造出無限可能的樂趣。瞧瞧這個例子:假期。出行前的雀躍總在於期待。
有了旅遊指南或地圖,我們便已經能想像自己身處某個攜來攘往的街區,位在一方仍全然未知的城市之中;在某個山村,它是一段長長的徒步旅行的起點;或某座小島上,我們讀到此地的浪花於衝浪堪比完美。我們開始想像那個地方,我們將在那兒做些什麼、我們可能會相遇的對象、我們絕對要嚐上一口的特色菜餚。指南上幾段隻言片語,網上搜出的一些照片、市街圖上的路名、或地圖上所表示的地點,滋養灌溉了我們的想像力,創造了一個假想的未來(因為所有這些都仍不過是些片段,來自一個尚屬未知的現實,)同時令當下興高采烈。
這種憧憬未來的幸福是旅行體驗的一部分。如果現實與我們想像中的大相徑庭,那又如何?沒關係,因為這問題從來不在於猜不猜得準,而某程度上,只在於造夢。
展覽線索 © Martin Malgiela
這個期待的醞釀有時很漫長,足以令腦海中的畫面發展得細微入裡,幾乎肯定遠離現實,但它本身有其生命,就像編造出一個替代現實。這就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經驗,在第一次去紐約之前。這個20世紀下半的藝術首都,在通俗文化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其城市意象的累積,橫亙我青少年時期以及後來的年歲,層層疊疊形成了一座夢想之城。
喬治·格什溫George Gershwin的20年代紐約街頭,與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70年代後期的電影《曼哈頓Manhattan》的街道融為一體,配樂則是“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作為主題曲。一股意識流之風將我從作家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所描述的20世紀早期城市,帶到70年代馬丁·史科西斯Martin Scorsese電影《殘酷大街Mean streets》鏡頭下的小意大利,然後跟隨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在80年代的小說《玻璃之城Cité de verre》中主角奎因Quinn的長長漫遊,我快步走過“馬戲團Le Cirque”餐廳(1986年至1992年的那家),因為害怕在那裡遇到布雷特·伊斯頓·埃利斯Bret Easton Ellis筆下《美國精神病American psycho》中那個駭人的角色。我穿過中央公園(總出現在浪漫喜劇中的那個,不管哪部),最終回到哈林區,在50年代的阿波羅劇院Apollo theater聽場塞隆尼斯·蒙克Thelonious Monk的演奏會。
時代、背景、畫面、真人真事和捏造杜撰……在洛克菲勒中心的溜冰場,骯髒的下東區以及充滿活力的格林威治村,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拜訪傑克遜.帕洛克Jackson Pollock的工作室,才談到實驗性的滴流技法,電影《當哈利遇到莎莉》裡頭,發生在卡茨熟食店Katz's Delicatessen的搞笑一幕,鮑厄裡Bowery街上放著野獸男孩Beastie Boys嘻哈樂正熱火朝天的鐵馬球比賽…所有的一切全都扎堆成團,經過擠壓和濃縮,最終形成了一座虛構的城市。
所有這些畫面(還有其他更多)都是對這次旅程期待的結果,它們盤旋在我腦海中,直到當我踏入這座城市。那一瞬間,我知道這座城市已經變了,她失去了很多傳奇光環。但我也知道她是所有這一切的產物。出發前的豐富時光與旅行本身同樣值得,因為它是現實的一部分,更在於感官的經歷。體驗和期待當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樂趣,但它們相輔相成。
展覽線索 © Martin Malgiela
馬丁·馬吉拉的展覽也喚起了類似的心境。在他無聲而響亮地離去的十年間,他始終保持沉默。 2018年在巴黎加列拉宮Galliera舉行的回顧展,以及2019年一部追溯他職業生涯的紀錄片(天衣無戒:馬丁·馬吉拉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使我時不時想起他。
每次我告訴自己,他不可能停下來,而且他絕對會繼續用別種方式表達他的創造力,我想知道他的探索。今年秋天,這個機會總算給了我。
展覽將在拉法葉基金會藝術中心Lafayette Anticipations(順道一提基金會名字的有趣巧合,Anticipations意指期待)舉行,其基金會源於巴黎百貨公司集團,支持當代藝術創作。
座落巴黎瑪黑區,該中心於2018年落成,位在一座1891年的歷史建築之中,由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其建築事務所OMA所翻修。這是本位荷蘭建築師在巴黎的第一件作品,他在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因其成就頒獲金獅獎(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授與),並在2000年獲得了普利茲克獎。
