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來讀書吧| #1_原子習慣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紅了好一陣子的原子習慣,在圖書館排預約,等了大半年後總算拿到書了,火紅程度可見一斑。隨著年紀增長,理解力提昇了(…應該…有吧?!),但專注力/記憶力卻大不如前。所以開始想寫讀後感,半強迫自己重新整理讀進去的東西,同時也記錄下了此時此刻的領會意義。若干年後,如果方格子還在,我也還在,閒來無事還可以喝茶看看自己成長軌跡。哈~
書中所提到建立習慣的四個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說實在話,我個人的感受不深。也許是因為我還沒有明確地想要建立某個特定的習慣,書中重覆的這四個步驟及其可運用的方法,不知為何,讓我回憶起小時候唸企管系時,常常看的的企管書籍。說不上來,每多讀一頁就讓我聯想到 古典制約、操作制約,有股相同的味道、相同的調調(一直想到”狗-鈴聲-流口水”這些東西)。不得不說,這實在是降低了我讀完原子習慣的動力,感覺一邊讀要一邊做筆記的fu。。。故這一 part,就不多談。。。。
另外,讓我從書中得到的比較有趣的概念,有以下幾個。(還是脫不了的企管魂,談到這理,就想開始分類歸納了)
  • 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37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會弱化到趨近於零。
習慣以複利的方式呈現,確實讓結果更加的具體化,也更觸目驚心。每日每日的慢慢增加,過了臨界點後,就突然的潰堤。常常我們以為是”突然”發生的,仔細探究的話,其實是每日的積累。也就是所謂的”業力引爆”。反饋到我最近很愛看的身體健康YT,身體的慢性發炎,最後過了臨界點後,就變成癌症。但常常當我們發病時,才大聲疾呼”為什麼是我?!”,可能失去理性去探討,自已為何要去積累的滋養病毒的溫床。
  • 行為的改變始於覺察。如果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覺察這件事,我也是這1-2年才開始慢慢地在摸索。現在應該還是受精卵的階段,還在吸收各大書籍的養份。不知該從何開始,不知該往哪裡去。如果能覺察到每一口米飯的香氣,那就為你無意識的進食賦予了意義。有了賦予的意義,自己才能判斷、選擇。這應該是我目前最大的理解了,但如果啟動自己的覺察神經?還在摸索開關中。
  • 最小努力原則(減法的加乘效用) 創造出一個讓正確事情儘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
不得不說,整本書讓我看得最順眼的一個篇章,就是這個。也許小的生性懶散,或是年紀有了,Turbo鍵按不太下去?,現在偏好水到渠成的模式。書中談到人的天性,就是做容易的事。(讓我回想起公司的那些長官們,果然是出一張嘴。。。。誤~)。如何讓以更少的力氣成就更多,最直接的就是透過”環境設計”來減少阻力。書中把這個概念連結到日本的”精實生產”,這一塊我還滿喜歡的。雖然工作上還沒有深入研究,但精實生產的基本概念,讓我滿認同的。擴大到工作中,大抵就是跟自己價值觀類似的人(同溫層?)在一起,不論是工作上、生活圈,應該就是最省力的方式。當然如果你想要培養的是上流習慣,那就是要先擠身至上流社會的黃金圈中,才是最省力的。
  • 兩分鐘原則:在覺得費力之前停止
要培養習慣前,總是經過七七四十九次的天人交戰。就像每天在家要把瑜珈墊拿出來的那一刻,大腦自動 run了3600轉,搜尋看有沒有好理由來開脫自己今天不適合做瑜珈。書中提到的兩分鐘原則,對我來說就滿受用的。以我最近苦練不成的冥想來說,每次想到要坐著10分鐘,就覺得累累、或覺得心理狀態今天不合適(合不合適都自己在假設的)。但如果每天只冥想1分鐘,這看起來是不是很容易,當習慣1分鐘了,往後延伸的1分30秒、2分鐘,好像也就比較近了。跑馬拉松非常困難,跑5公里困難,走一萬步難,走10分鐘容易,穿上跑鞋非常容易。所以,跑馬拉松的兩分鐘法則,就是穿上跑鞋。
  • 如何在生活與工作中維持動力?就是執行「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
人的大腦熱愛挑戰,但難度必須在最理想的範圍內。太簡單,沒挑戰性,無聊。太難,完全贏不了,生不如死也玩不下去。「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能凝聚你的專注力,保持投入,進而進入了「心流」的狀態,專注而忘我。
  • 習慣+刻意練習=精通
當然,不可避免地,最終可能還是會走向無聊。能做的,就是降低精神能量在所會的事物(80%)上,避免精神消耗;而把心力放在變動的事物(20%)上,領會較具難度的挑戰,豐富自己的感官。
在今天這個週六的午後,秋日暖陽的照拂下,”追”完了這本原子習慣,扣除掉那個四步驟來說,也算是有一些收獲。得以了無遺憾地把這本書還給圖書館了。啾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