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不是因為生活特別才寫,而是因為每天寫才讓生活變得特別。」

今天要分享一本韓國大叔寫的書《你今天寫了沒?寫出斜槓人生的深度練習法》。對我幫助很大。
作者金敏植,是一位在職場身居要位卻突然被公司冷凍的中年大叔,本該自暴自棄自怨自艾的他,將對公司的憤慨與冷漠,轉換為每日書寫部落格的推力,開始深耕他的第二春,開創出一片天。
作者為曾擔任韓劇《離別已別離》、《女王之花》的導演/編劇的金敏植
作者為曾擔任韓劇《離別已別離》、《女王之花》的導演/編劇的金敏植
原來他曾是電視台戲劇製作人兼導演的他,因為曾參與南韓著名的MBC電視台罷工的活動,而慘遭各種「針對」與秋後算賬,為了兩名稚幼的女兒與家庭,他不得不向五斗米折腰,即便從導演這樣的角色,變成只負責為節目做分類分級的行政業務這樣的「降級」,他仍然咬牙堅持。
許多人可能選擇黯然退休,領一筆退休俸,拍拍屁股走人。然而他並沒有放棄,反而利用空出來的時間,專心育兒、健走爬山、第二技能的學習等,並將每天的心得發現發表在部落格上,反倒經營出口碑與許多邀稿文,進而出書、演講、上電視節目等。
他不斷強調一個概念,要做一件你感興趣的事情,而不是「被迫」的事。所以他開始投筆寫部落格,紀錄他在首爾觀察的登山路線,分享育兒心得,甚至大學時期自學英文的秘訣等,這些看似繁瑣的事情,對他來說卻是十分療癒,把他從職場的不愉快、鬱悶拿出來的解藥。
不是因為生活特別才寫,而是因為每天寫才讓生活變得特別
這句話從作者金敏植口中說出來,完全恰到好處。也是這本書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簡單樸實,卻強而有力。
常常我在寫文章之前,最煩惱的就是,我要如何像別人一樣高產量的發文,每一天都能有靈感源源不絕?
沒想到道理其實這麼簡單,將問題倒過來就好。如果每天寫不出東西來,也找不出靈感。那為何不把每一天過得新鮮有趣,如此就有東西好寫了呢?

你處在哪一個人生象限上?自我實現 or 不幸的工作?
「《酷酷地生活吧》這本書用兩種基準來區分工作。將Y軸設定為「有趣的工作」,X軸設定為「賺錢的工作」,用這個設定畫出一個分出四個區塊的圖表。在此可以看到圖表上有四個領域,如果是有趣又賺錢的工作就是『幸運的領域』,無趣卻賺錢的工作是『生存的領域』,有趣卻難賺錢的工作是『自我實現的領域』,既無趣又難賺錢的工作是『不幸的領域』。」
我覺得這四個象限圖是一個非常好的思考指南。它不是將工作二分法,只分為「賺錢的」或是「不賺錢的」。而是加入了「趣味」進去。什麼是趣味呢?對我來說,趣味就是一個認為做起來讓自己感到有意義、有價值、有興趣的事。
因此當一份工作、一份志業是「有趣的」同時也是「賺錢的」,那麼你就是幸運兒,也是人家口中的「人生勝利組」。這是許多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當位居這個象限,不僅荷包賺滿滿,個人的信譽、社會地位以及精神上都會獲得極大的滿足。像是伊隆馬斯克、賈伯斯、貝佐斯等,這些大玩家便是盡興的玩,也賺進大把鈔票成為世界富豪榜之列。
可有些工作卻是薪酬高,但是卻日也操夜也操,忙的都是老闆主管交辦的差事,總覺得自己就是個聽話的機器人,沒有自我意識,也沒有了自由意志,這樣的職場人生並不快樂也不「有趣」,所以他是在「生存的領域」。他可以有表面高的生存潛能,但通常這樣不快樂的人,身體、心靈都會生病,往往一退休下來,就開始養病。
而有一些事情,不這麼賺錢,但卻是符合個人所追求的信念、價值感或目標,會做得很辛苦,但甘之如飴。例如許多環保倡議人士、藝術家、新創者,有很多一開始都得熬過艱難的時期,才發現雨過天晴。
然而象限沒有絕對值,而是如光譜般,是持續變動的,只要時刻去注意自己所缺乏的「要素」,例如意識到自己只是忙碌於工作的機器缺少了靈魂,可以去思考,自己人生到底要什麼?並開始把人生意義加入到運轉的機器中,讓它慢慢發酵,將有可能移動自己的象限到「幸運」的階段,並開始重拾幸福時光。

幸運不靠強度,而是頻率
「幸福的起源》有一句話寫道:『幸福不靠強度,而是頻率。』
雖然這不是一個新觀念,但每次看到總是能給我起一些鼓舞作用。畢竟,維持一件事的持久性,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在讀過《原子習慣》後,我曾經嚴格落實每日早起運動/讀書/寫作的習慣,不過也是三分鐘熱度,維持不到三個月,就隨著「事情變多」,而開始怠惰、疲倦了下來。
但回想那段「艱辛」的時光,其實是美好的,而且也常常會感到很有士氣、很充實、很有成就感,雖然睡眠時間比較少,也比較費體力,但相比之下,身體是更有精神,而且思緒與反應能力都是比起「悠閒懶散」的時光來得好。
很多人覺得幸運是天生的,但這裡談的卻是「人決論」,也就是人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而非由上天掌控。一個人可能出身家世不好、沒有錢栽培上好的學校,需要靠很多的努力,才能與許多同齡者並肩。但只要持之以恆,終究能突破焦慮低谷。例如前星巴克CEO霍華·舒茲、特斯拉總裁馬斯克、前亞馬遜CEO貝斯左,都是在不順遂的家庭與童年中長大,卻造就驚人的事業與看似「幸運」的成就。
或許在旁人外人眼中是「幸運」,但天曉得他們是經過多強力的訓練以及自我要求,才讓自己贏得現在的地位?
或許當我們有機會看這些成功人士自傳時,會讚嘆他們怎麼「如此強大」,可以做這個,可以想到那個。不過那些強大,也是靠著「持續不間斷」的磨練、經驗累積而成的,若是我們永遠不開始跳脫舒適圈,那麼也就永遠不可能成為那樣的人了。
今天先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有更多讀書心得,我會再繼續分享。
也謝謝閱讀到這邊的你,你有無比的耐心和學習的意願,相信有部分內容與你產生共鳴,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在下方點擊「掌聲」,另外也請多透過Facebook、Line將這篇文章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與被鼓舞。那麼寫這篇文章也就非常值得,我也會深受鼓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