選擇這位建築師在位於巴黎歷史遺產區域中,為一棟受保護建築工作,這令人驚訝。雷姆·庫哈斯熱衷於激進的現代性,他的建物很少能被視而不”見”:北京的中央電視台總部(俗稱大褲衩),波爾圖音樂廳Casa da Música,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迄今為止,這種風格一直難以融入巴黎建築:他為法國國家圖書館(1988 )或巴黎大堂les Halles(2004)的設計項目被認為過於大膽,紛遭否決。對於拉法葉基金會藝術中心的展覽空間,庫哈斯表示,他成功地“抗拒了奪人眼球的衝動”。
外部,建築已經被完美地修復(石頭、鑄鐵柱以及玻璃屋頂)。內部,空間粗獷而整潔。建築師設計了一座20米高的玻璃鋼鐵塔,嚴絲合縫地鑲嵌在建築的中庭。這座塔除了為這個相對較小的地方提供更多空間外,還藉由四個移動平台提供了49種不同的佈局,使空間靈活而且可重新配置。基金會還負責作品製造,因此在地下室有一個400平方米的工坊。
拉法葉基金會藝術中心的正面 © DSL Studio
拉法葉基金會藝術中心 中庭鋼塔 © Marco Cappelletti
儘管起用建築明星幾已成了一個美術館的業內標準(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之於路易威登基金會,安藤忠雄之於商業交易所) ,但在開幕式時,拉法葉基金會執行長所強調的支持與促進藝術品製作的願景,仍在巴黎眾多的其他基金會中顯得獨樹一幟。
他把這個新地方比作一個“工具箱”,而不是“收藏家金主的首飾盒”。基金會的宗旨是向公眾展示藝術家的工作過程,以及他們的成果。
展覽線索 © Martin Malgiela
馬吉拉將如何使用這台“策展機器”?即將展示的部分作品將在現場製作。藝術家可任意部署整個展覽空間(我們已知它靈便機動)為了自己的場面調度。這種手法是一項越來越流傳開的藝術實踐,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今年在東京宮Palais de Tokyo做得相當精彩。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完全不同的藝術家和場所會產生什麼結果。無獨有偶的是,馬丁·馬吉拉在展現作品的舞台方面已經顯示出過人的天賦。
他喜歡稱自己的走秀為表演行為。例如,1989年10月的那次是在巴黎20區的廢棄兒童遊戲場(後來變成小混混與遊民徘徊的都市暗角)裡舉行。當時,中產階級化並未擴展至巴黎東北部,貝爾維爾Belleville還沒有當代藝術畫廊涉足,這個特別貧窮的地區聲名狼藉。
夜幕降臨,天氣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走秀在巨大的白色布幕底下進行,背景則是冷峻的龐克音樂以及粗暴的白色燈光。然而,活動也不乏熱度,偷竄進來的街坊小孩們很高興在盛會中湊到熱鬧,最後全禁不住與模特們打成一片。在來賓中,有人大贊這種遠離傳統的非典型走秀,有人則深惡痛絕,但沒有人無動於衷。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對展出作品目不轉睛。
馬丁·馬吉拉知道如何抓住注意力,並將其集中在他的設計上。且獨獨對於自己的創作,他低調而緘默,甚至彷彿不存在:設計師沒有在走秀結束時出來迎接觀眾,也沒有與記者交涉對談,神隱依然故我。這種有意識的匿名性對於保護自己來說是必要的,他說。因此,媒體在沒有選擇之下,只能評論他的時空和他的衣服,並且要花費積極的努力從它們自身去理解。
1990年春夏系列的走秀現場 © Jean Claude Coutausse
1990年春夏,马甲和over-sized背心作為裙裝,Tabi分趾靴 / 材料 广告印刷紙張碎片,白色棉布,白色斜紋全棉汗布,银色皮革 / Collection Palais Galliera © Julien Vidal / Galliera / Roger-Viollet
與愛馬仕Hermès合作,由馬吉拉出任女裝成衣系列的藝術總監,這個官宣起初似乎不太協調。很難想像這兩個世界並置,一個是純化的、革新的、樂於挑釁的比利時設計師,另個則是歷史悠久的奢侈品牌,更加保守以及色彩繁複(例如那些絲巾的花樣)。然而這無損他們的共同熱情--其對時尚和奢侈品來說至關重要--完美剪裁、精雕細琢和匠人工藝。在這六年的冒險期間(1997-2003),無論從美學還是商業角度來看,它都是一個完美的成功。
馬丁·馬吉拉的作品,不管是透過他的服裝創作,通過它們的展出呈現,還是通過為他的品牌創造的宇宙,都揭示了一位觀念藝術家。一位對造型與媒材充滿熱情的藝術家,對他來說,每個季度的系列都是一個可供發展的想法線。在時尚圈發展並不是迫於無奈的選擇,而是他從小就對時尚設計充滿熱情。他的願望--在更廣闊的領域中發揮自己獨特的視野和創造力--這在我看來是很自然的,不言而喻。
他是否能夠在視覺藝術上留下專屬的天才印記,就像他在時尚界所做的那樣?我們還得再等一會兒,10月20日,我們會有答案。
展覽線索 © Martin Malgiela

喜歡我們分享的內容,請給我們一顆愛心鼓勵鼓勵! 也歡迎追蹤或訂閱PTexpress的專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